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O—C质耐火材料》主要按原料、制砖和应用的顺序写成,较系统地阐述了对MgO—C砖所用主副原料的要求,结合剂的特性,制砖技术,产品性能和应用理论。其中,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转炉、电炉和钢包炉、钢包等冶炼设备对应用MgO—C砖的各自要求与满足该产品要求的各自的制砖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1 MgO—C砖的起源及其简要发展史
2 镁砂
2.1 镁砂的纯度
2.2 杂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2.3 密度
2.4 方镁石的晶体尺寸及其结晶形态
3 石墨
3.1 碳的作用
3.2 石墨的配入数量
3.3 石墨的纯度
3.4 石墨的颗粒大小及其形状
3.5 碳的氧化
3.5.1 碳氧平衡——Boudouard反应
3.5.2 MgO—C平衡
3.5.3 液相氧化
4 结合剂
4.1 结合剂的高温特性
4.2 结合剂的种类和碳化组织
4.3 沥青和酚醛树脂混合物共同碳化问题
4.3.1 碳化过程
4.3.2 碳化结构的石墨化程度
4.3.3 碳化组织的氧化
4.4 结合剂混练的工艺性能
4.4.1 液体结合剂
4.4.2 固体粉末树脂
4.5 小结
5 添加剂(抗氧化剂)
5.1 抗氧化剂的作用
5.2 抗氧化剂的副作用
5.3 关于MgO致密层
5.3.1 重要的还原反应
5.3.2 MgO致密层的形成
5.3.3 Mg0致密层的厚度
5.3.4 MgO致密层的作用
6 MgO—C砖的生产
6.1 原料的选择
6.2 镁砂的临界颗粒大小
6.3 镁砂细粉(<0.08mm)的作用
6.4 配比
6.5 混练
6.6 混合料的运输和给料
6.7 成型
6.8 热处理
7 MgO—C砖的主要性能
7.1 MgO—C砖的组织致密性
7.1.1 成型压力对MgO—C砖组织致密性的影响
7.1.2 结合剂种类对MgO—C砖显气孔率的影响
7.1.3 抗氧化剂对MgO—C砖显气孔率的影响
7.1.4 氧化物对MgO—C砖形成显气孔率的影响
7.1.5 加热条件对MgO—C砖显气孔率的影响
7.2 MgO—C砖的高温性能
7.2.1 MgO—C砖的高温机械强度
7.2.2 MgO—C砖的高温应变
7.2.3 MgO—C砖的热膨胀
7.2.4 MgO—C砖高温性能的各向异性
7.3 MgO—C砖的剥落损毁
8 MgO—C砖的应用
8.1 MgO—C砖在转炉上的应用
8.1.1 概述
8.1.2 转炉内衬不同区带用MgO—C砖的选择
8.1.3 转炉的砌筑
8.1.4 MgO—C砖在含矾炉渣转炉中的应用
8.1.5 小结
8.2 MgO—C砖在电炉上的应用
8.2.1 UHP电炉用MgO—C砖
8.2.2 直流电炉(DC电炉)用耐火材料
8.3 钢包和精炼钢包炉用MgO—C砖
9 MgO—C质耐火材料的今后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