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女奴引发王族恩怨,乱世风云演绎倾城之恋,呈现远古战场的气势磅礴,群雄逐鹿尽显英难本色!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国自成汤称霸中原以来已历四百年,经过几代庸主的沉沦,终于迎来了年轻有为的雄王武丁,殷商大地也有了中兴的迹象。就在这个时候,受到中原文化熏陶的北方民族——凤族渐渐兴起。阴差阳错之下,年轻气盛的凤族新首领易误以为其心爱的女奴西鸾被殷王夺走,愤而对南方宣战,开始了争霸的战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女奴之天命之择/乱世离歌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政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绝色女奴引发王族恩怨,乱世风云演绎倾城之恋,呈现远古战场的气势磅礴,群雄逐鹿尽显英难本色!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国自成汤称霸中原以来已历四百年,经过几代庸主的沉沦,终于迎来了年轻有为的雄王武丁,殷商大地也有了中兴的迹象。就在这个时候,受到中原文化熏陶的北方民族——凤族渐渐兴起。阴差阳错之下,年轻气盛的凤族新首领易误以为其心爱的女奴西鸾被殷王夺走,愤而对南方宣战,开始了争霸的战争…… 内容推荐 放弃了神使女身份,摆脱了羁绊,西鸾像小鸟一般向易飞去。天神眷顾,让他们意外重逢。而战争的阴影徘徊不去,这对恋人的宿命,最后的谜底,也将渐渐揭开。 沉浸在狂喜中的易不曾想到,西鸾竟会最终在他的生命中消失。得而复失令他悲恸狂乱,然而敌人已经来到了面前。 武丁、妇好率大军亲征,殷商与盟城的决战将在北方的平原上展开。各族密切关注着这场决定自己命运的战争,而此时,巨鸾族首领武宽也悄然到来,他决心以自己的方式来终结易的天命。 智慧与阴谋,力量与勇气,将加入这场惨烈的角逐。身陷囹圄的西鸾全然不知,易正在走向他生命的尽头…… 目录 第一章 云都 第二章 琮殇 第三章 再会 第四章 奇雾 第五章 芳逝 第六章 遗命 第七章 大武 第八章 疤痕 第九章 幽禁 第十章 粲阳 第十一章 鏖战 第十二章 黄昏 第十三章 莫伤 余音 附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云都 “啾啾雁鸣,未知何向,唧唧鸠云,未知其乡。所闻所去,山远水长,伊在彼之方……” 仍然只能在梦中与她相聚…… 易睁开眼睛,试图重温梦境的邂逅。“西鸾,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他坐了起来,目光扫过身畔的侍寝美人——她显然已醒,但仍微闭双睛假装熟睡。温和的阳光透过帐帘缝隙洒在她光滑的脸上,平添了一股撩人的韵味。 易微笑着,手掌轻轻滑过她的脸庞,抚摸她裸露着的肩膀,“神明其实并没有亏待我……” 帐外忽然响起了嘈杂的声响,易披衣袍掀帘而出,见薛辉、瓘等近卫武士已在等候。 “出了什么事?”易问道。 “王,乌纥的运粮队伍遭到了袭击。”薛辉答道,挥手唤部下扶来一个武士。那人受了箭伤,咬着牙硬挺着走了过来,向易半跪行礼,“凤王天威……” 易摆了摆手,“究竟怎么回事?” “小人是竖僖族长属下的卫士,本来随族长为大军运送粮食,但我们在路上遭到了袭击……粮食都被烧毁,族长也受了重伤,命小人赶来报信……” 易有些不快,问道:“有多少人袭击你们?” “大概……大概一、二百人吧……” 易冷笑,自然毫不相信,心道:“似他这种败兵,多半夸大敌人数量,实际应当不会超过一百。”便说道:“我曾与竖僖约定,每次他至少要带领五百人护送粮食……” “是,我们这次确实……有五百人运送……” 此言一出,周围凤人武士的脸上皆露出鄙夷之色。 