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访古城(一座古城一颗明珠)/最美中国行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钟小粤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牛山上的传说

临淄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东北部。它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历史长达800余年,是灿烂辉煌的齐文化的发祥地。

悠久的历史为临淄留下了大量的传说,其中就有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子牙与牛山的故事。牛山在今临淄区齐陵镇境内,海拔174米,传说周武王灭商之后,姜子牙被封到齐国营丘。为了赶在当时实力强大的莱侯之前抢占对营丘的控制权,姜子牙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往营丘赶,在黑暗中迷了路。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月光下竞出现了一头牛,主动为姜子牙带路。这头牛一直把姜子牙带到了淄河边,突然,这头牛却变成了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姜子牙为了感谢神牛,便把这座山命名为牛山。

牛山不仅有着神奇动人的传说,它的景色也十分秀丽。“春回牛山雨蒙蒙”,讲的就是春天里小雨蒙蒙,松柏吐翠、怪石嶙峋的牛山在云雾蒸腾、波光潋滟之中展现出一派怡人风光。特别是那山坡下的天齐渊,“五泉并出,喷珠吐玉”,泉水从嶙峋的山石间流泻到波涛滚滚的淄河中,泉流跌宕,飞珠溅玉,宛若霏霏烟雨。战国时期的孟子登临此山时曾发出过“牛山之木尝美矣”的赞叹;三国时期,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的临淄侯曹植,以及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清代文坛的代表人物赵执信等都曾在登临此山后留下了赞美牛山风景、慨叹历史兴亡和人生荣辱悲欢的传世佳作。从明代开始,每到春天,人们就到牛山踏青游玩、饮酒赋诗。善男信女也登上牛山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如意,山上游人摩肩接踵。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的牛山庙更是远近闻名,热闹非凡。

荒台故址吊桓公

除了牛山之外,位于今临淄区齐都镇长胡村东南约一千米处的桓公台也非常著名。

说到桓公台,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因避齐襄公之乱出逃莒国。齐襄公被杀后,流亡在外的姜小白和其异母兄弟姜纠都急忙赶回齐国,谁先到达临淄谁就能成为一国之主。姜纠的谋士管仲日夜兼程,途中恰巧遇到了莒国军队护送姜小白回国,管仲假意上前拜见,冷不防向姜小白射出一箭。姜小白大叫一声,从车上栽倒下去。其实姜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正好射中他的衣带钩。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姜小白唯恐他再来一箭,便立刻就势栽倒。等管仲走远后,姜小白便策马扬鞭,率先到达临淄。公元前685年春,姜小白就任齐国第十六代君主,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知人善任,不计一箭之仇,任命管仲为相,使齐国很快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这以齐桓公命名的桓公台,是齐故城宫室建筑群中一座高台建筑的台址。据探测得知,此台地下夯土基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6米,南北宽70米,台顶分两层,现台高14米,为齐故城的制高点。在桓公台东北1000米处,现存一处6000平方米的宫阙遗址,它高出地面约半米,是俗称的“金銮殿”。金銮殿是以桓公台为主体的建筑群的一部分,曾经在此出土了铺地花纹方砖、屋脊砖,以及有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的瓦当等。

登台远眺,故城万象尽收眼底,令人生发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之叹。俯瞰桓公台和金銮殿遗址问可容万兵操演的“大广场”,不禁浮想联翩,当年在这里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如今早已化为历史烟云。

韶乐绕梁

大家都知道“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也都知道是孔子说的。它的全文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一种韶乐,乐声令孔子无限沉醉,以至于他三个月都吃不出肉是什么滋味了。

这句话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临淄确实有孔子闻韶处。现临淄城东北百米、齐故都郭城内宫城东侧,有一个叫做韶院的村子,相传此处即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现在村东南隅有一石碑,高一米六三,宽八十七厘米,上刻“孔于闻韶处”五个大字。1910年的《临淄县志》记载:“韶院原名枣院村,清嘉靖年间,村人掘地得一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附近地下得石磐数枚,遂易村名。”因旧碑石年深日久,字迹已磨灭不清。村民们恐古迹湮没,盛事无传,于宣统三年(1911年)又重立了现存的“孔于闻韶处”石碑。石碑的左右,分嵌两方石刻,比碑略小。左边一块为“舞乐图”,上刻二人席地而坐,一人执管横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视,似乎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美妙的艺术境界中,这应当就是孔子了;之下刻两个美女,长袖飘带,翩翩起舞;右边的石刻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

石刻文载,传说在我国远古虞舜时期,有一种叫做“韶”的乐舞,又称“箫韶”或“韶箫”。因韶乐有九章,也叫“九韶”,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舞。只是韶乐是距今四千多年前舜时的音乐,春秋时期能演奏的国家已经很少,如今,韶乐内容早已失传。不过,齐国故城内外,历年多次出土石磬、编钟等古乐器,若用锤击奏几下,声音确也悠扬悦耳。

