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直道待人(潘光旦随笔)/大学者随笔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潘光旦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潘光旦集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于一身,在人文学科的沃土中耕耘。他用文学家那样的文采,写出了许多精辟深邃却读之轻松的小文章,独到的视角、睿智的文笔,处处闪烁着思想的亮点,让人不忍释卷。本书精选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潘光旦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文章高手。在学术研究之余,写了大量的随笔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具有极高的价值。本书精选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目录

有为有守

 教授为学问之大敌说

 科学研究与科学提倡

 中国人与国故学

 学问与潮流

 观点

 尚同与尚异

 谈职业教育

 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

 入学试验

 “速成”

 完人教育新说

 中国今日之社会科学教育

 “著作狂”及“发表欲”

 教育与成见破除

 父母教育的先决问题

 躐等的中学与降格的大学

 忘本的教育

 漫谈拳术与体育

 纪念孔子与做人

 社会学者的点、线、面、体

 读书的自由

 说有为有守

社会人生

 母亲节

 全无心肝

 出家与入家

 孔老对峙的粤港

 斯宾诺莎诞生三百年祭

 耶诞时节的一些感想

 中国历史的又一看法

 “……说梦”

 主义与幽默

 甘地的成功

 铁螺山房记

 舞弊、抢险、拾荒、缝穷

 说海塘

 “小佛沿街卖”

 两年前的今日

 说“说人话”

 疾病的社会性

 相信预言者的忐忑

 迷信者不迷

 必也狂狷乎!

 悠忽的罪过

 一种精神两般适用

 散漫、放纵与“自由”

 类型与自由

 正视科学——“五四”二十八周年作

 南行记感

 救救图书

夔菴记游

 武林游览与人文地理学

 苏州之行

 浙游三日记

 杭徽公路道中(天目山通信)

 杭徽公路道中(天目山通信之二)

 杭徽公路道中(天目山通信之三)

 杭徽公路道中(屯溪通信)

 杭徽公路道中(屯溪通信之二)

 豫晋行程的第一段(徐州通信)

 陇海路上(自郑州寄)——豫晋行程的第二段

 黄河的沙及其他(太原通讯)——豫晋行程的第三段

 从太原到太谷(自太谷寄)——豫晋行程的第四段

 凤凰山镇压下的太谷(自太原寄)——豫晋行程的第五段

 从太谷回太原

 ——豫晋行程的第六段

 明陵纪游

 《鸡足朝山记》序

 黔游一月记

试读章节

这是美国实验主义哲学家詹姆斯(Wm.James)与英国大致同派的哲学家歇雷(F.C.S.Schiller)谈话中间的一句。这句话究做何解,很耐人玩味。至少可以有三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歇雷的,怕也就是詹姆斯的。下面就是歇雷的话。“一行学问的旨趣,在使学他的人天天加多,他的影响天天扩大出去。教这行学问的那位教授的旨趣,却未必在此,他要巩固他的地位,要增高他的权威。他的方法,便在使这行学问越变越专门。越专门,懂他的人便越少,有力量来批评他的人便越少;他就越觉得自己超凡人圣。……他的专门名词越来越多,弄得人人莫名其妙。……长此不改,不论那一行学问,必有教之不得学之不屑的一日。”所以说,一行学问的大敌,便是这行学问的教授。这是第一说。

孔子说:无意,无必,无固,无我。近世所谓科学精神也不外这四个大字。这可以说是学问家的四条清规,面子上,做学问的教授们似乎都很守清规的,事实上,一条不犯的,却寻不出几个来。大凡一个研究生,一个助教,总是小心翼翼的;到得后来,自己略微有些根柢,有些贡献,便要自称或加入某个派别。一有了派别,西人所谓school,于是入主出奴,是丹非素的精神,便一天发达似一天。他未尝不继续作研究功夫,然而他的立足点不免十分褊狭;这便是犯了固字与我字的毛病。要是他向来的方法是不大谨严的,到此也许更要犯意字必字两个毛病。