易深深吸了一口气,道:“也就是说,你们五百人反而被一百人打得抱头乱窜,鼻青脸肿?” 那人的脸登时变成酱色,“是……是的……”他隐隐感觉到周围的气氛不妙,连忙辩解:“可那些贼人实在厉害,个个武艺高强,我们的人几乎都是一招就被放倒了……” “你们死了多少人?” “小人离开得早,还不太清楚,似乎有好几十人当场就挂了,另有近百人重伤,其余的也大都带伤……” “那么贼人死了多少?” “可能……大概……至少有十几个吧……” 易见他语无伦次,不禁苦笑,暗道:“看来竖僖确实受了重伤,否则以他的精明狡诈,起码该选个擅长撒谎的家伙来报信。”挥手令他退下。 薛辉道:“乌纥人虽然不堪大用,但历经多年战事磨练也绝非草包之流,能令他们如此蒙羞,定不是寻常贼人。” 易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只有琮人才做得到——大概又是殷北侯的伎俩吧。”思考片刻后,道:“薛辉,通知各军将领到军帐议事,我随后便到。” 薛辉等人领命而退。易转身回到寝帐,见侍妾袖姬已经起来,正对着铜镜梳理头发。她早已睡醒,刚才帐外的对话应该全都听见。 “你父亲受了重伤……”易缓缓地道。 那美丽匀称的身体抖动了一下,低着头道:“他虽然有过错……,请王……不要责罚他……” 易微笑着点头应允,又道:“如果你惦念他,我便派人送你回乌纥。” 袖姬闻言轻轻咬着嘴唇,并没有说话。 “我去派人准备车马。” “不……”袖姬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抹忧虑,“不必了……我父亲一向担心引起王上的猜忌,我即使回去,仍会被他立刻送回来。” 易笑了笑,仍命人备好车马。“还是回去吧,就算立即被送回来,至少也见他一面……” 军帐内,凤军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愁眉不展,静等着易王的到来。不久前对琮军主力的大胜无疑是一剂猛药,曾令有凤国的战士们亢奋不已,然而药力此时已消耗得差不多,众人的心情越来越被不顺利的局势所左右。 土方的依诸格和鬼方的庚虢明是众将中有权利坐着的人,比起赌博全部家当的凤人,他们的心情要轻松很多。“我看还是撤走算了……”依诸格忽然说道,“反正此战歼灭了琮人的大军,也有很多缴获,怎么说都是赚了。各位不妨也劝劝凤王……” 术别皱着眉头,冷冷看着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心中早有一种强烈的厌恶感,“草原之神怎会为土方生出这种人物,毫无勇士的刚强与果敢,仅懂得依仗身份迫使部下为其卖命……”他此时身为凤将之首,终不能不理依诸格的话茬,只得道:“正是由于先前的大胜,此时才是消灭琮人的最好机会。依诸格王子,令弟也是死在琮人之手,如今凶手还没能捉到,王子难道不想为他报仇吗?” 依诸格嘿嘿笑了笑,说道:“神明早为每个人定下了命数,我弟弟的天命如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何况如今战局不利,我虽然有心报复,也不能无视生者的命运……” 他话音未落,却听凤王的声音道:“不愧是依诸格王子,识大体,懂大略。”只见易掀开帐帘,自外而入。 依诸格听他夸赞自己,急忙笑脸相迎。 易笑道:“王子放心,土方的大仇就是我盟城的大仇,我军定将琮城攻破,誓报此仇。” 依诸格听着他的话顺耳之极,然而琢磨之余又觉得不对劲,不禁愣在了一边。 众凤将均心中窃笑,一齐向凤王行礼,开始禀报军务。 “琮人的主力军队虽然覆没,但许多附属小国派来的一些援军还在城内,加上殷北侯剩余的近卫武士以及组织起来的许多平民,防守琮城并不算困难。城上还时常缒下精锐武士袭击我们……” “土山已经架起,有军士不停向城内放箭,但收效不大……” “如今攻城伤亡的人数,已经超出了前日决战伤亡的人数……” 最后,薛辉又把粮队遇袭的事情向众人说了一遍。