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鳞西爪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必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性情梁晓声

必胜兄:

遵嘱寄上散文三则,请任选一篇,或皆录之也请便。

另,我和李国文共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陈秉骞同志一二篇,也请考虑一下,陈是50年代大学生,近在各报刊发散文颇多,我读过,还评过,实在是挺好的……

另,身任副部级干部,工作之余仍能习文,且文章华好,可谓不易矣。应予推崇之也……

晓声匆匆

4.6忙草

必胜兄:

遵嘱寄上散文断想。

我在忙着改电视剧,不多叙。

祝好。

晓声4.14

梁晓声先后两封信,信中顺便推荐了他和国文老共同的朋友的散文,看出他的热心,也看出他没有搞清我们约稿信的内容。这也难怪,他是个忙人,或许他沉浸在朋友文字的美好阅读中。在我收到的信中,少有他这样子不管不顾的。

我后来去信,一定又报告了我们编书的范围,他会理解的。他随和,细腻且有情分,是处事简单没多客套的人。

那是在1996年5月上海之行吧,时间我之所以肯定,是因为我们在机场见面时,他仅穿着一件衬衫,拎着个纸袋子,晃来晃去的,一看那里面没有什么内容,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我们住上海西藏路附近的宾馆,参加海军作者的一个电影脚本讨论会,与他住一屋,那时这样的安排也多见,也自然。我吃惊他这点行头就能出差,就算是夏天衣着简单,不是还有两天,还是到大上海啊!一个印有单位字样的纸袋,装书还是采买也罢,他却当做行李袋子,这样简陋而随便,恐难在文化人圈里少有他人,何况他还是一位走红的作家。晚上睡觉时,他拿出一个套圈套在脖子上,说是颈椎不好,无可救药,如此这般,可能缓解。那一夜,在有点闷热的气候下,梁兄也是这样子的一头套圈,直面于枕,看他那样真有毅力。其实,我也多年因腰榷而颈椎,弄得脚麻手麻的,也有病友介绍这法那方,都嫌麻烦,可能也没有他那样严重,就没有这大手笔式的举动。早餐上还是在会上,他老兄也是戴着的,真佩服他的认真和淡然。想想这样子一个脖套子,我等之人也总有点不习惯,也不雅吧,而名人梁晓声则不然,他回归本原回到本真,是率性为之。多年过去,不知他这个顽疾如何了。但那个纸袋子行头,那个颈椎套圈中的梁兄,可爱的印象实在难忘。

那些时,有机会与他相见,有几次是由李国文老师牵线,有外地的作家来京聚会,还有几次是一个什么小会,总见到他,还有叶楠,感觉到他们三人常在一起出现。记得,叶楠老说到有什么事,爱说去问晓声,一口鼻音很重的河南普通话,慢条斯理的却是坚决的,叫起晓声来,很亲切,在他的心中,梁晓声什么都知道的,都会想办法的。

不知晓声是否如叶楠老说的那样什么都有办法,但是在文学创作上他是多面手。他的小说自八十年代初、新时期开始,以众多知青小说而文名远播,他在电影、电视,以及纪实文学创作中,也是多面出击,他的散文虽写过往生活,有亲情的如父爱母爱,以现实性和思想性见长。他的随笔杂感,直面现实触及时弊,有时对体制上的弊端,人文精神的缺失,都给以坚决针砭,而且,也为一些民生问题呐喊,为底层人的状态鼓呼。他对文人的虚假、沉湎自我自恋,有严厉而坚执的批评。为此,他的直率,也让有些人不快。他在《人生真相》《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梁晓声语录》等中,论及思想、爱情、友谊,对生活中假恶丑,以及人性的偏失,进行发言。有时不顾情面,好像一个文学愤青的激昂,而自己大快胸臆,活脱出一个坦率不做作的梁晓声。我想,他从《今夜有暴风雪》、《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泯灭》再到散文、随笔,他的文学轨迹由青春的祭奠,到现实的呼唤,再对于民生的关注,时有呼啸奋进。他是一个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激昂不失赤诚、本真的人。

不知是否因为他多在沉思和思考之故,晓声是一个不太爱说笑的人,有时,不苟言笑,矜持得有点木讷,这或可为保持着对社会人世一种有利的观察方式吧。

让我惊异的是,他二三年前,还不用手机,也不用电脑。在现代化技术汹汹之势下,他有老僧入定的淡然,保有原始状态的写作和交往,在文人中,特别是中青年小说家中不多见。可是,他却开了博客,我不知他是如何把文字传上博客的。即使我等用电脑多年,也不习惯这博客方式。以这样一个现代信息的平台与社会交往,这不是作家们都能做到的,无疑,可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他的手书,是较为规范的那种。新时期以来出道的小说家们,虽也有书写较为劲道有样的,但不客气地说,多半是没有太多手书练习而急速成名后,在写字方面先天不足,尤其是年轻一点的。当然,时间也许会助他们成功。梁晓声不是这样,他的字是有格有体的,硬朗而流丽也练达,自成体格,一张那个时期商店常见的信纸上,他写来是好看有样的。十多年前,文人们雅集,还不太时兴会前会后写字画画,可是,那么多的作家朋友,书法上也算精进有为,像梁兄这样子的,直接可以在书法上独当一面的,我想,经过这多少年的研习,其书艺会更为可观。

关于散文,梁晓声认为:

文如其人——于小说未必,于散文定然。散文是最近性情的一种文体。散文最是一面镜子,最能映出为文者的形状……于狭义言之,散文常能代表文学的一种“质”,于广义而言,散文常能代表文化的一种“魂”——一个时期刊发着怎样的散文,印证一个时代的糜朴之痕……

我个人喜欢魂清质朴的散文……可惜这样的散文如今不多……散文尤其需要为文者有文人的性情、心智和灵魂——目前,中国之文人普遍缺的是这个。结果我们在散文的海中却难觅散文了……

性情、心智和灵魂,这是个高标格的要求,梁兄言简意赅,直点穴位。

P66-70

书评(媒体评论)

文学评论家王必胜的散文随笔,以特有的机趣和情致,感知大千世界,参悟文学人生。其笔容灵动多姿,理性与性情互见。这些文学、文学人和文学事,可亲可近,韵味十足,才情和文智获得了充分张放。

——何建明

后记

为何又是“爪子”?

