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迅文集(杂文卷上下无障碍阅读版)
分类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鲁迅文集(杂文卷上下无障碍阅读版)》收录了鲁迅先生最经典的杂文集,包括《而已集》《坟》《热风》《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可谓内容丰富且经典。

《鲁迅文集(杂文卷上下无障碍阅读版)》提炼无障碍阅读概念,对文中的生僻字进行了注音和解释,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用查阅字典便可学到知识;对文中的方言俚语进行解释,消除了阅读的地域性差异;对外国地名、人名按照现代的翻译标准进行标注,解除了读者心中的疑虑;对引用的古诗词、典故进行解释,方便读者的阅读。

市面上的鲁迅文集很多,内容有所偏差,为还原原汁原味鲁迅作品,本套书对照权威版本,保证读者阅读到的是最真实的鲁迅文本。

出于更好的阅读体验,本书采用全新的精装设计,且定价较低,是一套性价比最高的鲁迅小全集。

内容推荐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陆续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26年间编著《汉文学史纲要》、《而已集》及《故事新编》的部分作品。1927年到上海,专事著作。陆续写作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及三本《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抨击时弊、揭露黑暗,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精神领袖。

《鲁迅文集(杂文卷上下无障碍阅读版)》分为上下两册,收录了鲁迅先生最经典的杂文集,包括《而已集》《坟》《热风》《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目录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热风

 题记

 随感录二十五

 随感录三十三

 随感录三十五

 随感录三十六

 随感录三十七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三十九

 随感录四十一

 随感录四十二

 随感录四十三

 随感录四十六

 随感录四十七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五十六“来了”

 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

 随感录五十八人心很古

 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随感录六十一不满

 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

 随感录六十四有无相通

 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事实胜于雄辩

 估《学衡》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一是之学说”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即小见大

华盖集

 题记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

 通讯

 论辩的魂灵

 战士和苍蝇

 夏三虫

 忽然想到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忽然想到

 “碰壁”之后

 并非闲话

 我的“籍”和“系”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补白

 答KS君

 “碰壁”之余

 并非闲话(二)

 十四年的“读经”

 评心雕龙

 这个与那个

 并非闲话(三)

 我观北大

 碎话

 “公理”的把戏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后记

华盖集续编

 小引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有趣的消息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

 一点比喻

 不是信

 我还不能“带住”

 送灶日漫笔

 谈皇帝

 无花的蔷薇

 无花的蔷薇之二

 “死地”

 可惨与可笑

 空谈

 无花的蔷薇之三

 新的蔷薇

 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

 马上日记

 马上支日记

 马上日记之二

 记“发薪”

 记谈话

 上海通信

 厦门通信

 厦门通信(二)

 厦门通信(三)

 海上通信

而已集

 题辞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革命时代的文学

 写在《劳动问题》之前

 读书杂谈

 通信

 答有恒先生

 辞“大义”

 反“漫谈”

 忧“天乳”

 革“首领”

 谈“激烈”

 扣丝杂感

 “公理”之所在

 可恶罪

 “意表之外”

 新时代的放债法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革命文学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

 卢梭和胃口

 文学和出汗

 文艺和革命

 谈所谓“大内档案”

 拟预言

三闲集

 序言

 无声的中国

 “醉眼”中的朦胧

 文艺与革命

 扁

 路

 头

 通信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文学的阶级性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流氓的变迁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书籍和财色

二心集

 序言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习惯与改革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好政府主义”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上海文艺之一瞥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以脚报国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知难行难

 《野草》英文译本序

 “友邦惊诧”论

 答北斗杂志社问

 关于翻译的通信

试读章节

我之节烈观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除了“进呈御览”的东西不敢妄说外,其余的文章议论里,一向就带这口吻。因为如此叹息,不但针砭世人,还可以从“日下”之中,除去自己。所以君子固然相对慨叹,连杀人放火嫖妓骗钱以及一切鬼混的人,也都乘作恶余暇,摇着头说道,“他们人心日下了。”

世风人心这件事,不但鼓吹坏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观,只是赏玩,只是叹息,也可以叫他“日下”。所以近一年来,居然也有几个不肯徒托空言的人,叹息一番之后,还要想法子来挽救。第一个是康有为,指手画脚的说“虚君共和”才好,陈独秀便斥他不兴;其次是一班灵学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极古奥的思想,要请“孟圣矣乎”的鬼来画策;陈百年钱玄同刘半农又道他胡说。

这几篇驳论,都是《新青年》里最可寒心的文章。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了;人类眼前,早已闪出曙光。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将时代和事实,对照起来,怎能不教人寒心而且害怕?