这件事很多人原不知道,不免大惊失色。 “我们现在的粮食还可以维持多久?”易问道。 “顶多十天……”薛辉道,“乌纥人已经保证会重新运送粮食过来,但问题是:他们很可能会再次遇到袭击。王,是不是增加精锐武士保护?” “派人保护嘛……”易想了想,忽然向依诸格看去,“王子,粮食对我们非常重要,我看只有土方的精锐战士才有实力护送……”如今攻打城池,土方与鬼方的骑兵发挥不了作用,一直闲置,此时正可派上用场。 前日与琮人决战,鬼方曾与虎骁卫有一场恶斗,结果势均力敌,虽然不能活捉殷北侯,却也颇受友军赞誉。与之相比,土方则显得乏善可陈,此时凤王亲自请求,依诸格倒也不能推托,只好应允。 “那么,我们继续回到琮城的事项上……”易说道,“从今天开始,撤去包围,在正面聚拢大军。” 众将都一怔。“为……为什么?” “正如所说,琮人在大军的围攻下只会拼命坚守,我军虽然处于优势,但长期包围攻打实在损失太重,即使破城,我们也消耗光了。不如减缓压力,令坚者懈,令悍者骄,令怯者逃,然后寻找机会一举破之!” 围绕着凤琮主战场,相关各方的消息一一传来。 纪方的宗万杀光了所有反对者后继位方伯,同时表示效忠凤王,派遣军队助凤伐琮。 珲及其追随者在宕险的暴动遭到凤人的遏制,不得已退出宕险,结果被东国各族联军击溃。珲再次逃亡,下落不明。 新鸾城最终没有派遣军队进攻鹿城,而单独偷袭鹿城的番奴人遭到了当地居民的猛烈反击。正如玉白凰所料,偷袭者并无攻破鹿城的决心,在与抵抗者象征性地厮打几场后,便带着从附近掳来的女俘和财物高高兴兴地回番地了。 至此,北侯联络各方面围攻凤国的计划完全失败。 不过殷商方面竟出乎琮方的意料派出了援军,可惜他们最终也没能到达琮城。负责在南线警戒的凤将遥早有准备,于险要处设伏,放箭袭击,殷军猝不及防多数被射死。遥曾受易的指令,尽量避免刺激殷商加入战局,便劝说幸存者投降,可得免死,岂料殷人并不领情,为首头目见突围无望,大呼“宁死不辱”,率领余人自杀。易听说之后也无可奈何,只好遣使者将所有尸体以车马盛之,送归殷土。 这样,断绝所有外援的琮方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 消息传到新鸾城里,巨鸾贵族们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难过。庆幸的是,他们及时退出了这场没有胜算的战争,既避免了无谓的消耗,又不至于过分引起凤人的注意。但他们原本对北侯玖抱有极高期望——如今凤族愈加强大,若想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复仇实在是难比登天,正面战场交锋取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最好的办法,仍是借助外力尽量沉重地削弱凤族,然后再图报复。可惜不可一世的琮人却在战场上两次败给凤氏,将北方霸主的位置拱手相让,而有凤国则从今往后愈加威势蔽天。巨鸾人再想报仇,就要等待其他机会了。 所幸除了少数急于报仇者,大多数的巨鸾人还是很乐意享受当前的和平生活。P1-5 后记 第一章 附记 周与夏后 本章内容涉及到了一个新的势力:周方。也就是后世推翻商纣的周。毕竟是殷商时代的小说,倘若不关照一下其时已经逐渐兴起的周族,总有些说不过去。 一般来说,大家对于周的了解往往是多于殷商的。 关于周的起源,传统说法是,其始祖弃(即后稷)为尧舜时代辅佐大禹治水的干臣,发明了农耕,开创了农业时代。弃传十五世,文王昌开始致力于推翻殷商,并于十六世武王发时完成霸业。但学者们考较夏商周的世数却发生了矛盾:夏共传了十四世,代夏的商更传十七世,倘若弃真的与禹同时代,为何至商末文王才只有十五世?相差实在太悬殊了。 因此又有一种与传统不同的说法,认为周始祖弃实际是夏末商初的人,并且一些西周的文献也证明了这一点,表示弃乃是继夏之人——换句话说,周族可能是夏的分支。