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下牌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邱承佑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鲜明而震撼人心的主题,朴实而具有独特文采的语言,感人而新颖别致的故事情节,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晚清年代的耸人听闻的故事,揭示了“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的话题。故事讲的是清朝咸丰年间,牛树海到金鹅县两任知县,金鹅县发生的几件大事情:县内出了一起孝子案,即孙儿打死祖母案,引发“五牛分尸”酷刑重现民间;全县同一年内出了188个节孝妇,奉旨修建188座牌坊,数字骇人听闻;李短辫子起义军攻打金鹅县城,血雨腥风笼罩全城。牛树海机智治盗,拼财力救济寡妇,辛勤修建牌坊,造福于百姓,救民于水火,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死在了这片土地上,最后,他疲惫不堪,挂印离去。好多年后,牛树海途经金鹅县时,发现县城里又多了一座牌坊,那就是当地百姓为他修建的德政坊。小说对川南风土人情如诗如画的描写,更增加了这部作品的人文内涵。

内容推荐

金鹅县有三多:牌坊多、寡妇多、小偷多。牛树海到金鹅任知县,做的也是三件事:修牌坊,成立恤嫠会(救济寡妇委员会),治盗。其间,他曾调离金鹅县,之后第二次回到金鹅县任知县,又继续修建牌坊。在他两任知县内,金鹅县发生了几件大事情:县内出了一起孝子案,即孙儿打死祖母案,引发“五牛分尸”酷刑重现民间;全县同一年内出了188个节孝妇,奉旨修建188座牌坊,数字骇人听闻;李短辫子起义军攻打金鹅县城,血雨腥风笼罩全城。牛树海机智治盗,拼财力救济寡妇,辛勤修建牌坊,造福于百姓,救民于水火,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死在了这片土地上,最后,他疲惫不堪,挂印离去。好多年以后,牛树海途经金鹅县时,发现县城里又多了一座牌坊,那就是当地百姓为他修建的德政坊。牛树海用孜孜石乞石乞的脚步,走成了一座牌坊。小说以鲜明而震撼人心的主题,朴实而具有独特文采的语言,感人而新颖别致的故事情节,向人们完整而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晚清年代的耸人听闻的故事,揭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沉重的话题。小说对川南风土人情如诗如画的描写,更增加了这部作品的人文内涵。

目录

第一章 牌坊城

第二章 苦命鸳鸯

第三章 马总兵

第四章 恤嫠会

第五章 金龙屋基

第六章 伤别离

第七章 五牛分尸

第八章 麻女

第九章 五老七贤

第十章 又见金鹅城

第十一章 圣旨到

第十二章 节妇们的歌

第十三章 叫盆田

第十四章 铃铃牌坊

第十五章 男女共坊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牌坊城

天空中盘旋着岩鹰粗犷的呼唤,无休无止地告诉人们大地的传奇和传奇的大地。

大清咸丰十年的一天。这是一个平静无波的日子,天空干净得一丝不挂。阳光在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便铺出了些许温暖。披戴着节日盛装的春之神满怀着再一次做母亲的渴望,高傲地莅临人间。被寒冬收藏了的色彩又重新露面:姹紫,嫣红,鹅黄,嫩绿,靛青,墨蓝,淡橙,七彩缤纷,万种风情,争相喧闹,不同凡响。正是热情奔放的季节,春天浑身洋溢着生命的欢乐。

中午时分,古驿道上走来两个人,两人均行色匆匆。前面一人三十多岁,中等个子,瘦脸无须;后面一人二十多岁,小眼睛,肩背一个蓝布方包。两人虽疾步箭行,步履却显得轻松。前面那人叫牛树海,是新上任的金鹅县知县;后面那人叫陆士杰,是牛树海的妻弟。牛树海是从省城成都赶往金鹅县赴任的,传说金鹅县的盗匪特别多,妻子不放心,就叫弟弟送他前来上任。两人沿着金鹅江往金鹅城里走。

这古驿道从省城成都东大门出发,经华阳、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金鹅、荣昌、永川、璧山、巴县到重庆,曲曲折折,全程一千零八十里,每六十里设一个驿,十五里设一个铺,五里远便有一个幺店子,路上就有了十八个驿,七十二铺,二百一十六个幺店子。好一条千年古驿道:

三国时,这路叫牦牛道,牦牛驮过诸葛亮的几多粮草!

隋唐时,这路叫清溪道,路上有过隋唐使者的南来北往!

宋元时,这路叫五尺路,路上有过宋元兵马的衔枚疾走!

明清时,这路叫东川路,路上曾匆匆走过明清官吏的绿呢大轿!

