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上的金兀术/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景爱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

(一)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本书题作《历史上的金兀术》,是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撰写的一本小册子。顾名思义,此书是专门记述金兀术的人物专书,不妨说是为金兀术作传。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名字,为了接近读者,故而采用了金兀术这个名字——尽管这个名字很不确切,下面有关章节还要说明这个问题。

到北京大大小小书店去转一转,就会发现关于人物传记的图书很多,有的是图文并茂,装帧相当华丽,反映出这类图书很畅销。至于人物传记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涵盖中外、古今。有近代、现代的革命领袖和爱国的仁人志士,有古代的皇帝、皇后和贤相、名将,还有当代形形色色的影星、歌星、球星,以及事业有成的科学家、文化名人和实业家。此外,还不乏“人民公敌”蒋介石和“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传记。

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有作为、有名望,或者是影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或者是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道路,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叫做“感动了社会”。人们愿意阅读这类图书是有一定道理的,政府人士可以从中吸取安民治国之策,思考如何治理国家,求得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一般的“草根人士”,则从中学习模仿前人的成功之路,努力奋斗,出人头地,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的名人。我想,这大概就是名人传记畅销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写金兀术?原因很简单,金兀术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名人,他的活动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历史发展,也影响了后世的人群。金兀术年轻时是一员骁勇的战将,屡立战功,在攻打北宋都城开封(汴京)的战斗中,他表现得十分英勇。最后,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俘虏,沦为金国的阶下囚,受尽了人间的耻辱,坐井观天,老死在五国城。这场历史上的重大变动,被宋朝人称作“靖康之变”。宋朝人耻于徽、钦二帝被俘虏,改换了一个说法,叫做“二帝蒙尘”。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中,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之句,就是指此而言。

在宋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即位以后,金兀术受诏追捕宋高宗,从黄河以南追到长江以南,一直把宋高宗追到大海之中。金兀术不习水战,只好班师北归。不久,金兀术又受命征伐陕西,虽然遇到了张俊的顽强抵抗,几经反复,互有胜负,最后金兀术还是取得了胜利,占领了陕西。在此战争中,金兀术功勋卓著,后来被提拔为右副元帅,封为沈王。

金兀术晚年,长期担任左丞相兼都元帅,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金朝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当时,金熙宗年幼,一切国家大事都由金兀术决定。金兀术在主持朝政期间,也曾对宋用兵,攻打河南、陕西,不过最后还是接受了宋朝的请求,休战和平,以淮河中游和大散关(在陕西)作为金、宋两国的分界线。此事发生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被后世史家称作“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实现,结束了宋、金长期的战争,对宋对金都是有好处的,用今日流行语来说,可以说是宋、金双赢。“绍兴和议”被采纳,主要是金兀术的意见。对于这一点,南宋人宇文懋昭纂修的《大金国志》指出:“兀术临终,以坚守和好之说。”

金兀术不管是出为将、人为相,其活动都直接影响了宋、金的历史发展,其重要地位即在于此。

金兀术属于金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故而宇文懋昭在《大金国志》中,将金兀术列入《开国功臣传》。金兀术死后,谥忠烈,配享金太宗庙廷,就是把金兀术的神主置于金太宗庙中供奉,享受皇帝般的香火。在古代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只有杰出的大功之臣,才能配享皇帝的庙廷。

金兀术不仅受到金朝廷的重视,在民间也很有地位和影响。据记载,金中都的玉虚观(旧址在今北京宣武区)中建有金兀术祠堂,称故太师梁忠烈王祠。金兀术生前做过太师,被封为梁王(属于封爵中的大国),死后谥忠烈,故其祠堂有此称。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八月,道士高守冲为金兀术立碑,碑文由当时的户部主事庞铸所撰。可惜的是后来碑毁、文佚,现在已无法了解此碑的具体内容。此碑应属于德政碑,记述金兀术的一生德行。玉虚观是民间宗教组织,在金兀术死去半个世纪以后,仍有人为他建祠堂、立碑,说明金兀术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二)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金兀术在民间的地位和影响,还见于地方民间传说。在中国北方地区,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很多。今据《东北名胜古迹遗闻》、《阿城民间故事集成》,选录若干加以说明。

