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念可以决定一个买卖的成败;一个思路可以决定财富的多寡;一个非常头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在这个智者为王的时代,本书并不是给了商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给了商人一个思考的角度,一种探索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非常商业头脑(加法变乘法的生意经)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林平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观念可以决定一个买卖的成败;一个思路可以决定财富的多寡;一个非常头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在这个智者为王的时代,本书并不是给了商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给了商人一个思考的角度,一种探索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内容推荐 一位智者说:“世界上到处都是有能力的穷人。”一位哲人说:“其实人与人都是很相似的,就差那么一点点。”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摆脱困境的时机。相反,那些成功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经营的难题。可以讲,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出自于思考。 目录 一、非常头脑,非常思考 生意——智者的游戏 赚钱,要有强烈的赚钱欲望 换一个超级富翁的脑袋 非常商业头脑的觉醒 钱是本书,书是本钱 想赚钱,先洗脑 善于独立思考 创新——敢为天下先 不断创新 想赚大钱就在于“新” 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富者必善用奇胜 独到才能不同凡响 凡事都有因果关系 二、一切为了利润 经商就是在追求利润 利息不等于钱生钱 理财三部曲——聚财、生财和用财 “活钱”和“死钱”的差别 以钱养钱,以钱生钱 拥有多个收入渠道 不是你控制钱,就是钱控制你 大钱是由小钱组成的 赊出是银,回笼是金 犹太人的金钱观 中国的“犹太人” 理性投资而不投机 利润要考虑边际成本 10不如9大 精于算计,锱铢必较 追求成本最小化 降低成本靠细节 三、借天下之时,发天下之财 最潇洒的事是用别人的钱生钱 商人永远离不开银行 借钱势——无本生利 借风势——上天入海 借权势——壮大自己 借外力——四两拨千斤 借牌子——生自己的蛋 借货物——先赊后给钱 借人势——互利双赢 借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借东补西——移花接木 四、抓住机遇,就抓住了金钱 信息之灯:照亮“钱”程 用商人的眼光留心社会变化 触觉敏锐,警觉力强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与一流的人在一起 不同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刺激 天时、地利、人和 人人都有商机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把危机“转变”成机会 别人的懒惰是你的机会 没有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有机会 风险与机遇同在 让“伤口”开山美丽的花 五、每个缝隙都能长出金子 在缝隙中寻找“卖点” 提供特色的潜在商机 提供需求的潜在商机 提供方便的潜在商机 提供健康的潜在商机 女性市场的潜在商机 新新人类的潜在商机 销售时间的潜在商机 销售空间的潜在商机 商品价格的潜在商机 六、换个思路,寻觅新的财源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 由结果向前推 不利可向有利转变 错误亦可变成收获 质疑别人的结论 逆反心理的应用 颠倒操作程序 坐在对方的椅子上 七、赚100万有100万种方法 掌握正确的方法 成于简单,败于复杂 分等级的差别化服务 价值背后的价值 何必摸着石头过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每一分钟都是钱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巧打时间差 有时要懂得放弃梦想 试读章节 ——6岁:第一次赚钱是靠卖可乐。 巴菲特母亲回忆说,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生意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10岁时,巴菲特最喜欢卖的饮料是百事可乐。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饮料,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饮料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饮料卖得多。 ——10岁:帮父亲绘制股市涨跌表。 巴菲特8岁的时候,他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升降的图表。“我对与数字和金钱相关的任何事情都非常感兴趣。”后来巴菲特把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和大多数偏离对公司作出基本分析的东西都叫做“小鸡走路的痕迹”。 巴菲特10岁的时候,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写了一本题目为《马童选集》的小册子,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在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方法。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 ——11岁:投资股票赚了5美元。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产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 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得多。 13岁时,巴菲特从他华盛顿的家里离家出走了。“他是和一个名叫罗杰·贝尔的朋友一起跑掉的。我想他们后来被警察收容了。”他的姐姐多丽丝回忆说。 巴菲特的离家出走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并且理所当然地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在那儿他被警察送回了家。巴菲特曾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一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大概他没有收购那家公司的打算。 ——15岁:投资买下一家农场出租。 在华盛顿,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很糟。但是,他主要的追求还是要成为一个勤勉刻苦的报童。巴菲特一度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纸。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取报纸、送报纸对他来讲真是太重要了。任何人都不敢碰他放钱的抽屉,一个硬币都不能动他的。”他的母亲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设计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 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 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5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巴菲特说:“当时我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块金子那样欣喜若狂。” 随着对这种弹球机需求量的增大,威尔逊游戏公司已经扩展到7台弹球机,每周的赢利额高达50美元。同时,他还有每个月投递报纸的收入大约175美元。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他把农场租给了一个农户。 ——17岁:大学期间组织报童送报。 1947年,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为6 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老师的薪水还多。 在内布拉斯加大学,他担任《林肯》杂志发行部的营业部主任,负责60个报童在6个地区的投递工作。同时,他还利用暑假和圣诞节在彭尼连锁店卖男式衬衫,一个小时的薪水是75美分,他自己开玩笑说:“我成了最低工资法案的权威人士。”但是,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收获是,他掌握了企业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程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26岁: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他向亲朋借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P8-10 序言 不用说,创造财富是当今最为招摇最为时尚也最具诱惑力的词语了,成为富翁也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它往往还是实现其他梦想的前提。 财富就是尊严,财富就是能力,财富就是成功的象征,你辉煌了,你灿烂了,你自我价值充分实现了,你这辈子就没有白活。他人岂能不羡慕! 而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成为富翁,有的人无论如何努力还是穷困一生? 这是因为——缺少商业头脑。 一位智者说:“世界上到处都是有能力的穷人。”一位哲人说:“其实人与人都是很相似的,就差那么一点点。”经商,其实就是一场头脑的较量和智慧的游戏。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思考方法,你就如同换了一颗非常商业头脑,从而创造财富。改变人生。 想当初,比尔·盖茨怎么就会做软件,怎么就会搞操作系统,因为他想到了,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头脑好”。亚洲首富孙正义在美国读书时没钱就发明翻译机,一下卖了100万美元,后来开办软件银行,他的头脑也了不得。每个超级富豪的创业史都表明,他们的思想永远处于不安分的状态,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会用脑子赚大钱的,你就是把他变成穷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为他会用脑。让我们再来看看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史玉柱的东山再起启示我们,只要把脑子用活,失败了还会成功,再赚大钱是不成问题的。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动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发出一定的力量。 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摆脱困境的时机。相反,那些成功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经营的难题。可以讲,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出自于思考,而且思考得越痛苦,收益就会越大。 “1美元和20美元如果沉溺于海底,它们的价值是一样的。”唯有把它们从海里捞出来使用,才能显示出彼此的差异。你的价值也是一样的,唯有努力探索,积极创造,你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一个观念可以决定一个买卖的成败;一个思路可以决定财富的多寡;一个非常头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在这个智者为王的时代,本书并不是给了商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给了商人一个思考的角度,一种探索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