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思考到思考之上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李天命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与李天命论尽人生

一、“思、生、死”及其他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餐厅外的草地上,李天命先生与一群学生围坐着,谈兴正浓。形式与气氛,倒有点像苏格拉底的symposium。

李:这是理工大学的“木独”,这是香港大学的Jacky,这是科技大学的Ronald,这是中文大学的阿飞、阿燕……怎么样,大家都认识了吧?我感觉到今年你们这班学生(包括来自其他各大学的旁听者)甚有潜质,可以和你们多谈一些,所以课后大家聚在一起谈谈天,就当做非正式的tutorial吧。你们有什么问题,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都可以提出来讨论。

(A)不动如山 

学生:我认为跟人相处,包容很重要。我自觉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学习做到包容,但一旦被冤枉,便感到不能忍受,立刻就要爆发了,我应该怎样做呢?

李:我是你的话,我不会理对方说什么。

学生:如何可以不理呢?比如当你受到不合理的抨击时,你怎样面对?有人说“学生跟李天命学语理分析会变得骄傲自大”,又说你“手执逻辑的尚方宝剑,逢佛杀佛,不可一世”,还说你“以宗主自居,摆出霸主姿态,向天下公告自己是绝顶高手”,你听见这些话,也不生气吗?

李:这全看你的眼界。假如你的眼界够高的话,你就不会动气。打个比方,当你和朋友谈话时,他身边有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乱插嘴说你不对,你不会觉得很气愤的,对吗?那就是因为你的眼界比那小孩高。同一道理,即使对方是个大人,只要你心中的目标、价值观都超越他的话,无论他说什么,你都不必理会,无须让他“碰”到你。

你刚才提到关于我的那些情况,我是完全没有感觉的,而且不需要有任何勉强自己的地方,自自然然便可以无动于衷。以后当你碰到人家误解或造谣抨击的时候,想一想,只要你的人生境界够高,很多问题都可以不再是问题的。

学生:那么这种眼界是如何得来的?你是何时开始有这种眼界的呢?

李:在某些人这是培养的,在某些人这是天生的,我想我是属于后者。我从不理会什么潮流。人家时兴什么,我都不理。文艺腔一点说,这叫做忠于自己。这不是主观,不是自己认为“2大于3”那种盲目自信,而是我确定了自己喜欢的是真有价值的,那就不必理会人家怎样看了。

(B)诗与懒散

学生:李先生,有些人认为你喜欢嬉戏,好听一点说是潇洒,难听一点说就是不太认真。从某些人的角度看,你是个学问家。被称做学问家的人,自然应该做研究,但有些人认为你做得不够多,你怎么看?

李:我想我还不至于落到那种“学问家”的层次吧。我根本不会把那种学问看成我的目标。我不是说学问没有价值,但在我心目中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的价值都比那种“学问家”的工作高得多。

学生:那么你是如何自况的呢?人们称你为思想家、诗人,你自己如何定位呢?

李:我不认为诗或其他类型的文学是一种有非常大作用的东西。对于人类精神的方向,影响最大的是哲学思想、科学知识和宗教信仰……

学生:但诗中也可以有思想的呀。

李:即使我的思想出现在诗中,也不是纯粹就思想而写诗。纯粹就思想而写的诗根本不是纯粹艺术。诗是艺术的一种(原属最受尊崇的艺术),但影响力不那么大。我最大的兴趣始终是在思想方面。

学生:你是何时开始写诗的?

李:从小就开始——但不是从小便开始。

学生:为什么选择写诗?  李:艺术之中我最喜欢音乐和文学,但我一向比较懒散,写诗刚好可以用最精简的文字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假如我写小说,会花太多的时间,这不适合我的性格。我希望只花最少的时间,而且一个字也不浪费。心里这样想,就自然选择了诗这种最适合自己的文学形式了。学生:我也相信思想不一定可以完全用诗表达出来,所以著书还是免不了,但感觉上你写的书远比你知道的少得多。

李:事实如此。嗯……(有点尴尬)我是比较懒散。比方说我有十件东西,我也只会拿一件出来,我觉得暂时够用了,就不会急于把其他的都拿出来,这主要还是懒散的缘故。

(C)“思、生、死”三题学生:你只是不急于拿出来,那是说,你终究会拿出来的,是不是?

李:如果我的命够长的话……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似乎很多方面的东西我都懂,但讲的却那么少,为什么?因为我一向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问题,只是那些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性问题,例如怎样确当地思考,就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性问题。P8-10

后记

1

从宇宙无数亿年的悠悠时光中,我们有幸分得一瞬。这一瞬,已可构成一生的漫长岁月了。

岁月漫长,贪恋的心还是会觉得太过匆匆。岁月匆匆,知足的心则会感到已足够漫长。

漫长的岁月之流,遗下沉淀,凝积而成疲倦。疲倦是天地所赐的最佳药石,可化解生离死别之痛。

岁月的疲倦越来越重,人的存在就越来越轻,越来越似接近珠穆朗玛峰的顶点,变得像那里的空气一般稀薄。疲倦的生命,如同丽日下的冰块,渐渐蒸发,一丝丝随风而逝。爱恨绞缠之情,嫉妒排他之念,亦都随风而逝。到了最后,疲倦的意识,仿佛荒夜里的篝火,悄悄隐去,只余下几点藏于心底最深处的记忆结晶,犹如佛的舍利,经历熊熊烈焰仍永存不灭。