另外,根据周初的记载,周人常常自称是夏人、夏裔,称国家为夏国,更加印证了此说法的可信。 本小说在这一方面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关于云都:周始祖弃的十世孙名为高圉,十一世孙名为亚圉,两人都曾是周国的有为首领(参见《史记》)。云都为高圉之子,亚圉之弟。 第二章 附记 关于开篇辞 开篇辞“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日商是常……”摘自《诗经·商颂·殷武》。 此篇《殷武》是后世殷人在祭祀中歌颂武丁的祭文,本文取的部分文字便是关于武丁讨伐荆楚的内容,因为与小说的背景相符,便加以摘引。 第六章 附记 卜辞 本章之中涉及了一条卜辞:“己酉卜,穷贞:鬼方、凤易侵我北邑,亡田。九月。” 这是根据一条真实的甲骨文卜辞变化而来的,原辞为:“己酉卜,穷贞:鬼方易,亡田。五月。”大意是说:在己酉这一天,一个叫做穷的卜者进行占卜。‘鬼方易,亡田。”则是对这次占卜应验情况的记录。易一般释为扬,鬼方易指鬼方遁逃。也有资料将易释为人名。 到目前为止,这位穷先生刻写龟甲时的真实意图尚无法判定,倘若易真的是人名,那么我要得意一番——三千年前便有人与我暗合了。 第九章 附记 石桃这个家伙 石桃其实就是个不算太走运的韦小宝。 韦小宝是金庸先生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之一,他狡猾,好色,极重义气但本领不济,被认为反映了市井小人最天然的属性。当然作为主角,最重要的是,他的运气非常好。 石桃的个性就是以韦小宝为模板的,但很可惜,他没有韦小宝那么走运。他有些小聪明,但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立过什么功劳,远不及伧鬼有用;他也像正常少年般觊觎着女色,然而追女成绩糟糕;他很看重义气(当然,和韦香主一样,有时候对于义气也很滑头的),一直把宽当做大哥,但是比起小宝攀上了皇帝、总舵主、独臂神尼、外国公主……石桃的靠山实在是薄弱得多。与韦小宝最一致的是本领不济,不过韦爵爷至少还有神行百变、护体宝甲、罗刹火枪等等又好看又好玩的东东,可怜的石桃就显得太稀松平常了。 因为大多数有着典型属性的小人物都没有《鹿鼎记》主角享有的官运、财运、桃花运,所以,运气较好者也多半类似石桃。 石桃没有超级的运气,他所能做到的只有找好位置,不站错队而已。他的武艺不及小白,智谋不及伧鬼,大概同伴盗贼中任何一个都比他要出色,但他很忠诚可靠,对宽言听计从,并与宽有着同生共死的经历,故而终究能够成为同伴里面的三号人物。 以前翻看历史,总对层出不穷的任人唯亲之事觉得遗憾。历史上太多的皇帝、首领之流,废黜了身边的贤卿,却提拔无能但亲近的小人。譬如齐桓公宠用易牙、汉武帝刘彻重用李广利、后主刘禅宠信黄皓、唐玄宗任用杨国忠、朱由校宠信魏忠贤,还有乾隆倚重和坤(这个人虽不能称为无能,但却也是极佳的反面教材)等等,大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这种事很难完全将之归责为用人不察,因为很多犯错误的都是一代雄主明君。 大体上还是亲近惹的祸。 女皇武则天有一次让武三思推荐忠诚贤良的人。武三思道:“和我关系好的人都是忠直贤良的人。”女皇不悦道:“你岂不是任人唯亲吗?”对方答道:“如果跟我不亲近,我又怎么知道是不是贤良的人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亲近的人往往比较忠诚可靠(至少看起来是这样),一旦委以重任可以更好地辅佐自己,不亲近的人即使有天大的才华,但也容易造成离心离德的后果。换句话说,倘若不是刘备,没有关、张、赵这样实力超群的死党,倘若只是刘表这样的二流角色,只有手下的黄祖、蔡瑁这种烂木头比较亲近,也只好用来撑大梁了——什么?!黄忠、魏延也在手底下工作?