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涉及陈嘉庚的生平、开创实业、兴学救国等活动;还突出了陈嘉庚与世纪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的情缘;和侨领或侨界矢口名人士李光前、李清泉、庄西言、庄明理、陈六使、胡愈之、张楚琨等的生前交往;回国参政议政的重大活动。内容广泛,叙述生动,在学术性、资料性方面都有较高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曾昭铎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涉及陈嘉庚的生平、开创实业、兴学救国等活动;还突出了陈嘉庚与世纪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的情缘;和侨领或侨界矢口名人士李光前、李清泉、庄西言、庄明理、陈六使、胡愈之、张楚琨等的生前交往;回国参政议政的重大活动。内容广泛,叙述生动,在学术性、资料性方面都有较高价值。 内容推荐 陈嘉庚先生是举世公认的华侨领袖、中华英杰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和华侨华人学习的好榜样。 为了弘扬陈嘉庚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德,作者根据多年来学习与研究体会,试图从不同年代和不同角度,论述陈嘉庚一生为祖国、为侨居国、为华侨华人、人人类社会所做杰出贡献的一些重要方面。 目录 第一章 陈嘉庚的英名与日月同辉 第二章 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的交往和友谊 第三章 陈嘉庚与陈敬贤的兄弟情宜 第四章 陈嘉庚与南洋后起华人领袖李光前 第五章 陈嘉庚与菲律宾爱国侨领李清泉 第六章 陈嘉庚与印尼爱国侨领庄西言 第七章 陈嘉庚与马来亚爱国侨领庄明理 第八章 陈嘉庚与新加坡著名实业家、南洋大学创办者陈六使 第九章 陈嘉庚与著名政治活动家胡愈之 第十章 陈嘉庚与著名社会活动家张楚琨 第十一章 陈嘉庚毕生爱侨护侨 第十二章 陈嘉庚创业历程与生财用财之道 第十三章 陈嘉庚与倾资兴学 第十四章 陈嘉庚对祖国抗战的杰出贡献 第十五章 陈嘉庚抗战时期回国慰劳与视察 第十六章 陈嘉庚避免难印尼与撰写《南侨回忆录》始末 第十七章 陈嘉庚对祖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历史贡献 第十八章 陈嘉庚1949年回国考察始末 第十九章 陈嘉庚晚年回国参政议政的历史贡献 第二十章 陈嘉庚与鹰厦铁路的建设 第二十一章 陈嘉庚与厦门海堤的建设 第二十二章 陈嘉庚与华侨博物院的创办 第二十三章 陈嘉庚一生心系祖国宝岛的台湾 第二十四章 中国最高科学奖——陈嘉庚奖的设立与实施 第二十五章 世纪伟人与陈嘉庚的爱国情缘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陈嘉庚的英名与日月同辉 1990年3月31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明亮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陈嘉庚星”。众所周知,陈嘉庚是一位深受海内外人士普遍尊敬的爱国华侨领袖,他生前对人类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国际天文机构将这颗由中国人首先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不仅是陈嘉庚个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无上光荣,也是全体中国人和厦门特区人民的无上光荣。 一、“陈嘉庚星”的发现与命名 自1801年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国天文学家对宇宙中的小行星又做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先后发现了许多新的小行星。早期发现的大多以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命名,如谷神星、智神星和爱神星等;后来有的以国家或城市命名,如俄罗斯、美利坚、中华和北京星等,有的以科学家或名人命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莎士比亚和张衡等。对于获得小行星命名的国家、城市或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异常崇高的荣誉。 1964年11月9日夜晚,南京上空一片晴朗。放眼望去,万里无云,繁星满天,这正是天文台观测天体难得的好时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工作者不失时机地运用新安装的现代化的40厘米口径双筒折光望远镜,对天体中的小行星仔细地进行照相观测。当镜头对准金牛星座拍照时,突然发现了一颗新出现的小行星。接着又连续多夜对它进行跟踪观测,并计算出它的空间运行轨道,然后将观测和计算结果向国际社会通报。国际小行星中心立即将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作了临时编号1964VMI。尔后又经世界各国天文台长期反复观测和研究认证,其中包括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和美国哈佛天文台在四个不同年代的多次观测证实,认为已完全符合国际小行星中心对新发现的小行星给予永久编号所需条件(要有三个以上年代的连续观测,并计算出其精确的空间轨道参数)。1983年1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这颗星正式编为2963号小行星,并确认该星为中国紫金山天文台所发现。 