P38-40

目录

第一章 古都的悠悠岁月

北京

从北京人到北京城

门与城的记忆

故宫深似海

胡同深深

西安

兵马俑,以帝国作陪葬

大小雁塔的盛唐佛光

洗尽铅华清池水

五仞明城墙

开封

兵燹水患“城摞城”

潘杨湖底,大宋皇宫

古刹菊香

洛阳

三代之居,五都荟洛

白马寺听钟

精绝龙门石窟

曾是洛阳花下客

南京

金陵帝王州

万种风情自秦淮

秦淮八绝

民国建筑的故事

红色雨花台

杭州

临安,临安

褚载——丝绸的鼻祖

西湖:阅尽沧桑,波澜不惊

第二章 风雨昭昭,城池不改

邯郸

三千年不改名

赵都成语趣谈

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梦传千年

阆中

仙境的风水文化

处处有三国

古代高考的考场

丽江

青山困不住

五彩石铺就的四方街

民居博物馆

木府——古城中的“紫禁城”

临淄

牛山上的传说

荒台故址吊桓公

韶乐绕梁

集安

高句丽王城

“东方金字塔”将军坟

第三章 曾经烽火狼烟地

山海关

以山、海、关为名

巍巍关城

古街上的历史

明长城东起点——“老龙头”

代县

大雁飞不过的山关

一座关城,遍地狼烟

边城民居的木构技艺

徐州

硝烟铸就英雄史

户部山上的古民居

汉家也有兵马俑

汉画像砖

榆林

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

美丽的红碱淖

红石峡:刻在岩壁上的沧桑

盘龙山下忆闯王--

桃花水铸豆腐城

襄阳

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

战争之外的风雅

第四章 难忘红色岁月

遵义

娄山关西风烈

小楼里,命运大转折

湘江河畔祭英雄

南昌

八万平方米的纪念

军旗从这里升起

保定

狼牙山顶忆勇士

白洋淀:芦苇荡的枪声

冉庄地道战

广州

黄花岗英魂不朽

黄埔军校:人生从这里改变

延安

枣园:革命年代的“中南海”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南泥湾岁月

第五章 边塞大漠行

张掖

大西北的“丹霞山”

大佛寺:一觉到西天

山丹军马

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

大漠古城的雄风

营造了千年的洞窟

藏经洞之谜

会唱歌的沙子

吐鲁番

铁扇公主的火焰山

白葡萄熟了

坎儿井:灌溉的奇迹

第六章 一个地方,一种文化

安阳

泱泱殷商竟成墟

甲骨为觞

刻在后母戊鼎上的历史

爱玉的王后

新郑

黄帝故里寻根谒祖

两熊镇守的祠堂

轩辕桥下姬水潺潺

登封

佛:少林真功夫

道:中岳庙的千年道场

儒:嵩阳书院理学诞生

同仁

金色的热贡艺术乡

家家画唐卡

千手观音泥塑:艺僧的杰作

艺术绝活“堆绣”

呼伦贝尔

曲水边,毡房座座

草原上的美味

六七月,剪羊毛

那达慕“男儿三艺”

第七章 建筑奇葩之乡

开平

一部华侨的血泪史

山石碉楼竹称楼

九重华楼瑞石楼

花园别墅之立园

大同

云冈石窟:大佛的微笑

挂在崖壁上的寺院

苏州

私家园林甲天下

沧浪亭,近水远山皆有情

狮子林的假山迷宫

池广树茂拙政园

留园厅堂布局巧

平遥

鸟瞰“乌龟城”

明清“土”字街

怪哉!房子半边盖

建水

朝阳楼上故事多

朱家花园:滇南大观园

文庙儒风浩荡

水定

土楼:山村的神话

八卦振成楼

家族城堡承启楼

方形宫殿奎聚楼

西递和宏村

西递:“桃花源里人家”

宏村:中国画里的乡村

第八章 名人故里看风流

曲阜

千年的精神圣殿

杏坛设教

煌煌“天下第一家”

孔林奇事多

韩城

文化人的“圣城”

拜谒司马迁祠

徐村——“余下来的两支人”

党家村——门楣上的中庸之道

绩溪

弹丸之地的来历

无绩不成街

文墨飘香

绍兴

浣纱江畔看沉鱼

兰亭胜景依旧

沈园:一场心碎的邂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秭归

隔江便是屈原祠

龙舟故里,千帆竞渡

中山

一座城与一个伟人

影视城:穿越回民国

一路“南洋风”

佛山

南派武林盛佛山

洪拳宗师黄飞鸿

叶问堂的咏春传奇

第九章 小镇枕水话江南

周庄

十里茶酒香

说不完的沈万三

百年曲风绕梁

乌镇

乌镇说“乌”

水阁人家的衣食住行

东栅风情西栅景

话说蚕花丝绵

甪直

一个难识的地名

有桥七十二座半

国宝——保圣寺罗汉

叶圣陶与万盛米行

同里

亩庶富土

茶社见闻

千年书墨香

退思园的风花雪月

西塘

吴根越角又一镇

弄堂、廊棚,都是文化

“西园”与“南社”

