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心武小说/名家精品阅读之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晓明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现当代文学大师刘心武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美、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热点话题,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内容推荐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书收录了现当代文学大师刘心武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美、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热点话题,并附有名师的精彩评析。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

目录

一畦春韭绿

等待决定

母校留念

黑墙

贾元春之死

看不见的朋友

我可不怕十三岁

她有一头披肩发

到远处去发信

京漂女

小样儿

水锚

绣鸳鸯

第八棵馒头柳

五花肉

楼前白玉兰

冬日看海人

站冰

试读章节

跟艾凯获的第一次握手,给我带来了老大的不愉快。

艾凯获走开好几分钟,没影儿了,我走到公共汽车站等汽车,这时候就有个人站到我身边,轻声地跟我说,你过来—下。我跟他过去了—下,就在人行道的大杨树底下。那人问我,刚才你跟谁说话呢?我说,没跟谁说话呀!他说,怎么没说话,你们还握了手呢!我说,啊,是那么回事儿……他听完我的解释,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说,唔,你以后要注意点啊!他走了,汽车来了,我挤上车,心中不忿,我学雷锋,都学到国际主义高度了,要我以后注意什么?!恰巧汽车拐大弯,身边人的大屁股整个儿杵到了我髋骨上,我扯起嗓子便抗议:别跟我这么亲密无间,成不成?!

可也真是祸兮福所倚。过了几天,我们单位工宣队队长忽然满面春风地召见了我,说是要在大会上表扬我,因为我学雷锋的事迹在外国专家当中已经传为美谈了……我除了拼命地谦虚,加上分外地谨慎,还能怎么样呢?

二十年前,我和艾凯获第二次握手。那时我在杂志上发表了几篇小说,属于“反思文学”之流,艾凯获负责翻译我其中的一篇,实际上他已经翻译出一稿了,但有些个疑难处,必须当面请我解说,于是通过单位——那时单位已没工宣队了,权力机构称“临时领导小组”——安排了我们的会面。地点是在我们单位的会客室。“临时领导小组”负责外事活动的老魏没坐暖沙发就要撤退,我一再让他留下,他也还是没留,只剩下我和艾凯获两个人呆在那屋子里。说实话,二十年前的我,在那么个场合,心里头可真是有些个不踏实。不过艾凯获一点儿没有难为我,他没问什么尖锐、敏感的问题,倒是为我小说里的诸如“瓜菜代”、“猫儿腻”、“以外事促内事”等词语短句讨论了好半天。

后来艾凯获回他的祖国了,我没想念他。忽然有一年的元旦,我接到他寄来的一张贺年卡,贺年卡上的祝辞是现成的,他只签了一个名,准确地说,是签了两个名,一个用他母语签的,一个用汉字签的,他的汉字看上去可不怎么样,没他的中国话漂亮。那时我很少有从西方国家寄来的贺卡,因此把它陈列在窗台上最抢眼的地方。有一天我侄子跑了来,见了贺卡便问,装贺卡的信封呢?我说没保留,他伸出食指点着我,把头摇得活像个拨浪鼓,半天说不出话来。

侄子这些年来,可以说是我的启蒙师。启什么蒙?凡一种新潮起来,我尚懵懵懂懂,他总是在飘然而至时,给我棒喝,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悟。国外贴有盖销票的实际封之宝贵,远胜于国外的贺卡,这便是他给我启蒙,使我从蒙昧状态中惊醒之一例。

偏巧侄子那时在红友宾馆工作。据他说,原来的那些外国专家,特别是从西方来的专家,其实在其本国,简直什么也不是,不过是些个在大学里学了几年中文,往往还并没取得什么学位的年轻人罢了。他们只是因为左倾,像艾凯获,是他们那个国家的红卫兵,好像还不止是红卫兵,他们十几二十个小伙子、小姑娘,还成立了共产党,当然,那边原本有共产党,可他们认为那个党已然变修,唯有他们才算是真正纯正的共产党,为与变修的那个党区别开,所以他们的共产党是要加括弧的,括弧里注明马列字样!他们可不是闹着玩儿,是真格儿地干革命!他们的党魁,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时,是来北京取过经,被毛主席接见过的!侄子煞有介事地跟我说,艾凯获只差一票,没被选进那个括弧中注明马列的党的政治局,否则,毛主席接见时,他也会在座,而且《人民日报》头版还会登出大照片来!……侄子说,现在,像艾凯获那样的外国专家,差不多都被礼貌地辞聘了,当然,也不能说他们没有贡献,比如,光是翻译“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狠斗私字一闪念”什么的,也得说是没功劳有苦劳吧!……可是,现在请的外国专家,好像都是正儿八经的学者、教授了,当然啦,这些个专家也许写过关于墨子或者《红楼梦》的论文,可是却听不懂“在大跃进那时候”这样的话,竟然傻问:什么?在使劲儿一大蹦的时候,那是什么时候?!……侄子的这些闲言碎语,我听来心烦气闷,便给他来了句:偏你知道!