紫金山天文台提供的有关科学资料表明,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种特殊天体,它们大多集中在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各自沿着不同的轨道绕太阳运行。由于它们的体积比大行星(如地球和火星等)小,所以称为小行星。这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四亿三千万公里,绕太阳一周历时4.86年,它与地球的最远距离为六亿一千多万公里,最近距离为二亿四千七百万公里。当这颗小行星靠近地球时,就是世界各国天文台观测它的最好时机。 从近年来各国天文台的物理观测中得知,小行星大致可分为石质、碳质和金属三种类型的。金属和石质类小行星含有丰富的铁、镍、铜和钴等金属,甚至还可能含有珍贵的铂族金属和稀土元素。据美国一些科学家估计,一颗直径1公里的金属和石质小行星所蕴藏的矿物质,其价值约为几万亿美元。2963号小行星属石质星,直径为16公里,其矿物质含量之多,价值之大,可想而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小行星作为宇宙航行空间站和开发利用其资源的可能性。如果将来有一天,宇航员乘宇宙飞船果真登上和设法开发这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那对人类该有多大贡献! 按国际惯例,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发现者有权提出命名,然后经有关国际天文机构确认和公布,即永载史册,具有历史性和永久性,即使千百年后,这一星名仍为国际所公认。 1990年3月3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在国际《小行星通报》刊物上发布了一批新发现的小行星的命名公告,其中将第296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陈嘉庚星”。这颗非同寻常的“陈嘉庚星”,将永远遨游太空,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二、命名“陈嘉庚星”的重大意义 值此“陈嘉庚星”正在广阔无垠的太空遨游和闪闪发光之际,认真探讨一下紫金山天文台和国际天文机构之所以命名。。陈嘉庚星”的具体含义,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其伟大意义至少应包括如下三方面: 1.表彰和弘扬陈嘉庚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20世纪初,南洋的现代市场经济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陈嘉庚在新加坡经商,一向非常关注市场动态,总是深入体察哪些行业可为,哪些行业不可为;哪些可大为,哪些只可小为。一切依据市场信息和商情,采取机动灵活当机立断的战略战术,力争投入少,上马快,收益大。1904年,他独立开业,始则经营菠萝业,继而兴办米业,进而涉足航运及地产,其间尤其看中处于新兴状态的橡胶业。他认为橡胶用途广泛,前途广阔,20世纪将是橡胶世纪,如果经营成功,不仅对当地经济有好处,对祖国工业化亦有助益。他说:“余对制造厂(指橡胶厂)不惜垫资扩充者,以20世纪为树胶之时代,日本小国,尚有大小胶厂四百多所,以我国之广大竟无一相当树胶厂。新加坡系产胶区域,政权虽属英国,所需男女工人概我华侨,对于化验制造各机器,可臻完备,出品种类亦多,可以训练职员工人,如师范学校之训练学生,俾将来回国,可以发展胶业。愚于个人营业之外,尚抱此种目的,故不惜资本,积极勇进。”为此,他下定决心,加大投入,波浪式推开,从种胶到炼胶,从制造到营销。胶园和制造厂分布全马,胶品行销全球。真所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陈嘉庚公司当年在南洋成了最有影响的华侨大实业公司,陈嘉庚也成了“橡胶大王”。在包括陈嘉庚在内的开拓橡胶王国四大功臣(华人林文庆、陈齐贤、陈嘉庚和英人黎德利)推动下,马来亚橡胶业蓬勃发展,橡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更为可贵的是,陈嘉庚办实业,目的不是为了单纯赚钱,也不是为了自己和让子孙享受,而是为了筹措资金,办学校,育人才。他认为国家兴与衰,人才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嘉庚不愧是位深谋远虑、富有远见卓识的实业家和教育家。 2.表彰和弘扬陈嘉庚倾资办学的育才精神。 陈嘉庚青壮年时代正逢清末民初,国运衰败,百姓困苦,实业不兴,教育不振,外患频仍,内乱不已。有识之士,岂能容忍?陈嘉庚认为“睡狮”不宜再沉睡,国人必须猛醒!他抱定宗旨,要振兴中华,必先振兴教育。因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办教育不能空喊口号,必须付诸行动。如果只靠执政当局拨款,其数微微,难以事成。唯有国民群起自救,才是上策。陈嘉庚身体力行,在创办实业初见成效之后,兴学义举随即跟进。他和陈敬贤兄弟俩,同心协力,分工合作,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在新加坡、集美和厦门等地积极创办各类新型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从普通中学到各类专业学校,从科学馆到博物院,从办报到出书,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形成一个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和高等教育所组成的,规模宏大,种类齐全,网络通畅的教育体系。据统计,由陈嘉庚在海内外创办、先后资助和支持过的各类学校共计118所,耗资约一亿美元,办学支出正好相当于其办实业全部所得,“倾资兴学”美名据此传开。为陈嘉庚精神所感动,后人继而捐资兴学者已大有人在,然而发了财的人能像陈嘉庚那样,倾囊而出者,在世界上仍属罕见。