近来虚君共和是不提了,灵学似乎还在那里捣鬼,此时却又有一群人,不能满足;仍然摇头说道,“人心日下”了。于是又想出一种挽救的方法;他们叫作“表彰节烈”!

这类妙法,自从君政复古时代以来,上上下下,已经提倡多年;此刻不过是竖起旗帜的时候。文章议论里,也照例时常出现,都嚷道“表彰节烈”!要不说这件事,也不能将自己提拔,出于“人心日下”之中。

节烈这两个字,从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过“节士”,“烈士”的名称。然而现在的“表彰节烈”,却是专指女子,并无男子在内。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可是文人学士,已经不甚愿意替他作传;就令勉强动笔,临了也不免加上几个“惜夫惜夫”了。

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

康有为借重皇帝的虚名,灵学家全靠着鬼话。这表彰节烈,却是全权都在人民,大有渐进自力之意了。然而我仍有几个疑问,须得提出。还要据我的意见,给他解答。我又认定这节烈救世说,是多数国民的意思;主张的人,只是喉舌。虽然是他发声,却和四支五官神经内脏,都有关系。所以我这疑问和解答,便是提出于这群多数国民之前。

首先的疑问是:不节烈(中国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照现在的情形,“国将不国”,自不消说:丧尽良心的事故,层出不穷;刀兵盗贼水旱饥荒,又接连而起。但此等现象,只是不讲新道德新学问的缘故,行为思想,全钞旧帐;所以种种黑暗,竟和古代的乱世仿佛,况且政界军界学界商界等等里面,全是男人,并无不节烈的女子夹杂在内。也未必是有权力的男子,因为受了他们蛊惑,这才丧了良心,放手作恶。至于水旱饥荒,便是专拜龙神,迎大王,滥伐森林,不修水利的祸祟,没有新知识的结果;更与女子无关。只有刀兵盗贼,往往造出许多不节烈的妇女。但也是兵盗在先,不节烈在后,并非因为他们不节烈了,才将刀兵盗贼招来。

其次的疑问是: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照着旧派说起来,女子是“阴类”,是主内的,是男子的附属品。然则治世救国,正须责成阳类,全仗外子,偏劳主体。决不能将一个绝大题目,都阁在阴类肩上。倘依新说,则男女平等,义务略同。纵令该担责任,也只得分担。其余的一半男子,都该各尽义务。不特须除去强暴,还应发挥他自己的美德。不能专靠惩劝女子,便算尽了天职。

P5-6

序言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

1902年前往日本留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1906年弃医从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彷徨》。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未名社”。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6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吸收了前人优秀的成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铸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对于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依然不可或缺。

当前,市面上有关鲁迅作品的书籍恒河沙数。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驱,我们特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整理、编纂了这套《鲁迅文集》。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文中出现的生僻字作了注音和详解。

(二)按体裁分为四册,小说一册,散文诗歌一册,杂文两册。  (三)剔除了《鲁迅全集》中非文学以及非原创的部分,如译作、学术论文等,此外,书信并未收录在内。

(四)鲁迅对自己的作品曾多次修改,此次编集,只收录最后定稿。

(五)某些原无标点的文章,悉由编者重新标注。

(六)全书文字校订,除改正此前印本明显错字外,还包括将繁体改为简体,但可通假者及作者习惯用法,仍予保留。

(七)本书的整理工作由多人合力完成,参加校编工作的有冯知明、罗文英、刘洋、姜颖烨、李永生、彭晓辉、康明、刘术光、罗文军、朱金媛、高长青、万淑芳、谭润香、曾善本等,在此深表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