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分类
作者 (明)汤显祖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紫钗记》是在《紫箫记》的基础上改写完成的。本书较好地继承

了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现实主义精神

,也体现了汤显祖的“情至观”,鞭挞了封建权贵,

歌颂了理想的爱情。剧本除对霍小玉和李益的坚贞爱

情进行了极为动人的描绘外,较之《紫箫记》,特别

增加了卢太尉这一人物。对卢太尉专横跋扈的揭露,

显然反映了汤显祖的个人经历。

本书由邹自振主编,周秦、刘玮评注。

内容推荐

《紫钗记》,汤显祖据《紫箫记》重写。叙李益元宵之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喜结良缘。不久李益高中状元,但因得罪欲招其为婿的卢太尉,被派往关外任参军,还朝后又被软禁在卢府。霍小玉不明就里,痛恨李益负心。终因黄衫客慷慨相助,遂真相大白,连理重谐。

目录

题词

第一出 本传开宗

第二出 春日言怀

第三出 插钗新赏

第四出 谒鲍述娇

第五出 许放观灯

第六出 堕钗灯影

第七出 托鲍谋钗

第八出 佳期议允

第九出 得鲍成言

第十出 回求仆马

第十一出 妆台巧絮

第十二出 仆马临门

第十三出 花朝合卺

第十四出 狂朋试喜

第十五出 权夸选士

第十六出 花院盟香

第十七出 春闱赴洛

第十八出 黄堂言饯

第十九出 节镇登坛

第二十出 春愁望捷

第二十一出 杏苑题名

第二十二出 权嗔计贬

第二十三出 荣归燕喜

第二十四出 门楣絮别

第二十五出 折柳阳关

第二十六出 陇上题诗

第二十七出 女侠轻财

第二十八出 雄番窃霸

第二十九出 高宴飞书

第三十出 河西款檄

第三十一出 吹台避暑

第三十二出 计局收才

第三十三出 巧夕惊秋

第三十四出 边愁写意

第三十五出 节镇还朝

第三十六出 泪展银屏

第三十七出 移参孟门

第三十八出 计哨讹传

第三十九出 泪烛裁诗

第四十出 开笺泣玉

第四十一出 延媒劝赘

第四十二出 婉拒强婚

第四十三出 缓婚收翠

第四十四出 冻卖珠钗

第四十五出 玉工伤感

第四十六出 哭收钗燕

第四十七出 怨撒金钱

第四十八出 醉侠闲评

第四十九出 晓窗圆梦

第五十出 玩钗疑叹

第五十一出 花前遇侠

第五十二出 剑合钗圆

第五十三出 节镇宣恩

附录

 附录一 霍小玉传

 附录二 《紫钗记》主要版本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凤凰阁引】(生上)绛台春夜,冉冉素娥欲下。香街罗绮映韶华,月浸严城如画。(韦、崔)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生)笙歌世界酒楼台,鸡踏莲花万树开。谁家见月能端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二兄,昨夜鲍四娘教咱,今夜花灯,觑着那人来也。咱于万烛光中,千花艳里,将笑语遥分,衣香暗认,不枉今年玩灯。道犹未了,远远望见王孙仕女看灯来也。(王孙仕女笑上)

【园林好】谢皇恩灯华月华,谢天恩春华岁华。遍写着国泰民安天下,遨头去唱声哗。(下)

【前腔】(老旦引旦、浣上)好灯也!说灯花南天门最佳,香车隘挑笼绛纱。喝道转身停马,尘影里看谁家。

呀,那里个黄衫大汉,一匹白马来也。

【前腔】(豪士黄衫拥胡奴二三人走马上)本山东向长安作傻家,趁灯宵遨游狭邪。听街鼓儿几更初打,(内笑云)前面好汉,是甚姓名?人高马大,遮了俺们看灯路来也。(豪笑介)问俺名姓,黄衫豪客是也。说遮了路呵,胡雏们去也。灯影里一鞭斜。(下)

【前腔】(生、韦、崔上)逞风光看人儿那些[引,并香肩低回着笑歌。天街甏琉璃光射,等的个蓬阆苑放星槎。(望介,下)