金兀术善于打仗,他的一生多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因此,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多半与军事有关。据说,法库县东北五里许有山仙村,村后有山高数十丈,山顶平坦处,有古代战壕遗迹。山下有古井,深丈余。相传金兀术曾在此山屯兵,用古井之水饮马,称作金兀术饮马泉。不过此井有些怪异,人呼兀术井,井水就变苦;人呼皇帝井,井水就变甜。在法库县东南有大子山、小子山,在小子山东有白石条砌筑的营垒。相传金兀术曾在此占山为王,故称兀术街,其南有锁龙沟,是以宋徽宗被囚于此而得名。村北有调兵山,是金兀术调兵聚合之处。呼伦贝尔有古边壕,据考证为辽代所修的边壕;在西布特哈,有金代修的界壕边堡。在民间传说中,它们都是金兀术修筑的长城,用以防御蒙古。《呼伦贝尔志略》、《黑龙江志稿》也采纳了此民间传说。

金兀术虽然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四太子,不过他出为将、人为相,始终是朝廷的重臣。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称金兀术当过皇帝。泰来县塔子城是辽代的泰州,曾出土过辽大安七年建塔题名碑可以为证。当地民间传说,塔子城为金兀术所建,城中的高大建筑台基,是金兀术登基当皇帝时的金銮殿。故而塔子城被说成是金兀术称帝时的旧都,后来迁都到阿城白城子。在开原县城东北有一漫岗,土色泛黄,称作黄龙岗。当地群众传说,金兀术曾建都于黄龙岗之南,与宋将岳飞大战于此,岳飞提出的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就是指此而言。

把金兀术说成是登基建都的皇帝,自然与史实不符,然而它却反映出金兀术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金朝是以武力取得天下,金兀术勇敢善战,是开国元勋,于是民众对金兀术十分敬重,把他美化成皇帝般的英雄。

在民间传说中,金兀术是关心黎民疾苦的王子。在阿城市永源镇广泛流传一个金兀术求雨的传说,据说有一年大旱,七七四十九天不下雨,新生的庄稼苗都枯萎了。居民没有水喝,干渴难忍。百姓四处求雨,却不见下雨。消息传到皇城之中,有大臣向金兀术启奏,请他代民祈雨。金兀术满口答应,下令搭祈雨台,他登上祈雨台,连连祷告苍天保佑:快下场和风细雨吧。果然很灵,就真的下了一场透雨,保住了五谷秧苗,还使黎民百姓喝上了水。

在北方许多地区还有白花公主的传说。在绥化县努敏河畔,有一座平顶的小山,名叫四方台。山上有城墙和半地穴房屋,应是古代的一座古城。当地人传说,四方台是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的点将台,她坐在四方台中,检阅、操练台下的兵马,协助金兀术讨伐宋兵。四方台,东南方还有小山,被称作白花公主墓。在吉林市西北,有个地方叫九站,九站有座古城叫白花城。传说白花城为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所建,她拥强兵驻守此城。城中有后人所建的白花公主祠庙,画栋雕梁,殿庭宏伟雄壮,并塑有白花公主之像,岁时祭祀,乡人有所祈祷,相当灵验。所谓白花公主的传说,并无什么史实根据。古有爱屋及乌之说,白花公主的传说也是如此。金兀术勇敢善战,人们便推测他的妹妹也一定会练兵打仗,由此便产生了种种白花公主的传说。P1-6

后记

家里大人爱读书,购买了许多经史子集类的图书,还有古典小说,其中便有《说岳全传》。我记得那是线装折页铜版,纸很薄,文字清晰,很可能是清末或民国初年刻印本,此书后来毁于战火。由于家里有《说岳全传》,课余常读此书,因为书中的金兀术和岳飞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还听过关于《说岳全传》的评弹,俗称“大鼓书”。因此,金兀术、岳飞、牛皋的故事,我从小就很熟悉,曾认为那是真人真事。

