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艺术丛书之一。
为推动我国插图艺术的发展以及引导对插图艺术的欣赏,本书以120篇赏析的文字,对古今中外著名插图画家的329件作品进行了欣赏和评析,并且先就插图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概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插图艺术/艺术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刘丰杰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艺术丛书之一。 为推动我国插图艺术的发展以及引导对插图艺术的欣赏,本书以120篇赏析的文字,对古今中外著名插图画家的329件作品进行了欣赏和评析,并且先就插图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概述。 内容推荐 《插图艺术》融学术著作与通俗读物为一体,面对面地与普通读者、文学爱好者和插图艺术专业工作者,从宏观到微观,详论细述插图艺术中的独特立意和精彩技艺,引领读者在插图世界中浏览遨游,领略这些精彩插图的审美艺术价值。 书中对古今中外120部名著的300余幅插图作品做了深入的评析。对读过原著的读者来说,当然更有利于欣赏这些插图;如果您还没有读过这些名著,也同样不会妨碍您对插图艺术的欣赏,因为本书的各篇都是在首先简述文学原著故事梗概并时而引述原文的基础上,来评析插图作品的艺术意图、绘画技巧和风格特征的,从而使读者更能深入品味插图作品的艺术内涵和韵致,感受文学和绘画坐标交点上的艺术魅力。同时,书中也对作家和画家概况以及他们的合作交往、轶闻趣事,包括一些著作版本做了介绍。广大读者将能从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中鉴赏百余名中外著名画家的插图作品。 卷首数万字的篇目,是作者基于多年来对插图艺术的研究并结合本书内容对插图艺术的理论阐述,其中不乏独特的见解。同时,正文对画家创作的绘画技巧、风格和艺术立意的赏析中,还夹有诸多的理论析述,这对插图艺术的专业工作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艺术丛书之一。 目录 前言 图文并茂交相辉映 1.关于“插图” 2.中国插图艺术史说 3.国外插图史说 4.书籍插图及其艺术形态 5.书籍插图的艺术属性 6.插图艺术是形象的艺术 7.插图艺术的欣赏与审美 一 中国部分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家经典 (唐]王瑜施刻 2.《水浒》叶子 [明]施耐庵原著 [明]陈洪绶绘画 3.《博古》叶子 [明]汪道昆撰文 [明]陈洪绶绘画 4.金瓶梅 [明]兰陵笑笑生原著 [明]刘应祖 徐冰插图 5.云台三十二将图 [清]张士葆插图 [清]张志琚刻 顾炳鑫收藏 6.水泊梁山英雄谱 孟超文 张光宇插图 7.水浒传 [明]施耐庵原著 戴敦邦插图 8.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原著 陈全胜插图 9.西游记 [明]吴承恩原著 李少文 古干插图 10.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原著 黄冠余插图 11.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原著 程十发 于友善插图 12.红楼梦 [清]曹雪芹原著 刘旦宅插图 13.大鸾——周恩来童年故事 邢熙坤原著 蔡延年插图 14.董存瑞和黄继光 董辰生插图 15.百花齐放 郭沫若原著 刘魄 力群插图 16.雪峰寓言 冯雪峰原著 黄永玉插图 17.雪峰寓言续编 冯雪蜂原著 董克俊插图 18.狂人日记 鲁迅原著 李桦插图 19.阿Q正传 鲁迅原著 丰子恺 蒋兆和 赵延年插图 20.孔乙己 鲁迅原著 赵延年 张守义 程十发插图 21.药 鲁迅原著 汪国风 顾炳鑫插图 22.秋瑾 郑云山原著 王公懿插图 23.故乡 鲁迅原著 顾炳鑫 赵延年 古元 张守义 司徒乔插图 24.倪焕之 叶圣陶原著 王怀庆 盛增祥插图 25.老张的哲学 老舍原著 高荣生插图 26.子夜 茅盾原著 叶浅予插图 27.离婚 老舍原著 韩羽插图 28.四世同堂 老舍原著 丁聪 岳昕插图 29.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原著 裘沙插图 30.青春之歌 杨沫原著 侯逸民插图 31.我的第一个上级 马烽原著 郭振华插图 32.吕梁英雄传 马烽 西戎原著 郭振华插图 33.红旗谱 梁斌原著 黄胄 顾炳鑫插图 34.苦菜花 冯德英原著 张德育插图 35.王贵与李香香 李季原著 彦涵插图 36.