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原名冯钟璞,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她承家学渊源,散文与小说都颇有成就,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大家闺秀式的作家。宗璞的作品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其超拔简洁的淡泊之气、大家风范的平和之气和柔中寓刚的凛然之气深深感染着读者。《紫薇童子--宗璞作品选(典藏本)》收录了《湖底山村》、《露珠儿和蔷薇花》、《总鳍鱼的故事》、《无影松》、《七扇旧窗》等文学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紫薇童子--宗璞作品选(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宗璞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宗璞,原名冯钟璞,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她承家学渊源,散文与小说都颇有成就,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大家闺秀式的作家。宗璞的作品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其超拔简洁的淡泊之气、大家风范的平和之气和柔中寓刚的凛然之气深深感染着读者。《紫薇童子--宗璞作品选(典藏本)》收录了《湖底山村》、《露珠儿和蔷薇花》、《总鳍鱼的故事》、《无影松》、《七扇旧窗》等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紫薇童子--宗璞作品选(典藏本)》是童话大师宗璞一生所创作的中短篇童话的精选本。不仅表达了她对自然、对植物、对小动物的热爱与尊重,《宗璞童话》也充满了对于一切生命与个性、对于美好的人性、对于“人”的尊重与钟爱。该书收录了宗璞先生的《湖底山村》《花的话》《吊竹兰和蜡笔盒》《露珠儿和蔷薇花》《书魂》《贝叶》等篇目。 目录 湖底山村 花的话 吊竹兰和蜡笔盒 露珠儿和蔷薇花 书魂 贝叶 冰的画 关于琴谱的悬赏 总鳍鱼的故事 邮筒里的火灾 无影松 星之泪 锈损了的铁铃铛 碎片木头陀 遗失了的铜钥匙 七扇旧窗 海上小舞蹈 小沙弥陶陶 紫薇童子 石鞋 鲁鲁 试读章节 湖底山村 一湖盈盈的水,那样蓝那样蓝,蓝得透明发亮,湖面上闪着一层轻浅的光辉。湖的周围有群山环绕,好似一带翡翠屏障,曲曲折折。山坡上种满了红桃绿柳,每到春来,杏花梨花开成一片花海,迎春的枝蔓儿婷婷袅袅,在微风中忽卷忽舒,榆叶梅的繁复的花朵像是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红脸庞儿,随时要纵声而笑,让笑声在山峦中滚动着、冲撞着,在湖水上惹起一片涟漪。 这水上的涟漪其实是水鸭子的成绩。它们飞一会儿,在水面上歇一会儿,有一点儿声响就又忽喇喇振翅而去,留下一圈圈的波纹,愈来愈大,直撞到岸边,碎了。鱼儿们在水中游着,看见头顶上变幻的水纹,总是惊愕地摇摇尾巴赶紧浮到水面上来。他们也常吐着泡儿,彼此追逐嬉戏,有时又会凌空跃起,在灿烂的阳光中翻一个身,又落到水中。从远处望,只见湖面上一片银光,跳荡不已。 鱼儿们当中有一条淘气的小鲤鱼,他的尾巴红得像胭脂一般,喜欢跳浪花儿拍水珠儿闹着玩。他在湖中很出名,说起小红鱼,大家都知道。这倒不是因为他游水好,跳浪高,鱼的少年们哪个没有几分英雄气概!这是因为他结识了湖边杏花村的一个小姑娘,名叫春儿。 春儿每天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回家,总要在湖旁_一块大石头上坐一会儿,柳枝在她身后轻拂,湖水在她脚下流动。她随口唱着山歌: 红桃花开了 白杏花开了 小羊羔漫山坡来了 金哨吹呵 银哨吹呵 春儿的歌声满天飞呵 又用红花瓣儿作帆,绿叶作船,放在水面上漂着,渐渐地,它愈漂愈远,看不见了,没人那碧蓝的一片中了。有一个傍晚,春儿做了一个特别讲究的小船,笔直的草茎作桅杆,船头上缀满丁香的小小花朵。这船也向湖心漂去,漂着漂着,忽见它掉转了头,仍向岸边滑来。春儿奇怪极了,跳到半浸在水中的凸凸凹凹的石头上仔细看。小船愈来愈近,走得那样迅速,那样平稳,原来是红尾巴小鲤鱼用头推着它,在透明的水中,游得像箭一样快。 春儿觉得十分有趣,拍手笑道:“鱼儿!鱼儿!你不怕累么?’, 小红鱼伸出头来望望她,淘气地一甩尾巴,只见红光一闪,一下子就把小船打翻了。春儿大声笑着,撩起水去泼小鱼。水花和笑声在湖面上飞着,杨柳枝也忍不住摇摆起来。从此,每当清晨或黄昏,小红鱼都到湖边这块大石头下和春儿一起玩。她告诉他陆上的风光,新开垦的土地的气味是多么芬芳,绿油油的庄稼怎样使人想扑上去紧紧地搂住它们。他告诉她水里的景色:原来水里也有山谷和平原,鱼儿们常在山谷中穿来穿去捉迷藏,在平原上比赛游泳。水底有五颜六色各种植物。还有那长长的、绿得发黑的水藻,专门爱挡住人家的去路。 鱼儿们对小红鱼说:“请春儿姑娘来我们这里做客吧。我们把贝壳做的花圈戴在她头上。”小红鱼和春儿说过几次,春儿说,要和妈妈商量,但她也知道,这和妈妈是商量不通的,因为妈妈们总是不记得自己做小姑娘时的事情。 有一天清早,太阳还隐在群山背后,春儿就来到了湖边,坐在大石头上,也不唱歌,也不做船,用手托着下巴,只是发愣。小红鱼游过来问她愁什么,春儿说,几次算术都没有考好,老师说她太不能克服困难了。可那些淘气的数目字,怎么才能叫它们听话? 小红鱼噘着嘴说:“我妈妈刚也说我来着——”见春儿眼圈发红,一副委屈样子,便转了话题:“今天来我家玩玩吧,都想见见你呢。”P1-3 序言 宗璞,原名冯钟璞,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她承家学渊源,散文与小说都颇有成就,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大家闺秀式的作家。