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悍北方部落的崛起,铁骑与八旗席卷而来雄霸天下的罡风,于枭雄林立的血雨腥风中拾级而上,在中国历史丰碑上镌刻下大清王朝这道劲有力的大字!
在这里,我们将围绕着努尔哈赤这个神话般人物的一生展开线索,走进努尔哈赤真实的感情世界,走进大汗和他身边的女人,走进他的内心深处。
本书从皇太极登基以后为主要线索,一步步地分析这位名副其实的大清第一皇帝所处的战争年代纷至沓来的种种惹人思索的谜团,去感受这位皇帝内心成功的欣喜与失败的痛苦!
本书还为你揭开顺治身上缠绕不清的谜团:在几乎兵戈相见的危险时刻,顺治为什么能脱颖而出,登上皇位?多尔衮去世以后,顺治为什么对这个大清功臣掘坟鞭尸?顺治出家的烟幕中隐藏着这个看似风光的小皇帝多少难以示人的伤痛,等等。
金戈铁马,所向披靡。是努尔哈赤缔造了这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队。他改国号为清,正式建立了大清王朝。皇太极的一生是在与明朝的交战中度过的。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称得上是一位传奇天子……
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
引言/1
一、滚滚红尘中的少年努尔哈赤/3
1.幼年丧母——艰难的童年/3
2.虎口救人——命运拐点/5
3.苦学兵法——结识红颜知己/9
4.情动无声——初恋之伤/13
5.死里逃生——满人不吃狗肉/14
6.愤怒的力量——十三副盔甲起兵/17
二、遗憾的情感——与孟古格格深沉之爱/22
1.叶赫小公主——政治联姻/22
2.德貌兼备——后宫专宠/24
3.芳华早逝——千古遗恨/25
三、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30
1.叶赫挑衅——九部联盟讨伐建州/30
2.诱敌深入——九部联盟土崩瓦解/32
3.族内刺客——被不祥之感半夜惊醒/34
4.争权反目——杀死亲弟/36
四、“八王共治”来龙去脉/39
1.皇位之争——努尔哈赤杀子/39
2.一箭双雕——代善被废太子位/43
3.最后的期望——“八王共治”/52
五、天命可汗与叶赫美女东哥的爱恨情仇/54
1.美女悔婚——不嫁努尔哈赤/54
2.为美女战——连灭三部/56
3.金子和太阳的对决——建州与叶赫部结仇始末/61
4.战胜强敌——收复叶赫/67
六、建立后金,“黄袍加身”/72
1.天降异象——谋士现身/72
2.占抚顺——范文程立功/75
3.以少胜多——“萨尔浒之战”/79
七、迁都沈阳——历史性转折/83
1.来而不人——刺探军情/83
2.神奇兵法——攻陷沈阳/85
3.迅雷不及掩耳——攻陷辽阳/87
4.看高一步——迁都沈阳/92
5.英雄的隐痛——宁远惨败/95
八、与大妃阿巴亥恋情之谜/100
1.娇嫩公主——成熟大妃/100
2.扭曲的猜忌——被赶出宫/104
3.心灵渴望——屡召不至/108
4.又是政治——大妃生殉/111
跃马弯弓的马上帝王——皇太极
引言/115
一、分化瓦解“八王共治”
1.“汗谕”后面——忍辱负重/117
2.第一步——囚死堂兄/119
3.第二步——莽古尔泰集团覆灭/125
4.第三步——得传世玉玺/127
二、反间计除袁崇焕/133
1.兵不厌诈——偷袭朝鲜/133
2.遭遇强敌——宁锦失利/137
3.明将苦恼——带镣铐跳舞/142
4.强强交手——北京保卫战/146
5.蒋干盗书——反间计/152
6.千古冤案——袁崇焕之死/157
三、松锦之战/164
1.“剥玉米”——兵破锦州外城/164
2.杀手来了——皇太极命悬一线/166
3.断粮草——明败之因/170
4.掏心招——洪承畴被缚/176
5.美人计——洪承畴投降/179
四、皇太极与宸妃的传世恋情/185
1.一见钟情——海兰珠得宠/185
2.太子夭折——宸妃成疾/187
3.日夜兼程——未见最后一面/190
五、多尔衮与大玉儿/193
1.勇敢少年——打动少女心扉/193
2.吃醋的丈夫——忍而不发/195
3.为了玉儿——不继皇位/198
六、吴三桂与陈圆圆乱世中的爱情/202