P2-3

序言

提到刘心武,不能不谈及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这篇小说掀起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推动了“伤痕文学”的涌现。“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率先以勇敢的、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文学,是积极投身于思想解放运动,拨乱反正的文学。这种小说当时也被称为“问题小说”。这些小说不仅揭露和控诉了“文革”中‘‘左”的思潮对人们思想和人格的戕害,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批判;不仅写“外伤”,更在写“内伤”。“伤痕文学”给人以深刻启迪。可以这样假设:当初没有《班主任》的轰动,没有作家思想的解放,也许就不会有今日文学之辉煌。

然而今日之作品已经很难令人想起《班主任》的作者了,因为刘心武早已卸下了往日宣传家、政治家、教育家的职责,转而心忧众生,诉说着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是进入90年代,刘心武小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在描写现实方面,有韧性,不走捷径,肯下工夫,不愿重复和欣赏自己的过去。这也是刘心武对自身的巨大超越,是他时至今日依然拥有众多读者的真正原因。

刘心武小说的魅力何以如此绵长持久?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他的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从他的作品中能明显地感到时代的脉动,因此,他的小说可以当成那一时代的历史来读。比如入选本书的《母校留念》是写“文革”中发生的事,《等待决定》和《黑墙》是写“文革”结束不久,人们头脑中“左”的思想还没有被彻底清除时畏首畏尾的思维模式。而《一畦春韭绿》、《京漂女》、《绣鸳鸯》已经明显地感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随着国门的开放,也呈现了多角度的思维,人们的行为也更具有个性了。

刘心武小说富有魅力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塑造了—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刘心武小说中,有一大批具有敬业精神的代表人物。《到远处去发信》中的老马是一位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的普通邮递员。他没有华丽的服饰,却有着“轰轰烈烈”的辉煌业绩;没有出众的容颜,却有着甘于奉献的精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作如旧,老马却老了,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为别人送了一辈子信的老马,最大的愿望却是能收到从邮局寄来的一封信。多么朴实的愿望,难道不会给人们的思想以巨大的冲击吗?同样,小说《冬日看海人》中那位来自西北小镇的小学教师、《五花肉》中的老罗等,都是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都以敬业、真诚、善良获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喜爱。对这些小人物的描写,都在启迪人们,人生有了明确的追求,生命就会绽放异样的光彩。

另—篇小说《京漂女》讲述了京漂一族的苦涩心声。他们忍受着文艺场的残酷竞争,情绪多变,喜怒无常,为了追逐名利而苦闷,为早日成名,费尽心思。现实的残酷与成名理想的巨大落差,使他们尝尽了人间的苦味。京漂女如同无所归依的舞女,苦味,从心窝到眼窝,又从眼窝到心窝。

他在塑造了各色各样小人物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小说《贼》就以幽默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从犯罪到自省的反面人物形象。作品细腻地描写了“贼”的表情及心理变化,首先是愣愣地,摩挲着下巴,然后犹豫了—下……直到大滴的眼泪从他的眼角溢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渐渐地由自我反省,到自我挣扎,最后实现了自我解脱,并且主动地剖析了自己之所为。这是一个痛苦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痛苦的自我解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贼如同破茧之飞蛾,获得了新生。

刘心武的小说不仅写单个的人,还擅长描写某一社会群体,《站冰》就表现了社会各色人物的生活景观。司机潘全清真诚朴实,待人热情却为生活而奔波、操劳。另一个民工薛冰思想单纯,勤劳肯干,但当心爱的人为了金钱,为了享受而另攀高枝时,他受到了重大的精神打击,迫于生计只好无奈地参加站冰。这篇小说语言平实,铿锵有力,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提醒人们关注这些生活在城市社会底层的各色小人物。

 刘心武小说人物众多,包罗万千,展示人生百态,以上不曾提到的还有喜欢谄媚、逢迎的小样儿,盲目跟风的何秀穗以及《水锚》中思想诡异的“我”,金钱至上的大秦等等。作者用一粒沙折射了太阳的光辉,用一个人写尽了世态的炎凉。

刘心武曾说过:“铖的写作,我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故事上基本是与我共时空的……每个作品都要追溯到文化历史层面,多关注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各色小人物,探讨一些人们司空见惯都不愿意端详之事,善于捕捉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和事。剖析一些亘古不变的人生基本问题。”曾经的辉煌与轰动,现在的受人瞩目,无不说明其魅力所在。这是对他永远忠实于自己,潜心创作,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的最好回报。

刘心武小说的第三个特点在于题材的广泛。如果说,做过中学教师的刘心武写出《班主任》、《母校留念》、《我可不怕十三岁》、《看不见的朋友》等校园题材的小说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他的笔触进一步伸入到社会生活,以邮递员、飘逸的厦门女郎、京城的“北漂一族”、时髦的现代青年、清扫工人、相濡以沫的平凡夫妇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是作者长期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的结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