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代雕塑/中华文化百科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田子阳
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雕塑》是作者田子阳在多年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上,以丰富而详实的资料为依据,撰著了这部以历代雕塑为题材的、适合具有初中等文化水平读者阅读的普及读物。内容涉及雕塑这门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的地位、特色以及发展情况,其语言生动准确,资料翔实可靠。

内容推荐

雕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古代雕塑作品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今天我们更要珍视和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瑰宝和精神财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宝藏的蕴藏量是极为丰富的,田子阳所著的《中国历代雕塑》采撷其中的精华,向读者概略地介绍。内容涉及雕塑这门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的地位、特色以及发展情况,其语言生动准确,资料翔实可靠。

目录

引言

一、先秦雕塑

 1.仰韶陶塑——中国雕塑的雏形

 2.裸体女塑像——中国的“维那斯”

 3.“古之君子必佩玉”——商周玉雕佩饰

 4.“青铜时代”——商周青铜器

二、秦汉雕塑

 1.世界最大的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

 2.“马踏匈奴”雕像——西汉巨型石雕

 3.热闹的汉乐舞杂技陶俑群——汉代的俑

 4.“天马回头笑紫燕”——“马踏飞燕”青铜俑

 5.“秦砖汉瓦”——秦汉建筑装饰雕塑

 6.包罗万象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7.汉代的工艺装饰雕刻——铜镜、带钩

三、魏晋南北朝雕塑

 1.沙漠明珠——敦煌莫高窟

 2.“东方雕塑博物馆”——麦积山石窟

 3.“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云冈石窟

 4.东北地区的佛教石窟——义县万佛堂

 5.中原地区的佛教艺术——龙门石窟

 6.气魄雄伟的南朝陵墓石兽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家

四、隋唐雕塑

 1.承前启后的隋代石窟佛教造像

 2.制作精美的隋代鎏金铜佛

 3.别具特色的隋代俑

 4.华美绚丽的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

 5.壮观的龙门奉先寺摩崖造像

 6.“天龙山样式”——唐代天龙山石雕像

 7.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8.炳灵寺石窟群的佛教造像

 9.精美绝伦的白玉石圆雕菩萨像

 10.纪念碑式的浮雕作品——“昭陵六骏”

 11.气势磅礴的唐陵雕刻群——乾陵石雕

 12.色彩缤纷的唐三彩俑

 13.“塑圣”杨惠之

五、五代宋辽金雕塑

 1.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像

 2.中国石窟造像的尾声——大足石窟

 3.皆大欢喜的布袋和尚

 4.西南边陲的石窟造像——剑川石窟

 5.“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罗汉像

 6.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

 7.华严寺的辽塑艺术

 8.北宋的皇陵石雕

 9.五代宋辽金时期的雕塑家

六、元明清雕塑

 1.杭州飞来峰的元代石窟造像

 2.山西太原龙山道教石窟

 3.山西平遥双林寺佛教雕塑

 4.清代寺庙造像

 5.云南昆明筇竹寺罗汉塑像

 6.明代陵墓雕塑

 7.清代帝陵石雕

 8.明、清时代的建筑装饰雕塑

 9.丰富多彩的工艺小品雕塑

 10.元明清雕塑家

试读章节

2.裸体女塑像——中国的“维那斯”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批女性裸体雕像,西方学者誉之为“维那斯”,即“美和爱之神”。这些雕像的特点是体态丰满,乳房肥大,腹部圆鼓,臀部宽肥,腹沟明显,大腿粗短,下肢小而呈锥状,并对阴部采取了夸张的手法加以渲染,竭力突出女性特征,相当多的雕像还表现孕妇的形象,人们称她们为“地母”、“丰产神”、“女神”。这是一种遍及世界的原始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

中国在60年代以前还没有发现这类雕像。1963年在内蒙古赤峰西水泉遗址发掘出一件泥塑小型人像残躯,头部残缺,但胸部突出,凸起一对乳房,但由于残缺过甚,尚不能做出明确判断。80年代以来,随着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陆续出土了一批重要作品,使中国“维那斯”的面目开始出现。

