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荷鹤图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理理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他,就是太平军新任前军主将陈玉成。

这年的8月,陈玉成、李秀成约集太平军各地守将大会于安徽枞阳,制订粉碎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制止清军进攻天京的作战方案。会后,陈玉成部由潜山过舒城进而攻克庐州,同时又配合李秀成在乌衣渡大败清军,接着乘胜追击,直下浦口,攻破清军的江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不料,清廷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正从江西压过来,而湖北巡抚胡林翼派出的以湘军为主力的李续宾部也正往这边赶过来。

对于曾国藩,陈玉成知悉他老成持重,讲究稳扎稳打,尚不足虑。但李续宾部却是劲敌,尤其是曾国华来了以后,擅出奇招,太平天国的将士在他的攻击下吃过不少的亏。而且,李续宾部自离开营地后,忽东忽西,一会儿攻打桐城,一会儿又挥兵舒城,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陈玉成派出了大量的细作,也仅获悉李续宾所率领的一支湘军曾出现在庐州附近,看样子是准备攻打庐州。陈玉成也派出了一支精锐的队伍,准备围杀曾传玉等湘军。

陈玉成的太平军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合围,当骑服公子下山时,他们忽见山下冲出一彪人马,以为是曾传玉等发现了他们准备开溜,便摇旗呐喊着涌向刚冲下山的骑服公子及随从。

“大事不好,下山的那拨旗人被围住了,我们快撤!”曾传玉的随从惊慌地说。

“撤?往哪撤?”曾传玉瞟了一眼那惊魂未定的随从,镇定地说。“人马未到粮草先行,我们撤退,就会影响后续湘军的粮食供应,况且曾大帅的大队伍离我们只有半天的路程。”曾传玉从喊杀的声音判断,围住山下那拨旗人的太平军人数也不多。于是他果断地对那名胆小的随从命令道:“你留下来看守粮食,其余人全部下山救人。”

山下的那拨旗人虽然非常勇猛,但毕竟寡不敌众。正在与围上来的太平军殊死搏斗,眼看支持不住之际,曾传玉率领运粮队的湘军冲下山来杀散太平军,救出了那拨旗人。

为首的那位旗人公子一改先前的心高气傲,非常感激地对曾传玉说:“多谢诸位的舍身相救,我们先要赶往桐州,然后再到安庆,时间紧迫,事关重大,我们先行告辞,后会有期。”说完,扬长而去。

手拎火枪的亲兵队队长谢富贵,脚步匆匆地来到山腰一处独立土砖大屋,对伫立在晒谷坪的曾国华焦急地说:“六帅,贼兵势大,趁他们还未合围,我们赶快杀出一条血路撤走吧。”

曾国华并未回答,放眼四望周边情况。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他所带领的3000人马只剩下不到1000人,且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受伤。山坡的远处甚至更远处,不断地有太平军的旗帜向这边涌来。从太平军旗帜大量增多的动向不难看出,李续宾带领的湘军凶多吉少。显然,这些不断向这边涌来的太平军已经消灭了李续宾所率的湘军,正向这边包抄过来。只有东边的丘陵地带尚没有太平军的人马出现,形势不容乐观,铁桶般的包围圈即将形成。

曾国华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小土坡上,那里躺着一大片神情疲惫的湘军将士。连日的厮杀,他们一个个累得仿佛大火炙烤下的蜡烛,软瘫在地。独有一处帐篷边,一个身着蓝布长衫的小年轻,树干似地立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在纸上涂抹着什么,不时还抬眼看看茫茫的晨雾,嘴里却漫不经心地嚼着根“霸根草”,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唯有那双黑漆漆的瞳仁里充满精锐的光芒。

生死关头,自己的兄弟竞还有如此闲情逸致,曾国华的心里不禁一痛。

其实曾国华的生身之父是曾麟书,因叔叔年过三十尚未有儿女,按照当地的习俗,曾国华便过继给了叔叔曾骥云。几年后,他的又一堂兄弟过继过来,这就是原名曾寿山,后改名传玉,字陌龄的曾传玉,比曾国华小了十多岁,三年前刚随自己从军。

曾传玉从小便喜欢绘画,一只公鸡,一只小猫,到了他的笔下就活灵活现的,以至于左邻右舍的人常常夸他“画神”。但他不爱坐学堂,父亲将他送到私塾里读书,他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常跑了出去,为此事没少挨父亲的责骂。不过,责骂归责骂,他依然我行我素,以至于曾骥云不得不硬逼着曾国华在湘乡招募湘军时将其带了出来,以图有个好前程。另有一个曾骥云不想说的原因是,曾传玉经常喜欢和绣女采莲在一起,怕他们日久生情生出什么事来,采莲年长一岁且不说,少爷爱上佣人在那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是曾家万万不能接受的。因此,曾传玉被带离了家乡。不过,曾传玉出道离家闯江湖虽只有几年,学识没有增加多少,画技却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前,他擅长于花鸟虫鱼,几年江湖闯荡下来,山水人物到了他的笔下,也骤然有了精气神儿。可不是嘛,打仗打到如此份上了,他仍是笔不离手。

几年的征战,曾国华所带领的湘军一直很顺利,兄弟曾传玉也因战绩保荐得到七品顶戴。此次如若顺利拿下三河镇,切断接济庐州、天京的战略要地,对于下一步拿下庐州,进而打下天京外围重镇安庆城,将奠定雄厚的基础。而曾传玉的战功保荐也将更上一层楼。

