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会发生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从本质意义上看,这源于我国货币当局的多目标约束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因此,作者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剖析,揭示其中存在彼此矛盾的地方,并对适合中国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展望和初步的描述。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四节 文献回顾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与主要结论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及其变化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最终目标的内生性矛盾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的冲突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分析
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与GDP、物价的相关性与因果性分析
第四节 中国高比率的M2/GDP:危机与挑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分析
第一节 国外的操作目标模式和经验分析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的资本流动研究
第一节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影响我国资本流动的因素
第三节 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对1994年以来我国资本流动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第一节 我国通货紧缩形成机制的再解释
第二节 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
第四节 再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关问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视角下的通胀目标制
第一节 通胀目标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从货币政策规则的角度来理解通胀目标制
第三节 对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国家实施前提条件的争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通胀目标制在亚洲国家中的实践以及经验总结
第二节 美国、日本、欧元区对实行通胀目标制的争论
第三节 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改革措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