1982年,在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人残块20余件,多为人的肢体部分,未见头部。从可辨认的形体中可分出大小二型:小型两件,造型相同,都是孕妇像。身体肥硕圆润,左臂曲于胸前,小腹圆鼓,臀部肥大凸起,有明显的阴部记号,下肢弯曲头、右臂和足均残。另一尊大型人物像,为盘腿正坐,双手交叉于腹部,大小相当于真的一半。人物各部位的形态,如攥拳,握腕,左右手交叉,盘膝等塑造得逼真自然,很有动感。从残块来看,不只是一两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从东山遗址的布局和出土物来看,遗址南端用石块铺成圆圈,并有彩陶器等,可以推知这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是原始先民进行宗教祭祀的场所。

继东山嘴之后,1983年至1985年,在辽宁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又发现了一批泥塑人物像,这是一批未经烧制成陶的纯粹泥塑的人像,是中国雕塑史上空前的发现。

从牛河梁著名的“女神庙“残址判断,此处为原始祭祀建筑,距今有五千余年。出土的泥塑残块以人物为主,其次为动物。人像残块约分属五、六尊躯体,有大小老少之分。有的张臂伸手,有的曲肘握拳,组成了一组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女神群像,而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彩塑女神的头像。头残高22.5厘米,脸面宽16.5厘米,脸型方圆,额部宽平,颧骨高起,下颏尖圆,双目圆长,眼稍上挑,眉弓不显、嵌淡青色圆饼状玉片为睛,鼻梁低平,嘴部较长,嘴角上翘作微笑状。面部打磨光滑,涂红彩,唇涂朱,出土时仍很鲜艳。此像为黄泥塑造,大而厚重,从枕部的残块中,露出草秸骨架痕,在泥胎上又堆积多层,所以不裂,不塌,不变形。牛河梁女神塑像所表现出的高超的雕塑水平,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杰出的。

中国史前裸体女塑像,雕塑技巧灵活巧变,运用了圆雕、浮雕、贴塑、镂空、镶嵌等技法,表现了原始先民雕塑技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中国原始社会的女神像,是母权制氏族社会的产物,说明了人们对女性的崇拜,在人们信仰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在原始社会里,生产水平很低,人们衣食住行都很简单,还没有建立冠服制度,以母系组成的群体,人们裸体相处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们裸体披发文身,表现在艺术上,裸体像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国裸体女像,又都是以表现女性生理特征为基本特点,尤其强调女人体中与生殖有关的部分。因为崇拜的女神,象征着大地,母亲,祈求繁育人类,希望丰收。因此,她们不应是婀娜多姿,柔和委婉的身躯,而应是丰硕健壮,臀部宽宽,大腹便便。《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已是文明社会的追求标准了。

P4-6

序言

有人说雕塑是永恒的艺术,此言不假,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雕塑艺术精品,在祖国艺术的百花园中,是一支光彩夺目的艺术奇葩。

中国古代雕塑是和古代埃及、希腊的西方雕塑;古代波斯、印度雕塑相齐名的世界三大雕塑传统之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那优异的民族传统风格,具有举世公认的独特地位。

先秦时期是中国雕塑的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出现的动物和人的雕塑,商、周时代则有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玉器和陶器。当然这一时期的雕塑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从实用的工艺表现出来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雕塑艺术才从实用工艺脱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秦、汉时期,雕塑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而大放光彩,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那些数以千万计的大型精美的陶塑,让举世震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西汉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及精美的青铜奔马,表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熟和辉煌。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石窟造像。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石窟造像,云冈的“露天大佛”,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从而使中国雕塑艺术达到空前的繁荣。

唐代雕塑艺术,不论是形象的准确、风格的多样和技巧的纯熟,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唐代的佛教造像,融合了中国和西方的雕塑技法,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如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气势磅礴的乾陵石雕、鲜艳夺目的“唐三彩”俑,无不精致完美,气魄宏大,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从而把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推向了高峰。

宋代的大足石窟是中国石窟造像的尾声,但也出现了一批艺术精美,气势宏大的作品。宋代的泥塑比石雕更为盛行,像长清灵岩寺的罗汉、太原晋祠的侍女像,都是形象逼真,表情丰富,技法熟练的精品,并且更加趋于写实和世俗化。

到了元、明、清时代,中国雕塑艺术走向衰退,大型石窟雕塑作品减少,艺术上也大不如前代,从而向建筑装饰、工艺小品转化。

雕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古代雕塑作品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今天我们更要珍视和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瑰宝和精神财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宝藏的蕴藏量是极为丰富的,就本书的篇幅远不能容纳得了,只能采撷其中的精华,向读者概略地介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