1.独自救父——“辽东第一好汉”/202
2.相思成灾——坎坷的陈圆圆/206
3.有情人——劫后重逢/215
七、迁都北京/218
1.多尔衮——脱颖而出/218
2.皇帝猝死——宝座空落/222
3.看准时机——夺取北京/226
4.四面楚歌——站稳脚跟/229
为爱痴狂的情爱王子——顺治
引言/235
一、六岁福临即位/237
1.福临出生——一步妙棋/237
2.众多皇子——脱颖而出/242
3.临危不乱——福临即位/246
二、少年傀儡帝王/251
1.正襟危坐金銮殿——六岁帝王/251
2.韬光养晦——傀儡皇帝/256
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262
1.“南明”小朝廷——内忧外患/262
2.拼死抵抗——“扬州十日”屠城/264
3.剃头之罪——“嘉定三屠”/270
四、多尔衮与顺治的恩怨纠葛/274
1.靠山倒了——多尔衮猝死/274
2.傀儡之痛——掘坟鞭尸/276
五、少年天子的奇才大略/282
1.勤勉好学——任重道远/282
2.出手快——整饬皇族八旗/284
3.重用汉臣——任用贤才/289
4.明修法度——速治天下/295
六、顺治的婚姻与爱情/301
1.不畏阻挠——顺治废后/301
2.胡闹孩童——淫乱小皇帝/304
3.二次大婚——还是政治婚姻/306
4.千年等一回——一见钟情/307
5.暴戾皇帝——变成浪漫情人/311
6.美梦成真——终成眷属/313
7.逝者如斯——生者徒悲/319
七、顺治与汤若望的深厚友谊/323
1.向往回归——不解之缘/323
2.顺治与汤若望莫逆交之谜/324
3.无法企及——不入天主教/328
八、沉迷佛法因由/332
1.心城失守——郑成功来袭/332
2.自尊心的驱使——御驾亲征/334
3.佛缘深厚——龙脉延续/337
4.出家之战——早逝讣告/341
1.幼年丧母——艰难的童年
并没看见努尔哈赤的母亲有多大的福分,她在努尔哈赤十岁的时候就死了;也许她把自己的福分转移到儿子努尔哈赤身上了?
距今四百多年前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一天,在东北建州女真左卫一个贵族家庭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出世了,细心而疲惫的母亲发现他的一双脚掌心里有七个鲜红的痣。谁也想象不到,这个看上去与别的小孩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小家伙,会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成长成一个充满激情,富于无畏斗争精神的人。他带领着烟囱山下苏克素浒河畔的女真部族人,向佛阿拉、向赫图阿拉、向界藩、向辽阳、向沈阳进发,改朝换代开一朝帝业之基。他,就是后金国的缔造者,大清国的奠基人——天命可汗努尔哈赤。
说到努尔哈赤的出生,不能不提一下他的父亲、母亲。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拉氏,名叫额穆齐,是建州都督阿古的女儿。额穆齐未结婚之前虽然并非是天姿国色,但也是眉清目秀,百里挑一;更有甚者,额穆齐双眉之间有一个淡红色的圆痣,世人称“眉担日月”,据说是一副大富大贵的相貌。当时身为都督的阿古曾为他的女儿大摆擂台,比武择婿,而在众多女真豪杰中,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以骑马箭术精湛而夺魁,这样才娶得这位品貌端庄的夫人。额穆齐刚嫁给塔克世不久,有一天忽然见天眼大开,飞出一只雪羽金爪的神鹰,直扑己怀,于是身怀有孕。就这样,努尔哈赤便有了小白鹰下凡投胎转世的传说,甚至有的史书上记载其母怀胎十三个月乃生。白鹰借贵体转世,使这位“鸟的传人”神秘莫测。额穆齐共为塔克世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努尔哈赤下面还有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