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原著 贺友直插图 37.黄河东流去 李准原著 李培戈插图 38.骆驼祥子 老舍原著 丁聪插图 39.阴阳八卦 冯骥才原著 王书朋插图 40.茶馆 老舍原著 叶浅予插图 41.铁木前传 孙犁原著 张德育插图 42.林海雪原 曲波原著 孙滋溪插图 43.上海的早晨 周而复原著 华三川插图 44.阿诗玛 黄铁 杨知勇 刘绮 公刘整理 黄永玉蒋铁峰插图 45.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原著 徐匡 宋广训 正威 吴凡插图 46.刘三姐 《刘三姐》创作组整理 周令钊插图 47.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原著 华君武插图 48.金老二的最后一夜 梁建民原著 王书朋插图 49.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元]关汉卿原著 林百石 潘喜良插图 50.冤报冤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原著 杨在溪 孔紫插图 51.李逵负荆 [元]康进之原著 张跃来插图 52.第一件陶器 中国民间故事 卢卫 张温帙插图 53.狂泉 [南朝·宋]袁粲原著 唐勇力插图 54.盐丁儿 颜一烟原著 杜滋龄插图 55.唐词二首 [唐]温庭筠原著 吴声插图 56.唐宋词三百首 名家配画诵读本 施大畏插图 57.三件宝贝 董均伦原著 孔维克插图 58.鲇鱼崖 黄林石原著 陈巽如插图 59.童年的梦 赵冰波原著 陶文杰插图 60.石点头 [明]天然痴叟著 华其敏插图 61.日出之前 高树田原著 高山插图 62.赵飞燕外传 [汉]伶玄原著 卢延光插图 63.家 巴金原著 徐勇民插图 64.二十五史 史著丛书 刘健插图 65.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 颜宝臻插图 二 外国部分 66.圣经·创世纪 基督教经典 [意]米开朗基罗插图 67.圣经·启示录 基督教经典 [德]丢勒插图 68.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德]斯威布原著 [英]斐拉克曼插图 69.亡灵书 古埃及符策 插图作者佚名 70.奥德赛 [古希腊]荷马原著 [法]马蒂斯 [德]阿诺尔·贝克林插图 71.十日谈 [意]薄伽丘原著 [美)肯特插图 72.堂·吉珂德 (西]塞万提斯原著 [苏]萨·布罗兹基 [苏]格里·科尔热夫插图 73.源氏物语 (日]紫式部原著 秦龙插图 74.基度山伯爵 [法]大仲马原著 柳成荫插图 75.月亮和六便士 [英]毛姆原著 陈晋容插图 76.李尔王 [英]莎士比亚原著 [美]肯特插图 77.仲夏夜之梦 [英]莎士比亚原著 [英]马格尔·福安曼插图 另图佚名 78.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莎士比亚原著 [英]弗莱塞 [美]肯特[英]奥古斯特·斯皮斯插图 79.呼啸山庄 [英]艾米丽·勃朗特原著 [美]德勃鲁插图 80.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原著 [美]弗里茨·埃钦褒格插图 81.莎乐美 [英]王尔德原著 [英]奥勃莱·比亚兹莱 埃·基尔(国籍不详)[德]斯托克插图 82.黑桃皇后 [俄]普希金原著 [苏]舒哈耶夫 [苏]斯维什尼柯夫插图 83.懦夫 [苏]马雅可夫斯基原著张守义插图 84.斯巴达克思 [意]乔瓦尼亚利原著 [苏]萨·布罗兹基插图 85.恰巴耶夫 [苏]富尔曼诺夫原著 伍必端插图 86.静静的顿河 [苏]肖洛霍夫原著 [苏]维列斯基插图 87.战争与和平 (俄]托尔斯泰原著 [苏)施马里诺夫插图 88.带阁楼的房子 [俄]安·巴·契诃夫原著 [苏]达·阿·杜宾斯基插图 8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原著 伍启中陈衍宁林墉[苏]巴巧莫夫插图 90.真正的人 [苏]波列伏依原著[苏]茹可夫插图 91.卡尔曼 [法]梅里美原著 [西班牙]毕加索插图 92.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原著 [美]诺曼·罗克威尔插图 93.格林童话 [德]格林兄弟原著 高燕插图 94.《爱因斯坦和他的司机》等 佚名原著 杜凤宝插图 95.海的女儿 [丹麦]安徒生原著 陈研石渝翎插图 96.皇帝的新衣 [丹麦]安徒生原著 黄启后 [德]格拉比昂斯基岳昕插图 97.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原著 [英]米勒斯插图 98.罗亭 [俄]屠格涅夫原著 (苏]斯维什尼柯夫插图 99.当代英雄 [俄]莱蒙托夫原著[苏]施马里诺夫插匿 100.