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洗涤
她和继母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她总以为,继母就是继母,永远也不会像她的亲生母亲那样待她。
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亲自帮她脱掉衣服,然后把她的小衣服浸泡在满是泡沫的水盆里,反复地搓洗,洗净后,再挂在阳光下晾晒。当她再次穿上的时候,总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芳香,那香味常常让她感到莫名的眩晕——那是幸福的眩晕,是品尝母爱后,甜美的、知足的滋味。
可是,7岁那年,母亲死了。自从母亲死后,继母来了,许多事情一下子就变得陌生起来。譬如,吃饭要自己盛,衣服要自己穿,脏衣服要自己洗,就连空闲时间也不许出去玩,还要在家帮助继母做家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继母总是摆出一副假惺惺的关爱的样子,说,学会了,长大不吃亏。可是,她从没感觉到来自继母一丝真心的关爱,与日俱增的,却是对继母的无奈与憎恶。
有时候,父亲看着她用冻得红彤彤的小手吃力地搓洗衣服,会心疼地说:“她年龄还小,你替她洗了吧。”这时,继母会把眼睛一瞪,生气地说:“年龄还小?不小了,今年都8岁了。我8岁那年,早学会干家务了。早学会自立,早成材。这也是为她好!”父亲听后,默不作声,摇摇头走开了,任凭继母对她百般“指教”。
在继母的“调教”下,她早早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种菜……就连学习也是出类拔萃的。常有大人见了,夸她能干,小小年纪,就能把饭菜做得喷香可口,衣服洗得干净清爽。可她从来没有打心眼里感激过她。她总以为继母这样做,是为了帮她自己减少负担。
转眼间,继母来到他们家已经6年了,她也从一个不懂事哭鼻子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初三那年,她从学校回家,告诉继母,要考学,学习紧张,学校要求学生统一住校。继母哼了一声,随即开始给她准备住校用的铺盖。
学习太过紧张,她常常忙得晕头转向,所以,不得不把脏衣服都带回家洗。每次回家,她都要装满一大包的脏衣服。满以为继母会体谅她,帮她洗。可她错了,她带回去的衣服,继母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给她扔到水池边了。所以,她只好一如从前,自己洗。
每次周末回去,她做的第一件事情总是匆匆忙忙地洗脏衣服,然后去写没完没了的作业,走的时候,再带一些干净的衣服上学去。每次看到继母看着她忙碌而无动于衷的样子,她就一肚子气,把牙齿咬得咯嘣咯嘣响。终有一次,她憋在心中的不满和怒火爆发了。当继母再次将她的衣服扔到水池边的时候,她气愤地冲上去,一把拦住继母,和她大吵起来。委屈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淌下来,而继母冷着脸,愤然而去。她和继母之间的关系彻底僵了,冷至冰点——之后见面,不是吵闹就是“冷战”。 那年冬天的一个周一,因为忘了带周末写的作业,她匆匆忙忙赶回家去取。
深冬的早晨,冷风呼呼地刮着。她骑着车一路狂奔,拼命地用双脚蹬,企图靠剧烈活动来抵御这逼人的严寒,可是到家后,手脚已经冻得像个木头。一下车,她连站都没站稳就摔倒了。
一爬起来,她就推开院门急切地往里冲。
刚迈两步,她忽然呆住了。站在院中,她惊讶地看到,继母静静地坐在水池边,弯下腰,正面容安详地专心洗衣服。冷风将她的脸吹得通红,还不时撩起她额前的头发。而远处,晾绳上,挂满了花花绿绿色泽艳丽的湿衣服——那全是她的,还是她周日刚洗过的。
她一脸疑惑地望着继母,而继母,却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惊慌不已。
后来,她终于明白——那是继母一直隐藏着的,习惯性的“第二次洗涤”。其实,现在她洗的衣服已经很干净了,可是,继母却还情不自禁地保持着她“第二次洗涤”的习惯。P3-5
想起一个故事:天冷了,两只刺猬抱着互相取暖。试探了好久,它们才找到合适的距离。之前,因为靠得太近,彼此都受到了伤害,而隔开得太远又都无法取暖。原来,这世间只有刚刚好的距离,才是温度和爱的距离。
