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子底下卧着一头公猪就是“家”?屋子里边坐着一位女性即为“安”?在“家”中,为什么离不开“挺”?家庭会不会走到尽头?……本书探索汉字初创时的造字理据和字理字义;诠释汉字创造中构形造义的来龙去脉与更迭嬗变;阐述汉字诞生中的文化氛围与造字方法;捕捉汉字的神奇所在与中华文化的肇始脉络;叙说汉字的文化涵带与字里趣事;展示汉字形、音、义相统一的奥妙所在。
这是一个窗口,通往汉字王国的窗口。文字的创造是社会的投影,字间与世间的事情似乎一样,那里也充满着鲜花与荼毒,残忍与温馨,善良与狰狞,情仇与爱恨。
为什么房子底下卧着一头公猪就是“家”?屋子里边坐着一位女性即为“安”?在“家”中,为什么离不开“挺”?家庭会不会走到尽头?母猪拱圈为什么会拱出一团“火”来?羲、娲(即伏羲、女娲)为什么原出自感叹词“兮”与“哇”?乘龙快婿的夫君也有发祥之地吗?为什么“海”原本是指母亲的胸怀?室、屋、房、舍、宅同为人居之所,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待嫁的女儿为什么称“闺女”?为什么人们有时称自己为“余”?村与庄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爱情与猫头鹰有什么关系?“幸福”的根源究竟在哪里?等等,这些待揭的千古之谜,作者从文字的原创性奥秘这一角度,发人之未发地都一一进行了揭示。读者可以从中感受中国文字产生的时代气息,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发人深思之余地,无枯燥乏味之累赘。
汉字是历史的固化。作者以唯物史观,对“家庭”出现前后所造文字(文字出现前主要是对神话传说的追记),从字形结构入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以现代人的视觉,紧扣时代脉搏,共释汉字157个,连带释字496个。使得古老汉字一个一个成为奔腾世界的音符。资料之翔实,格调之高雅,论汪之细密,措词之畅达,叙说之兴味,都显示了独有的风格。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读者不妨飨飧,必获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