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
在《本草纲目》中,玉竹被称为药中上品,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玉竹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作用。
玉竹粥,减胃火
鲜玉竹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鲜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取浓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适量水,煮至粥熟,加冰糖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长期服用能降胃火,缓解因胃火炽盛引起的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黄等症状。
玉竹猪瘦肉汤,养阴、润肺、止咳
玉竹15克,猪瘦肉100克,姜片、盐各适量。将猪瘦肉切片,冷水下锅,煮净血水,捞出冲净。将玉竹、猪瘦肉片、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这道药膳具有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热病伤阴引起的咽干咳嗽、心烦口渴,以及秋冬季节肺燥干咳等有缓解作用。
益母草
益母草活血调经力优,为妇产科要药,故有“益母”之名。益母草还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及疮痈肿毒等症。
益母山楂饮,轻松应对痛经
益母草、山楂各15克,冰糖适量。将益母草、山楂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加冰糖调味即成。代茶饮用。
益母草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妇科良药,与活血祛瘀的山楂搭配饮用,具有祛瘀通络的功效,对血瘀型痛经有缓解作用。
益母草薏米老鸭汤,清热祛湿一身轻松
益母草15克,薏米30克,老鸭半只,姜片、盐各适量。老鸭治净,切块。将老鸭、薏米、益母草一起放入砂锅中炖至鸭肉熟烂,加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祛湿气的薏米,清热化滞的益母草,搭配清热滋补的老鸭,非常适合夏季湿热邪气重时食用,能清热祛湿,令人一身轻松。而且,在炖汤的过程中,益母草独特的香草味被带出,能缓解心烦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味很特殊的中药,就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而一般的中药只有一种或两种味道。中医有“五味皆备而五脏皆治疗”的说法,具有很多养生保健功效,是延年益寿的佳品。五味子具有止咳、补肾宁心、益气敛汗等作用。
久咳不止,五味子鸡蛋来帮忙
五味子200克,鸡蛋10个。将五味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30分钟。将药汁放凉后,将鸡蛋放入五味子汤中浸泡,5天后取出,放在冰箱中保存。每天去1个鸡蛋,煮熟后食用,7~20天为一个疗程。
《本草求原》中说“五味子,为咳嗽要药。”五味子擅长治慢性咳嗽,适用于肺金气阴损伤所致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健脑去疲劳,试试五味子洋参茶
五味子10克,西洋参5克。将材料洗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一日一剂,可经常喝。
研究表明,五味子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令人兴奋、工作效率提高。对于很多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亚健康状况,不妨试试这道五味子洋参茶,能养阴益气、健脑益智,改善上述不适。
川贝母
贝母性寒,味苦,能清肺热、化痰,又质地甘润,能润肺止咳,所以特别适合久咳不止、痰少而黏、咽干口渴、咯血等肺阴受损的病症。临床上经常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痰少或有痰但咳吐不利的病人。
久咳不愈,试试贝母蒸梨
川贝母5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雪梨从中间一切为二,然后用刀尖将中间的梨核挖掉。将贝母和冰糖砸成碎末,放在梨中间挖出的坑中。将两半梨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小碗中,上屉用中火蒸40分钟即可。吃时将梨肉和贝母、冰糖汁拌在一起。
这道小方食疗效果很好,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日久不愈、痰多咽干,尤其适合小儿久咳。
阴虚咳嗽,常喝百合贝母粥
粳米50克,干百合9克,川贝母5克。粳米淘洗干净,百合、川贝母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锅中加水1500毫升,煮开后将粳米、川贝母下锅,待粥成之前10分钟下入百合,煮至材料熟烂即成。
贝母清热化痰,百合滋阴润肺,粳米健脾益胃,三者相配可达到祛痰润肺的效果,尤其适合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恢复期的患者食用。也可作为肺阴不足者的食疗佳品。
治疗咳嗽,试试用贝杏仁汤
川贝母6克,杏仁3克,冰糖少许。将杏仁去皮,与川贝母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放入冰糖,改用小火煮30分钟。喝汤,吃杏仁和贝母,每日临睡前服1次。
这道汤中用到了川贝母和杏仁,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适合慢性支气管炎等长期咳嗽者。
P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