此情此景,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指出的:“发了财的人肯全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陈嘉庚一生乐育英才,苦心精心办学,几十年如一日。直接受益者不下数十万,间接受益者不计其数,他们遍及五大洲四大洋,许多人成了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以个人办学成效和影响而言,正如当代新加坡著名侨领高德根所说:“‘桃李满天下’这个颂词,数当今之世,恐只有陈嘉庚先生一人,可以当之无愧。” 3.表彰和弘扬陈嘉庚情系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综观陈嘉庚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其核心是心连社会,情系中华,其显著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他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国家衰亡了,即使个人发了大财又有何用?因此他对一切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都大力支持,反之则极力反对。他早年致力于创业和兴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期盼祖国有朝一日能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疯狂侵略,陈嘉庚义无反顾,领导华侨,全力支援对日抗战,终于与世界人民一道,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40年代,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严重破坏世界和平,陈嘉庚忍无可忍,严厉谴责美蒋倒行逆施、无恶不作的行径,继续领导华侨,与国人一道坚持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倒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陈嘉庚欢欣鼓舞,一再号召华侨支持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临终,他尤其惦记国家教育事业,惦记国家统一和台湾回归,爱国赤诚,光彩照人。毛泽东盛赞其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已成历史定评。 总之,由于陈嘉庚社会阅历深,人际接触广,精神境界高,战略眼光准,在短短几十年人生历程中,干出了别人难于成就的惊天动地的事业,使国家民族受益,让人类社会添福。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和国际天文机构对“陈嘉庚星”的庄重命名,顺民心,合民意。陈嘉庚的名字和陈嘉庚精神,早已跨越中国,跨越亚洲,誉满全球,如今又像太空中的“陈嘉庚星”一样,将永远与日月同辉,与宇宙共存。P1-6 序言 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张楚琨给本书作者的一封信(代序) 厦门曾昭铎同志: 你今年四月份寄来的《陈嘉庚》书稿,我都看过了,写得很好,内容也很周全,我都同意,希望此书能早日付印,书名就叫《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建议书稿送到北京,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比较合适。 因为最近我身体欠佳,就写这几句,请谅。希望能早日看到你的这部著作。 张楚琨 1999年6月18日 后记 陈嘉庚先生是举世公认的华侨领袖、中华英杰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和华侨华人学习的好榜样。 为了弘扬陈嘉庚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德,作者根据多年来学习与研究体会,试图从不同年代和不同角度,论述陈嘉庚一生为祖国、为侨居国、为华侨华人、为人类社会所做杰出贡献的一些重要方面。上述评论文章,有的已在中央刊物刊载,有的见诸省市报刊,有的是江总书记1994年视察厦门特区后,加紧撰写而成。在同志们的多方鼓励下,现将上述史稿大体按时间顺序,分类整理汇集成册,书名定为《陈嘉庚——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199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澳门回归,以及陈嘉庚先生从新加坡回国参政议政50周年。这部著作之所以能赶在多喜临门的日子里汇集出版,首先要感谢原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陈嘉庚先生生前好友张楚琨先生的鼎力相助和热情指导;感谢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委统战部、集美学校委员会以及厦门市委刘丰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陈耀中部长、集美学校委员会陈永水常务副主任的大力支持;感谢厦门市原政协主席施能鹤、副主席王毅林、原副市长张其华、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顺通、厦门华侨博物院院长陈毅明、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刘惠生、陈少斌等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中央文献出版社为本书的及时出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资料不全,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