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关键在于怎么培养。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神经学、生物学的一系列研究,已经发现了培养精英的重要线索。如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成为精英。
甚至有人换算出非常具体的造就精英的公式:1万个小时的“深度训练”,即大约10年的专业训练,是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除了训练量以外,你要对这种“深度训练”的方法有正确的把握。
由李元秀编著的《精英是训练出来的》从家庭及父母自身成长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原因和条件,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解剖。
由李元秀编著的《精英是训练出来的》就是站在家庭及父母自身成长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原因和条件,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解剖。对一些父母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让更多的父母们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关于精英如何培养,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迷团,完全超出了个人经验所能解释的范畴。基于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找到一二条线索,已经很满意了。《精英是训练出来的》所言,并非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以多年的研究、采访、乃至心理学实验、现代医学理论所揭示的事实作为基础。
做人要自强自立
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中国人历来都非常强调和崇尚自强自立的精神。自立是指只靠自己的能力行动和生活。不论碰到什么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思考,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自强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立足于社会。自强自立是现代社会人所必备的素质,不能自强自立的人,必然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淘汰。
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立的,然而真能充分发展自己独立能力的人却很少。,依赖他人,追随他人,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事,自然要比自己动脑筋轻松得多。但是若事事有人替我们想,替我们做,必定有害于我们的事业的成功,也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要使我们的力量和才能获得发展,不能依靠他人,而主要靠自己。一个能够抛弃凭借、放弃外援、主要依赖自己努力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胜利。自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一个人在依赖他人时,无法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全的人”。只有当他可以绝对自立自强时,他才可以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无缺憾的人,才能感觉到一种光荣和满足。而这种光荣与满足,是别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
我们一旦放弃求助于他人的念头。变得自立自强,就已经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了。我们能不借外力,自立自强,我们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奋发自强是我们内心蓄贮着的庞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渡过很多难关,可以带领我们向前迈步,义无反顾地只想做得更好。
当我们觉得际遇不如人。孤立无援的时候,奋发自强的心便是我们的最好的支柱,因为这颗心能令我们无论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中也誓不低头,努力发挥最大潜办。有了这颗心,我们便坚如磐石,受得起人生中的大风大浪!
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无疑就是说做一个敢于坚持自己的权益和见解的人。在正确的事、物面前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要知道,只要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乃至于达到我们人生所需的最高境界。
自立者,天助也
“自立者,天助也”,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格言,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自立的精神是个人真正的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也是国家兴旺强大的真正力量源泉。外在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而自强自立则使自救者兴旺发达。
自助和受助只有相互结合才是最好的——高尚的依赖和自立,高尚的受助和自助。
自力更生和自己战胜自己将教会一个人从自身吸取动力,从自己的力量中品尝到甜蜜的味道,学会正确地劳动以供养自己。
自立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力量的真正源泉。
最穷苦的人也有登及顶峰的时候,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没有根本不可战胜的困难。
成功的大门时刻为那些吃苦耐劳的人敞开着。
无论别人的感激显得多么明智和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救星。
自强自立的人才能成功
从古至今,绝大多数的富翁会把财富全部留给子孙。但是在美国的富翁中,近年来却有一种新的风尚在流行,就是不要留太多的财产给子孙后代,以免他们贪图享乐,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这种风尚的实践者有大名鼎鼎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投资家华伦·巴菲特等举世闻名的大富翁。
这些富翁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可能缘自罗斯·柴德留下的教训。罗斯·柴德是比巴比特老一辈的富翁,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儿子拉斐尔。但拉斐尔在继承遗产两年后被人发现死于纽约一处人行道上,死因是吸食海洛因过度,年仅23岁。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就曾做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子女中,有2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