找一个可意的书名,有时候如同给孩子取名,是有点难的。当年鲁迅先生为刊物什么的命名,取一本字典随意翻找指点,类似于占卜,据说《语丝》的刊名,就是这样被点出来的:可见用心之良苦。大师如此,况乎我辈!

我这里把近年的文章收为一集,想不出合适的书名。这些散漫的文字,随性而为,类乎“四不像”,于是,就想到用什么散写随记、杂感札记之类得了,可也不太合意。几年前,曾出版过一本《雪泥鸿爪》的集子,不如就把这叫《东鳞西爪集》,也算是与上一次的“爪子”,有个呼应。

所谓呼应,其实都是些随意性的文字,东扯西拉,无一定之规,或率性而写,其内容也杂。如前次的书名所示,在人生和文学的大地上,留下一些印迹,有如当年苏老夫子所说,雪地飞鸿偶或划下爪痕,不算大雅之言,也没有宏大叙事,花开花落,仅此而已。是的,想到了就写,写来随性、散漫,有如东一点、西一撮的,与这鳞那爪有些相像,用这个大俗的名字,也差强人意吧。

当然,文学或者文字这东西,本无所大小、高下、贵贱之分,只要是用心而为,不故作姿态,不作践它,就够了。

书中按文章内容,分为四部分。一,人情。写与各位师友的交往,有怀人的,也有忆往纪事的,故人往事、故交人情,可堪记忆;二,文事。文事滔滔,我取一勺饮,就文化文学当前事,稍作专题评述,多是管中窥豹;三,景观。即看风景的见闻,或风景中的人情文化,或观景一得。时文也不弃,以作纪念留念。四,书品。每每有了新书,朋友所托,或者,工作之需,随手拈来,有感而发,大小由之。这类也主要是文学作品的点评,也有两篇艺术评论。注重眼下,不薄新人,不看名气,尽点绵薄。如此四分,并不确当,也算聊备一格Ⅱ巴。有几文曾收在另一本书中,觉得与此书的专题相谐,故又收入。当然,种种因由,不免种种不尽如意处。若诸君有缘屈尊一识,万望批评见谅。

责编罗静文女士选了我的一些摄影作品当插图或插页,平添了视觉感,颇获我心。谢谢出版社付出的辛劳。

作 者

2010初夏

目录

人情篇

 读写他们

 老田

 怀念丁一岚先生

 朋友许中田

 病后日记

 牌局

文事篇

 新时期散文三十年

 这个时代的文学如何

 文学评论的姿态

 有效评论何处寻

 无边风景时时新

 散文年选序——

 03:给散文御下包袱

 04:绚烂之后是平淡

 05:文学何为,散文担当

 06:散文夜话

 07:散文的人文坚守

 08:有味道的文字

 09:年度散文带给我们的

 文事杂刺

 当前中国文化热点

景观篇

 小城大馆

 翻读上饶

 杂色蒙自

 黔北石海

 英德散记

 沙家浜一日

 永福记

 名城的魅力

 大众啊,大众

 云浮走笔

 定南风物记

 邂逅美国大选

 在美国教授家作客

 莫斯科墓园

 玫瑰湾的风景

书品篇

 《秦腔》:让长篇成为长篇

 普通人生与温暖情怀

 程贤章小说的意义

 有意味的“终结”

 历史的人和人的历史

 南方的探索和希望

 霍金的份量

 美丽的忧伤

 思想和道德的力量

 史家笔法意纵横

 在乡村文化中散步

 现实的写作

 品读“短平快”

 唐季礼的意义

 他山之玉

 大写的人生

 此情可待成追忆

 “报告”与报告文学

 题材优势和挑战

 呕心沥血为昆曲

 新奇的“超越”

 共同的书写

 题材优势的挑战,

 平民化的真实

 诗心如火

 邓拓生平和文学活动

后记:为何又是“爪子”?

内容推荐

文学,不是正襟危坐的,不是高头讲章,应当有机趣、见性情。文学人,也多是率性且有情趣的。品写它们或他们,力图寻找这些元素,让文学和文学人的面孔多点亲近感和烟火味。

男人中年是青春终结、透彻地知天命的开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幻化为顺其自然,和惯看笑月春风时的神定气闲。有这一股神韵和气场贯穿于文章之中,必胜老师的文字就不局限于文字本身,而是带着一股睿智清气和力道,穿透人生世相。

编辑推荐

文学评论家王必胜的散文随笔,以特有的机趣和情致,感知大千世界,参悟文学人生。其笔容灵动多姿,理性与性情互见。这些文学、文学人和文学事,可亲可近,韵味十足,才情和文智获得了充分张放。

作品既有“文事”、“人事”的论述,也有“书品”、“景观”的感慨,如同一个阶段自己文字写作的“拼盘儿”,其实细细一读,你会觉得,作家“想到了就写,写来随性”,“东一点,西一撮,与这鳞那爪有些相像”的文字,看似形散其实神聚,有一条思想和艺术的主线贯穿于作品的始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