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厨房小药方全家大健康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常慧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玉竹

在《本草纲目》中,玉竹被称为药中上品,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玉竹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作用。

玉竹粥,减胃火

鲜玉竹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鲜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取浓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适量水,煮至粥熟,加冰糖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长期服用能降胃火,缓解因胃火炽盛引起的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黄等症状。

玉竹猪瘦肉汤,养阴、润肺、止咳

玉竹15克,猪瘦肉100克,姜片、盐各适量。将猪瘦肉切片,冷水下锅,煮净血水,捞出冲净。将玉竹、猪瘦肉片、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这道药膳具有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热病伤阴引起的咽干咳嗽、心烦口渴,以及秋冬季节肺燥干咳等有缓解作用。

益母草

益母草活血调经力优,为妇产科要药,故有“益母”之名。益母草还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及疮痈肿毒等症。

益母山楂饮,轻松应对痛经

益母草、山楂各15克,冰糖适量。将益母草、山楂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加冰糖调味即成。代茶饮用。

益母草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妇科良药,与活血祛瘀的山楂搭配饮用,具有祛瘀通络的功效,对血瘀型痛经有缓解作用。

益母草薏米老鸭汤,清热祛湿一身轻松

益母草15克,薏米30克,老鸭半只,姜片、盐各适量。老鸭治净,切块。将老鸭、薏米、益母草一起放入砂锅中炖至鸭肉熟烂,加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祛湿气的薏米,清热化滞的益母草,搭配清热滋补的老鸭,非常适合夏季湿热邪气重时食用,能清热祛湿,令人一身轻松。而且,在炖汤的过程中,益母草独特的香草味被带出,能缓解心烦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味很特殊的中药,就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而一般的中药只有一种或两种味道。中医有“五味皆备而五脏皆治疗”的说法,具有很多养生保健功效,是延年益寿的佳品。五味子具有止咳、补肾宁心、益气敛汗等作用。

久咳不止,五味子鸡蛋来帮忙

五味子200克,鸡蛋10个。将五味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30分钟。将药汁放凉后,将鸡蛋放入五味子汤中浸泡,5天后取出,放在冰箱中保存。每天去1个鸡蛋,煮熟后食用,7~20天为一个疗程。

《本草求原》中说“五味子,为咳嗽要药。”五味子擅长治慢性咳嗽,适用于肺金气阴损伤所致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健脑去疲劳,试试五味子洋参茶

五味子10克,西洋参5克。将材料洗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一日一剂,可经常喝。

研究表明,五味子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令人兴奋、工作效率提高。对于很多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亚健康状况,不妨试试这道五味子洋参茶,能养阴益气、健脑益智,改善上述不适。

川贝母

贝母性寒,味苦,能清肺热、化痰,又质地甘润,能润肺止咳,所以特别适合久咳不止、痰少而黏、咽干口渴、咯血等肺阴受损的病症。临床上经常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痰少或有痰但咳吐不利的病人。

久咳不愈,试试贝母蒸梨

川贝母5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雪梨从中间一切为二,然后用刀尖将中间的梨核挖掉。将贝母和冰糖砸成碎末,放在梨中间挖出的坑中。将两半梨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小碗中,上屉用中火蒸40分钟即可。吃时将梨肉和贝母、冰糖汁拌在一起。

这道小方食疗效果很好,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日久不愈、痰多咽干,尤其适合小儿久咳。

阴虚咳嗽,常喝百合贝母粥

粳米50克,干百合9克,川贝母5克。粳米淘洗干净,百合、川贝母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锅中加水1500毫升,煮开后将粳米、川贝母下锅,待粥成之前10分钟下入百合,煮至材料熟烂即成。

贝母清热化痰,百合滋阴润肺,粳米健脾益胃,三者相配可达到祛痰润肺的效果,尤其适合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恢复期的患者食用。也可作为肺阴不足者的食疗佳品。

治疗咳嗽,试试用贝杏仁汤

川贝母6克,杏仁3克,冰糖少许。将杏仁去皮,与川贝母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放入冰糖,改用小火煮30分钟。喝汤,吃杏仁和贝母,每日临睡前服1次。

这道汤中用到了川贝母和杏仁,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适合慢性支气管炎等长期咳嗽者。

