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愧对申徒嘉
春秋时期,郑国贤士申徒嘉与执掌郑国国政的子产大夫共同拜师于伯昏无人,跟随先生学习古代典籍,研讨关于天地万物、人伦社会的根本道理。起初,师兄弟二人几乎每天都一同出入于师门,一同听老师讲课,一同与老师讨论,切磋琢磨,学问日长。渐渐地,子产在出入老师家门时总有意无意地与申徒嘉错开。
子产为什么要躲避申徒嘉呢?原来,申徒嘉曾被处刖刑(古代砍掉脚的酷刑),现在成了只有一只脚的残疾人。而自己呢,不仅四肢健全,政绩卓著,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握国政的贵族大夫。所以,子产总以为与一位受过刑罚、四肢不全的残疾人在一起有失体面。
再说申徒嘉,他本不是碌碌之辈、龌龊小人,也不是真的犯了什么罪而遭此酷刑。相反,他是一位学问精深、见解独到、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更可贵的是,他敢于直谏国君的过错,敢于为民请命,所以才触怒了国君。他成为残疾人之后,并没有变成那种猥琐的人,仍然是一如既往,坦坦荡荡地做人、做事。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子产会介意他是一个残疾人。
一天,申徒嘉同以往一样,又邀请子产同自己一同走。子产实在忍不住了,便冷冷地对申徒嘉说:“要么我先出去,你留下;要么你先出去,我留下。”说完扬长而去。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先生家,合堂同席坐在一起听老师伯昏无人讲庄子“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齐一”的道理。申徒嘉似有所悟,而子产则在想着怎样甩开申徒嘉。到了晚上,还没等申徒嘉站起身,子产便先说了话:“我先出去,你等一会儿再出去;要不然你先出去,我等一会儿再出去。”
申徒嘉说:“自己辩白自己的过错,认为不应该受罚的人比比皆是;受罚时,不为自己辩白,不认为自己不该受罚的人却很少。知道事情的无可奈何而能安之若命,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到的。进入到羿的射程之内,被羿射中是必然的。然而,有时却没被射中,那是侥幸。经常陪侍昏君,正直的人受罚是必然的,而有的人能全形保命,也只能是侥幸而已。起初,很多人以自己四肢齐全讥笑我的残疾,我非常生气,等来到先生这里之后,这些怒气全消了。这不是先生在用善道教育我,洗去了我内心的灰尘吗?我随先生学习已十来年了,从未感觉到我是被砍了脚的人。现在,我们以形骸内部的精神、道德相交,共同探讨那超越形骸的根本大道,而你却只看我的外表,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子产听了申徒嘉的话,脸上一阵发烧,惭愧地说:“请您不要再说了。”
◎故事感悟
在精神与形体这对矛盾中,人应该超越形骸的束缚,追求心灵的美好和精神的自由。一个徒有其表而心灵空虚的人,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相反,一个形体残疾而心灵充实的人,却是一个可敬的人。虽然申徒嘉身体有残,但他却有着一颗姜好的心灵,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格去歧视审徒嘉这类人。
◎史海撷英
子产治郑国
子产年轻时,就表现出了一定的远见卓识。郑简公元年(公元前565年),其父公子发率军攻蔡,大获全胜,郑人大喜。而子产却指出,这将导致楚国来攻和晋国的反击,从而使夹在中间的郑国饱受战祸。
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导致的政变中被杀,郑简公也被劫持到北官。子产沉着机智,部署周密后始率家兵攻打北宫,在国人的支援下平息了变乱。新任执政公子嘉制定盟书,强调维护个人特权,引起了贵族大臣的反对,但公子嘉仍然打算强制推行。子产力劝公子嘉焚毁盟书,平息众怒,以稳定政局。
郑简公十二年,公子嘉最终因专权被杀,子产被立为卿,任少正。在同霸主晋国的一系列交涉中,他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尽力维护郑国的权益。
郑简公十八年,子产随执政的公孙舍之攻打陈国。他非常注意军纪,遵守传统礼制。事后在向晋国献捷时,子产又有理有据地驳回了晋人的责难,迫使其承认郑国的战绩。为此,郑简公给予子产重重的赏赐,他却只接受了与其地位相称的那部分。
次年,楚康王为了慰抚许国率军伐郑,子产主张坚守不战,让楚军获取小利后便满意而归,以换取较长时间的和平。郑人照子产的话办理,果然促成了“弭兵之盟”。
简公二十三年,郑国大臣内讧,执政伯有被杀。子产严守中立,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了多数人的尊重,遂在显贵首领罕虎的支持下,出任执政。 P2-4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美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关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于永玉、周璐璐编著的《真(严肃认真)》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真(严肃认真)》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于永玉、周璐璐编著的《真(严肃认真)》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关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