安娜·卡列尼娜 [俄]托尔斯泰原著 [苏]萨莫赫瓦诺夫插图 101.复活 [俄]托尔斯泰原著 [苏]帕斯切尔那克插图 102.神曲 [意]但丁原著 [法]古斯塔夫·杜雷插图 103.包法利夫人 [法]福楼拜原著 [苏]马约菲斯插图 104.长袜子皮皮 瑞典童话 [瑞典]I·旺一氏曼插图 105.天方情话 王瑞琴陶庆军编译 杨金星插图 10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原著 [美]诺曼·罗克威尔插图 107.钦差大臣 [俄]果戈理原著 [苏]康斯坦丁诺夫斯基插图 108.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原著 [苏]弗拉索夫插图 109.初升的太阳 [苏]列夫·卡西里原著 (苏]柯理亚插图 110.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原著 [比]麦绥莱勒吴冠英插图 111.前夜 [俄]屠格涅夫原著 [苏]佚名插图 112.星火 苏联期刊 [苏]克里马申[苏]彼特罗娃插图 113.奇异的上衣 [意]第诺·布扎蒂原著 王智远插图 114.浮士德 [德]歌德原著 [法]德拉克洛瓦 [荷]伦勃朗[英]哈里·克拉克插图 115.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原著 [苏]苏复洛夫 [苏]皮斯基插图 116.和平鸽 [捷克]古柏卡原著 俞晓夫插图 117.奥赛罗 [英]莎士比亚原著 [西]佩普·冈萨雷斯插图 118.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阿拉伯民间故事 [英]比亚兹莱 [德]尤塔·黑尔格雷韦插图 119.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斯陀夫人原著 黄英浩插图 120.欧也妮·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原著 [法]查理·华尔德插图 后 记 试读章节 4.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广为人知的明代长篇小说,署名兰陵笑笑生。但对其真正的作者却有认为是王世贞、李开先、冯惟敏、赵南星、贾三近、屠隆等近20种说法。今传世最早的版本名《金瓶梅词话》,系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刻本。至明崇祯年间,又有名《绣像金瓶梅》大字本刊行,此书始有插图。本书插图选自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的万历丁巳本,每回有精美插图两幅,百回共200幅,据考证是明代画家刘应祖所作。这套插图在我国插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瓶梅》这部小说,借《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暖昧关系的一段故事,延展而成百回巨制。通过写西门庆家史来表现整个社会。它上承《水浒传》,下启《红楼梦》,是我国社会小说之祖。这套插图,对其艺术价值暂且不谈,仅就其200幅这样一个数量而言,在我国的长篇小说插图中,也是极其罕见的。若就它的艺术技巧来看其艺术价值,也可以说是我国插图史上值得骄傲的一页。但是,这套插图也不乏糟粕之处——这是指它对淫秽内容的直观描绘,而这并不影响它成为我国古代插图艺术的珍品。 《金瓶梅》的基本情节:故事初起缘自《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通奸一段。武大郎被谋杀后,西门庆在他原有妻妾吴月娥、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之后,又娶潘金莲为五娘。武松报仇却错杀了李外传,因而被发配孟州。西门庆嫖丽春院梳拢李桂姐。后又看中酒友花子虚之妻李瓶儿,勾搭间气死花子虚,李瓶儿又被纳为第六房。西门庆女儿大姐和女婿陈经济,因杨戬一案上门避难并株连到西门庆,后通过蔡京的管家买通李邦彦,把“西门庆”改为“贾庆”才逃脱灾难。西门庆畏罪不出。李瓶儿招赘蒋竹山,蒋遭西门庆使人痛打。西门庆勾搭家人来旺妻宋惠莲并陷害来旺发配徐州,宋惠莲自缢。西门庆送干金生辰纲从蔡京处买官副提刑干户,后家道盛极。西门庆又勾搭韩道国之妻王六儿。潘金莲因争风嫉妒李瓶儿,常常指桑骂槐,并训练雪狮子猫吓死李瓶儿之子官哥。李瓶儿伤痛而死,西门庆伴灵时又与奶娘如意儿成奸。妓女郑月娥被西门庆包占,又勾搭了王招宣的遗孀林太太。后西门庆又升为提刑正干户,最终过度淫乱而亡。他死后,潘金莲与陈经济勾搭成奸并堕胎,还和丫鬟春梅三人聚淫,被吴月娘发现。之后吴将春梅卖给周守备为妾,并让王婆领走潘金莲,又赶走了陈经济。武松幸赦回来,杀王婆和潘金莲为兄报了仇。