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诺贝尔奖得主(蓝宝石版)/小学生枕边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香慧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百年来获诺贝尔奖的优秀者中挑选出60位大家,主要讲述他们是哪国人,是怎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而又怎样取得成果的,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等,使小读者一目了然。希望本书能为各个家庭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成为一本有益的参考书。并且也能成为对诺贝尔奖有兴趣的广大读者有所裨益的一本读物。

内容推荐

从1901年至今,众多科学家因为他们的卓越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这项殊荣,他们的成就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本书集录了其中6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涉及他们成长与成就的方方面面,既有他们刻苦求学的历程,也有为坚持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坚强意志……请走进本书,让这些站在科学前沿的巨人陪伴我们一起成长。

目录

诺贝尔及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

 2.川端康成

 3.萨缪尔·贝克特

 4.帕特里克·怀特

 5.苏利·普吕多姆

 6.鲁道夫·欧肯

 7.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8.罗曼·罗兰

 9.塞尔玛·拉格洛夫

 10.乔祖埃·卡尔杜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雷格纳尔·弗瑞希

 2.简·廷伯根

 3.保罗·安东尼·萨谬尔逊

 4.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5.冈纳·米达尔

 6.弗雷德里奇·阿·冯·哈耶克

 7.列昂尼德·维塔别维奇·康托罗维奇

 8.加林·查理士·库普曼斯

 9.柏蒂尔·高特哈德·俄林

 10.威廉·阿瑟·刘易斯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琼·亨利·杜南

 2.威廉·兰德尔·克里默

 3.贝尔塔·弗赖弗劳·冯·苏特纳

 4.西奥多·罗斯福

 5.马丁·路德·金

 6.亨利·基辛格

 7.肖恩·麦克布赖德

 8.佩蒂·威廉斯

 9.路易·勒诺

 10.阿赛尔

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

 1.查尔斯·S·谢灵顿

 2.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3.乔治-米诺特

 4.埃米尔·冯·贝林

 5.格哈德·多马克

 6.威廉·帕里-墨菲

 7.奥古斯特·克劳

 8.罗伯特·柯赫

 9.艾伦·劳埃德·霍奇金

 10.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居里夫人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3.杨振宁

 4.查尔斯·T·R·威尔逊

 5.理查森

 6.路易·维克托·德·布罗格利

 7.朝永振一郎

 8.贾埃弗

 9.维尔纳·海森伯格

 10.丁肇中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弗里茨·普瑞格

 2.理查德·席格蒙迪

 3.西奥多·斯维德伯格

 4.利奥波德·鲁齐卡

 5.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6.萨姆纳

 7.赫伯特·查尔斯·布朗

 8.范特霍夫

 9.威廉·拉姆赛

 10.理查德·威尔斯泰特

试读章节

顿河草原上的清新空气、炎热的太阳、裹着尘土的旱风、沉重的田间劳作以及同龄人之间的纵情嬉戏……所有这一切,把年幼的肖洛霍夫塑造成为一个勤劳、粗犷、开朗、乐观的哥萨克。而顿河哥萨克人独特的风习、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军役负担再加上当时时代的动荡,又使他过早地成熟。

肖洛霍夫启蒙于教堂小学,后曾就读于卡尔金诺夫斯克、莫斯科等地的小学和中学。1918年开始的内战使他学业中辍,随家迁回克鲁日林村。

“十月革命”使极其复杂的顿河哥萨克社会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引起了急剧的分化,也使年少的肖洛霍夫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

1920年,15岁的肖洛霍夫开始了独立生活。之后两年,他几乎走遍了顿河流域,丰富阅历的给未来的作家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1922年,国内战争结束,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他求学未成,只得去做工以维持生活。艰苦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影响肖洛霍夫刻苦自学的热情。他立志从文,决心把他所了解的顿河地区的沧桑巨变写出来。经当时的《农民青年》杂志负责文学专栏的编辑瓦·库塔舍夫介绍,肖洛霍夫参加了文学青年自发组织的“青年近卫军”文学小组,未来的名作家就从这里起步了。

肖洛霍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于1924年12月在《青年列宁主义者报》上刊出,在这一年里,他加入了无产阶级作家协会。

1925年,是他丰收的一年,他先后为《青年列宁主义者报》、《农民青年》、《星火》、《探照灯》、《接班人》等刊物写了《牧童》、《希巴洛克的种》等12部短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道路》。同年底,这些作品连同《胎记》一起收进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顿河故事》。翌年,他又有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天青色的草原》问世。

肖洛霍夫之所以能在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文坛上崭露头角,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之外,还与老一代作家的提携分不开。任《十月》杂志名誉编委的老作家绥拉菲摩维奇独具慧眼,首先发现了这个来自顿河的青年具有非凡的文才,便及时给予他支持和帮助。他为肖洛霍夫的小说集《顿河故事》写序,予以热情的赞扬和鼓励。他写道:“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像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花一样,质朴鲜明,使人读来感同身受”,“作者对所讲述的事情有着广泛深入的了解,眼力敏锐,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从许多特征中选出最典型的特征”。他还预言,肖洛霍夫“将发展成一个可贵的作家”。

