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孽海枭雄戴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沈美娟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国畅销书获奖图书。看戴笠心腹沈醉之女如何解读戴笠这一历史反角。

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罕见的旷世奇人?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中之杰,心思缜密、阴险毒辣的噬血魔头?

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从戴笠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戴笠担任特务处长之前20多年间的坎坷经历及思想生活状况;第二部主要反映抗战前戴笠及其主持的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状况,以及他和他的部属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和对人民所犯的罪行;第三部则着重介绍八年抗战期间,戴笠的权势及其特务组织恶性膨胀的前因后果,以及戴笠及其团体既抗日又反共,忠实执行蒋介石“曲线救国”方针,竭尽愚忠之种种……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从戴笠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戴笠担任特务处长之前20多年间的坎坷经历及思想生活状况;第二部主要反映抗战前戴笠及其主持的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状况,以及他和他的部属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和对人民所犯的罪行;第三部则着重介绍八年抗战期间,戴笠的权势及其特务组织恶性膨胀的前因后果,以及戴笠及其团体既抗日又反共,忠实执行蒋介石“曲线救国”方针,竭尽愚忠之种种……

本书最大特点是能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戴笠的思想发展脉络、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戴笠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都交代得较为清楚;同时对戴笠个人的思想情感、婚姻爱情也作了较为翔实细腻的描写,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反面人物活生生地摆在了读者面前。

目录

第一部江山浪子

引子

一 仙霞岭下孤寡凄苦 文溪河畔春风得意

二 惹是生非学校除名 弃学投军连受挫折

三 冒领钱财欺骗义士 涉足赌场初识大亨

四 闯荡上海广交朋友 喜下湖州结拜金兰

五 寻觅出路赶赴羊城 改换名字报考军校

六 韬光养晦思凌青云 茅塞顿开方识“贵人”

七 落魄潦倒幸逢故旧 忍辱吞声奉献忠诚

八 餐风宿露搜集情报 出生入死进行策反

九 内忧外患老蒋下野 知恩图报戴笠得宠

第二部 鸡鹅巷老板

十 雨农创业招兵买马 宗南为友忍痛割爱

十一 结拜兄弟反目成仇 特务奉命初开杀戒

十二 六国饭店汉奸毙命 上海租界特务行凶

十三 鼓浪屿上釜底抽薪 黄浦滩头破坏中共

十四 设立督察作为耳目 重用旧友暗结帮派

十五 “英雄”难过美人关 “名探”巧识拆白党

十六 租界法庭两宗定案 党部大院三枪惊天

十七 打草惊蛇亚樵离港 “机”不可失济棠下野

十八 交朋结友以防万一 冒死救主备受宠信

十九 形势所迫老蒋抗战 调兵遣将戴笠逞雄 

第三部 战乱中的枭雄

二十 除异己杨将军被囚 施小计“鲁中王”上钩

二十一 钩心斗角跪求老蒋 军统成立独揽大权

二十二 忙中偷闲成人之美 喜怒无常息事宁人

二十三 投敌卖国汪逆出逃 行刺无方坐失良机

二十四 内忧外患焦头烂额 苦心孤诣“曲线救国”

二十五 制造冤案名利双收 潜入军统志士牺牲

二十六 成立“黑室”破译日电 勾结英美扩大武装

二十七 雨农巧计喜得胡蝶 志英痴情身陷囹国

二十八 争权夺利美特内讧 忧心忡忡探问风水

二十九 福将生朋沟通渝宁 汉奸佛海暗中投蒋

三十 竭尽全力迎接盟军 挖空心思抢夺成果

三十一 巧捕汉奸因人而异 护卫蒋宋尽心竭力

三十二 四面楚歌奋力挣扎 机毁人亡老蒋哀伤

后记

试读章节

仙霞岭,地在闽、浙、赣交界处,迤逦蜿蜒百余里,如巨形屏障,环列浙江江山县之西南。其间,峰峦如蛟龙在云端迷雾中腾跃,须江若银河在奇峰怪石问奔流,古藤似长蛇在老树修篁上挂满。此岭山势陡峭,蹊径回曲,很难翻越。相传到了宋朝,有一姓史名浩的闽将,为通畅闽浙交通,着人修一山间小路,连接福建蒲城和浙江江山县。此路五步一弯,十步一曲,蜿蜒曲折共20余里,360个台阶,每级皆用均匀的鹅卵石铺就。路修成后,他又着人沿路修了五道关卡,靠江山这边的山路上有三道,一日关门,二曰关帝庙,三日仙霞亭,统称仙霞关。由下至上,仙霞亭是最高的一个关卡,可以鸟瞰各峰,真乃“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隘。关帝庙位于山腰,是来往客旅歇息之所。许多文人墨客,常常慕名而来,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道出夸山乡思生,霞峰重叠面前迎。