陈经济沦为乞丐又吃官司……周守备审理时春梅认陈作表弟暗做夫妻,故后来周守备家丁杀死了陈经济。春梅淫乱而死。后吴月娘生子名孝哥,乃系西门庆转世,15岁时出家为僧。 这里选的四幅插图是:第三十三回“韩道国纵妇争风”。画中情节是,韩道国的浑家(妻子)王六儿与小叔子(韩道国之弟)白日里叔嫂通奸,被一群浮浪子弟冲进门去捉住。一人先把韩妻衣服抢了,另有人拿了绳子捉人。韩道国之弟想夺门逃走,被迎面来的人拿住。后韩道国依靠时任副提刑干户的西门庆的势力,反把这伙人打了一顿。第四十一回“两孩儿联姻共笑嬉”,描绘西门庆之子官哥与乔太守的女儿结娃娃亲后女眷们嬉笑的场面。第五十三回“吴月娘拜求子息”,描绘西门庆的正房夫人吴月娘拜神求子的画面。第一百回,“普济师幻度孝哥儿”描写西门庆转世的吴月娘之子孝哥儿,15岁时被普静和尚引到永福寺出家的情节。这几幅插图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仅造型准确,而且生动传神。长衣衫线条流畅,短衣衫线条则转折自然。屋舍画得细密严整,包括墙壁回栏,全都运用了界画的方法。假山石画得玲珑剔透。竹枝和花草也画得挺然有致。树木枝干道劲有力,树叶已经用到“个字点”、“介字点”、“鼠足点”、“胡椒点”等概括性画法,这比常被作为学画范本的《芥子园画传》要早得多。中国的绘画有一个特点是动点透视画法,这套插图中也同样可见些微的影子。《金瓶梅》插图还表现出我国古代插图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屋外景物和屋内景物可以同时看见。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这似乎像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表现方法。 这套插图不仅画得好,而且刻工也尤为精细准确,一丝不苟。在这个意义上,插图应说是画家和刻工共同创作的。所以,这套插图不仅是插图艺术的骄傲,也是我国版画艺术的骄傲。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谓此书之作,专以写市井间淫夫荡妇,则与本文殊不符,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缙绅,不唯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这是研究和理解《金瓶梅》的一个正确的出发点。 尽管如此,《金瓶梅》出于揭露社会的需要,毕竟还是在淫秽情节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并且这也不可能不对插图的基调产生某些影响。假定全套插图创作根本不涉及这些有关的内容,那也就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固有特征。所以,对于插图画家来说,不是不能对此加以表现,主要还是在于怎样表现的问题。 为《金瓶梅》作插图的当代画家徐冰197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后留校任教,在插图艺术形式方面有独特的追求。他在为《金瓶梅》作插图的时候,就采用了一种通俗而又独特的形式——剪纸的形式。剪纸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的一种,所以它是通俗的。另一方面,徐冰的剪纸又绝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剪纸,其中显然已经融人了现代的绘画形态与绘画观念。人物的形体、结构、画面处理、情节表现,都渗透着浓重的现代气息,所以我们又说它是独特的。由于画家运用了这样的形式,也就便于对一些低级污秽的情节作较为含蓄的处理。这几张插图虽然对淫夫荡妇和戏谑苟且等情节作了视觉艺术语言的表现,但却将其化作了绘画形式美的独特感觉。插图语言的含蓄,在于画家采用了隐喻乃至象征的手法,甚至还用到了符号语言去表现一些隐晦的部位。民间剪纸艺术的稚朴和率真,也成了画家语言含蓄的一种表现手段,这是与写实性绘画很不相同的。 附图中的“金瓶梅系列之一”是对西门庆和他最主要的三个淫乱对象潘金莲、李瓶儿和春梅的形象展现,并不去描述其间苟且之事的具体情节(据说《金瓶梅》此书即因这三个女人的主角地位而得名)。西门庆站在高阶之上,身后则是他的豪宅大院。他袒露着胸腹,傲首高扬,胸毛簇簇,着装花哨,一副纨绔、恶霸又流氓的形象。画面对三个女人并没有在形象塑造上做更多的个性区分,或者在画家看来,她们不过彼此彼此而已。她们袒胸露腹及袒露一条腿,加上耳下象征风月的花形耳坠,已经对其淫荡实质作了交代。这件插图的象征性,大于它的描述性,留给欣赏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另外,我们还可以去欣赏这套插图中的“金瓶梅系列之四”,画面以一个裸体女人为主体,她或是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郑月娥、宋惠莲、王六儿、如意儿……均可作为象征性的形象来看待。