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远距离欣赏/苹果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岳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玉麈

一顶大红花轿从官道远处浮来,宋妈扭着脚丫儿兴冲冲直奔绣楼。绿袖正懒洋洋翻着父亲绿天庭留下的那本线装《西厢记》,读到“云雨初度,流丹溢席”一句有些好奇。三月春风夹杂着花香与草香,鲜美四溢,绿袖似醉非醉,轻轻将云鬓搁在红棕色的窗棂上。宋妈一边扭着脚丫儿,一边高叫,小姐,小姐,恭喜你呀!抬你的花轿来了。绿小姐绿袖往窗外望去,那顶大红花轿正浮上石拱桥,一路唢呐声欢快而来。绿小姐绿袖说,宋妈,恭甚喜呀,嫁给一个老朽,还算得上喜吗?宋妈一脸尴尬。

绿小姐绿袖上轿时孤身一人,妆奁也显得单薄,唯有迎亲的鞭炮声和唢呐声把气氛渲染成桔红色。绿小姐绿袖穿一身桃红色绸衣,在宋妈搀扶下迈出门槛时,轿夫把大红花轿悄悄作了倾斜。绿小姐绿袖看了一眼宋妈说,宋妈,你保重。宋妈看绿小姐绿袖已撩起花轿门帘,喉咙哽咽,也回了一句,小姐珍重。宋妈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时候,绿小姐绿袖已稳稳当当地坐在花轿中,一时唢呐声鞭炮声闹得沸反盈天。宋妈转过身,泪水便涌了出来。宋妈急急地跨过门槛,去拉两扇沉重的大门,樟木门响起苍老而心力交瘁的呻吟声,接下去便是一声沉重的闷响,两扇樟木门合在一起,陈旧的朱红漆被震得脱了皮,纷纷剥落在青石板上,两只青铜门环叮当作响。宋妈反手靠在门柱上,一时不觉得门外还有太阳,她正在想绿袖的父亲绿天庭。

绿天庭曾经为宁海盐官,显赫一时,那颗大印二十年来为他赢得了许多笑语与颂歌,更为他带来了殷实的家底。可惜的是绿天庭的妻子绿夫人在生产绿袖时撒手而去,幸亏催生婆的努力,才将已满脸紫色的绿小姐绿袖唤回了人间。绿天庭郁郁寡欢几年后,发现女儿绿袖一如其母,才渐渐以绿袖来抚慰创伤,亦不觉有年。

民国七年,十六岁的绿小姐绿袖正人面桃花,绿天庭把她送到省立女子中学。绿小姐绿袖走后,作为父亲的绿天庭总感落寞和惆怅,便日日借戏消愁。同僚们劝他续弦,绿天庭总是一笑了之。其实,绿天庭自己心里明白,不是不爱红妆,只是知音难觅。同僚中也有几人读懂他的心思,便四处张罗,但总无善听琴者,绿天庭只好抱拳作揖,谢各位美意。这年夏天,宁海出奇的闷热,整个府城的人夜不能寐。六月十三,恰好有班戏子路过城门,知府大人一时兴起,便请戏班留下消暑。知府大人请了同僚,绿天庭当属之列,不想三生有缘,戏班里那位旦角一上台就对着绿天庭暗送秋波,绿天庭接了她的目光,竟然酒亦醉人人也醉。不想,坐在知府大人旁边的帮办也把目光粘在那位旦角的鼓鼓胸部上,于是便演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争夺战,结果以绿天庭家破人亡而告终。帮办买通一位高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绿天庭的那颗官印盗走,以致绿天庭惶惶不可终日。数日后,帮办让人复制一方,将原物悄悄放回绿天庭的书房,暗中把那件复制品卖给盐贩。绿天庭正在庆幸官印的完璧归赵时,帮办又买通知府大人。于是,绿天庭便臭名昭著,自然被送进监狱。宋妈还清晰地记得,绿老爷绿天庭被官差投进监狱这一天,正是这一年中最后的一个大热天。绿老爷临走时,还关照宋妈说,先不要告诉绿小姐,说是到福建办差去了,过些日子我会回来的。可惜绿天庭话如是说,但人却为黄鹤。在他走后的当夜,万贯家财被洗劫一空,绿家的家丁、佣人全作鸟兽散,只有宋妈彻夜啼哭,直到东方泛白,才躺在伙房里睡去。后来,老爷绿天庭一直没有回来。到了绿小姐绿袖从省城读书回来的当日,宋妈还不知道如何向绿小姐绿袖交代时,两个官差送来一个木盒,宋妈和绿小姐打开一看,木盒里装着的竟是老爷绿天庭的牌位,绿小姐绿袖歇斯底里尖叫了一声父亲,便昏死过去。