2

有的人很计较自己身后有没有“风光大殓”,有的人为别人去得无声无息而大声表示惋惜。

其实离去之时,只让情缘圈里的人知道就够了,有机会殷殷告别就好了。

没有失仪失态的嚎啕大哭,没有失去宇宙信托的终极绝望,只有对人生的深刻体会、肃穆幽思,美何如之。

生死盟约,生死不渝。这正是哲道行者面对生死的应有之义。

离去,无非就是归去——如一片黄叶飘落草丛中,不搅动一丝气流;像一颗水珠滴落湖心里,不挑起一圈涟漪。

目录

序:思考之道与生死之道

注:不堪一读与不屑一顾

按:不劳而读与不劳而获

前导篇

 与李天命论尽人生

一、“思、生、死”及其他

二、九一妙心及其他

 思方解思结

一、语意暖昧

二、理性探讨

三、迷昧崇拜

主体篇

 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

 引言

 第Ⅰ部:思考三基式

一、厘清式

二、辨理式

三、开拓式

 小结:招简功深

 第Ⅱ部:当世三盲潮

一、第一盲潮:极端相对主义

二、赋能进路

 第二盲潮:滥人权主义——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2)

一、走火人魔反歧视

二、关于女性主义

三、浪漫插曲

四、关于平等主义

五、结语:从思方到和谐

 至高无上终极一谛——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3)

一、从思考逻辑到社科是非

二、首要一步:神秘乐观

三、再进一步:宇宙与上帝

四、最后一步:诸神东与西

 这些校长是干什么的?——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4)

一、第三盲潮:伪专管理主义

二、学府春秋:四大颠倒

三、研究研究报告

四、从思想超离到维摩无言

 天下大势,宇宙公民

欢迎辞

演讲辞

 第Ⅰ部:天下大势

一、多元倾向 & 极端相对主义

二、人权抬头 & 滥人权主义

三、科技兴盛 & 伪专形式主义

四、宗教延续 & 宗教霸权心态

 第Ⅱ部:宇宙公民

一、名利之心不可胀

二、情义之心不可缩

 答问大会

一、赋能进路,逻温海姆定理及其他

二、白马非马?游戏规则及其他

总览篇

 善思考

一、思考法式

二、思维模态

三、思想地图

 善死生

一、机器进路

二、淡永自得

三、来去安怡

 结束语

 跋:《哲道十四阕》

附录  思考之余明报出版社选辑

李天命的《寒武纪》

不可缺一的两大精神支柱——李天命教授谈思考艺术与诗歌创作

诗人李天命掀引众生思潮

思哲李天命——思考·诗考双向驰行

李天命的寒、武、纪

本书点滴

序言

序:思考之道与生死之道

学究的烦琐迂论,乃至学混的迷昧胡诌,充斥了哲学这栋古楼。

对我来说,最根本、最切实、最重大的思想性问题只有三个:

(1)如何思考得确当灵锐?

(2)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义?

(3)如何可以面对死亡而不失宁定安然?且称此为“思、生、死”三题。第一题思考“思之道”,第二题思考“生之道”,第三题思考“死之道”。

兹将探索思考之道的学问定名为“思方学”(思考方法学),将探索生死之道的学问定名为“天人学”(宇宙人生观),将探索思考之道和生死之道的学问统名为“哲道”。

本书旨在展示哲道。

李天命

2002.2.22

内容推荐

如何思考得确当灵锐?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义?如何可以面对死亡而不失宁定安然?此乃“思、生、死”三题——人生最根本、最切实、最重大的三个思想性问题。本书正是对此三题的奠基探讨。

原初哲学最主要的形式是谈话。本书前导篇即以机智幽默兼坦诚直爽的对话抛砖引玉,然后由主体篇、总览篇依次铺开。思考三式,招简功深;三大盲潮,一一剖驳。李天命博士面对曲解,“不动如山”;面对名关,“开心不变态”:面对生死,“神秘乐观”。

读前“忙、盲、茫”,读后“静、劲、净”。

编辑推荐

香港哲学鬼才李天命作品完整版首次完整版首次面市大陆,牟宗三、金庸、倪匡、张五常众名流倾力推荐。他的著作奇少,却畅销不衰。《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出版至今,单在香港就前后印了54次近10万册;《破惘》印了12次;新作《杀闷思维》于2006年7月出版后,四个月印了9个版次,创造了学术书的销售奇迹。

一达到目标就立刻追逐下一个目标,而不懂得暂停下来慢慢享受,其愚蠢就像辛苦做好了菜肴便立刻倒掉一样。智者善于摄取别人智慧;能摄取天下人的智慧,就已经是大智慧。追求不需要的东西,是谓贪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