P4-5

目录

第一章 血战

第二章 约定

第三章 闹饷

第四章 裁军

第五章 回乡

第六章 圈子会

第七章 冤家

第八章 失踪

第九章 醉酒

第十章 神障

第十一章 旗袍

第十二章 绣印

第十三章 官绣

第十四章 触动

第十五章 圈套

第十六章 宏泰坊

第十七章  泄密

第十八章 横祸

第十九章 赎当

第二十章 守望

序言

湖南长沙附近的铜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水运交通时期湘江沿岸的重要码头。它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于世,在大唐盛世之初即有“十里陶城不夜天”的辉煌和繁荣,是中国三大陶都之一,中国釉下彩的发祥地。

铜官的对岸是靖港,它们共同扼守着养育了无数湖南人的母亲河——湘江,宛如一对日夜守护长沙的卫兵,警惕地把守着长沙北大门。从三国时期关公战长沙,到清朝曾国藩与太平军在靖港对阵,古往今来,演绎出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也书写了无数神秘而又动人的传奇。

遥远的百年旧事,迷一样的神秘传说,挑动了笔者的敏感神经和探索欲望。在一个春雾弥漫的清明,怀着对古人的虔诚,我们特意驱车铜官一个叫“芙蓉山”的地方,去寻觅一个已是一片废墟的昔日山庄,希企从那莫名缥缈的空中楼阁处获得远逝的历史。

穿过杂树满坡的丘林,看到一座又一座修饰一新的新坟和古墓。突然,一座民国26年重修,七十派传人的墓碑引起入山者的注意,墓葬的主人叫曾传玉。

这是一个我们曾经相识的名字。它与载入“中国刺绣史册”的清末著名画师曾传玉同名?还是此处就是当年湘军名将曾传玉的归宿?

挥之不去的惊奇与疑惑,牵动着我们探索未知的神经。信息传递开来,探索的人渐渐增多;探索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历史到当今,从墓地到墓葬的山间、田头、水坝。在一条田坝相隔的水沟上,一块躺在杂草中的旧石碑吸引了寻觅者的目光。抚去乱草与尘土,寻觅者赫然发现这是曾传玉逝世时的原葬墓碑,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碑刻却依然清晰可辨。两碑对照,我们得知一个家族三代的传承。

碑文墓头刻有七十派,碑中央刻着“曾传玉之墓”,刻于“民国四年”。立碑人为“男纪生贤贞堂”,孙“广仁涛礼智”。

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曾氏后人也不知道他们祖上是干什么的。只知道祖传五代都有人画画或绣花,在湖南湘绣业颇有名气。在清朝年间,京城的达官贵人,湖南的巡抚大人都到“曾家大屋”来看过大屋的主人;家里还遗传有祖上的朝服、青金石顸的官帽,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66年才被当成“四旧”毁掉,幸有一些字画、绣稿“漏网”,成为我们透视昨天的一个窗口。

按清制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

曾传玉究竟是何许人?我们试图从墓碑浓缩的文字中,读出他的前世今生,挖掘他在芙蓉山的来龙去脉;了解他与昔日铜官流传的那首“沱市的肖(萧)吹不得,靖港的侯(猴)子耍不得。铜官的曾(罾)扳不得,乔口的刘(流)断不得。”的童谣,是否有纠结?

碑刻的年轮与墓志,魂牵梦绕了笔者近八年。八年来,通过对墓刻脉络的梳理,文史探讨,家谱的查询与史传湘绣《荷鹤图》的佐证,历史的脉络渐渐清晰。

惊心动魄的历史硝烟,被掩盖在这青山翠柏之中。凄美动人的故事,反复拍打着作者写出这段探索的激情。笔者不是作家,也没有讲述故事的天赋,酝酿再三,丑媳妇终究要见家娘,最后鼓起勇气,写出这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百年发展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壮举和秘密。

来吧,让我们一起来破译这组石刻密码!

理理

2013年1月

内容推荐

传记小说《荷鹤图传奇》描绘了主人公曾传玉从湘军转入湘绣,后成为一代湘商的传奇人生历程。曾传玉早年从军期间即用自己的绘画之长,为军队“以画筹粮”,在平定兵变、靖港巧斗恶势力、“圈子会”中,无不展现了其智勇双全的才略。解甲归田后,建曾家大屋,开芙蓉坊。凭着智慧和谋略,多次化险为夷、因祸得福。

从战场到商场,曾传玉可谓叱咤风云,殊不知暗中却一直有个女子在幕后支持着他,这就是他的初恋胡采莲。但因“门当户对”的封建禁锢,两人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一幅意义非比寻常的绣画《荷鹤图》,成为这场爱情悲剧的见证物。

曾传玉的儿子曾纪生将《荷鹤图》带进世博会的殿堂,以画、刺绣两项世界排名第一的总成绩荣获1911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世界卓绝奖”。

《荷鹤图》历经沧桑世变,曾传玉与胡采莲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那首名曰“情思”的诗,留给后人无可奈何的遗憾和充满希望的遐想……

《荷鹤图传奇》由理理编写。

编辑推荐

曾传玉,何许人也?熟悉或爱好湖南地方文化的人或许会对他有所耳闻,他就是湖南“芙蓉山”一座墓葬的主人,是被载入“中国刺绣史册”的清末著名画师,是当年湘军的一位名将。由理理编写的传记小说《荷鹤图传奇》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