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

这是宋朝著名哲学家朱熹到此留下的诗句。而清代诗人方象瑛过此而写的诗,更是把仙霞岭的奇景险道描写得淋漓尽致:

复岭层崖势转横,千峰绝顶与云平。

路危似织蚕丛异,阁回遥看鸟道明。

古木阴森微见日,怪异嘈杂未知名。

九泥不蔽三关险,横睇山河百感生。

清末年间,在这风景幽绝的仙霞关龙井村内,有位姓戴名启明的乡民,听命相先生说,仙霞岭脚五里处的保安村,风水极佳,得此地者必昌。戴启明到那里一看,只见仙霞山峦屏环列四周,一水潆洄而过,果为一毓秀钟灵之胜地。于是,他便举家迁往保安村落户。从此,戴家果然人丁兴旺,连生三子,家道亦渐渐兴隆。美中不足的是,其二子戴顺旺,膝下一直无子,年迈之后,为后继有人,便将邻村郑姓之子收为养子,取名戴冠英。

戴冠英长得高大魁梧,但学文不成,学武亦不精,终日无所事事,就靠着老父顺旺挣下的几十亩田地和一座竹山度日。更令顺旺老汉不安的是,戴冠英到了而立之年,发妻病逝,只遗下一女春风。顺旺老汉急于想再让他娶妻生子,续接香火。可是族中人一因戴冠英原非戴氏嫡亲,二因其游手好闲,皆瞧不起他,不愿为他的婚事张罗。这下可急坏了顺旺老汉。

一天,顺旺老汉和几个本村老人聚在当地乡绅蓝兴旺老汉家品茗闲聊。兴旺老汉有七儿五女,真称得上是儿孙满堂了。顺旺老汉看到他家的热闹情景,真是羡慕之极,不禁向老伙计们诉说自己的忧虑。

蓝兴旺老汉与顺旺老汉交谊甚笃。他一听顺旺谈到戴冠英的婚事,就热情地对在座的乡人们道:“戴家人丁不旺,我看大家还得帮帮忙,替冠英物色个媳妇,让戴家香烟不绝才好啊!”

其间,一乡人心直口快。他“吧吧”地抽了几口长长的旱烟袋,说:“你老先生不是有五个千金?为何不把你的一个闺女嫁他?”

正当兴旺老汉被问得不知如何答对之际,他的四女儿蓝月喜拎着水壶进来续茶,在座几位老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这待字闺中的少女身上。这少女正值妙龄,长得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特别是那双含羞带笑的眸子,忽闪忽闪地望着几位长辈,显得活泼伶俐,而那微抿的双唇,又蕴藏着某种坚毅和刚强。更难得的是,老人们知道,她已经熟读了《三字经》、《女儿经》、《朱子家训》、《名贤集》等书。这在当时偏远山区是极少见的。

“爹!你们这是怎么啦?”聪敏的月喜一进屋就感觉到气氛异常。

“月喜,正说你呢!”一个老汉开玩笑地说。

“说我什么?”姑娘边往茶壶里续水,边忽闪着双眸问道。

“说给你找婆家的事啊!”另一老汉抽着旱烟倚老卖老地笑道。

“大伯看你!”月喜羞涩地瞪了老汉一眼,一甩长长的独根辫,迈着小小的三寸金莲走了。

兴旺老汉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突然表情严肃起来。他环顾了在座的几位老汉一遭,郑重其事地对顺旺说:“老兄,你看把月喜许配给冠英如何?”

“兴旺兄,你这话可当真?”顺旺老汉一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兴旺肯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给冠英当填房,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当他看到兴旺肯定的表情时,高兴得连连说:“这真是求之不得啊!我这就去请媒人,准备聘礼!”说着起身就要走,仿佛怕兴旺老汉反悔似的。

蓝兴旺早年当过太学生,在村里也是颇有名望的人。一言即出,怎会反悔?再说女儿的终身大事他又怎敢开玩笑?他既然做出此决定,自有他的一番道理。一则戴冠英一表人材,虽说无所特长,但也还知书达礼,性情温和,女儿嫁过去不会受气;二则他家虽不太富裕,却也有几十亩田地、一座竹山,女儿嫁过去不会受穷;三则,其他三个女儿均许配了外村人,把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给本村的老友当儿媳,彼此都有个照应。就这样,兴旺老汉一句话就决定了蓝月喜的终身。