【前腔】(老旦、浣同旦上)好耍歇也。绛楼高流云弄霞,光滟潋珠帘翠瓦。小立向回廊月下,闲嗅着小梅花。

(生、韦、崔上,旦众惊下,落一钗科。生)呀!二兄,胜业坊来的可是那人?真奇艳也。兀的不是梅梢上挂钗,厮琅的坠地也。

【江儿水】则道是淡黄昏,素影斜。原来是燕参差簪挂在梅梢月,眼看见那人儿这搭游还歇。把纱灯半倚笼还揭,红妆掩映前还怯。(合)手捻玉梅低说,偏咱相逢,是这上元时节。

(浣挑灯照旦上)呀,老夫人归去,咱去寻钗来也。(韦)那人来寻钗也,俺二人前门看灯去,兄可与之小立片言,看是那人否?(生)请了。(韦、崔下。旦寻钗科)不见钗,这不做美的梅梢也。

【前腔】止不过红围拥,翠阵遮,偏这瘦梅梢把咱相拦拽。(作避生介)喜回廊转月阴相借,怕长廊转烛光相射。(生做见科旦)怪檀郎转眼偷相撇。(生笑介)吊了钗哩。(旦)可是这生拾在?(合前)

【玉交枝】(生)是何衙舍?美娇娃走得吱嘛。(浣)是霍王小姐。(生)奇哉奇哉!就是小玉姐么?(浣)便是。(生)小生慕之久矣,因何独行?(浣)来寻坠钗。(生)你步香街不怕金莲踅,总为这玉钗飞折。(浣)秀才,可见钗来?(生)钗到有,请与小玉姐相叫一声。(旦低声云)浣纱,这怎生使得?且问秀才何处?(生)陇西李益,表字君虞,排号十郎,应试来此。(旦作打觑,低鬟微笑介)鲍四娘处闻李生诗名,咱终日吟想,乃今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生作听径前请见科)呀,小姐怜才,鄙人重貌,两好相映,何幸今宵。(旦作羞避介)钗喜落此生手也。钗,你插新妆宝镜中燕尾斜,到檀郎香袖口是这梅梢惹。浣纱,叫秀才还咱钗也。(合)怕灯前孤单这些,怕灯前孤单了那些。

(生)请问小玉姐侍者,咱李十郎孤生二十年余,未曾婚娉,自分平生不见此香奁物矣,何幸遇仙月下,拾翠花前。梅者媒也,燕者于飞也,便当宝此飞琼,用为媒采,尊见何如?(浣恼介)书生无礼,见景生情,我待骂你呵。(旦)劣丫头是怎的来?

【前腔】花灯磨折,为书生言长意赊。秀才,咱钗直千金也。(生)此会千金也。(旦背笑介)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还俺钗来。(生)选个良媒送上。玉花钗,他丢下声长短嗟,玉梅梢咱赚着影高低说。(合前)

(浣)夫人候久,咱们家去也。

【川拨棹】箫声咽,和催归玉漏彻。(旦)为多才情性骄奢,没些时月痕儿早斜。浣纱,叫秀才还咱钗来。(作斜拜生科。合)乍相逢归去也。(又生揖科)

【前腔】(生)花灯夜,有天缘逢月姐。(浣)秀才,你把个香闺女觑得眼乜斜,留了咱燕钗儿贪他那些。(合前)

【尾声】(生)玉天仙罩住得梅梢月,春消息漏泄在花灯节。(旦低声)明朝记取休向人边说。

(旦、浣下。生吊玢)奇哉奇哉,李十郎今夜遇仙也。

【玉楼春】婵娟此会真奇绝,睡眼重惺春思彻。他归时遥映烛花红,咱待放马蹄清夜月。

呀,鸾影催归,燕钗留在,教小生怎生回去也。

P31-34

序言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写道:“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按:实为同一年)。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当伦敦的寰球戏院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东方庙会的中国舞台则在演出汤显祖的《紫钗记》和《牡丹亭》。汤、莎二人是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的两颗最耀眼的艺术明星。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又号清远道人,出身于临川(今江西抚州市)城东文昌里的一户书香之家。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而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渠、墨、兵、神经、怪牒诸书”(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他不但爱读“非圣”之书,更广交“义气”之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铸就了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青年时代,汤显祖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而两次落第,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34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中进士。但他仍不肯趋附新任首辅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太常博士之类的闲官。在职期间,他与东林党人邹元标、顾宪成等交往甚密。

