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这浮躁的世界,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 百年北大,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里风云际会:“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掀起了中国变革的浪潮;这里凝聚精英:蔡元培、鲁迅、李大钊、季羡林、张岱年,无数泰斗在这里绽放璀璨的光芒。 北大思想之所以一直处于最前沿,凭的就是北大人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些卓越的北大人无论身处何地,所居何职,身上都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以及浓厚的人文修养。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
翻开盖洪巍编著的《北大心理课》,这里有北大人处世的观点,有他们修炼心智的成熟,有他们对生活节奏的把控,以及解决现代生活中种种焦灼的问题,借助大师的智慧,将自己的心修炼得更为强大。
悠悠百年,北大从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走来,踏着时代的脉搏一路激流勇进,一路高歌向前。北大的莘莘学子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无不书写着时代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这些不仅仅是源于北大的教学理念,教育精神,更是北大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素养。正是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让北大人傲立潮头,建功立业。翻开盖洪巍编著的《北大心理课》,它将带你走进北大的精英泰斗之间,在北大林立的名人经历间穿梭,领略北大人成功的风采。
《北大心理课》结合北大名人的语录,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深入浅出的剖析这些成功者的心理历程,找出成功背后的心理脉络与渊源。指导读者通过阅读,感受和领悟北大人的成功经验,并能够用这些经验指导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将平凡的人生打造的不平凡,将生命的精彩从心底绽放。
第四节 不要低估自己,不要低估别人
北大人语录
首先不能低估自己。也许你没有优秀的资源,但无论现在社会地位如何,无论拥有的资源多少,与未来能否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与李开复相比,尽管我毕业于北京大学,但是我没有接受过西方优秀的教育,与放牛起家的牛根生相比,我似乎又是幸运的。最没有资源优势的牛根生却拥有像牛一样的精神、耐力、勇气,最后创造了蒙牛。其次不要看低别人。很多人都会以貌取人,这是非常不对的。以我举例,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长相不够英俊,农村家庭出身,所以非常不受女生喜爱。毕业后的今天,同学聚会时我们班女生才走过来热情地握住我的手。所以我曾开玩笑地说:男人的长相与他的成就成反比,马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俞敏洪
人一生有两件事不能做,一是低估自己;二是低估别人。
低估了自己首先就失掉了自信,难免唯唯诺诺,做事瞻前顾后,做人畏手畏脚,遇到人先低三下四,心理上会低去几分。人家尚未开口,自己就在心里犯嘀咕,不断地默念“我不如人,我不行”,试问以这样的姿态你如何能“行”得起来。
这就好像我先前在某个刊物上看到的一幅漫画,一群巨人和一个矮子,这矮子仰着头,弓着背,缩着腰去看那些巨人,而那群巨人低着头来看这个矮子。巨人高高在上,矮子萎缩在一处。画面很有视觉冲击力,也很讽刺。在你低估自己的时候,在人前你已经把自己放在了那个矮子的位置上,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居于巨人丛中的矮子,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这个矮子实际上是精神世界的矮子,这样一个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只会慌乱不堪,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完完全全乱了阵脚,无从下手,一派慌张,只剩下躲进角落里瑟瑟发抖。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够做好事情?怎样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很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自信心直接决定着他的心理状态,低估自己,会让自己在心理上处于矮子的境地,即便你有才华和能力,在低估自己的情形下被深深掩盖,甚至扼杀了。
有这样一个青年人,他有着很好的音乐天赋,歌声婉转流畅,但是他的胆子很小,总是觉得自己不行。每次有比赛有表演他都不敢报名参加,每次看到别人在台上演唱,他都觉得人家唱得实在是太好了,非常专业,自己不行。一次电视上一个歌手在台上演出,他在电视机前和朋友们一起看,他激动地说,那人一定是一位专业的歌手,一定接受过良好的音乐培训,朋友们都惊讶地望着他说,“这就是一位民间海选出来的艺人呀!”我们不去评论这个青年人的演唱技艺是否比这位艺人的演唱技艺更精湛,他低估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已经让他失去了成为技艺精湛的艺人的机会,输在了起跑线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低估自己是源于没有自信心或者说是来源于自卑心理。这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孩子从小在怎样的环境里长大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也是给已经成年的读者一个提示,对孩子的教育一味的斥责,就会损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有的家长总是喜欢说“你怎么这样没用,某某都比你强”,或者说:“你看看你,哪个孩子都比你有出息!”这些消极的话语都会在孩子心中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让他们从小就觉得“我不行”,在内心深处打下了烙印。这样的教育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完整的人格的形成。孩子也很容易在内心深处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成年后在潜意识里就低估了自己。
低估了别人,人就会狂妄自大,先把自己放到了众矢之的的位置上。同时看不起别人让你不能很好地客观正确地分析局势,分析形势,不能够认清自己与对方的优劣之处。军事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种思维混淆,必然导致失败。
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可谓是一代英雄,他一生戎马,却换得晚景凄惨,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导致其悲惨命运的是他性格中的刚愎自用,他低估了别人的实力,以至于代价惨痛。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关羽不能骄傲自大一定要联合孙权一起去抵抗曹操的兵马。可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他没有把孙权放在眼里。