蓝月喜结婚后,夫妻感情倒也融洽,1897年4月24日,便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夫妻自然高兴异常。顺旺老汉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总算有人为他续接香火啦。老汉一高兴,便打了酒,割了肉,去找蓝兴旺对樽畅饮,并为新生儿取名为戴春风。这戴春风,便是后来在中国曾一度赫赫有名的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

戴春风出生后,顺旺老汉找命相先生为他算了算命。据命相先生说:“此儿干支八字为丁酉、乙巳、丙辰、丁酉,乃‘双凤朝阳’格,将来必贵无疑。”

全家人一听此儿属“双凤朝阳”格,必贵无疑,自然大喜过望,视其为掌上明珠。孰知好景不长,不久,兴旺老汉和顺旺老汉相继去世。戴春风6岁时,其父戴冠英又一命呜呼。年仅27岁的蓝月喜搂着6岁的长子春风和4岁的次子春榜,哭得死去活来。常言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蓝月喜也只有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身上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月喜的心目中,只有让孩子读书,才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她身上的孝服尚未脱去,就领着长子戴春风去见本村的私塾先生毛逢乙。毛逢乙是江山地区有名的秀才。这天他正在学馆教学生读《三字经》。只见他身着长袍马褂,双手背在身后,边走边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忿完一段之后,他望着教室内十几个学生问:“我已经带你们读过三遍了,你们谁能把这一段读出来?”

“我会!”他的话音未落,教室门口却传来了一声稚嫩的童音。他转身一看,只见门边一个穿着白布孝鞋的孩子,正瞪着两只黑亮的大眼睛望着他,毫无惧色。

“你是谁?”毛逢乙见这孩子浓眉大眼,鼻直门阔,特别是那双眼睛又黑又亮,格外有神,便十分喜爱。P7-9

序言

近些年来,国内外出版撰写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书刊为数不少,但往往有一个弱点:主观、片面。有的将其称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野心勃勃、声名狼藉的魔头”;而有的则称其为“旷世奇人”、“功在国家的伟人”和“重情感、讲义气的豪杰”。

平心而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作者也大多曾是戴笠的部属。然而这些人,有的受过他的恩惠,有的则因他而受牵连,所以著书的立场、出发点便不尽相同。加之许多作者并非专门从事写作,所以大部分反映戴笠的文章都只罗列戴笠及军统局所干的一桩桩事件、罪行,而对戴笠本人的经历、思想情感及其创办该特务组织时的特定环境、时代背景、发展过程等便都交代得很少。就拿我撰写的《我所知道的戴笠》及《军统内幕》等书来说,也存在着这样的不足。这两本书均为我在“文革”前所写,当时旨在揭露戴笠及其特务组织反共反人民的罪行,而对戴笠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及该组织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则写得极少,因而也未能使广大读者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戴笠这个反面历史人物,这不能不是一大遗憾。现在我女儿沈美娟撰写的这本《孽海枭雄》一书,正是力图弥补这一遗憾。

我女儿从事文史资料编辑工作多年,接触了不少军统的老人,也阅读了不少有关戴笠的史料。她完全同意我的一些想法,认为有必要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戴笠这样一个曾经操纵十万部属,在旧中国许多历史关头均起过重大作用的特务头子、反面人物写出来,使广大读者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旧中国的历史状况。邓颖超同志曾在第四次全国文史工作会议上这样说过: “文史工作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但并不排斥收集整理出版一些反面的历史材料。我们教育人民、教育青年,只有正面材料不行,还要有反面材料。”所以,几年来,我女儿采访了许多有关人士和从台湾来大陆的我的许多老朋友、老同事以及学生旧部,并阅读研究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终于写成了这本较为全面、客观的纪实文学作品。

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从戴笠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戴笠担任特务处长之前20多年间的坎坷经历及思想生活状况;第二部主要反映抗战前戴笠及其主持的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状况,以及他和他的部属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和对人民所犯的罪行;第三部则着重介绍八年抗战期间,戴笠的权势及其特务组织恶性膨胀的前因后果,以及戴笠及其团体既抗日又反共,忠实执行蒋介石“曲线救国”方针,竭尽愚忠之种种……

本书最大特点是能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戴笠的思想发展脉络、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戴笠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都交代得较为清楚;同时对戴笠个人的思想情感、婚姻爱情也作了较为翔实细腻的描写,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反面人物活生生地摆在了读者面前。这也正是我对此书感到满意之处。我希望广大读者看完此书之后,也会有此同感。

1991年8月

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几年来,我女儿采访了许多有关人士和从台湾来大陆的我的许多老朋友、老同事以及学生旧部,并研究了大量的有关材料,终于写成了这较为全面、客观的纪实文学作品。

——沈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8: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