明王朝进入汤显祖所生活的嘉靖、万历年间,已是千疮百孔、腐朽不堪。万历十六年(1588),南京在连遭饥荒之后,又发生大疫,汤显祖目睹朝廷的救灾大员饱受地方官贿赂反而得到升迁的事实,便于万历十九年(1591)毅然上疏,抨击朝政,弹劾权臣。这篇震惊朝野的《论辅臣科臣疏》,使汤显祖遭到严重的政治迫害,他被谪贬广东徐闻县典史。一年后移任浙江遂昌知县。在任期间,他清廉俭朴,体恤民情,下乡劝农,兴办书院,抑制豪强,平反冤狱,驱除虎患,除夕放囚徒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些局部政治改革的成功,使汤显祖相信用“瞑眩之药”便能够医治明王朝的痼疾。然而事与愿违,他在遂昌五年,虽然政绩斐然,百姓拥戴,却受到上级官吏的欺陷和地方势力的反对。黑暗的现实既堵塞了他施展个人抱负的道路,也浇灭了他依赖明君贤相匡正天下的政治热情。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决计向吏部告归,回到老家临川玉茗堂寓所。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代表作《牡丹亭》,接着又完成了《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加上早期的《紫钗记》(1587),汤显祖以“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构成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景。既然仕途不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那就把批判与理想诉诸笔端,通过作品去反映时代,表现他全部的爱与恨。

在中国文化史上,汤显祖是最富有哲学气质的文学家之一。他13岁即师事泰州学派的三传弟子罗汝芳,后来又非常敬仰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思想家李贽和名僧紫柏禅师(达观),并提出了著名的“情至说”,与封建的“理”的教义相对立。这种先进的哲学观点,为他的创作活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汤显祖一生共创作传奇五种。《紫箫记》为未完成的处女作,在其未仕之前(1577)与友人谢九紫、吴拾芝、曾粤祥等临川才子合写于故乡。主题仍未脱“才子佳人”之俗套,基本上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矛盾。此时的汤显祖还未涉足官场,怀抱一腔用世壮志,出世思想还未出现。至于作品中出现的“侠”的观念,乃是其后来在创作中反映正义与邪恶斗争的一个基础。“临川四梦”的基调与特色,均能在《紫箫记》中找到雏形。

十年后,汤显祖在南京任上对《紫箫记》进行彻底改写,易名为《紫钗记》。《紫钗记》较好地继承了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了汤显祖的“情至观”,鞭挞了封建权贵,歌颂了理想的爱情。剧本除对霍小玉和李益的坚贞爱情进行了极为动人的描绘外,较之《紫箫记》,特别增加了卢太尉这一人物。对卢太尉专横跋扈的揭露,显然反映了汤显祖的个人经历。

在“临川四梦”中,作者自己最为得意,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奠定汤显祖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是《牡丹亭》。《牡丹亭》以五十五出的篇幅,敷演了生死梦幻的奇情异彩—“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全剧通过杜丽娘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和幻想中的喜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表现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冲决礼教罗网的决心,歌颂了他们为追求理想的婚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可以说,《牡丹亭》这部悲喜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透露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最初信息。

《南柯记》取材于唐人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这部作品反映了汤显祖戏曲创作的一个大转变,同时也是其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表现。在剧中,他一方面通过淳于棼居官南柯,严于律己,勤于政事,将南柯一郡治理得物阜民丰、世风淳厚的事迹,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其中;一方面通过淳于棼的宦海浮沉,真实地反映了明朝中晚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特别是对于封建君臣之间所存在的尖锐矛盾,揭露至深。

《邯郸记》系由唐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其创作意图在于批判时政,揭露和讽刺上层统治者的卑鄙无耻。卢生不像《南柯记》中的淳于棼,他毫无匡时济世之志,只是一心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地位越高就越加腐败,这正是对当政权臣的写照。剧中写卢生梦醒之后,求仙证道,宁肯在天门清扫落花,也不愿在人间过那种争名夺利的龌龊生活,是大有深意的。这明显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极端厌恶。

汤显祖在文学思想上与同时代的徐渭、李贽和袁宏道等人相近,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倡抒写性灵,强调“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耳伯麻姑游诗序》)。他一生写了2200多首诗歌,颇多佳作,特别是《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诗作,把矛头直指封建皇帝,其大胆和尖锐,为同时代诗作所罕见。

