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赶时髦”。如今,这句话要倒过来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在被时尚赶着前进。
时尚时刻都在你身边,新技术、新理念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日益褪去神秘。只要能方便生活,中国人愿意尝试各种新事物带来的方便与实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时尚热点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康涛//黄海燕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有句老话,叫“赶时髦”。如今,这句话要倒过来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在被时尚赶着前进。 时尚时刻都在你身边,新技术、新理念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日益褪去神秘。只要能方便生活,中国人愿意尝试各种新事物带来的方便与实惠。 内容推荐 中国有句老话,叫“赶时髦”。如今,这句话要倒过来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在被时尚赶着前进。现在的潮流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人们的生活,之后在一夜间成为你无法拒绝的生活内容。 时髦已经不用去赶,你只要走的稍微慢一点倒有可能被它推着走。时尚,不再是另类的代名词,更不是高不可攀的生活方式,它就在你身边。 目录 背包族:天地间有我在行走 博客: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茶与咖啡:不仅仅是情调 短信:拇指一族的疯狂生活 国学热 花钱买智慧:专业工作让专业人士去干 “卡”式消费:你的钱包里还有多少钱? 798厂:艺术的先驱 去天桥听相声:草根班社的复苏 收藏:盛世的标志 手机:漂浮在实用和时尚的空间 私家车:生活加速度 团购:我不是一个人! 网络购物C2C 网络写手:一手敲键盘,一手点钱 我爱“肥皂剧” 我的DV:民间“话语权” 无纸化阅读:随时阅读 相约博物馆 向最深处坠,向最高处飘——年轻一族的极限运动 用手交谈:QQ与MSN 有时跳舞 在大片中成长 在前卫和另类中生存——画家村的人们 志愿者:世界有你更温暖 钟爱私房菜:就吃和别人不一样的 最后的影像:旧城守望者 坐着火车去西藏 试读章节 茶与咖啡:不仅仅是情调 中国人对茶是最有研究的。对于中国人而言,品茶是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涤垢。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品茶相比,中国人喝咖啡的时间要短得多,与茶的清淡相比,这种味道更醇烈的饮料同样为中国人所喜爱。 中国自古产茶,中国人自古喝茶。不讲究的人,几元钱一厅的花茶不仅可以解渴,还能去掉白水的寡味;讲究的人,首先对茶就百般挑剔,绿茶陸凉、去火;红茶性温、补气;铁观音性中、香郁;普洱性热、回甘……好茶要用美器,壶、杯、盖碗;紫砂、陶瓷、金属……那讲究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于中国人来讲,喝茶分“喝”与“品”,用来喝的,是解渴的“拙物”;而用来品的,才是高境界。只有用心品茶的人,才会品出茶的真谛与情趣,而良好的心境则是“心品”的前提与条件。品茶时的心境虽然因人而异,但心境贵在闲适与静雅。 与喝茶桐比,中国人对咖啡的理解还没有那么高深。大多数中国人还停留在“速溶”的阶段,饮用的目的也多在“提神”。不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研究起不同产地、不同口味的咖啡:什么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什么卡布奇诺、摩卡、维也纳、马萨克郎、侮兰锡…… 在中国,一般喝茶讲究的人不喝咖啡,喝咖啡讲究的人不喝茶,因为它们实在是两种风格迥异的饮料。茶讲清纯,咖啡则是醇烈;茶要纯泡,最怕混合,咖啡却最讲添加不同配料而有不同口味。而中国女士更青睐咖啡,男士更青睐茶。据说,女士之所以对茶的兴趣小,一方面是因为茶的味道相对清淡,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茶更容易使牙齿结垢而影响形象。 如今,很多中国人把专业的茶具和咖啡具搬进了家里,昔日只能在高档消费场所享受的典雅情趣现在足不出户也能享受。而最流行的一种消费方式则是“茶堂会”——由主人提供场地,或在家,或在会昕、单位,茶具、茶叶等——干用具完全由主人安徘,而聘请专业的茶艺表演者来专门服务。这种“茶堂会”的参与、主办者大多是收入较高且对茶艺极度痴迷的人士。一场表演的价格不菲,但消费者仍趋之若鹜。 喝茶和喝咖啡也是中国人社交的重要手段。有事去饭馆谈不再流行,而避开“饭点”,去茶艺室或咖啡厅才是公务人士的选择。如今的茶艺室和咖啡厅已经成为人们公务交谈、私人聚会的重要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提供各种附加服务,比如上网,你可以边休息边上网,工作休息两不误。风靡中国香港地区的“茶餐厅”模式如今在中国内地也渐渐流行——这里既提供各种茶,也有咖啡,还有简单的食物,如果愿意,你可以在这里待上整整一天。中国一般的咖啡厅往往也提供茶水服务,因为商家也不想放弃喝不惯咖啡的顾客;专业一点的茶艺馆倒是一般不提供咖啡,因为去那里的顾客要求更纯粹。 茶和咖啡,两种古老饮料在中国并驾齐驱,无论是茶的清香还是咖啡的浓烈,都成为中国人享受生活的重要道具。 短信:拇指一族的疯狂生活 中国移动公司在推出“动感地带”服务吋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电视广告——歌星周杰伦手捧手机,两手的拇指因长时间发短信而无法伸直而不得不到医院就诊。当他跨进候诊室大门吋惊讶地发现,昕有候诊者的症状全和他一样。众人相视错愕后,各自低头继续发自己的短信…… “动感地带”就是中国移动公司针对中国青少年短信业务量大的特点推出的针对性极强的个性服务。 “动感地带”推出不久,不甘示弱的中国另一大移动通讯运营商联通立即推出了比“动感地带”价格更为优惠的短信服务号段“UP新势力”。