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描述了社会工作督导艺术。作者力求帮助读者了解督导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地位、作用、实施督导的过程以及目前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本书列举了大量生动的案例,通过“杂取种种人”的“艺术加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个督导的“典型形象”。
本书全面描述了社会工作督导艺术。作者力求帮助读者了解督导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地位、作用、实施督导的过程以及目前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其目的是为学习如何做好督导工作奠定知识基础并做好必要的准备。该书自1976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就广受关注,是社会工作督导领域的经典之作,成为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教科书。目前翻译的第四版是最新版本,反映了社会工作督导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本书对于督导不仅有理论上的阐述,而且提供了丰富的实际工作案例分析与工作指南,对于从事和接受督导的员工及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督导知识来源。
序/1
致谢/1
第一章 历史、定义和意义/1
历史沿革/1
概念的形成/15
督导的定义/19
定义的经验效度/19
社会工作督导的生态环境/22
社会工作督导的人口特征/26
督导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27
小结/36
第二章 行政性督导/37
导言:组织的科层制/37
任务/38
小结/61
第三章 行政性督导工作中的问题/63
连带责任问题/63
权威与权力问题/66
督导权威与权力的来源/67
运用督导权威中的问题/77
规章制度、违章办事和纪律处分问题/88
小结/100
第四章 教育性督导的定义、分类、内容和方法/101
区别于在职培训与员工发展的教育性督导/101
教育性督导的意义/102
教育性督导与行政性督导的联系/103
教育性督导的内容/106
个别督导/112
过程研究/128
个案示范/130
小结/136
第五章 教育性督导的原则与问题/137
富有成效的教与学的条件导论/137
建立教育性督导的架构/151
教育性督导中督导员与受督导者的关系的重要性/151
实施教育性督导中督导员的问题/153
区分教育性督导与治疗/156
开展治疗性教育督导中的问题/160
对督导与治疗的区别的接纳:经验性数据/162
教育性督导中的并行进程/163
发展性督导/166
小结/169
第六章 支持性督导/170
绪论/170
职业倦怠的定义与表现/175
受督导者所承受的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来源/178
职业倦怠中工作者个性上的因素/191
开展支持性督导/193
重点总结与局限/203
支持性督导的价值:研究发现/204
受督导者获得支持的其他来源/207
受督导者的博弈/209
反博弈/216
督导中的幽默/217
小结/218
第七章 走上督导岗位遇到的问题与压力/219
从工作者到督导员的转变/220
与成为督导员有关的压力总结/228
担当督导工作的压力:身为督导员遇到的问题/228
督导员的现实压力:人的多样性带来的挑战/232
与职级有关的问题/244
督导员所遇到的压力总结/247
应对压力:督导员的适应力问题/248
督导员的博弈/251
“好”督导员/253
小结/256
第八章 评估/257
定义/257
评估的价值/259
评估的目标/262
对评估的反感/263
合意的评估程序/266
召开评估会议的过程/270
沟通与运用评估/274
评估中容易犯的错误/276
评估纲要和评价形式/278
评估内容/280
评估资料的来源/292
对督导员的评估/294
有争议的问题/299
小结/304
第九章 小组督导/305
定义/305
小组督导的优势/306
小组督导的劣势/312
恰当地运用个别督导与小组督导/315
有关小组督导的研究/315
小组督导的过程/317
小组督导中的幽默/328
小组督导案例/329
小结/333
第十章 问题与创新/335
对工作表现的观察:问题的性质/335
对工作表现的直接观察/340
通过录音录像资料进行观察:对工作表现的间接观察/342
面谈中的现场督导/347
无休止督导问题/352
旨在增加工作者自主性的创新/358
无休止督导与去科层化/359
管理式照顾环境下的督导/362
问题:专业人员与科层制/367
督导工作中的一些伦理困境/370
性别歧视与社会工作行政管理/373
督导教育问题/375
一个视角:专业督导的积极价值/376
小结/380
参考文献/381
人名与主题词对照表(索引)/436
译后记/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