但是,就在小说集出版后的几年中,评论界众说纷纭。至今,《顿河故事》中的某些篇章还存在争论。不过对这部短篇小说集更多的是肯定,这也是事实。

1926年,肖洛霍夫迁到维约申斯克定居,专门从事创作。同年底,他着手写作《静静的顿河》。1927年底,这部长篇巨著的第一部手稿寄到《十月》杂志。编辑部认为这是一部描写战前哥萨克日常生活的小说,缺乏尖锐的政治性,不能发表。手稿转到绥拉菲摩维奇手里,这位老作家阅后,建议杂志社全文发表。1928年初,《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上刊出。绥拉菲摩维奇在《真理报》上撰文热情推荐,他写道:“一个年轻的黄喙小鹰展翅高飞了……最有眼力的人也难以预测,他会怎样充满信心地突然成长起来。”

1930年,《静静的顿河》第三部的出版再次受阻,作者求助于高尔基,最后由斯大林亲自出面干预,作品才得以问世。

《静静的顿河》到1940年方出齐四部,全书写作历时十四年。肖洛霍夫自己曾经说过,《静静的顿河》的构思“透过对于哥萨克时候的描写,表现由于战争和革命的结果,在风尚、时候以及人的心理状态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动”。这部长篇小说。结构庞大复杂,但由于作者的精心安排,小说既头绪繁纷而又线索分明,故事的演变曲折而自然,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统一体。

小说出版以后,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褒贬不一的评论不断涌现。推崇的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的称道;贬斥的文章也很尖刻,有人甚至怀疑肖洛霍夫剽窃他人之作。围绕《静静的顿河》,苏联文坛上曾掀起三次大的争论。但是官方的认可和权威的支持使肖洛霍夫名声大振。1941年,肖洛霍夫因此获得斯大林奖金。

1930年苏联农村开展了消灭富农,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肖洛霍夫参加了这一运动,并于1932年发表了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这部作品受到评论界大多数人的赞许。该书的第二部直到28年以后(1960年)才告完成。小说的第一、第二部虽然反映的都是充满激烈阶级斗争的集体化运动,但是基调却各有不同。第二部讲述的也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事情,却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形势而发的。作家在叙述往事的同时,揉进了当时的感情和思想。这部小说于1960年获得列宁奖金。

1930年底,经老作家绥拉菲摩维奇介绍,肖洛霍夫加入了苏联共产党。

1939年,年仅34岁的肖洛霍夫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43年,肖洛霍夫着手写作以卫国战争中斯大林格勒战役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按作者的构思,这部长篇将是三部曲。1943年,《真理报》发表了小说的部分章节,1969年,作者又把这些章节修改出版,而整部小说至今没有完成。从已经发表的部分来看,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构思,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和他的盛名极不相符。

1956年12月31日和1957年1月1日,《真理报》连载了肖洛霍夫的名篇《人的命运》(前译《一个人的遭遇》)。这部小说一反苏联战争题材千篇一律地歌颂战斗英雄的作法,开了另一种风气之先,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960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发表后,肖洛霍夫再无重要作品问世。P7-9

序言

诺贝尔奖全称阿尔费雷德·诺贝尔纪念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费雷德·诺贝尔的名字命名的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奖项在内的综合性大奖。1900年6月29日诺贝尔基金会成立,1901年开始颁发首届诺贝尔奖。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及医学、文学、和平奖5个单项奖。颁奖时间为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即每年的12月10日,颁奖地点分为两处: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文学奖的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举行;和平奖的颁奖仪式在挪威奥斯陆议会大厦举行;经济学奖始设于1968年,由当时的瑞典中央银行行长帕·阿斯布林克提出,1969年首度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经持续颁发100多年了。这100多年正是各学科大发展的时期。可以说,诺贝尔奖的颁发展示了20世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轨迹,它不仅是20世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脉络和伟大成就的缩影,同时也为新世纪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可借鉴有价值的东西,为新的科学、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诺贝尔奖的颁发体现了各学科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正是从百年来获诺贝尔奖的优秀者中挑选出60位大家,以此为代表按科目分类来阐述获奖者的情况。主要是讲述他们是哪国人,是怎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而又怎样取得成果的,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等,使小读者一目了然。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小朋友们从他们成长历程的点点滴滴中来感受那种执著的追求和献身精神,用他们的品德、人格和言行来感染和影响小朋友们,让小朋友们从小就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拥有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很粗糙,只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才疏学浅,难以充分、全面、深入地理解诺贝尔奖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本书的错误和纰漏,诚望不吝赐教。

我们希望本书能为各个家庭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成为一本有益的参考书。并且也能成为对诺贝尔奖有兴趣的广大读者有所裨益的一本读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