田歌悠悠

南浔

四象八牛,富甲江南

小莲庄碧荷千亩

走进“江南第一宅”

百间楼上倚婵娟

第十章 人间何处是桃源

婺源

三月油菜花儿开

风吹彩虹桥

月亮湾·竹排-鱼鹰

凤凰

沱江边,展翅的青山

红砂古墙青石街

难忘吊脚楼

元阳

梯田:用色彩雕刻大地

云雾中的蘑菇房

桂林

千载难逢的山水造化

百里漓江如画

阳朔的“世外桃源”

阿坝

童话里的九寨沟

人间瑶池属黄龙

米亚罗看红叶

张家界

黄石寨的“悬浮山”

金鞭踏溪行

百里茅岩,步步入画

地下奇观黄龙洞

序言

中国自古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这是儒家的思想,如今细细思索,依然发人深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底色,它融人在这个绚烂多姿的世界的各个角落;它让百川大山、人文景观闪耀着光芒;它教人们拥有广阔的胸襟、海量的气度。因此,踏上旅途,探寻文化,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为此,我们特意编撰了《最美中国行》系列丛书,为你解读隐藏在中华大地表象之下的深刻文化内涵,让你看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中国。

《探访古城》是《最美中国行》系列丛书之一,它从十个角度细致描写了我国61个历史名城的人文景观、风俗人情,展现了历史遗留的特色文化。我国地大物博,胜景无数,然而对于繁忙的你,这些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无疑才是你短暂休憩的最佳去处。它们遍布在各个省市,独守着那深邃的文明,等待你的到访。通过此书,你可以深入欣赏到恢弘的金陵帝王州,中岳庙的千年道场,雄风飞扬的大漠古城,静谧的“江南第一宅”,还有“关踞险为雄”的山海关……那里风雨昭昭,城池不改;古刹菊香,韶乐绕梁;曲水涓涓,毡房座座;小莲庄碧荷千亩,漓江描画百里,如梦如幻。

本书的内容不同于其他的旅游书籍,并非单纯写景或者单调叙事,也不是一本旅游攻略,而是着眼于“文化”,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名人事迹巧妙地将各处美景串联起来,让名人、历史和风俗人情为你导航。精炼的述说,一目了然、生动有力,让人回味无穷。文章的语言通俗中带有隽永的诗意,浏览也罢,吟诵也罢,都是美妙的享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值得一提的是,全文精心选配了大量令人震撼、眼前一亮的图片,这些图片都由专业摄影师拍摄,还原了各大古城真实的面貌,你大可按图索骥,跟随它们的脚步,在富有诗意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中畅游,并探寻这底蕴深厚的古城。此外,我们还特意在每个章节最后添加了小版块栏目,补充了一些精短的传说典故,丰富了景点内涵,也让你的阅读增加了趣味性。

读罢此书,一座座古城会在你眼里变得鲜活起来,有了品格和心性,同时你也会知道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行走的每一寸土地上。很多时候,一方古鼎,并不只是一件器具,它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时代文化,还有象征意义,需要你静下心来在书里体会。在此,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旅途中的良伴、一扇窗户,带你进入一个更为古雅博大的世界,看到更多不为常人所深知的东西。如果你不是身在旅途,那让你的心去旅行一次吧,去领略历时几千年的自然精华和人文精华!它一定能带你跨越时空、跨越地域、遨游历史,提高你的精神内涵,让你拥有更为畅达的情怀。

内容推荐

古城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古城有触手可及的历史印迹,也有影响深远的文化内涵。数十座最具代表性的古城,带你追溯历史渊源,感受历史,品味文化。

钟小粤编著的《探访古城:一座古城一颗明珠》以恢弘的视野,深度聚焦,图文并茂,从古都到古城、从古关隘到红色根据地,从文化名城到名人故里,从水乡古镇到人间桃源……《探访古城:一座古城一颗明珠》带你在历史和民俗的画廊中诗意行走。

一座古城,一个古亭,一座楼,一座山,一条胡同,一座古刹,一家园林,一个石窟……它们斑驳的身后一定蕴藏着故事,访问它们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丰富自我。

无论是触摸斑驳厚重的古城墙,还是置身于梦幻般的世外桃源;无论是目睹曾经烽火狼烟地,还是被怀抱在温柔的水乡古镇,你都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心灵中的那份宁静。

编辑推荐

钟小粤编著的《探访古城:一座古城一颗明珠》从十个角度细致描写了我国61个历史名城的人文景观、风俗人情,展现了历史遗留的特色文化。我国地大物博,胜景无数,然而对于繁忙的你,这些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无疑才是你短暂休憩的最佳去处。它们遍布在各个省市,独守着那深邃的文明,等待你的到访。通过此书,你可以深入欣赏到恢弘的金陵帝王州,中岳庙的千年道场,雄风飞扬的大漠古城,静谧的“江南第一宅”,还有“关踞险为雄”的山海关……那里风雨昭昭,城池不改;古刹菊香,韶乐绕梁;曲水涓涓,毡房座座;小莲庄碧荷千亩,漓江描画百里,如梦如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