后来我读大学、读研究生,看了许多历史书,才知道《说岳全传》中有许多内容是虚构的,与历史记载不符。因此,在读研究生期间曾应约撰写一篇题作《金兀术》的文章,刊发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文化知识》上,记述了金兀术真实的历史,旨在纠正《说岳全传》对金史的歪曲和对女真人物的丑化。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转向沙漠研究,为了研究沙漠的变迁,我多次进入内蒙古进行科学考察。在那里我听到蒙古族对民间艺人讲述的《岳飞传》很有抵触情绪,他们甚至将收音机掷地砸碎表示气愤,大骂讲述《岳飞传》的人是狗娘养的。此事引起了我的深思,对金兀术的丑化,极大地伤害了蒙古牧民的感情。蒙古人与女真人不是同一个民族,为什么他们不赞成丑化金兀术呢7这叫物伤其类。由此我想到,应当正确地叙述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受大汉族主义的影响,以前许多史学著作,包括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宋、金关系时,常常将岳飞称做民族英雄,显然是不科学、不准确的。据悉,现在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不再称岳飞是“民族英雄”,是很有道理的。有人说,汉族很早就融合了许多少数民族,在南宋时就已经成为“多民族共同体”了,因此,岳飞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也就毋庸置疑了。这种认识和说法是很片面的,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汉族的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汉族民族共同体来代替中华民族。如果用汉族来代替中华民族,岂不是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当代的少数民族,统统由中华民族中驱逐出去,其政治后果将会如何?这是人们都很清楚的。不能再用新的大汉族主义来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维护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是构建民族和谐大家庭的政治基础,新闻出版部门不能出版有害民族团结的书刊,广大公众应当自觉地抵制那些伤害民族感情的书刊。

撰写《历史上的金兀术》,其宗旨是如实地向读者介绍金朝的历史,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偏见和误说,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忠实于历史,一些重要的记述援引了原文,并详细注明其出处,因为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囿于闻见和水平,可能会有疏漏,尚望方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大概是2005年某日,在欢迎台湾中兴大学王明荪教授光临的宴会上,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浩先生在座,我向他介绍了撰写金兀术的设想,引起了他的重视,表示愿意出版此书。此后我一直忙于长城的写作,未能动笔。2006年王浩先生提起此事,我才考虑如何撰写,又仔细听取了王浩先生关于本书的构想。于是,2007年动笔写作。承孙文正同志帮助抄录了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又承苗天娥同志帮助用电脑录入书稿,责任编辑对书稿加工润色,付出了很大努力。在此向王浩、孙文正、苗天娥以及责任编辑丁玉灵诸同人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目录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

 (一)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二)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一 关于《说岳全传》

 (一)作者钱彩与金丰

 (二)《说岳全传》对历史的篡改

二 “狼主”与郎君

 (一)郎是尊称

 (二)金代宗室贵族称郎君

三 宋金“海上之盟”