在戏曲批评和表演、导演理论上,汤显祖也有重要建树。他通过大量书札和对《西厢记》、《焚香记》、《红梅记》等剧作的眉批和总评,发表了对戏曲创作的新见解。他认为作品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要单纯强调曲牌格律而削足适履,“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答吕姜山》)。他和以沈璟为首的偏重形式格律的吴江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他自己也勤于艺术实践,“为情作使,劬于伎剧”(《续栖贤莲社求友文》),“自踏新词教歌舞”(《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自掐檀痕教小伶”(《七夕醉答君东二首》),同临川一带上千名演唱宜黄腔的戏曲艺人保持着广泛的联系。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之作,汤显祖堪称中国古典戏曲导演学的拓荒者。

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和戏剧活动影响深远。师法于他的“玉茗堂派”戏曲家,在明代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清代则有洪昇、张坚和蒋士铨等。直到今天,“四梦”里的许多精彩片段还保留在京剧、昆剧和地方戏舞台上。

汤显祖戏曲是我国乃至世界戏曲史上的杰作。四百年来,汤显祖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汤显祖戏曲作为昆曲的代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汤学研究业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汤显祖的剧作初以抄本行世,传于友朋。《玉茗堂尺牍》卷四汤氏《答张梦泽》信中说:“谨以玉茗编《紫钗记》,操缦以前;余若《牡丹魂》、《南柯梦》,缮写而上。问黄粱其未熟,写卢生于正眠。”此信写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邯郸记》尚在写作中。其后渐有刻本,汤氏生前刻本已经梓就,并广为流传。明清两代汤显祖剧作刻本众多,仅以《牡丹亭》而言,就不下30种。

比较而言,晚明毛晋所刻《六十种曲》本是晚明剧坛上的通行本,也是明清刻本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六十种曲》不仅全部收录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收录了其未完成的处女作《紫箫记》,以及硕园删改本《还魂记》,充分说明了毛晋对于汤显祖及其剧作的推重,可谓别具慧眼。他的版本,反映了明代后期社会的审美观念,也最接近汤显祖时代的思想风貌。

我们编撰的这套《汤显祖戏曲全集》即以毛晋汲古阁刻本为底本,并与明清其他版本参校,尤其参考了当代钱南扬、徐朔方诸先生悉心整理的笺校本。我们的工作是对汤显祖的全部戏曲进行精当的注释和评析,力求通过简洁准确的注释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并从文本出发,联系舞台演出,涉及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等诸多方面,帮助读者进一步鉴赏和品评汤显祖戏曲,使全书成为一套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的汤显祖戏曲读本。

后记

为纪念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南昌大学于2010年12月举办了以“江西的汤显祖,世界的汤显祖”为主旨的学术研讨会。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德保教授邀我参与会议的组织与筹划。会议就汤显祖文学思想研究、汤显祖诗文研究、汤显祖与赣鄱文化的关系等展开了深度探讨。会议期间,以“梅花奖”得主陈俐领衔的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还演出了赣剧“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怨撒金钱》、《牡丹亭·游园惊梦》、《南柯记·南柯梦寻》、《邯郸记·魂断黄粱》四个折子戏。

会议最后一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毛军英女士邀我小叙,说作为汤显祖家乡的出版社,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推进汤显祖戏曲研究和普及,决定编撰出版《汤显祖戏曲全集》,请我牵头促成,并说此事得到江西著名学者胡迎建先生的极力推荐。对于迎建兄的推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信任,我深表感激。我的第一本专著《临川才子论集》(1996)就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后来又在该社出版了《汤显祖》(2004)。我自知才疏学浅,难当此任,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2011年3月初,我们在南昌召开了第一次编撰工作会议,确定了全书的编写方案和时间安排。5月底,应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州大学周秦教授邀请,我们在昆山又一次对全书的内容要求和编写体例作了探讨。12月中旬,第三次编撰工作会议在漳州师范学院召开,主要讨论各位作者所完成的初稿。今年9月,我们又一次集中审定了全部书稿。

在《汤显祖戏曲全集》的编撰过程中,我们有幸得到了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苏州大学王永健教授、复旦大学江巨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赵山林教授的热情关怀与大力支持,他们对本书的编撰工作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姚雪雪女士、副总编辑毛军英女士,以及张越、张国功先生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临川籍著名书法家吴德恒、王银茂的书法篆刻亦为本书增色不少。谨此,诚致衷心的感谢!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黄仕忠教授、周秦教授、胡金望教授、王德保教授对我的不离不弃、热情加盟,以及几位青年博士的不懈努力。正是大家的团结一致、辛勤劳动,才使本书如期完成。至于本书的缺憾和不足,则是本人要勇于承担的。

邹自振

2012年10月于福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