绿小姐绿袖自然辍学,后来的日子一主一仆过得平乏无味。新年将近时,宋妈说,小姐,还是嫁人吧!绿小姐说,嫁给谁呀,宋妈?

P1-2

书评(媒体评论)

岳清的乡村记忆丰富而清晰,为他的一系列作品找到了稳固的落脚点。但是人的记忆都是此刻的思维,经过了过滤、选择、发挥、重组,客观性随之降低,艺术性由此提升。普鲁斯特正是凭借感官的多重记忆,完成了他对逝水年华虚虚实实的文字追忆。

——《长篇小说选刊》执行主编顾建平

在有效的事件剪裁中不断地直逼人物命运的不可把握性状态,使创作主体的审美思考超越了具体的时空境况,进入对生命存在的某些永恒性本质的追问。

——著名文学评论家、教授洪治纲

它让我们在一个饱满的语境里充分品尝到心灵孤独带给作者的心理冲击和灵魂无语。

用痛苦的眼睛看世界,用忧郁的心灵感受民生。

——文学评论家、教授西慧玲

目录

玉麈

马兵过渡

少年手榴弹

花旗手枪

远距离欣赏

羊皮鼓

遭遇冬天

白色伤心

序言

海边的炼金术士

顾建平

金岳清最初以书法家的身份在浙江扬名立万,他在书法界的声名早于他的文学名声。他写作旧体诗,写散文,这都在常理之中,似乎是中国当代书法家的本分。但比较另类的是,他还写小说,默默写作,潜心操练多年,功夫渐入佳境,其斐然成绩,就是我们眼前的这本小说集。

书法需要心境澄澈、凝神静虑,小说需要烟火气,需要对人的欲望洞若观火,需要琐细的生活描写,因此两者似乎冰火两重天。但岳清兄将两者集于一身,圆融无碍,让我不禁惊讶赞叹。

这本书中的不少小说,我在数年前已经拜读,《花旗手枪》印象最深刻。

小说《花旗手枪》结构的全部支撑得力于三声枪响。一支花旗手枪击破乡村的宁静,导致了三起杀人事件。关于人民公社时期的这支手枪,还有许多的悬疑,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找不到解答,但是一个饮恨忍耻的男人扣动扳机的理由如此充分,足以让读者忽视、遗忘情节的偶尔滑丝乃至脱榫。确实,要将离奇诡异的凶杀写得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是侦探小说或者推理小说的责任和义务。《花旗手枪》显然志不在此。进入核心故事的路途绕得比较远,作者加上了叙述者“我”得病的厚重套子,得病与三声枪响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因果关联。然而那些自然生发的充盈细节,比如弟弟以指甲掐军棋,弟兄俩寒风中等待陌生远亲的到来,“我”用手电筒照阿英的脸……使得这个外加的叙事套子一下子轻巧起来,也使得杀人案更加惚兮恍兮扑朔迷离。作者用犹疑和谨慎减弱了戏剧性事件天生的故事张力,让读者更长久地保持对“我”的恐惧的好奇,对复仇者羞愤的体察,这也算得上是回避挑战、迂回出击的小说智慧。战场上的机枪手往往为枪托搁一个垫肩,不会减小杀伤力,但能减小后坐力;写小说也不妨如此。

这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南美大陆上的故事,《玫瑰街角的汉子》或者《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前者的干脆利落、后者的大开大合。为雪耻而引发的复仇,不同于捍卫荣誉的复仇。后者可以高调张扬,前者只能低调隐忍。许高官淫人妻女,足见他并没有原罪感,但是他能为了自尊而雪耻,足见他是“耻文化”的身体力行者。如果是直截了当的复仇,为荣誉而公开宣示杀伐,作者得去和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比试叙事技术,这是文学的冒险,难度太大。作者运用了迂回战术,同样出奇制胜。

