本书以描述性阐述为主,辅以简要的评论分析,比较全面、系统、清晰地初步呈现了三论宗的发展历史、思想演进、相关人物的主要观点,比较清晰地体现了三论宗史的发展逻辑,并且对三论宗迅速消亡的原因从内外两个方面做出了几点分析,以“大事记”的方式,比较精密地梳理了三论宗史上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吉藏之外不同世系中的唐代三论宗人物的生平事迹。
三论宗由隋代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而命名。三论宗发扬了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推动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并推动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著者研究三论宗多年,富有心得。本书分九章,系统地考察三论宗的兴盛与沉寂历程,代表人物与重要典籍,重大事件与文化影响等,揭示三论宗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的话
导论
第一章 大小品《般若经》的译出——对鸠摩罗什之前旧译的考察
第一节 小品《般若经》的译出
一、第一个译本:《道行般若经》
1.支谶及其译风
2.《道行经》的般若思想
二、第一个异译本:《大明度无极经》
三、其他异译
第二节 大品《般若经》的译出
一、《放光般若》
1.朱士行之西行及《放光经》的译出
2.《放光般若》的般若思想
二、《光赞般若》
1.竺法护及其译籍
2.《光赞般若》的思想特色
第二章 般若学派
第三章 三论宗的经典依据——以鸠摩罗什译作为核心的宗经宗论
第四章 关河三论学派
第五章 摄山论学派——兼述摄山派之外的三论学人
第六章 嘉祥三论(上)
第七章 嘉祥三论(下)
第八章 般若三论发展的多元样态
第九章 沉寂与复兴理想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