的确,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人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因此,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自强与自立是任何一个人成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素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强,在自强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多磨砺,多吃苦。跌倒了,摔跤了,也不要紧。学走路的孩子总是要摔几跤的,最怕的是父母因为生怕孩子跌倒,总是抱着孩子。抱大的孩子连路都走不好,哪还谈得上自强自立和成才呢?广大青少年朋友和家长都必须意识到:
1.父母不能护终生
普天之下,大凡做父母的。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疼爱的方式却大不一样。有的人以为,给孩子吃好穿好,死后还有大笔财产留给他们,这就是爱。而有的人则恰恰相反,从小让孩子吃苦受累,也不留什么遗产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创立家业。在这一点上,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堪称我们的表率。
2.包办代劳不是爱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的父母为子女代劳的现象举目皆是。陪读的。父母,每天辛苦接送子女的父母。代子女做卫生帮子女做作业的父母,乃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整天为“小太阳”忙得不亦乐乎。儿女们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参加学科竞赛等,哪一项不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的?家长对儿女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千个用心,一万个在意”,却很少有人知道孩子应具有独立、自立的能力。在巨大的家庭温室里,孩子们弱不禁风,依赖性越来越大。
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一对坚强有力的翅膀,使他能在蓝天里飞翔。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虽然温馨舒适,但永远是温室中的花朵;如果能让孩子从小经风雨见世面,培养自强自立的意志品格,小树苗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相信家长们一定会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自强自立,你的孩子一定能够成为人才。
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生命当自主。一个永远受制于人,被人或物“奴役”的人,享受不到创造之果的甘甜。人生的悲哀,莫过于别人替自己选择,结果成为被别人操纵的机器,从而失去自我。
我们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心理学家布伯曾用一则犹太牧师的故事阐述一个观点:凡失败者,皆不知自己为何;凡成功者,皆能非常清晰地认识他自己。失败者是一个无法对情境做出确定反应的人。而成功者,在人们眼中,必是一个确定可靠、值得信任、敏锐而实在的人。P2-5
精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关键在于怎么培养。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神经学、生物学的一系列研究,已经发现了培养精英的重要线索。如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平凡之辈也能成为精英。
甚至有人换算出非常具体的造就精英的公式:1万个小时的“深度训练”,即大约10年的专业训练。是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水平”最低要求。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除了训练量以外,你要对这种“深度训练”的方法有正确的把握。
关于精英培养这种题目,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迷团。完全超出了个人经验所能解释的范畴。我尽可能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找到一二线索,已经很满意了。我在本书中的所言,并非自己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着相当的研究、采访、乃至心理学实验、医学技术所揭示的事实作为基础。
大多数心理学家们同意,智商大致有一半是遗传的,另一半则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所致。同时,一个人生活中成败的许多变数是受智商的影响,但大部分变数则在智商的影响之外。极端的智商决定论和智商无用论都被一系列研究所否定。由此,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就可能看清:人生中的大部分变量都是在智商之外,而智商中又有一半是后天环境决定的。那种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智商基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最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的比重。况且,这四分之一的智商基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并不清楚。你也许觉得你的智商基因很差,实际上却可能是非常优秀,是被后天环境和自己性格中的其他因素埋没了。
精英之所以是精英,就是因为他们用特殊的方式把自己训练成了与众不同的人。你要是掌握了那种训练方法,并用来训练自己,你就可以成为精英。
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压力,给许多父母造成了困惑,已经引起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站在社会变革的角度看问题,从中找到教育独生子女的有效途径。
独生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因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让年轻的父母们应接不暇。他们在缺乏教育独生子女经验和准备的情况下,匆忙地担负起教育独生子女的责任。表现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恐慌心理,对教育独生子女是不利的。
本书就是站在家庭及父母自身成长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原因和条件,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解剖,对一些父母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让更多的父母们从中汲取教训和启发。
从根本上讲,父母自身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精神、人生观念、行为习惯等,都对独生子女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阶段的科学把握、教育原则的有效实施。又是确保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本书正是从以上方面提出教育独生子女的原则和方法。年轻的父母们不妨阅读,或许能够给你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