 (一)马植献计

 (二)宋金使节往来

 (三)粘罕提出六事

 (四)宋、金态度的改变

四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

 (一)对北辽的劝降

 (二)宋军在白沟、范村的失利

 (三)刘延庆的溃败

 (四)金军攻占燕京

五 张觉叛金降宋成为金伐宋的借口

 (一)张觉降宋

 (二)萧斡失败

 (三)张觉被宋斩杀

六 金军一下中原昏君退位

 (一)中原财富的吸引力

 (二)金军找到了伐宋的借口

 (三)童贯逃离太原

 (四)宋军溃败宋徽宗退位

七 金军二下中原北宋灭亡

 (一)割让三镇之争

 (二)金军包围开封城

 (三)金军攻克开封城

 (四)宋钦宗至青城写降表

 (五)金军的掠夺

八 徽钦二帝蒙尘

 (一)被掠的皇族

 (二)二帝从开封到燕京

 (三)徽钦二帝在燕山

 (四)二帝在辽中京和通塞州

 (五)二帝在金上京、韩州

 (六)二帝在五国城

 (七)帝姬的命运

九 刘■与张邦昌

 (一)刘■是金军欲立的第一个傀儡

 (二)张邦昌被拥立并非己愿

 (三)张邦昌欲死不成

 (四)张邦昌不用皇帝礼仪

 (五)张邦昌的权宜之计

十 金军三下中原宋高宗逃至江南

 (一)宋高宗即位

 (二)李纲被罢

 (三)金军三下中原

 (四)宋高宗逃至扬州

 (五)苗傅、刘正彦政变

十一 金兀术的身世

 (一)金兀术的姓氏

 (二)金兀术是四太子

 (三)金兀术的少年

十二 金兀术登台追宋帝至大海

 (一)由战将到右都监

 (二)金兀术突破长江

 (三)宋将的溃逃

 (四)宋高宗和元祐皇后的颠沛流离

 (五)金兀术与韩世忠的水战

十三 刘豫的傀儡政权

 (一)杜充与折可求

 (二)刘豫降金

 (三)金太宗册立刘豫

 (四)刘豫盗墓

 (五)刘豫的“混一六合”

 (六)废黜刘豫

十四 金兀术血战陕西

 (一)富平之战

 (二)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之战

 (三)仙人关之战

十五 金兀术从战到和

 (一)宋高宗自贬其号

 (二)宋高宗屈己就和

 (三)金兀术南征

 (四)顺昌府刘镝大捷

 (五)颍昌府岳飞大捷

十六 金兀术的后人

 (一)金兀术之子完颜亨

 (二)关于无字碑的解读

 (三)儿童游戏中所反映的历史原型

 (四)结语

附:甘肃泾川县完颜氏宗谱图考

 (一)宗谱图为完颜承晖后人所作

 (二)宗谱图来自开封

后记

序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今天居住在我国广大领土内,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称谓。这个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元朝纂修的前代历史,就将辽、宋、金各著专史,同等看待。我们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首任会长陈述先生,称辽宋金这一时代为“后南北朝”。我的老师张博泉先生所著《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一书,称此时为“前中华一体”。

女真人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上的一个成员,今日的满族人就是当年的女真人。况且不仅某些汉族人融有北方民族的血液,如今在甘肃平凉泾川县发现有完颜村,在北京发现有金世宗的后代,在福建、台湾也发现有女真粘割氏的后人。

金兀术(完颜宗弼),他参与了金宋战争的全过程,晚年主持金国朝政,与南宋停战言和,签订了“绍兴和议”。他自然成为金宋时期,对中国最有影响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女真人的杰出人才和金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景爱先生所著的《历史上的金兀术》一书,是第一部有关金兀术的传记。完整地全面地记述了金兀术一生成长的历程和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既记述了他的勇敢善战,他的治军治国,也记述了他纵兵杀掠和战败北归。广搜史实详加梳理,所言皆有根有据实话实说,成败起伏皆无所隐,堪称“实录”新编。读起来既通俗又生动,实为当前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

如何历史地正确地认识金兀术,如何清除某些旧有戏文或鼓词乃至著作中的某些错误观念,读读景爱先生这部《历史上的金兀术》,或许会给你一把拨开这层迷雾的钥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景爱先生是我人学的同窗。他聪明刻苦、勤奋好学、思想开放、治学严谨,一向为我敬佩。今读此作,颇有所感,略书数语,志以为序。

内容推荐

本书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名人金兀术专著。全书分16部分,主要包括宋金“海上之盟”,金军三下中原北宋灭亡,金兀术追宋帝至大海,金兀术血战陕西,金兀术从战到和等。本书简要、全面介绍了宋徽宗、宋高宗、阿骨打、特别是金兀术等一批人物的重要活动,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生动历史画面。其出版对了解宋金时期历史,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偏见和误说,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

金兀术不仅是女真人的杰出人才和金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本书是第一部有关金兀术的传记。完整地全面地记述了金兀术一生成长的历程和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既记述了他的勇敢善战,他的治军治国,也记述了他纵兵杀掠和战败北归。广搜史实详加梳理,所言皆有根有据实话实说,成败起伏皆无所隐,堪称“实录”新编。读起来既通俗又生动,实为当前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7: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