距离真是个怪东西——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这样慨叹。
少年时候喜欢隔河相望,总幻想河对岸有自己想见的人与想遇的事。于是在无事的时候,我总喜欢站在河边踮脚眺望。那不算太宽的河面,因为没有桥梁和渡船,成了我奔向对岸的阻隔。春天的时候,看一河春水在清晨腾起袅袅云烟,模糊不定里是少年猜不透的心思。
曾想过涉水而过,可母亲终究不放心我的水性,只好作罢。也曾在严冬,踩着坚冰向河对岸一步一步走去,走至半途,忽然听到脚下吱吱作响的冰裂声,只好垂头丧气无功而返。那一段不宽的河面,让我对对岸生出无限遐想。许多年后,河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第一次从河的这边走到了对岸,发现那边并无两样的景致,心里便徒生无边的失望。
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学会了和父母顶嘴。在日夜交战中无数次败下阵来后,盼望着能早点长大,好离家千里,与父母永不相见。以为只有那样,才够解气,才有志气。于是,读书的时候异常刻苦,想方设法征得父母的同意,让自己从一个走读生变成了一名住校生,直到有一天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走的时候,父母来送,回望生养自己的故乡和父母,忽然生出无限眷恋,仿佛自己这一走,真的会永生永世不再相见。多年后客居他乡,回乡便成了一种奢望,于是便有了更多的回望。孤独时刻胸中便总有一股淡淡的、挥之不去的乡愁。沿着细细的电话线,或者是隔着无形的电波,用乡音和父母通话,话语不多,可那种氛围总是甜蜜和美好的。
有了女儿后,总喜欢逗她玩,有那么一阵子,特别喜欢看她生气瞪眼睛的样子。看着看着,就忆起了自己童年的样子,在莞尔一笑中,感叹时光的无情。那一刻,想必孩子内心是愤怒的、伤心的和失落的;可在大人眼里,因为隔着长长一段无法返回的时空,而变得美好起来。
工作后,十几年匆匆而过。有一年,和当年的同学相约某地,重叙旧情,心中不免忐忑起来,既期望却又害怕遇见我心中的那个她。当年的那个她变了吗?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还会是当年那个清瘦文静的样子吗?还有,当年牵手走过的杨柳是否还在?想着想着,忽又嗅到当年青春时光的气息,多年过后,那份美好在心中并不曾褪色半分。意外的是,相聚的时候并未见到她。那天,有失望,也有庆幸。想必她一定知道我会来,于是辞掉了这次难得的相聚,甘愿用遗憾换作永远的美好留在对方心中。
常常会看不清感情,于是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又尝到了甜蜜。常常会看不清自己,于是枕着一段光阴回望,才看清了当初自己身上的优点与不足。也常常会无法看清事实,于是走出来,站在外围远远地去望,心便有了明亮无比的力量。
枕着一段时光与你相望,我看到的是美丽的你,与真实的自己。
侯拥华著的《突然就开始想你了》是一本关于爱情、生活的情感故事合集。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念念不忘却不愿轻易言谈的人,让想念来的猝不及防。
当那些依依不舍的慢慢成了过往,当那些未曾告别的还是去了远方,这场想念却未曾因距离和时光而遗忘,却被酝酿得更加醇香。常常会看不清感情,于是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又尝到了甜蜜;常常会看不清自己,于是枕着一段光阴回望,才知道我是多么想你。
作者侯拥华是当红一线杂志《读者》《格言》等签约作家,中考美文作家,作品多次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特别关注》《青年博览》《格言》等刊物转载,已有多部作品出版。
《突然就开始想你了》精选文字充满灵性、干净唯美,如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深受读者好评。
作品类型涉及亲情、友情、爱情、个人情感感悟等,情节动人虐心,直戳泪点,细节铺垫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