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告别夜奶,甜睡一整夜;
不用哄不用摇,宝宝自己睡;
宝宝定时吃、定时睡、定时拉;
自制辅食,宝宝零抗拒;
80年育儿经验的百岁医师!
让全职妈妈一个人就能带宝宝,职场妈妈晚上带宝宝第二天仍精神饱满
轰动美国8年!台湾地区加印107次!连续36个月位居金石堂、诚品育儿榜NO.1!
110岁的丹玛医生,行医时间超过70年,作者林奂均从其70年的育儿经验中吸取精华与读者分享。《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主要讲述了如何轻松解决新生儿哭闹、作息混乱、喂食困难等问题,如何让孩子在十天内学会一觉到天亮,吃得营养,长得健康。
《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简介:世界最高龄医师,行医73年,103岁退休,110岁仍电话问诊,全球经验最丰富的儿科专家,百日咳疫苗研发者丹玛医师。
没请保姆,没有亲友帮忙,生养了11个孩子仍优雅迷人,丹玛医师育儿法实践者玛蒂亚姑姑。
帮你轻松解决宝宝哭闹不休、昼夜颠倒、辅食添加、营养均衡等问题,让你和孩子每天舒舒服服一觉到天亮!
《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作者林奂均的5个孩子,均按照丹玛医师育儿法养育,效果惊人!
6周大就能一觉到天亮,
妈妈能掌控孩子的作息,从不手忙脚乱,
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
比同龄宝宝少生病,早会爬早会走,
一个人轻松将5个孩子带大。
如何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表
一、 把宝宝叫醒
到了喂奶时间,就把宝宝叫醒。如果希望宝宝晚上能够一觉到天亮,而不是白天一直睡觉,我的做法是:喂奶时间快到时就把宝宝的房门打开,进去把窗帘拉开,让宝宝慢慢醒过来。如果喂奶时间到了,宝宝还在睡觉,我会把宝宝抱起来,交给喜欢宝宝的人抱一下,比如爸爸、爷爷、奶奶或亲友,请他们轻轻地叫醒宝宝。可以轻声跟宝宝说话,亲亲他,慢慢把他叫醒,也可以帮他脱掉几件衣服。
二、 要喂饱
每次喂奶都一定要喂饱。喂母奶时,每边各喂十到十五分钟。我们常跟宝宝开玩笑地说:“这不是吃点心哦。”尽量让宝宝在吃奶时保持清醒。如果宝宝还没吃饱就开始打瞌睡,可以挠挠他的脚底,摸摸他的小脸,或是把奶头拔开一段距离。尽量让宝宝吃够,可以撑到下次喂奶的时间。
三、 努力遵行“喂奶—玩耍—睡觉”的循环模式
白天的时候,不要让宝宝一吃完奶就睡觉。如果你在喂完奶后跟宝宝玩一下,他会玩得很开心,因为他才刚吃饱,觉得很满足。等宝宝玩累了之后,再上床就会睡得比较熟、比较久。等下次的喂奶时间一到,宝宝醒来时,刚好又是空腹。
很多人采用的是“喂奶—睡觉—玩耍”的循环模式。我认为这样的循环会让宝宝醒来时,肚子呈半饥饿状态,所以不能玩得很开心。宝宝可能也会觉得有点累,因为睡得不熟或比较短。宝宝醒来时如果是半饥饿、半疲倦的状态,一定会哭闹得厉害,这时妈妈就很容易在宝宝尚未空腹的情况下提前喂奶,结果宝宝就养成整天都在吃点心的习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怎么跟宝宝玩呢?动作一定要很轻。喂完奶、拍背打嗝后,可以跟宝宝说话,唱歌给宝宝听,看着宝宝的眼睛,摆动宝宝的脚,抱着宝宝在家里走一走。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我常让她们趴在毯子上,让她们看看家人在做什么。如果大家在吃饭,就把宝宝放在饭桌旁(或饭桌上),宝宝可以看大家吃饭。这时大家当然会忍不住一直看着宝宝,对他微笑,逗他开心。陪宝宝玩一阵子之后,他会开始有点累或哭闹,这时就把他放回床上睡觉,等到下次喂奶时间再抱起来。
只有最后一次喂奶的时间(晚上十点或十一点左右),我没有遵行这个“喂奶—玩耍—睡觉”的模式。经过一整天的活动,宝宝这时已经累了,我会在喂奶之后,小心地帮他拍背打嗝,换上干净的尿布,这时就不再陪他玩了,直接送他上床睡觉。
四、 万一宝宝提早醒来,还不到预定的喂奶时间怎么办?