宗璞的作品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其超拔简洁的淡泊之气、大家风范的平和之气和柔中寓刚的凛然之气深深感染着读者。 宗璞自幼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小学时,她每天早晨去上学前,都要先到母亲床前认真地背诵诗词i后来宗璞先后进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和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粹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交融。宗璞禀承了父亲的文学天赋,有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和想像力。抗战时期,她随家人从北京南渡至昆明,在昆明度过了八年时光。一家人住在昆明乡下,离城二十多里路,为了使原本漫长枯燥的路途变得轻松有趣,她和哥哥弟弟每次进城,便一路编故事,三人竞相发挥想像力,各自掌管一个国家,哥哥弟弟的在大海里,宗璞的在火星上。中学时发表的第一篇散文,是写在海埂露营时对滇池的感受。大学时代她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是一个想像出来的悲剧意味的爱情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宗璞开始创作童话。她的第一篇中篇童话《寻月记》,出版于1957年1月。诗意使宗璞的童话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姿态,在诗意缺乏的年代,宗璞童话却依旧诗性飞扬。如《湖底山村》《花的话》《吊竹兰和蜡笔盒》《露珠儿和蔷薇花》等这些作品,处处给人以诗一般的审美享受。这不仅得益于其诗化的语言,还应归功于这些作品中展现的诗意的生命状态以及人与自然诗意相处的优美图景。 宗璞天性爱花,也爱写花。在她的童话文本中,随处可见花的身影。她不仅用童话来讲述花的故事,她的许多散文名篇,如《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水仙辞》等等,也都是献给花的赞美诗和寓言诗。 宗璞童话中的花意象,之所以能够给人一种充满诗意的美好享受,是因为作者赋予花以生命力。在作者看来,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充满生命的个体,它们都在以不同的姿态展现着生命的美好。她在《关于琴谱的悬赏》里有一个细节,写到了钢琴旁有一盆小令箭荷花正在盛开,红玉般的花瓣光艳照人,接着她写道:“一朵花心里的嫩黄的花蕊轻轻摇动了一下,发出悦耳的丁冬声,另一朵也响应,抑扬顿挫,十分和谐……”这样的细节,不是真正的爱花人和惜花人是写不出来的,而且,它们也是真正的童话故事的细节。 “童话就是反映人生的一首歌。那曲调应是优美的,那歌词应是充满哲理的。”这是宗璞的一句名言。与传统童话相比,宗璞童话还多了一份哲思。如她的早期童话《花的话》,作者赞美了“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快乐”的二月兰精神。《露珠儿和蔷薇花》借露珠儿和蔷薇花的对话,表明了人在成功的时候,要学会感恩,一定不要忘记感谢周围的力量。正因为有了许多外在的力量的相助,才有了自己今天的成绩。此外。还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 宗璞的童话,除了展现了作家满怀一颗赤子之心,对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诗意书写外,也充满了作家对于一切生命和个体的尊重和钟爱。宗璞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那个性、独立、自由和尊严被损害和被践踏的年代,这是生活在今天的小读者们所不能深切体会到的。所以,我们从《吊竹兰和蜡笔盒》这篇童话里会看到,童话家借吊竹兰的口一再表达着这样的诉求:“我不能光活着,我还得是我自己。”“我不要别人给我涂什么颜色,我要的是我自己,要的是从我自己生命里发出来的颜色。” 宗璞还有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鲁鲁》,写的是一只名叫“鲁鲁”的小犬的故事,堪称中国当代动物小说的经典之作。孙犁对这篇小说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含是人性的呼喊”。故事取材于宗璞童年的一段生活。文中的人物均以宗璞自己以及家人为原型。宗璞坦言,之所以选取这段经历,并以小狗为主角,是因为“已届中年,经历了人世沧桑、世态炎凉之后,于摩肩擦踵的茫茫人海之中,寄深情于童年时期的这个小伙伴”。《鲁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宗璞善于从记忆中翻拣出曾经令自己感动的旧事,再注入真情,娓娓道来,从而设置情感氛围,以情动人。 宗璞从1985年开始写作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三年时间完成了第一卷《南渡记》。以后经过父丧和自己的一场重病,更因目疾加重,第二卷《东藏记》的后半部只能以口授方式进行,于2001年完成。以后又经夫丧之痛,自己也因病不断奔走医院。于2008年完成了第三卷《西征记》。以后,宗璞在日益加重的病痛折磨中,继续创作第四卷《北归记》。她曾坦言,“我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宗璞先生这种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她以一贯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为喜爱她的作品的读者们提供了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