那些成双成对的人物,可以象征西门庆家宅内外异性和同性之间(包括西门庆与其妻妾、女仆、男仆、娼妓之间以及奴仆之间等)的污秽丑行。画家对这个主体形象颇为注力。人物描绘成卧眠姿势,她双目垂闭,眉间点红,散发遮额,朱唇紧锁,右臂托腮,左臂搭腕,勾交双腿,金莲尖尖,肌肤圆润,体展曲线,诸部俱坦,颈着花链……均显示出画家造型的用意,使这个主体形象,有力地撑起了整个画面。这件作品的外缘成随机形状,这样可以打破呆板感而产生形式感。 以上这些插图作品,凡看过《金瓶梅》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想象,这比在视觉艺术的形象方面使用污言秽语要好得多。画面的人物或背景形象,具有夸张、变形和装饰性特征。这三种特征的区别,主要在于从不同着眼点对形象作强调性表现的差异。强调形象特征者为夸张手法,如对女性特征的夸张;强调形象变异者谓之变形,如对一些成对的小人物的造型;为强调形象的本质特征而删繁就简谓之装饰手法,如画面上的花朵被展平等等。而在人物脐部等处画上图案就应属于附加装饰了。由于这套插图具有隐喻、象征及符号语言的形态,所以也就显示出更多的相对独立性。 P26-30 序言 “艺术丛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历史告知我们: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原始时代,人类就已经有了艺术的活动和记载。史前的洞窟和岩壁上,留下了2万年前的绘画;先民在扛木头劳动时“杭育杭育”的喊声,可说是声乐的肇始;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的三组人物携手并肩、轻盈起舞的彩绘,和19世纪末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两者可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思维,尽管蜜蜂能“营造”出等边的工房,鹦鹉能够学舌,大猩猩可以从一数到十,但它们终究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本能和“模仿”的阶段,永远不会也不可能向文明前进一步。而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涌现出大批的优秀的艺术家,创造出数不胜数、光彩夺目、辉煌灿烂的艺术精品,它们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艺术丛书”共30余册,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各个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各个门类和品种,共收图片几千幅,音乐曲谱近干首,文字近千万。把遐迩闻名、干百年来流传的艺术精品,呈现给广大艺术爱好者,让读者大众在美的世界里和艺术殿堂里徜徉、遨游,在赏析中获得最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丛书的撰写和编辑的方针,坚持做到大专家写小文章,大手笔写小册子,从微观入手,具体地、细致地进行论述,既深入浅出,又品位较高;既有鉴赏价值,又要雅俗共赏。总之,要为读者着想:从ABC说起,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紧密结合,引领读者进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提高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和艺术鉴赏水平。 让“艺术丛书”的可读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贯穿全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的读物,这是丛书全体作者、编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2008年4月 后记 拙著收笔之际,顺将一些相关余言记述于此。 首先,笔者仍想重申十多年前曾经发出的感叹:现今,我国的插图艺术并未达到它应有的繁荣程度。尤其是它与书籍出版的繁荣现状更加不同步;另外,它与社会对其他绘画艺术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步;继之而来的是为插图艺术献身的画家与为其他绘画艺术献身的画家不成比例,而这却是由于对插图艺术的社会性忽视所造成的。