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将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综合研究和个案探讨结合起来。从结构上,本书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和社会根源。第二部分考察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回应进程。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四部分通过个案研究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国际社会回应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具体政策。
导论
第一节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政治史研究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结构、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一部分 全球环境问题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第一章 全球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的进展
第二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全球社会变迁与环境挑战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兴起及能源消费的增长
第二节 全球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的环境影响
第三节 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全球环境问题
第二部分 国际社会的回应进程
第三章 环保主义与国际环境合作——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第一节 环保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生物圈会议和《只有一个地球》
第三节 南北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的分歧
第四节 会议的成果和影响
第四章 环境与发展的融合——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第一节 第二次环保主义运动高潮
第二节 44/228号决议和《北京宣言》
第三节 南北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上的分歧
第四节 会议的主要成果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行动——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回应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中的矛盾分歧
第三节 会议的主要成果
第三部分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第六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环境合作
第一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建立
第二节 全球环境评估的实施
第三节 环境教育和培训的开展
第四节 国际环境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第七章 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全球环境基金的建立
第二节 全球环境基金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世界银行与全球环境保护
第八章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全球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第二节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第三节 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 个案研究
第九章 臭氧层损耗问题与国际社会的回应
第一节 臭氧层损耗问题的由来与臭氧层保护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美欧对臭氧层损耗问题的不同回应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与国际回应
第一节 现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社会对生物物种的保护历程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
第四节 生物安全问题与《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第十一章 气候变化问题与国际回应
第一节 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进程
第三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国家利益集团
第四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南北矛盾
第五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议题和内容
第六节 从柏林授权到《京都议定书》
结语: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合作
附录1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保护大事记(1972—2006)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