岳清兄自述,他的文学启蒙得益于乡村的纳凉闲谈。纳凉闲谈实际上是正史之外中华叙事传统的正道。子不语的怪力乱神,都留给了江渚渔樵、荒村野老。民间传奇要比书斋虚构来得斩截,来得生猛,有不管不顾的力度,有不容论辩只需诠释的强大逻辑。中国延续千年的笔记小说传统,得之于野叟曝言,得之于扪蚤闲谈,丰富、盛大而驳杂。豆棚瓜架雨如丝,正是聊斋开讲时,新文学初始的周氏兄弟,都对中国文化的这一脉情有独钟,恰是渊源有自。

旧日的江南乡村,笼罩着薄雾一样的氛围,其中混合着神秘、忧郁、梦幻、幽怨等种种意绪,人们充满期待又茫然不知所向。岳清的乡村记忆丰富而清晰,为他的一系列作品找到了稳固的落脚点。但是人的记忆都是此刻的思维,经过了过滤、选择、发挥、重组,客观性随之降低,艺术性由此提升。普鲁斯特正是凭借感官的多重记忆,完成了他对逝水年华虚虚实实的文字追忆。

乡村景象的深度记忆和纳凉闲谈听来的传奇掌故,是岳清珍视的文学富矿。而故事转化为小说,他比喻成女娲补天捏的小泥人,需要吹一口仙气使他活蹦乱跳能哭能笑。故事与小说的关系是微妙的,形似但未必神似,朴素的故事与艺术的小说有着质的区别。凡是质变的发生都需要触媒,需要点化,就像煮开后的豆浆需要点卤,才能凝结成豆腐。至于是用卤水点豆腐,还是石膏点豆腐,手法不同、风格不同,味道自然也大不相同。

网络化时代,同时又是故事贫乏的时代。十八年寒窑苦守已经是遥远的佳话,除了父母家人,每个人在他人的生命中都是断片或者散点的存在,情节不断发生,但是有始无终,难以构成起承转合的故事。现今影视作品不断改编名著,甚至旧戏重排,正是因为底本匮乏,可供改变的新的原创作品踪迹难觅。“穿越小说”甚至无厘头杂拌,只能证明虚构能力、想象力的弱化。故事立不起来,布景再华丽,动作再花哨,表演再生动传神,都是木偶傀儡,缺乏灵魂。

中国的作家和电影人,如果有志于原创,须得寻找故事的活水源头,找到那根生生不息的泉脉。三年前在古城临海初次见到闻名未识面的岳清,陌生感只有三分钟时间。这个结实的小个子,朴实平易,却写得一手沉静绵厚、浑穆圆融的好字,写得一手清新俊朗的好文章。只有他的对襟皮装和大背头,传达出一点他的身份信息。他的才华是含蓄的、内敛的。也许成为了他的知己朋友才可能了解其中的深广。

岳清以临池的态度写作,废纸千张存其一幅,产量自然不多,但都是用心良苦的精品。记得有一次,岳清说起要写一篇长散文,写给自己的父亲。他在医院为病中的父亲陪床,想起父亲生平种种,遂立意写作此文。我前不久问起,他说写了十余万字了,还在进行中,已经写好的还要细细打磨。

岳清是栖身于海滨的文学炼金术士,将读书、生活、见闻、思考、梦想萃于一炉,创新成功带来的满足感远大于黄金本身。这部小说集值得我们细细品赏,他的新作值得期待。

内容推荐

《远距离欣赏》是作者已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的选集,这些小说洞穿现实,抵达社会生活的底部,具有寻求哲学本真的品格。通过作者在描写时的真诚,我们可以看到他探究如万花筒般的缤纷世界的真实面貌,以及更接近生活本真的努力。

《远距离欣赏》由金岳清所著。

编辑推荐

“苹果文丛”汇聚了裘山山、赵德发、刘恪、薛舒、易清华、于怀岸、王棵、荆永鸣等30多位全国中青年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以整体面貌、集团亮相的豪华阵容,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坛的力量。

《远距离欣赏》是作者金岳清已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的选集,这些小说洞穿现实,抵达社会生活的底部,具有寻求哲学本真的品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