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阳光同行》:毕淑敏的散文是寒冷日子里的太阳,心灵震颤的音乐,皓月当空的良宵。
毕淑敏散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准确,生动,优雅,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独出心裁的比喻,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朴素直白的叙述,都是别有天地,如鲜花盛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灵与阳光同行/毕淑敏心灵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毕淑敏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心灵与阳光同行》:毕淑敏的散文是寒冷日子里的太阳,心灵震颤的音乐,皓月当空的良宵。 毕淑敏散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准确,生动,优雅,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独出心裁的比喻,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朴素直白的叙述,都是别有天地,如鲜花盛开。 内容推荐 毕淑敏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著名女作家,她文字中敏感、细腻、亲和的特质,给人带来自然、优美、直达内心的魅力。一些名篇,在青年读者中广为流传。 《心灵与阳光同行》的散文是毕淑敏多年以来关爱心灵的结晶,涵盖了亲情、友情、感恩、成长、教育、就业、移民、审美等多个热点话题,《心灵与阳光同行》也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这样凝重的问题。独特深切的体察,温暖善意的抚慰,让人在得到心灵和情感慰藉的同时,更加懂得关爱人生,珍惜生命。 目录 一、附耳细说 天使有时只需一个微笑,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自信第一课 附耳细说 柔和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倾听灰姑娘 寻觅优秀的女人 每一天都去播种 家问 何时才能外柔内刚 娘间谍 二、切开忧郁的洋葱 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 午夜的声音 千头万绪是多少? 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 拍卖你的生涯 切开忧郁的洋葱 造心 忍受快乐 珍惜愤怒 保持惊奇 紧张 我在寻找那片野花 走出黑暗巷道 苦难不是牛痘疫苗 热爱说话 三、情感按钮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分泌幸福的“内吗啡” 幸福的七种颜色 情感按钮 爱情没有快译通 提醒幸福 婚姻鞋 幸福和不幸永在 婚姻也需要学习 婚姻的四棱柱 爱怕什么 爱情刽子手 成千上万的丈夫 婚姻有漏 修补爱情 婴儿有不出生的权利 关于婚姻和家庭的独白 四、学会探索自己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长出好心情的土地,就看你是否耕耘。 挖掘心灵第一图 人生如带 锻造心情 飘扬的长发与人生的幸福 每天都冒一点险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握紧你的右手 永别的艺术 男妇产科医生 兴趣就像食物,越丰富越好 学会探索自己的心灵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祝你在清晨飞翔 ——答有关职业压力的问题 关于思想和心灵的感悟 关于生命与命运的遐想 试读章节 分泌幸福的“内吗啡” 我曾看过一则新闻:英国有家报社,向社会有奖征答“谁是最幸福的人”,然后排出第一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妈妈给孩子洗完澡、怀抱着婴儿;第二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医生治好了病人并目送他远去;第三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孩子在海滩上筑起了沙堡;备选答案是,一个作家写完了著作的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瞬间。 看完这则不很引人注目的报道,那一瞬间,我真的像被子弹打中一样,感到极度震惊——这四种状况都曾集于我一身,但是,我没有感觉到幸福! 我为什么没有幸福感?有了这个问号后,我就去观察周围的人,这才发现,有幸福感的人是如此之少。有一年,我拿出贺卡看了看,结果发现最多的是“祝你幸福”,这可能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所以才会觉得是永远的吉祥话。 可是,幸福的本质是什么东西呢? 日本春山茂雄博士《脑内革命》一书说,当我们感知幸福的时候,其实是生理在分泌一种内吗啡,即幸福感是体内内吗啡的分泌。从罂粟里提炼的吗啡是毒品,它的魔力正是在于它的分子结构模拟了生理基础上的内吗啡,让你体验到一种伪装的、模拟的快乐。当你觉得真正快乐的时候,例如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如果去抽血查验体内的生化水平,你的内吗啡水平是增高的。 据春山茂雄研究,人体内吗啡的分泌,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的金字塔理论惊人吻合:吃饭能带来愉悦,人在生理基础上是快乐的;然后,在实现安全、爱和尊严的需要的过程中,伴随着更大量内吗啡的分泌,让你感知自己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当你完成自我实现的时候,内吗啡就到达非常高的水平,远远超出吃饭带来的幸福感。 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结合,使我觉得,能够体验到幸福感,是一个需要训练、感知且不断提高的过程,因为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觉得世界上的幸福,首先来自一个坚定的信念。 我常去高校和大学生交流,给我最多的感觉是,他们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生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走向,即人为什么活着。 经常有媒体采访我的心理咨询中心,最喜欢提的问题是:“咨询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我说,心理咨询室这张米黄色的沙发如若有知,一定会一次次地听到来访者在问:“我为什么活着?”