可他们是谁呀?压根没听说过。 在几千年文明之中,任人唯亲远比任人唯贤有市场,而且很多历史上的胜利者,只不过是他们网罗的亲近之人能力比较强而已。朱元璋起兵打天下,身边赫赫有名的将领大部分都是他的同乡或子侄。因此从效率来看,任人唯亲未必就不好,只不过任人唯亲的成功例子都带来好的结果,不会被当做惨痛教训,警示后人。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也是基于任人唯亲,而获得的报答是空前壮观的不世武功(当然他基于同样的理由重用李广利,则是相当糟糕的败笔)。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国人的发达之路除了亲属关系之外,也往往来源于结交,这种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心之中,也因此,搞好裙带关系往往能得到更好的回报。故而对于领导者来说,任人唯贤并不一定没有祸患,而任人唯亲也不一定会带来灾难,两者并不绝对,关键是能够将任贤与任亲结合起来,处理好其间关系,大贤使之近,大亲使之用。如刘备可以使天下奇才诸葛亮成为一生的知己,也可以使才能差些的同乡简雍发挥适当的作用,这都是非常厉害的用人之术。 对于宽来说,他可以重用伧鬼、小白、管玉、辛卞这些豪杰,当然也就能容得下一个才干虽逊,但忠心可表的石桃做部下。而石桃虽是个小人物,却对于他的宽哥起着正面的作用。我个人觉得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也打算让他好好地活到小说结束。 2.关于媵嫁 媵嫁是中国古代一种婚姻制度,最早盛行于殷商时代。其时,王族或大贵族娶妻,往往同时把新娘的随嫁之女纳为妾。在先秦时代,随嫁女的来源一般是新娘的同姓位卑族女或晚辈族女。 后世大户小姐出嫁也往往陪上几个丫环,想来也颇有媵嫁的遗风。 3.本章的开篇辞 本章的开篇辞套用了《诗经》中的《硕鼠》一篇,对于语文教材尚有记忆的话,应当会有亲切的感觉。 原文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指责脱离生产的贵族阶级不劳而获。 第十章 附记 1.殷商的一万三千人大军 熟悉殷商历史的朋友们会知道,殷商最大的一次用兵便是一万三千人,征伐的对象是狗方(后来的犬戎),主帅正是妇好。卜辞上记录:“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狗。” 小说并无意照搬这次讨伐狗方的情况,但一万三千人显然是武丁时期出征规模(倒不一定是殷商全部兵力)的一个上限,比起后世的战争不能算多,但超过这个数字,便是对历史真实的不敬。不过幸好,殷商出兵一万三千,其附属方国也有相应的力量注入,这样军力总和应该是颇为壮观的。 2.关于难产 妇好死时尚年轻,学者从卜辞推断,她可能死于难产。 在医疗条件较差的时代,难产可谓妇女最大的敌人,即使是贵族女子也难以避免(古代东西方都有许多类似故事流传,其中的皇帝、国王能够打败最强悍的敌人,却无法将心爱的妃子从难产的恶魔手中救出)。据说现在的非洲,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女性因为生育后代而失去生命。 第十一章 附记 关于开篇辞 本章开篇辞“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摘自《诗经·商颂·长发》。 全诗是对殷商民族历史的歌颂,其中的武王即汤。 第十三章 附记 关于开篇辞 开篇“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一句摘自《诗经·谷风·四月》,意为秋日凄凉,百花凋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