中国两大移动通讯运营商不约而同地看重了短信这块业务,而他们主要针对的就是青少年用户。 如今在中国的青少年中,由于手机的高普及率,短信已经成为他们除了面谈之外交流的最主要手段。通信公司看到了这里的巨大商机,不断推出所谓校园局域网,让在上课的学生、热恋中的劑吕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手机的动向,而很多情况下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关注的原因。强烈关注短信成为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强迫现象,人们称之为“手机依赖症”。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主要源于追随沟通潮流的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思想、行为趋向完善的关键阶段,爱时尚,容易被潮流左右。而现在中国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学习压力又大,加之父母对他们的限制较多,不放心他们太多接触社会,所以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机会相应減少。而他们沟通的愿望又闩趋强烈,这种矛盾促成了更多人机界面的交流。但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对他们的人格完善有害无益。 广告中拇指受伤的场景肯定是过于夸张,而与这些肌体上的伤害栢比,不良短信对“拇指一族”的潜在威胁更是困扰中国社会的大问题。 当然,对?电话不方便时,短信就能帮上大贮。 国学热 所谓“同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按照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厉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一句话,中国的“国学”是一‘项极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中国人有反对自己“国学”的历史,这个历史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了重要作用。但是,到了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到达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吋到今日在某种程度上仍能感受到这种致命打击的“余威”。 1978年后,随着学术气氛的宽松,国学首先在学术界复活。到了趴纪之交,国学开始从象牙塔走出来,进入平常百姓的牛活。近一两年,国学更是成为文化热点而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遒。传统的价佰观念、伦理道德、是非标准再次引起了中国人的思考。一个历史如此悠久、人口如此众多的民族,要彻底与自己的过去划清界限并彻底否定之真的很难。 新闻媒体的介入为同学回潮推波助澜,尤其是中国的同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推出的《百家讲坛》,聘请各路专家开讲国学,造成的轰动效应不仅捧红了一批“学术明星”,如易中天、于丹等,更激起一般民众的强烈好奇。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能了解一点国学为荣。一大批困学的经典著作一版再版,前所未闻地成为畅销书。 统一的信仰,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而目这种传统文化本来就已经滲透进了普通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与国学相关的大学及研究生专业再次受到重视,学习中国历史、哲学、文学的学生不再尽是“服从分配”的无可奈何者,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志于将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和从事的职业。当然,这与近年中国经济的超常规陕速发展也是分不开的。国学作为一门与衣食无关的“奢侈学问”,确实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经济发展了,文化上的需求才会产生。此外,当年轻人看到学习国学不仅不会因为清苦而成为可怜的“殉道者”,还有机会名利双收,其积极陸自然不能和十年前同日而语。 在民间,各种国学网站和沙龙层出不穷,甚至连居民社区也于始自发组织“国学读书会”。北京左安浦园社区业主就自发组织了一个“国学读书会”,每个周末都举行活动,参与活动的既有白发的老人,也有不满10岁的孩子,现在正在研读中国儒家的经典“四书”,其目的就是要让爱好国学和历史的业主们能够彼此交流、提高。“国学读书会”甚至还吸引了几位外国人参加。 有人说,国学热在中国不过是一阵风,热几年甚至几个月就会过去。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现在的“热”还只是序幕阶段,国学在中国的恢复才刚刚起步,真正的“热”还没有开始……P15-27 序言 中国有句老话,叫“赶时髦”。如今,这句话要倒过来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在被时尚赶着前进。 很多潮流性的生活方式不再像以往那样悄悄渗入,先为极少数人所了解和享受,然后才被大众所接受。现在的潮流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人们的生活,之后在一夜间成为你无法拒绝的生活内容。 时髦已经不用去赶,你只要走的稍微慢一点倒有可能被它推着走。 时尚,不再是另类的代名词,更不是高不可攀的生活方式。它就在你身边,新技术、新理念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日益褪去神秘。只要能方便生活,中国人愿意尝试各种新事物带来的方便与实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