我觉得人是追索意义的动物,尤其是年轻人,都曾经无数次地叩问过这个问题。 以前,我们喜欢用灌输式的方法,从小将主义、理想或目标灌输给孩子,希望能够在他心中扎下根,成为他一生的坐标。可我现在发现,一个人的目标,一定需要他自己经过艰苦的摸索,然后在心理结构里确立下来,否则,无论我们多么用心良苦、谆谆教导,它真的只是一个外部的东西。 其实,每个人都早早地确立了一生的目标,因为它原本已存在于你的内心:从童年经验开始,你所热爱、尊敬、向往、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其实早已植根于心里,只不过被许多世俗的东西、繁杂的外界所影响,甚至被遮蔽了。当一个人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那是在清理他的心理结构,然后明白心中取得最主打作用的架构和体系。 我曾在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做讲座,台下有学生递条子说:“毕老师,我想问问你,我年轻貌美,又有这么好的大学文凭,要是不找一个大款把自己嫁了,我是不是浪费了资源?”我想,在大学生寻找目标的迷茫过程中,能够有这种朋友式的探讨,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我觉得自我形象的定位,是幸福感来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大学生自我形象的构建里,有一部分是他们的“出身”(阶层):他们从各种阶层突然聚合到一起,大学虽是个相对小的、封闭的环境,却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如何看待自己不可选择的出世阶层,这是自我形象非常重要的部分。另外一部分是他们的学业,包括学习的能力、智商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可归为自己奋斗来的部分。 然而,还有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外在条件——长相。 我曾在一所大学做关于自我形象、自我认知的讲座,请台下的学生回答:你们有谁曾经为自己的长相自卑?结果齐刷刷地举手——所有的人都自卑! 我当时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反应:没料到当代年轻人在相貌问题上,居然有如此大的压力。 后来,我悄悄问一位女生,问她为自己相貌的哪一点自卑,我实在找不着——她身材窈窕、黑发如瀑、明眸皓齿、肤如凝脂,真的是美女。 她说,我有一颗牙齿长得不好看。 我说,哪颗牙齿? 她说,第六颗牙齿。 我说,谢谢你告诉我,否则站在对面看你一百年,我也看不见你那颗牙齿不好。 她说,你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我不敢笑,从来都是抿着嘴只露出两颗牙齿。同学都说我多“冷”、多高傲,其实,我只是怕人看到第六颗牙齿。男生追求我的时候,我就想,我一颗牙齿不好他还追求我,肯定是别有用心,于是放弃了好几个条件很好的男生。P120-123 序言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予我的信任。感谢责任编辑,不辞劳苦地将我多年以来的长篇小说、散文等结集出版,给我的文字和读者以再次相逢的可能。 像个老农,回头一望,检点田中的出产。写作几十年,只有《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花冠病毒》五部长篇小说,比起每年量可达百万字的同行们,心中惭愧。 低产作物。聊以自慰的是每一畦都用心耕作,不曾敷衍土地和时间。写的时候全神贯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节制自己的激情。长篇小说相当于文学的马拉松,若提前在某一个阶段全速发力,速度会令自己吃惊,但有可能伴随后劲不足。一个人是难以用跑百米的速度完成数十公里的长途跋涉,我喜欢日复一日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在我所有的长篇小说里,都始终关注着生命的危难与提升。《红处方》是抒写人类和生理上心理上的毒品相搏的过程。《血玲珑》写的是人性中的善与恶如何扭曲纠缠的故事。《拯救乳房》是描绘女性和癌症奋争的群像。《女心理师》写的是人们心理上的困惑和救赎之路。《花冠病毒》是我的科幻作品,写地球上的所有生灵如何相依共荣,对人类将来的发展做出我的预测。 人们问过我,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生命主题呢?我也自己问自己。清理思绪,我觉得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少年时就到西藏阿里当兵。(按照一种文学批评的观点,写作者的少年时代从出生持续到十八岁。我那时十六岁多一点,基本归在这个时间段。非成心装嫩。)高原狂风呼啸冰雪弥天,气候恶劣氧气稀薄。我从北京城出发,一头扑进了海拔五千米的世界屋脊,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经常被恐惧压倒。在辽阔冰冷的高原,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微不足道,时时受到死亡的威胁。第二个原因,是我自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医学。我亲眼目睹近在咫尺的鲜血和鳞次栉比的死亡。我照料伺奉生命垂危的伙伴,为年轻的烈士穿上贴身的尸衣。把解剖刀插进病亡者的骨缝,看秃鹫将天葬的人体叼啄为白骨嶙峋……我明白了人生在世,既残酷又宝贵。生命是我唯一可以掌控的东西,我决定穷毕生精力,将自己一生打理得有意义有意思,丰饶幸福。 如果说长篇小说是一所有房屋有树木花草的院子,那么中短篇小说,就是一套套一间间独自安在的小房子,关起门来自成一家。一个写作者,有很多感想要对这个世界诉说。如果要说的话太多,故事大费周章,就成了长篇小说。如果要说的比较多,三几个人物或场景,就成了中短篇小说。如果要说的话虽少,但掏心掏肺,不虚构,不矫情,就成了散文。所以,我并不觉得文体之间有非常严格的界限。对我来说,最基本的尺度就是我只说自己相信的话。不要为了金钱、名声、得奖和讨好读者等等外在的需求,来差遣自己的写作。 回顾已经走过的路途,翻阅已经写下的文字,我充满感恩。年轻时,总以为自己可能活不到三十岁。在阿里太容易死于阵亡死于雪崩死于车祸和一切奇形怪状的高原病……现在我已年逾花甲,还能轻快呼吸健步奔走呼朋唤友东游西逛,实已大大出乎意料。更惊喜的是可以写我想写的东西,换点盘缠出游,这实在是我年轻时万万思谋不到的好事。 我珍视曾经的文字,它们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思考死亡让我安静,洁净的文字和温暖慈悲的襟怀,是我追索的目标。当然,我也不拒绝严峻和淡然,因为生命中本来就寒风凛冽荆棘丛生。 生命为何宝贵?不仅因为它是单程且不可重复,还因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成长。生命何以流传?不是依赖基因广布,而是思维之火的相互点燃。 谢谢读者你。 毕淑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