金鹅县在古驿道上颇具名声。千里古驿道上最著名的有“五驿五镇三街子一铺”,“五驿”是:简阳县境内的龙泉驿,资阳县境内的南津驿,金鹅县境内的双凤驿,璧山县境内的来凤驿,巴县境内的铜罐驿;“五镇”是:简阳县内的石桥镇,资中县内的银山镇,内江县内的樟木镇,金鹅县内的李市镇,荣昌县内的安富镇;“三街子”是:简阳县内的杨家街,内江县内的史家街,金鹅县内的迎祥街;“一铺”则是金鹅县内的太平铺。这金鹅县就占了四个,那便是:双凤驿、李市镇、迎祥街、太平铺。

牛树海和妻弟急匆匆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青石板路吮吸着大山的心血,梦一般地向前延伸。山花不时丢下絮絮叨叨的馨香,诉说着没有经历的自传和童话。

离金鹅县城还有五里之遥,一阵寒风扫过大地,整个地面冷气缭绕,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两人顺着河边走,青石板路一边靠山,一边临江,山林间传来了波乐雀的叫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这雀语叫得牛树海有几分心烦了。波乐雀是一种神秘的鸟,这种鸟在川南一带特别多,川南人又叫它唧唧雀。牛树海自成都出发时,波乐雀似乎就如影随形般地跟着他,那莫名其妙的叫声总在他的耳边缭绕不绝。波乐雀的叫声特怪,你想象它像什么就是什么。一早晨,他还睡在床上的时候,就听到窗外的竹林里传来了波乐雀的叫声,那声音好像是:“儿久睡起,儿——久睡起!”他顿时就没有了睡懒觉的感觉,便立刻起床了。听店小二说:人站着的时候听见波乐雀叫要倒霉,睡着时听见波乐雀叫会得病,坐着时听见波乐雀叫会发财。有一个正在走路的人听见了波乐雀的叫声,他的发财心切,就立即坐了下去,却坐在了一根尖木桩上……波乐雀神秘得太有灵性了!

金鹅江带着人间的悲喜,不慌不忙流向远方。

牛树海的人生却是行色匆匆:牛树海,甘肃平里人氏,道光二十三年中进士,此人非但八股文章写得锦绣,而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为人雀泼机智,自视才高八斗,骨子里免不了有几分傲气,对官场宦海却是一无所知。牛树海先被放到四川苍溪做知县,还未到任,就被人借故参了,回省候补,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眼看家产已经当尽卖绝,候补无望,牛树海只好投靠一个朋友。时值春节,牛树海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行楷字体,联文却是颇具沧桑感:

十年人共梅花冷

一夜春从爆竹来

这副对联恰巧被四川总督骆秉章看见,他得知是一位候补知县所作,破五开印之后,骆秉章立刻传见牛树海,两人相谈甚得,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于是,骆秉章便荐举牛树海做了金鹅县知县。就这样,牛树海立刻同妻弟一起,兴冲冲上任来也!

两人一边走一边看风景,脚下的江水被阳光渲染得金碧辉煌。忽然,陆士杰的眼睛一亮,他看见江面上正漂流着一张门板,门板上平躺着一个人,人头后面竖着一块木牌,木牌上依稀有字迹。门板在水中浪上浪下,时起时伏。

陆士杰停住了脚步,他对姐夫说:“姐夫,我们去看看,看那门板上的人是死的还是活的?”

牛树海点头,立刻和陆士杰跑到江边,那门板漂呀漂,径直向二人漂来。牛树海看清楚了:门板上平躺着的是一个女人,女人上身赤裸,那竖着的木牌上写着八个字:谁人救起,男盗女娼。

牛树海心中升腾起一股无名怒火,他对陆士杰说: “把她救起来!”

陆士杰脱了长裤,踩着河水,只走了几步远,就抓住了门板,轻轻一带,门板就顺势漂到了河边,牛树海帮忙搭手,把门板拖上了岸。

门板上的女人仰面平躺着,她的头发被挽成了死结,牢牢地钉在了门板上;她的两手成一字排开,掌心向上,掌心里各钉了一根铁钉;她的双脚成八字分开,左右脚踝也钉了铁钉;她的嘴里塞了一坨烂布。女子脸色苍白,黑眼珠还在转动,她还活着。

牛树海扯出女子嘴里的烂布,女子发出一声长长的撕心裂肺的号叫。陆士杰找来一块石头,几经撞打,铁钉终于动摇了,一颗颗被拔掉了!牛树海将身上的外衣脱下来,给女子穿上,扶她起来坐着。女子浑身哆嗦着,上下牙齿不停地打架。她怯怯地看着牛树海,眼里闪闪而出的是恐惧和无助。

牛树海小心翼翼地问:“姑娘,你是哪里人?为何遭此劫难?”

女子却没有感激之情,她低着头,不说话,也不再抬头看他。

牛树海无奈,他站起来,极目四望,却看见半山腰上有一座庙宇,顿时有了主意,就对陆士杰说:“你把她背到那个尼姑庵里去!”

陆士杰不解:“姐夫,您怎么知道那是尼姑庵呢?要是和尚庙又怎么办?”

