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重读经典的地方,是重温中国儿童文学的雅致、生动和温暖的地方。这里的经典是根据教育型的创作理想,童心论的理论思维,加上纯洁高尚的灵魂,以及清泉般简洁干净的文字所产生的。《童话城的节日--陈伯吹作品集(典藏本)》选编了陈伯吹的代表作、著名童话《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冰哥哥》等经典作品,本书的这些作品陪伴了几代少年儿童成长,成为他们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童话城的节日--陈伯吹作品集(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陈伯吹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里是重读经典的地方,是重温中国儿童文学的雅致、生动和温暖的地方。这里的经典是根据教育型的创作理想,童心论的理论思维,加上纯洁高尚的灵魂,以及清泉般简洁干净的文字所产生的。《童话城的节日--陈伯吹作品集(典藏本)》选编了陈伯吹的代表作、著名童话《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冰哥哥》等经典作品,本书的这些作品陪伴了几代少年儿童成长,成为他们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内容推荐 陈伯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童话家、出版家。他一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对儿童的渴望和心理需求非常熟悉和理解,因此他创作的童话,贴近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奇思妙想,极富吸引力。深刻的教育意义寓于故事魅力之中,令读者回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获取教益。 《童话城的节日--陈伯吹作品集(典藏本)》选编了陈伯吹先生的代表作、著名童话《童话城的节日》、《不啼“喔喔,喔喔!”的风信鸡》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陪伴了几代少年儿童成长,成为他们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目录 童话城的节日 不啼“喔喔,喔喔!”的风信鸡 鸡大嫂上菜市场 好骆驼寻宝记 安琪儿夜游记 飞上屋顶的老公鸡 小鲫鱼和小水乌 小耗子没听懂 猫头鹰说话了 大老鼠和小座钟 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 雪妹妹 冰哥哥 一只想飞的猫 试读章节 童话城的节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夜。 已是夜深时分,鸟儿也都在那软绵绵的窝里睡得熟极了。 四下里静悄悄的,这么大一个城市,寂寂无声。 曾祖父亲手从市上一家钟表店里买回家来的一台老自鸣钟,少说也有80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不服老。瞧!那个摆,总是摆过来又摆过去,摆过去又摆过来……长年累月,从不休息。 如今曾祖父和曾祖母相继去世了,祖父和祖母在十几年前也先后病故,可这台老自鸣钟还安然无恙,健康长寿,他的那个摆,还在摆过来又摆过去,摆过去又摆过来…… 他心里很难受,因为他已经为四个主人敲过丧钟了呢。 靠在他左边的邻居大姑娘,她来自名城景德镇,长得一表人才,亭亭玉立,模样儿十分标致,是个细瓷白底蓝花的长颈瓶。她也整日伸长脖子,一会儿要她接待腊梅花。一会儿又换来了银柳或者天竺子,一会儿又要她滋养春兰、水仙,以后还有什么月季、石榴、茉莉……主人们爱花,这也爱,那也爱,苦了她,也累了她,送旧迎新,忙个不迭,心里自然很烦恼,只是敢怒而不敢言,默默无声地承受着,承受着。 贴近他右边的是一盆郁郁葱葱的文竹,她倒是斯斯文文地,一声不响地伴着老自呜钟,听着他长年不断的有节奏的“滴答!滴答!”声。这位小妹子站在来自宜兴窑洞里的典雅的,又古色古香的紫砂高脚盆里,看来十分秀气,讨人喜欢。 长颈瓶姑娘每当感到颈子酸痛时,不免要说几句气话。可她不说她自己,也不说那位文竹妹子,却冲着老头儿老自鸣钟:“您老,那么大年纪了,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您如今八十挂零了,也该息养息养了!——我说,您老干脆打个报告:退休!” 这几句陈年宿古董的话,长颈瓶唠叨了不知几百回了。文竹耳朵里也几乎听得要长出老茧来了,可她凭平时细心观察,这位老自鸣钟虽然是高龄了,退休也是理所当然,谁也不会说他是个贪图享福的老懒货了。但是她深切地了解老自鸣钟那“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一颗红心,实在太值得尊敬了。所以文竹虽然文质彬彬地爱吟诵《唐诗》,除了朝夕向他问好以外,却从来没吟咏过“夕阳无限好……”这类的诗句。 夜里,长颈瓶姑娘白天里的满腹牢骚,到此刻夜深人静,话儿就越说越多。这时候,老自鸣钟总是只当做耳边风,非常严肃,一声不吭,他心无二用,一分一秒也不差地准时“当!当!当!……”一连敲响了11下。正是现在,夜深11点钟了。 文竹不觉感动地赞叹一声:“啊,他纪律性多严!责任感多强哪!” 清脆而又响亮的钟声,从楼下书房里传到楼上卧室里,两个小书迷也是童话迷,都没有睡觉。 . “姐姐,我要问你了:艾丽丝总靠在她姐姐身旁,一动不动地坐在小河旁边,她想做什么啊?” “她嘛,只一页又一页地瞧着她姐姐读的那本书呗,想看看那些有趣的插图。当然,她盼望最好是看到彩色的图画。” “那么,她看到了没有?” “没有。” “为什么?” “可笑!那本书里半幅图都没有。大人们从来只想到他们自己,仿佛一插图就成了低等的书,只能给孩子们看看玩玩,而且还浪费了纸张、油墨,印刷成本不上算!他们不会考虑到咱孩子们的兴趣和愿望!” “啊哟,书里头没有图画,煞风景,那还像个什么书——这种书,我就不想看,里头什么新鲜事儿都没有!” “你说得是!我们老是爱看那些奇异有趣,好玩有益的童话——童话——啊呵——”姐姐球芝看书看久了,没精打采地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弟弟浩琪却精神旺盛,他还要问下去:“那写书的作家为什么不请画家合作,多插几幅图,难道他们不知道孩子们喜欢看有图画的书吗?” 球芝实在累了,倦了,咬了咬眼睛,没出声。 “画家们的家里不也是有孩子的吗?”浩琪紧逼追问。P1-3 序言 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为儿童文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东方的安徒生”。 1923年,陈伯吹就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说《模范学生》(后改名为《学校生活记》)。稍后,由于投稿的缘故,陈伯吹结识了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著名作家郑振铎。郑先生曾经做过《儿童世界》的主编,熟悉陈伯吹的职业优势和创作专长,因此劝他扬长避短,专攻儿童文学。陈伯吹接受了这一忠告,从此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陆续贡献出了《阿丽思小姐》《波罗乔少爷》《华家的儿子》《火线上的孩子》《不勇敢的稻草人》《井底里的四只小青蛙》《中国铁木儿》《一只想飞的猫》《飞虎队与野猪队》《好骆驼寻宝记》《童话城的节日》《安琪儿夜游记》等一系列佳作。 虽然陈伯吹不同阶段的作品各具特色,但其中的精髓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寓教育于儿童的情趣中”。具体来说,即作家在创作时,要怀着一颗童心,从儿童的实际出发,照顾儿童年龄的特征,体会儿童独有的情趣,并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有儿童特色的语言,亲切地、浓郁地、绘声绘影地将这种情趣描写出来,让孩子通过有共鸣的作品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作品形象的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和科学知识的教育,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一只想飞的猫》里那只骄傲的猫,让人好笑又好气,而它的遭遇又给人以启迪——“这样子骄傲,即使真的长上了翅膀,也不能飞啊”;《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中的善良的“落潮先生”带着依依、良良、珊珊认识大海的生物、了解大海的规律、亲近大海的美;等等。正因为契合了儿童的心理需要,所以陈伯吹的作品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除了创作,陈伯吹还翻译了不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绿野仙踪》《小夏蒂》《出卖心的人》《兽医历险记》《小金鸡》等。此外,陈伯吹也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有名作《儿童文学简论》《儿童故事研究》《作家与儿童文学》《论动物故事》等行世。 在出版领域,陈伯吹更是功绩卓著。他主编过《小学生》《儿童杂志》《常识画报》《小朋友》《现代儿童》等刊物,还曾担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副社长。一篇篇优秀的作品,经他发掘,得飨读者;一个个有潜力的后辈,由他提携,茁壮成长。陈伯吹就像一个“默默的点灯人”,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照亮前行的道路。 陈伯吹一生清苦,破鞋旧衫,粗茶淡饭,住家舍不得安Y_N,出行更是节俭从事,对自己几乎到了“吝啬”的地步。但对于自己钟爱的儿童文学事业,陈伯吹却是十分大方。1981年,陈伯吹将一生节约和积攒下来的五万五千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能在上海买三幢房子),慷慨捐出,设立了“儿童文学园丁奖”,以奖励在儿童文学创作上有成就的作家。后来,人们为了感念他,把这个奖项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并于2014年升格更名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陈伯吹去世前,将自己一生积攒的藏书悉数捐赠给了浦东新区筹建中的一座儿童图书馆。后来,这座图书馆被命名为“陈伯吹儿童图书馆”。当置身于这样精心搭建的“童话城”,我们仿佛能听到一位白发老人的微笑絮语:“要有点儿智慧!”“要有点儿勇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