P212-216

目录

第一章 健康小问题,小方来帮忙

 感冒

 咳嗽

 胃痛胃胀

 口腔溃疡

 牙龈肿痛

 口臭

 咽痛

 打嗝

 头皮瘙痒

 失眠

 醉酒

 冻疮

 脚气

 手足皲裂

 烧烫伤

 中暑

 防辐射

 鼠标手

 腰背酸痛

 对抗雾霾

 痔疮

 眼睛干涩

第二章 日常保健方,益寿又延年

 健脑益智

 养心安神

 补气养血

 健脾养胃

 养肝明目

 滋阴润肺

 祛痰止咳

 养肾固精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第三章 宝宝问题多,妈妈做医生

 小儿痱子

 蚊虫叮咬

 自汗盗汗

 小儿发热

 小儿疳积

 小儿腹泻

 小儿食积

 小儿厌食

 儿童肥胖症

第四章 女人健康美,只需小成本

 美白祛斑

 补水保湿

 紧致皮肤

 控油祛痘

 防皱抗皱

 乌发亮发

 丰胸美胸

 手足护理

 瘦身纤体

 痛经

 月经不调

 更年期综合征

第五章 健康看时节,小方离不了

 春季 注重养肝,扶正祛邪

 夏季 养护心脾,防暑祛湿

 秋季 重在养肺,滋阴润燥

 冬季 重在养肾,养阴护阳

第六章 分清体质,小方巧调理

 阴虚体质

 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

 气郁体质

 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

 血瘀体质

 过敏体质

第七章 食物也是药,方从食中来

 黑豆

 绿豆

 红小豆

 黄豆

 薏米

 燕麦

 小米

 黑米

 糙米

 糯米

 黑芝麻

 白萝卜

 西红柿

 莲藕

 冬瓜

 丝瓜

 黄瓜

 南瓜

 马齿苋

 百合

 洋葱

 银耳

 黑木耳

 梨

 西瓜

 苹果

 柠檬

 橘子

 香蕉

 玫瑰花

 茉莉花

 菊花

 桂花

 丁香花

 金银花

 葱

 姜

 蒜

 香菜

 辣椒

 花椒

 大料

 盐

 醋

 香油

 甘草

 荷叶

 薄荷

 枸杞子

 山楂

 莲子

 山药

 杏仁

 红枣

 龙眼

 栗子

 核桃

 枇杷

 麦冬

 陈皮

 茯苓

 桔梗

 黄芪

 当归

 红花

 板蓝根

 党参

 三七

 玉米须

 酸枣仁

 玉竹

 益母草

 五味子

 川贝母

序言

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吃,不仅是生命得以维系的最基本的需要,还是生命得以保持活力、保持健康及最大限度延长的关键。可以说,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与饮食息息相关。

时代不同,对吃的定义也不一样。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讲求吃出品质、吃得有风味;如今,人们对身体健康和养生日益关注,吃出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人都陷入了困惑之中,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吃得比以前好了,为什么反而不如以前健康了呢?吃也是一门学问,吃得好并不意味着吃得对。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有“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的论述,这说明了药食同源,我们每天吃进的美味佳肴,有可能是毒药,也有可能是保证健康、防治疾病的灵丹妙药。仅仅一线之隔,但效果却天差地别,关键就在于是否吃对了。

中医里,食物跟药物一样,也分“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内,作用于脏腑经络之后所发生的反应来划分的,有寒、凉、温、热四种属性,偏性不大的为平性。一般来说,性寒、性凉的食物可清热解渴,能减轻或消除体内热证;而性温、性热的食物可明显地减轻或消除身体寒证。例如,苦瓜性寒,能清热解毒,对于热病或暑热烦渴,以及肝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有缓解作用;羊肉性温,具有温中暖肾的功效,可补肾强身,改善肾阳不足导致的腹痛寒冷、腰膝酸软。

食物的五味,即辛、甘、酸、苦、咸。辛味即辣味,能散能行,如葱白、香菜能发散风寒、行气活血;甘味即甜味,能补虚,如龙眼肉、红枣能补益脾胃、养血安神;酸味收敛、固涩,如樱桃能滋养肝肾而止泻;苦味可清热泻火、生津液,如苦瓜能清热解暑、解毒;咸味软坚润下、温补肝肾,如海带、紫菜能软坚散结。

食物的“四性”“五味”决定了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功能,如果选错食物,很容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发疾病,或加重原有的病情。只有合理地运用食物的“四性”“五味”特性,选对食物,才能让食物在我们身体内发挥最大的养生功效,以扶正固本、调和气血,最终实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食物来自厨房,在厨房中制作完成。药补不如食补,可以说厨房是最好的药房!因此,千万别放过厨房中的任何一种食物,也许看似不起眼的小食物,却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助益。

本书针对常见的健康小问题、日常保健、季节、体质和不同人群等,为读者收集整理了一些日常保健的食疗方,简单实用、材料易得。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帮助读者朋友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了解食疗养生的相关知识,但食物毕竟不是药物,在患上疾病之后,还是要积极咨询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莫讳疾忌医,延误治疗时机。

最后,祝福所有的读者朋友们身体健康,一生幸福!

内容推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厨房不仅是做饭的场所,还可以成为一个家庭的小药房,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通过利用普通食材的保健功效合理搭配、巧妙烹调,来改善体质、促进健康,辅助治疗一些疾病。

常慧主编的这本《厨房小药方全家大健康》将成为家庭主妇们的好帮手,教你利用厨房资源,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推荐

《本草纲目》中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吃是维系生命的基础,也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常慧主编的这本《厨房小药方全家大健康》针对常见的健康小问题、日常保健、季节、体质、不同人群等,收集整理了一些常用食疗方,简单实用、材料易得。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帮助读者朋友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了解食疗养生的相关知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