经济观念和时效观念对书籍出版的冲击,使得许多应当有插图的书籍基本都没有插图,插图力作的数量也远与时代的需求不相适应;相反,一些格调卑秽低俗的插图却时有所见…… 当然,我们并不是试图给我国的插图艺术勾画一幅暗淡的图景,只是在表达一种焦虑的企望。其实,出版这本书本身,可以使我们看到我国插图艺术仍有社会性重视的一面。我们也不能不特别提到,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样一本书,实当谓功德无量。因为,虽然以前散见的赏析插图作品的文字并不少,但如此集中赏析和评论插图艺术的书籍,毕竟还是没有先例的。其实这样的书在国外也是没有的。若谓该书系“第一部”或“填补空白”之类的意义,则首先应该归功于山西教育出版社。因为本书的选题,全是由他们策划的,是他们在填补空白并设定了这个有意义的题目,我只是有幸得到了一个写作的机会而已。对拙著出版编辑过程中,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以及校对人员所付出的心血,亦当在此专以纪谢! 笔者还要在此特别强调,插图艺术在本质上是依附于原著的,离开原著,就既谈不到插图创作,也谈不到欣赏。由于必须以原著资料为条件,笔者虽在本书中对158位古今中外画家及刻画者的329件插图作了评析,但仍曾面对许多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极其优秀的插图“望画兴叹”。根本原因是找不到原著,很遗憾不能与读者共同品味与鉴赏。笔者在此所能说到的,只是那些既精彩而又有条件参照原著的插图作品,而这些只是浩瀚的插图艺术大海中的一滴水。在此笔者也想借本书出版这个难得的机会,向相关读者表达我多年梗于心中的遗憾和歉疚:即笔者前曾违背赏析插图艺术必须以原著为依据的根本原则,在写作《插图艺术欣赏》一书时,对如下插图作品的评述,有悖于学术的严肃态度。它们是:古元《可爱的中国》,刘岘、颜仲、张守义《鲁迅像》,刘文西《毛主席在延安的故事》,李桦《革命烈士诗抄》,邹雅《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古元《灵泉洞》,袁运甫《南行记》,米谷《苗族民间故事选》,黄永玉《葫芦信》,冷冰川《鸟儿乖乖》,蓓克《孤独者》,克拉萨乌斯卡斯《步行的鸟》、《人》,柯里亚齐科《采珍珠的人》,伊林《冬天,我们在乡村里做什么》,弗拉索夫《几内亚民间故事》,万徒勒里《广场上的死者》,麦绥莱勒《忧郁》,黑根巴特《豪夫童话》,施维默《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20余篇。由于笔者当时缺乏足够的原著依据,其中的赏析文字,均系隔靴搔痒,只是就画论画,空谈绘画技巧而已。尤其难为情的是,竟将袁运甫先生为艾芜的小说集《南行记》所作的插图,误以为是其中的一篇《山峡中》而盲目议论,至今成为顿足之悔!谨于此请袁先生及读者宽谅! 拙著谈及的所有作家与画家,都是笔者所敬仰所钦佩的,故书中若频频使用“著名”二字已属多余,是故概不赘用,也不涉及职务与职称,只对作家和画家的相关情况与成就尽力书彰,以使读者有更多的了解。另说明,由于原著和画作的年代常不同步,两方作者的国籍也常不统一,故本书的篇目无法按年代、国籍或其他角度作出较为科学的排序,只好像掷骰子随机排列,且与作家、画家和文图作品的重要性皆无关系。 赏析和评论插图作品将涉及相应的美术史论知识、绘画创作知识和绘画技法及文学知识。并且,为便于读者从思想内涵方面品味插图作品的艺术意蕴,有时甚至需要以三五百字甚至百十字简言概述一部长达几十万言的文学原著的主要内容,且涉及的文学题材领域又甚广,这对主业于美术、文学修养极其浅陋的笔者来说显非轻车熟路。加之拙著只以三月稍余的时日,直笔落稿匆匆草就,文句词语甚欠斟酌,故失笑于世人或方家之处恐将难免。另外,有些使用间接文字资料的部分或仍可能出现错误,谨于此先乞读者见谅,更盼读者朋友及方家学者不吝教正。 同时,笔者还想在此表达对历史的恐惧。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见历史从未完全真实地展示过。而历史的发展,则常常令历史的以往变得可笑、错谬甚至罪恶。无论什么人的著作,都只能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都要面对未来现实的严酷审视。假如未来有一天拙著中的某些什么成为难以悔改的错谬,预乞人们能够想到笔者的无奈!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在相关学术观点的研究图文资料的搜集、整理、核定、加工等方面,郁先、易卿、厉姝等,做了许多严谨、繁杂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特以记志。 谨在此对插图艺术发展的美好前景,寄以衷心的祝愿! 刘丰杰 2006年9月28于天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