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国学精粹/传家知识
分类
作者 褚泽泰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褚泽泰编著的《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国学精粹》一书精选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之作。以原文和译文相结合的形式加以讲解,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简洁流畅,又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详细的注解,行文通俗易懂,便于引领孩子们迈入经典国学的殿堂。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懂得谦恭有礼的文明大义。

内容推荐

褚泽泰编著的《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国学精粹》收集了包括蒙学、经学、史学、诸子百家、国画、书法、戏曲等国学典籍中最精华的部分,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本书在选择的时候针对青少年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有选择的选择了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的点,同时糅合鲜活的语言,把蕴藏着中华5000年文明和智慧的精髓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可以让青少年读者在短时间内领略国粹的精髓,同时可以提升他们生命的内涵。

目录

第一章 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年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第二章 研诵经典:砥砺文明修身

 《周易》

 《三字经》

 《百家姓》

 《中华圣贤经》

 《菜根谭》

第三章 史书:一部大写的“人”字书

 《史记》

 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

第四章 科学:人类智慧的一座“灯塔”

 《周髀算经》

 《水经注》

 《天工开物》

 《齐民要术》

 《梦溪笔谈》

第五章 书法:注入艺术灵魂的文字

 小篆

 颜体

 行楷

 狂草

第六章 国画:超然物外的表现

 白描画

 水墨画

 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

第七章 戏曲:粉墨春秋梨园梦

 京剧

 昆曲

 黄梅戏

 粤剧

 豫剧

 川剧

第八章 武术:再现武林传说的历史

 太极拳

 剑术

 铁砂掌

第九章 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针灸

 脉诊

 刮痧

 拔火罐

第十章 饮食:舌尖上的中国

 湘菜

 川菜

 鲁菜

 粤菜

 浙菜

第十一章 服饰:锦绣文章,华服霓裳

 玄端

 襦裙

 唐装

 旗袍

第十二章 传统节日:留住温情的烙印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元

 中秋

 重阳

第十三章 中式休闲:云卷云舒,静度流年

 棋

 酒

 茶

试读章节

儒家

孔子

【概况】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而在这些人物当中,孔子算得上名声异常响亮的一个。他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至圣”。

孔子,名丘,在家中男子中排行第二,故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即今天的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一生著述颇丰,相传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及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而且热心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史书上有确切记载的弟子也有七十二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政治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治”或“礼治”。在教育上,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学习方法,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影响深远。

【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译文:看到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就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有的话要改正。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这句话告诫我们,在面对榜样的时候,先要区分好坏,然后才去效仿或者吸取教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这里说的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循环的道理,我们现在会面临忧愁,是因为以前没有深思熟虑。同样,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这句话告诫我们:凡事不仅要对眼前的情况进行深入思考,还应学会做好长远打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诚信是为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也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译文: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放满臭咸鱼的仓库,久而久之就闻不到成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这就是说,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谨慎地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孔子在此谈的是学习态度和教学原则的问题。在学习上的不知足,是我们积极进取的动力,在教学上的细致耐心是我们教导别人时的良好态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奋斗经历的总结。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俗话说得好:“人无志则不立。”志向对于我们的成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远大的志向不仅是人们前进途中的指路灯,能催人奋进,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甚至能帮助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是孔子对君子好学表现的一些概括。但凡有德有才的人,一般都不怎么看重物质的享受,在学习上却是勤奋而严谨的。

P2-4

序言

中国风,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风格,一种流派;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千年文化积淀之下的一种感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文明形态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民族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经典,又被这些经典一代一代哺育浸润。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中国灿烂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了一个泱泱大国厚重的文化底蕴,练就了顽强进取的民族精神,那些用智慧凝结成的结晶,带领着我们思考人生,领略广阔的天地,回味历史的悠长。“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感谢我们的圣贤、先哲,他们为了文化的扩大延续,不畏强权政治,不顾身心迫害,创作了这么多珍贵的经典。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但如今,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例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学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

国学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有了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做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也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国学的精妙在于它能把我们的思想升华到一定的高度,使我们了解到绵延五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历史。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让我们拥有渊博的知识,让我们足够坚强,让我们树立起清晰的人生目标。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