这时我会尽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拖到喂奶时间。比如说,如果他比预定的喂奶时间提早一个小时醒来,我会帮他拍背打嗝,看他是不是不舒服,帮他换块干净的尿布,给他洗个澡,陪他玩一下。我会尽量拖到预定的喂奶时间,但各位爸爸妈妈,你们要通点人情,不要死守作息时间表。这个作息时间表是要帮助家里的气氛安详宁静,而不是要毁了这个家。
如果宝宝提前醒来,你已经花了一段时间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但还是没到喂奶的时间,这时候你就要变通一下了。回想一下,如果距离上次喂奶已经超过两三个小时,你就直接喂奶吧,让宝宝吃饱,这跟预定的作息时间表只不过差半小时或一小时而已。如果宝宝在一个小时之前才吃饱,那他可能不是因为饿才哭,这时可以帮宝宝拍背打嗝,让他舒服一点,看看他会不会再睡着。
五、 要有耐心,做法要一致
请记住,通常要花两三个礼拜的时间才能真的遵守一套作息时间表,你只要努力朝这个目标去做就对了。你会惊讶地发现宝宝竟然很快就能适应这个作息时间表,准时在喂奶时间醒来。有很多次,我看着时间,对家人或来访的朋友说:“宝宝现在应该要醒了。”话才刚说完,立刻就听到婴儿房传来哇哇的哭声。
P5-8
我的育儿智囊团
幸运的我
我结婚生子之后,身边围绕了一群顶尖的育儿高手,只是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如此幸运。我最好的朋友虽然小我一岁,那时已经有3个孩子,现在有5个,并且怀了第6个。她的家庭安详和乐、井然有序,5个孩子全在出生第6周到第10周之间就能够一觉睡到天亮。除了这个最好的朋友,我先生的姑姑玛蒂亚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她生了11个孩子,我可没开玩笑,11个!她的老幺今年3岁,跟我的二女儿同龄。这11个孩子全是她自己带,没请保姆,没请佣人,而且她看起来仍然美丽动人,身材苗条,她常跟大家说她是个快乐的妈妈。她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每个宝宝在经过10天内的训练之后,都能够一觉睡到天亮,她的老大甚至才训练4天就能够一觉到天亮!
玛蒂亚姑姑写了一本育儿的书——《丹玛医师说》(Dr.Denmark Said It),成了我最重要的育儿手册。她在书中详细记录了丹玛医师的育儿良言。丹玛医师是玛蒂亚姑姑的小儿科医师,也是全美国经验最丰富的小儿科医师(可能也是全球经验最丰富的小儿科医师之一)。丹玛医师在医学上的一大成就是,投注11年的时间研究百日咳疫苗,也就是今天每个孩童都必须接种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疫苗(DTP)中的百日咳疫苗。1998年,丹玛医师满百岁,她行医超过70年,直到103岁才因视力逐渐衰退而退休,但她仍然接受电话咨询,有很多人(包括我和我的朋友)会打长途电话向她请教。丹玛医师如今仍然头脑清楚,和蔼可亲,思路敏捷……而且仍在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我和我的孩子仍不断地从她的育儿忠告中获益良多。
所以,自从我怀了第一个孩子,就有一个完美的智囊团做靠山——有全美经验最丰富的小儿科医师,有养育11个孩子的妈妈,还有许许多多懂得训练宝宝一觉睡到天亮的妈妈朋友。现在轮到我来分享所学到的实用育儿智慧了。我见过很多家庭因为新生儿的来临,全家人累得精疲力竭,才一个小小的婴儿就把全家搞得鸡飞狗跳!相比之下,有些家庭虽然有五六个孩子,甚至11个孩子,但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全家浓浓的期盼和爱的氛围中诞生、成长,整个过程毫不慌张,充满安详与惊喜,父母轻松,孩子满足。育儿的方式其实可以截然不同!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父母轻松育儿,让家中的气氛更加安详与平和。
百岁医师的忠告
也许你心里会想,不知道能不能信任这个一百多岁的医师,担心她的医学常识已经过时。我跟你保证,丹玛医师给为人父母者的忠告,很多人直到今天仍受用无穷,而且她的医学智慧与育儿理念早就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这一点正是当今的医学理论所欠缺的!我信任丹玛医师在医学方面的智慧,因为她的理念远超越这个时代各种不同的趋势和潮流。亲爱的读者,你难道不知道吗?目前所流行的医学主张不见得都是正确的!这么多年来,所谓的医学“权威人士”,不知道犯过多少错误。比如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学专家,鼓励妈妈们喂宝宝配方奶,很多母亲就盲目地听从所谓医学专家的建议,导致很多妈妈打回奶针,小婴儿不得不喝奶粉。我自己就是喝奶粉长大的。几年后研究发现,当初那个建议实在错得离谱!据统计,喝奶粉长大的婴儿比较容易生病,也比较容易过敏。因为配方奶里少了母乳中所具备的抗体,而婴儿非常需要这种抗体来建立免疫系统。从很多方面来看,喝母乳都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宝宝不容易过敏,母乳好消化,妈妈罹患乳癌的几率也会降低等等。现在,许多年过去了,医学专家的看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们改变了原来的说法,重新鼓励母亲给宝宝喂母乳。
所谓“专家”(医师、心理医师、时事评论家)讲的话,不要一字不漏地轻易相信。妈妈们首先要自己好好想想,运用常识来判断一下有没有道理。我在本书中所分享的方法,不但在我自己的家庭中奏效,在许许多多使用这些方法的家庭中也都有惊人的效果。本书中凡引述丹玛医师的话,都是摘自玛蒂亚姑姑所写的《丹玛医师说》,以及丹玛医师所写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Every Child Should Have A Chance)。希望妈妈们通过本书认识丹玛医师后,会渐渐喜欢上她,而本书中多处摘录她智慧、风趣与合乎常理的主张,也希望能够带给你帮助。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重拾养儿育女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