牛树海说:“那当然是尼姑庵了,庵堂的房子没有翘角,一眼就能看出来!”

陆士杰不再争辩,只得背起那女子,朝那个庙宇走去,牛树海在前面引路。

只半刻工夫,两人就到了庙宇大门口,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文兴庵。

陆士杰朝姐夫投以佩服的一瞥,感叹说:“果然是个尼姑庵,姐夫真有眼力!”

文兴庵的庙门虚掩着,牛树海伸手敲门,门开了,出来一个小尼姑。小尼姑看见了陆士杰背上的女子,顿时吓得后退了半步,惊恐地叫喊道:“哎呀,你们怎么把这个贱人给救了?”

牛树海问:“小师父,你认识这个女子?怎么说她是个贱人呢?”

小尼姑嘴J陕,一下就说了出来:“咋不认识?全城的人都认识她,她偷男人,被钉了门神漂河灯,哪个都不敢救她,你们怎么能救她呢?”

牛树海又问:“她是哪家的女子?”  小尼姑回答:“她是马总爷的小妾,你们救了她,你们就得罪了马总爷!你们知道马总爷吗?就是这里的武官总兵马占魁,谁也惹不起的!”

牛树海见小尼姑眼里残留着惊惧,就对她说:“把你们的师太叫来,我有话说!”

小尼姑转身去了,陆士杰把女子从背上放了下来,让她坐着,女子长一声短一声地呻吟着。他这才认真打量这女子:二十岁左右,面容姣好,神态自若,一点没有受苦的感觉,天生的一个美人坯子。

一个中年尼姑出来了,她只看了地上的女子一眼,脸上就隐隐透出不安来,她向牛树海打个问讯:“两位施主,带着这女子到此,不知有何吩咐?”

P1-5

后记

走遍了天涯海角,回过头去看,还是故乡那座山最高。

我生于隆昌,长于隆昌,我深情地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神奇的土地。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我当时正在隆昌一中读高中,记得当时的隆昌县城里就有几十座牌坊。看着那些牌坊就觉得很不顺眼,我们一群红卫兵曾策划过如何摧毁封建社会的残留物——牌坊,但因很多牌坊与民房紧密相连,无法下手,故此未能付诸行动,使得隆昌县城里的牌坊逃过一劫。

1991年,我参观了自贡的恐龙博物馆之后,偶获灵感,觉得古老的石牌坊就像恐龙一样,早已绝迹,今后不会再有了,由此更显弥足珍贵。于是,我写了一篇介绍隆昌牌坊的文章,发表在《四川日报》上,算是第一次把隆昌牌坊公开推向全国。

1992年,我为隆昌编写了一本乡土教材《川南门户——隆昌》,在该书中,我设了专门章节来描绘隆昌牌坊,正式把隆昌牌坊定义为“一部立体史书”,让更多的隆昌人认识到隆昌牌坊群的价值。从此,牌坊情结纠缠着我,就像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甩也甩不掉。

2005年,我又写了一篇《隆昌牌坊记》,发表于北京的《百姓》12期上,随即被《作家文摘报》、《中外文摘》等数十家报刊转载,隆昌牌坊开始走出国门,为海外所知。

这其中,隆昌官方也发现了隆昌牌坊群这个旅游壳资源,对隆昌县城的南关牌坊进行开发,并且获得了成功。此时,我正在写以隆昌夏布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天下商标》,心里却开始构思《天下牌坊》这部长篇了。

2006年10月,我的《天下商标》脱稿了,便立即投入了《天下牌坊》的创作之中。我写《天下牌坊》有两个目的:一是为隆昌的旅游业的发展张目,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古老的石牌坊,对提倡妇女守节的伪道学思想进行批判,对德政文化和孝文化的积极因素给予肯定。

在书中,我有意识地将笔触伸入了两个禁区:一个禁区是封建社会里自始至终都存在的淫具市场,另一个禁区是男人和女人寂寞时的自慰性行为。我知道,要突破这两大禁区是要担风险的,但我还是斗胆尝试了。历史可以是五花八门、一塌糊涂,但绝不能是空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写?为什么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呢?这种文化心态恰恰应了那句名言:既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天下牌坊》完稿于2007年3月,当时,我将内容简介发到了上海、北京的两家出版社,又发了一份给四川的巴蜀书社,上海、北京两家出版社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而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四川的巴蜀书社,原因是我很看重“书社”二字,中国的四大书社:岳麓书社、黄山书社、齐鲁书社、巴蜀书社,都是以出正统的深沉厚重的文学作品而闻名的,“书社”总能让人闻到浓浓的传统文化味。

《天下牌坊》中注入了太多的传统文化元素,那是我有意为之,看到很多文学作品正越来越远离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我更应该如此做了。

此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共隆昌县委、隆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此,我表示真诚的谢意。

邱承佑

2007.12.4于成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