这许多毛病,在哲学家方面,真是不一而足;所谓系统的哲学家,我看无一幸免。科学家方面略微好些,然而数派或两派对峙的局势是常见的。极端的达尔文派与极端的拉马克派对峙;雷勃的机械派与杜里舒的生机派对峙;皮耳孙的统计遗传派与达文包的曼氏遗传派对峙;行为心理派与意识心理派对峙。诸如此类,在从事的几位教授,双方钩心斗角,容有相当兴趣,但在那一行学问方面,却多少不能不受打击。研究一行学问的教授,一有派别,这一行学问,在那位教授手里,至少已是宣告局部封锁了。教授是学问的敌人,这是第二说。

这两个说法,第一说似乎不适用于中国的教授;因为大多数的连一行学问的术语都记不清楚,遑论播弄他来吓人。第二说比较适用些。中国教授近来也有派别了。不过他们的派别,很少是自己的本领赚来的。那一派的有些名望的教授先有机会教他,他自以为拳拳服膺了,他便替那一派说话,替那一派辩护。这是很自然的,青年有志的学者,那有不愿意追随骥尾的呢?记得有一位老朋友,初入美国某大学,在某大教授下专攻某科;他的谈吐主张,不知不觉就入了他老师的派别,开口闭口的是“我师”“我师”。后来他毕业了,转人另一大学作研究生,我就再也不听见他提起他的老师,吐属也从此不同了。我看中国教授所自标或自期许的派别,多数是如此得来的。

然而中国教授所以为学问之大敌者却不在此。他们大多数除了介绍西方几本教科书以外,本来不做什么研究,在某行学问上不预备生什么净利。他们所以为学问之敌者,却在他们以教授自居,人家也口口声声的用教授两字捧他。

欧美各国大学的学生未必如何特色,收取学生的条件未必如何严密,然教授的资格却非同小可。在德国制度之下,从试教到正教授,中间要经过十数年或数十年的磨难和谨严的学者生活。美国的制度比较似乎宽些,然而相当的年限也少不得。从助教,副教授,到正教授,决没有躐等的,更没有刚从大学或大学院出来一跃而为教授的。做别的事也许可以不讲资格和经验,学问是积铢累寸的东西,非讲不可。中国近来的大学,既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的教授当然比春笋更要多了。然而调查起大多数的履历起来,最了不得的是刚出大学院的哲博或法博(是J.D.,不是LL.D.)。我说此话,不是推崇学位,不过得过博士的教授,至少大概做过一篇多少自出心裁的论文,比较差强人意罢了。

一国各大学的教授,总看起来,是一个不组织的最高学府,所以当教授的责任与使命是非常重大的。如今中国的教授,十之七八,既无成绩在前,又不亟起直追于后,使当教授之名而无愧;结果,除了一行学问,在这位教授手里,不得不宣告停顿外,还有一个绝大的危机。就是,使登他“门墙”的人,并不见门墙如何之高,于是学问界幸进之人一天多似一天,吃教授饭的人一天多似一天;到得教授完全成了一种餬口的职业,中国的学问界就可以宣告破产了。除非有别派健全些的势力出来替他,这是不可幸免的。这不是危言,近来已很有这种趋势,前月工会组织发达的时候,不是有人提倡设立一个教授协会么?当时我顾义思名,以为与其沿用教授二字,遭非智识阶级的非难,不如称为“课业工会”,与其他工会一致行动,比较妥切些。这个工会的大目的,当然也在“保护并发展自身的利益”了。所以若有不做教授的人来谈学问,工会也许要出来干涉;不入工会的学问家,也许不准居教授之名,不许在大学里教书。此种现象,目下虽尚无有,不过若是不讲资格和职业化的两个倾向长此不改,早晚不免有这个日子罢了。

总之,就现在情形而论,中国多一个教授,那一行不幸的学问即多一个障碍,少一分进境:因为他把持了这一学问,一面自己不努力下去,一面使有志力者不能问津。教授——尤其是今日中国风行一时的教授一是学问的大敌,这是第三个说法。P3-5

书评(媒体评论)

(潘光旦)先生用了毕生之力,不顾身体上的和社会上的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劫难,坚持学习各项先进的学科,去认识人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人的社会行为和规范,以及对人处世的法制和伦理道德,力求为人类寻求一条“中和位育、遂生乐业之道”。

——学者费孝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