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领袖陈嘉庚
1903年,30岁的陈嘉庚来到新加坡,投身于新加坡实业界。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创业,陈嘉庚企业的资产已经积累到十多万元。但他一下子拿出9万元代父还清了债款,这在具有古老传统道德观念的华侨当中获得出乎意料的信誉。
就在这时,陈嘉庚经挚友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先生。他如同水之归海,立即向往共和,倾心革命。1910年春天,陈嘉庚毅然剪掉那条象征顺服满清统治的辫子,正式加入同盟会。从那时开始,陈嘉庚就把他的事业、他的生命,与祖国与人民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
武昌起义以后,福建省于11月9日宣布脱离清廷独立。新加坡的华侨欢呼雀跃,议定组织福建保安会,负责筹款支持福建省民主政府维持地方治安,并推选陈嘉庚担任保安会会长。经过陈嘉庚和其他领导成员的努力,共筹款20万元,汇到福建后,对稳定局势、振奋民心、维护治安、推进革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久,孙中山先生回国途经新加坡,陈嘉庚先生答应支援孙中山5万元。孙中山先生回国后来电请援,他毫不迟疑如数汇交。
辛亥革命给陈嘉庚以莫大的鼓舞,激发起他满腔的爱国热忱。他深感兴办教育乃国家富强之道,而且自己也有一点办学经验,于是他毅然回到家乡,在集美投资创办了一所全国最好的新学校。陈嘉庚先生的举动震动了全省,震动了全国,震动了全南洋。
在此期间,陈嘉庚以坚毅敏锐的心力和果敢进取的精神,独资经营以橡胶业为中心的陈嘉庚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到了1925年,公司设立的商店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发展到100多家。陈嘉庚就此成为马来西亚的橡胶大王,新加坡华侨首名富翁,家财猛增到1200万元。
以这巨额资财作后盾,陈嘉庚把厦门大学办成了一所拥有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17个系的综合性大学,并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学之一。陈嘉庚还把集美建成一座拥有10所学校包括幼儿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等单位在内的宏大的学校城,被誉为“奇特的、完美的、世界上最优良的、最富活力的学校城”。
陈嘉庚还为海外华侨先后创办了5所华文中小学,2所中专,赞助了l所大学,资助过8所华侨学校,仅在新加坡就扩充道南学校,支持爱同学校,赞助崇福女校,倡办华侨中学,创办南洋师范学校和南侨女中,并捐巨款支持美国教士筹办星州大学。
陈嘉庚把巨额家财全部捐献给了社会,获得了卓越的成效。特别是他创办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千千万万的人才,遍布祖国、东南亚以致世界各个角落,其中不少是今日学界的名流、财界的中坚、政界的领袖、科技界的权威。这些人创造的社会价值真是难以估量。
正当陈嘉庚的实业鼎盛之际,世界经济危机风暴猛袭新加坡,陈嘉庚公司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风暴袭击下被撼动了。1934.年初,陈嘉庚毅然宣布企业全部停产收盘,核结清理。就这样,陈嘉庚不但为了兴学报国倾尽了他的全部资财,而且还因坚持办学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失败。
1937年,即陈嘉庚企业停产收盘后3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支援祖国,南洋华侨联合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一致推选陈嘉庚担任总会主席,表明了炎黄子孙强烈的道义感和爱国心。
陈嘉庚被推举为全南洋华侨社会的最高领袖以后,领导各筹赈会,募捐并掌管了几万元的华侨义捐;吸引并组织了达11亿元的外汇,有利地支援了祖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战争。
1940年3月,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回国到全国各地考察和慰问。在国内的所见所闻,使陈嘉庚对蒋介石政府感到很失望,对抗战的前途深感忧虑。不久,他几经周折来到延安。在延安的8天里,陈嘉庚会见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目睹了延安军民奋起抗战、保国卫民的场景,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朴素诚恳产生了很深的印象。从此,陈嘉庚决心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与国民党的卖国行为做坚决的斗争。回到重庆后,在一次有包括新闻记者参加的几百人出席的讲演会上,陈嘉庚举出了他在延安时所看到的许多生动的事实,证明延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一派新气象。陈嘉庚的这篇演讲词在重庆轰动一时,对国民党人来说无疑是爆炸了一颗重型炸弹。许多有正义感的人听了陈嘉庚的演讲,仿佛在混浊的空气中吸到一股新鲜的空气,纷纷奔走相告,一时传遍重庆山城。
抗战胜利后,国共谈判破裂,内战爆发。就在这一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了《南侨日报》。这家报纸同国内的民主爱国运动相呼应,开辟了反对美蒋反动统治的第三条战线,即海外华侨保卫祖国民主和平运动的战线。
1949年,陈嘉庚应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委任他为中国华侨委员会主任。从此,他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物质生活,回国定居,直到1961年因病逝世。
P8-10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美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关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于永玉、王猛编著的《率(为人表率)》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率(为人表率)》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于永玉、王猛编著的《率(为人表率)》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关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