努尔哈赤的名字是女真语,汉译为“野猪皮”。说明女真人愿意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像野猪皮肤那样的坚韧无比,又象征男儿长大后成为勇士。还有译为“厚皮老猪肉”的,象征富裕。幼年的努尔哈赤和普通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他像当时所有男孩子那样继承了女真人尚武的传统,酷爱骑马和射猎。努尔哈赤迷恋那拔脊而起、十分巍峨的呼兰哈达山,还有那清澈碧绿、长流不息的苏克素浒河。这山清水秀的故乡,正是努尔哈赤驰骋的摇篮。
努尔哈赤并非生来就是英雄,命运亦并非总是一向对他眷顾,他也有忍受屈辱的时光。努尔哈赤十岁那年,他的生母额穆齐突然去世,而由此带来的不幸,远远胜过丧母的悲哀。开始是继母那拉氏的白眼,继之是父亲的辱骂。努尔哈赤不再拥有家的温暖。不知是出于褊狭自私,还是出于女人的妒忌。虽然额穆齐的死,使那拉氏松了一口气,可是她剩下的三个尚未成人的孩子仍被视如眼中钉、肉中刺。她嫌弃他们,鄙视他们,甚至无缘无故、无中生有地指责他们。那拉氏是哈达贝勒王台养的族女,她倚仗养父的势力在家庭中飞扬跋扈。而惑于妇言的塔克世非但不明视听,反而把母子之间的不睦,统统归咎于无辜的努尔哈赤兄弟。他责罚他们,警告他们;努尔哈赤兄弟饱尝痛苦,对努尔哈赤来说,家已名存实亡。失去母爱,已是不幸,随之而来的家道中衰,更加剧了这种不幸。整日都是继母怨天尤人的唠叨和指桑骂槐的喊叫,同时还有言过其实的“哭穷”。于是,尚无自立能力的努尔哈赤又成为矛盾的焦点,他被看成家庭的包袱,生活的拖累。努尔哈赤生来不苟言笑。父母的冷言,生活的冷酷,使沉默寡言的他变得淡然和冷漠。他默默地忍受着,没有辩白,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虽然名誉上是酋长,但经常逗留在抚顺马市做买卖,实际是个商人。尽管祖父觉昌安对努尔哈赤兄弟很好,但由于他长期不回家,所以也照顾不了自己的孙子。面对冷似冰霜的家庭,童年的努尔哈赤不得不寻求独自谋生的道路。
在生活的逼迫下,努尔哈赤走进山林,加入了采集山货人的行列。他常常爬山越岭,出没在山林之中,采集松子、木耳、蘑菇、人参,并猎取野禽等,然后再随大人将这些山货送往抚顺马市出售,作为自己生活费用的来源。
一天晚上,几个与努尔哈赤一起上山挖参的弟兄正愁眉不展地休息。突然,一阵狂风大作,接着又是一声吼叫,几个兄弟一看,只见一只斑斓猛虎,瞪着像两盏灯似的眼睛蹲在他们正在休息的土仓子之外。关东山里的人称老虎为山神爷。按照山规,放山人遇到老虎,必须向虎投掷帽子,谁的帽子被虎叼走,谁就做老虎的点心。于是几个兄弟一个接一个地把帽子扔给老虎。可是老虎对哪顶帽子也不理睬,而努尔哈赤最后把帽子投出后,老虎叼起他的帽子,慢腾腾地走了。努尔哈赤只好告别众兄弟,跟着老虎走去,不知道翻了几座山和几个冈,老虎也没有回头,终于到了一座悬崖的平台上。努尔哈赤想,这回你可要吃我了,然后他闭目等死。但过了好长时间却不见动静。努尔哈赤睁开眼睛一看,老虎不见了,而目光下,一片人参叶子。努尔哈赤兴奋地挖着,他发现下面都是些六品叶的宝参。他高兴得大叫起来,然而大有收获的努尔哈赤却无论如何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直到天亮他打火堆开烟,才被同伙儿发现。他们惊讶地发现他不仅没喂山神爷,还挖到了七七四十九棵大人参。
几年后,努尔哈赤已经长到了十五岁,尽管他做了种种努力,但辛勤的奔波和为家中攒下的钱,却没有得到继母丝毫的怜悯,换来的是更加变本加厉的羞辱。努尔哈赤不得不离开了家,走进大山里,因为大山不仅可以给他提供人参、貂皮等物品,努尔哈赤用这些山货换钱,可以带给他生活上的保障;同时,大山带给他的那种宽阔的胸怀也让他感到沉迷。
大凡在历史的波涛中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英雄人物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定性。努尔哈赤动荡的少年生活让他四处漂泊,这样的经历反而让他更开阔、更宽容。惊险而苦难的生活把他锻炼成为一个有谋略的人,领袖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