刘备在蜀国自立为汉中王,这个时候曹操就开始派人去和孙权联谊,试图说服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当时并不想同曹操合谋,他希望可以同关羽联姻,结成儿女亲家。这种示好,已经是孙权对蜀国的靠近。
但关羽听后勃然大怒,他对使者说:“我的虎女怎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关羽的一席话传回孙权的耳朵里,惹恼了孙权,孙权见关羽对他这样无理,非常气愤,于是孙权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
他的大将吕蒙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想出一个计策,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这样这些士兵就顺利地蒙蔽了关羽的守卫军,渡过了江。其后,又趁关羽没有防备,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重镇荆州。此时曹操也派兵攻打关羽,关羽腹背受敌,大势已去。带领几个亲信想要冲出重围出城,途中遭遇孙权部队的伏兵,关羽成了阶下囚。
孙权抓住关羽之后,顾念关羽是名大将,不忍杀他,依旧想要劝降关羽,关羽听后大骂孙权。孙权的主簿左宪对孙权说:“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可关羽还是杀了他的人,去投奔刘备,你现在能留住关羽吗!”孙权无奈地摇摇头,吩咐手下把关羽杀了。一代英雄终于葬送在自己的“刚而自矜”中。
倘若关羽不是这样低估了孙权的实力,刚愎自用看不起人,他能够听取诸葛亮的意见,去联合孙权抵抗曹操,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倘若关羽不是目中无人一次次大骂侮辱孙权,他也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低估了别人的关羽,终于因为自己对别人的低估而命丧黄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这些古训都告诉我们,不可以低估任何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有着他的闪光点。即便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有着它独有的用途。
面对别人我们要谦和有礼,不要因为对方的衣衫褴褛就看不起人,更不要低估每个我们遇到的人,要去发现其他人的特点与优势。尊重对手亦是尊重自己,赢得一个在你眼中势均力敌的对手要比赢得一个在你眼中一无是处的对手更有说服力。
面对自己我们要有足够的平和的自信心,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即便我们再渺小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闪光点。即便你没有高学历可是你还有一技之长,即便你没有出众的外貌可是你有一颗金子般火热善良的内心,即便你没有权势钱财可是你有幸福温暖的小家庭……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独有的幸福与美好,拥有自己独有的光辉与能量。
即便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也有他的失落,即便是一名不文的乞丐也有他的快乐,上苍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不需要金钱就能获得的快乐,也都有财富带来的苦恼。上帝对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一定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你也一样拥有别人不曾拥有的力量,独一无二的力量。
无论是缺乏自信的自卑心理造成的低估自己,还是过分自大的狂妄心理造成的低估别人,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都是你通往人生成功之路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要踢开和克服这些心理问题的困扰,才能够更为积极有效地面对人生,获得成功。
课堂思想
人既要具有自信心对自己有个公正的评价,又要有谦和之心去尊重别人,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是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人首先不能低估自己,你总有你的优势与长处,找到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并将其发挥出来,你就是最棒的。人人都可以是最棒的,要对自己满怀信心。其次不要低估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值得我们用心学习和尊重。
P15-19
百年北大,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里风云际会:“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掀起了中国变革的浪潮;这里凝聚精英:蔡元培、鲁迅、李大钊、季羡林、张岱年,无数泰斗在这里绽放璀璨的光芒。
北大思想之所以一直处于最前沿,凭的就是北大人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些卓越的北大人无论身处何地,所居何职,身上都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以及浓厚的人文修养。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
北京大学是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在北大,心理学本科教育始于1900年。1917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事实上,北大历史上曾有多位名人学习或出身于心理学,包括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唐钺、陆志伟。
人生于世,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心理学恰恰是一门帮你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学问,掌握了这项技能,你可以更好地洞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更理智地面对人生中的重要问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生活中,一句洞明世事的忠告或建议,可以在关键时刻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甚至改变他此后的人生。翻开此书,倾听北大学者的处世之道,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平和与执著。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都忙忙碌碌,却又都找不到自我,寻不到方向。在突发事情面前,我们往往措手不及;在困难挫折面前,我们更有心无力;在繁华浮躁中,我们又会迷失自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你,还没有修炼好自己,没有一颗足以强大到能应对生活瞬息万变的心。
如果不懂得修行,我们只能在原地打转,成长之路没有任何收获:
如果不懂得沉淀,人生之路只能在浮躁中延伸,心却不能成长;
如果不懂得吸收,我们面对繁杂的生活,依旧会茫然,会无措;
如果不懂得心理,我们只能眼看着自己的梦想化为泡沫,再也没有实现的那一天;
……
所以,从此刻起,我们必须开始修为自己。翻开此书,这里有北大人处世的观点,有他们修炼心智的成熟,有他们对生活节奏的把控,以及解决现代生活中种种焦灼的问题,借助大师的智慧,将自己的心修炼得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