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学生彩图版)/中华上下五千年》编著者龚勋。
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战乱不断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人才辈出的鼎盛阶段,文臣武将层出不穷,策士门客纷纷登上政治舞台。“退避三舍”“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等故事不仅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胆识,到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为了帮助读者朋友了解春秋战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我们精选了数十则有代表性的小故事结集成书,在文字风格上力求简洁明快,并配以美轮美奂的插图。让孩子真正感受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
《春秋战国(学生彩图版)/中华上下五千年》编著者龚勋。
管鲍之交、二桃杀三士、合纵连横、毛遂自荐……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谱写了多少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造就了多少影响后世的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学生彩图版)/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大图美绘的全新形式,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数十则鲜活生动的小故事,让孩子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和伟大智慧。而丰富的历史常识、翔实的背景资料,使故事性与知识性相辅相成,让孩子真正感受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
重耳逃难
重耳和夷吾是晋国公子,因遭晋献公的宠妃骊姬陷害,被迫逃到别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担心公子重耳归国抢夺君位,就派了一个人去刺杀重耳。
流亡期间重耳一直在狄国避难,一住就是十二年。重耳为人仁厚,所以晋国一些有才干的人都一路跟随着他。随从们听说了晋惠公派人来杀重耳的消息,立即保护重耳逃往齐国。
这一天,在去往齐国的路上重耳等人早已把干粮吃完了,个个饥肠辘辘。重耳见到远处大树下有一伙农夫正在吃饭,便叫狐偃向他们要点吃的。有个农夫看到这群贵族打扮的人如此落魄,存心戏弄,就从田里捧来一大块泥土,递到重耳面前。重耳见状大怒,狐偃赶忙劝阻说:“老百姓送给我们泥土可是好兆头啊!这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得土正意味着得国啊!”重耳只得忍气上车,继续赶路。
重耳一行人到达齐国后,齐桓公认为重耳将来会是个有作为的人,马上派人来迎接,招待特别周到,还将齐国有名的美女齐姜嫁给重耳。重耳非常感激齐桓公,在齐国前后住了七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国势逐渐衰落下来。重耳一行人又离开齐国,先后到了曹国、宋国和楚国。
后来,秦穆公听说重耳在楚国,就派人将重耳一行人接到秦国,热情接待,准备找机会送重耳回国夺位。为了拉拢重耳,巩固日后的秦晋联盟,秦穆公还把女儿怀赢嫁给了重耳。
晋惠公死后,晋怀公即位,不久就被人杀死。于是,秦穆公派重兵护送重耳回晋国。上路时,重耳吩咐随从把所有破旧之物都扔掉,因为他就要当国君了,还要这些破烂儿干什么呢?这时,随行的狐偃不高兴地说:“今日重返晋国,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好比这些破烂儿不能再用一样,不如把我也扔掉吧。”重耳听后,立即认错,还让人把扔掉的东西全部捡了回来。
后来,晋国的文武大臣拥戴重耳做了国君,他就是晋文公。在外流亡十多年的重耳,终于苦尽甘来。晋文公重整朝纲,消除叛乱,晋国的内政才稳定下来。
狐偃
狐偃,春秋时晋国的卿,也称子犯、舅犯、狐子。他是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的舅舅,故又称舅氏。晋国内乱,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经年逾花甲之年,但仍不辞劳苦,辅佐重耳,为重耳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成其霸业。史称:“晋之卒成霸业,偃之力居多。”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国公子重耳在逃难时,各国诸侯见其落魄,多不加礼遇。后来,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见重耳相貌非凡,必有一番作为,便以诸侯嫡子之礼相待,热情周到,重耳十分感激。
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二人把酒叙话,气氛很是融洽。忽然,楚成王问重耳:“你如果有一天回晋国当上了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成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交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那我就只好与您交战了。”楚成王听了,笑了笑,也没往心里去。对重耳的话,楚成王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字子玉)。等宴会结束,重耳起身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一定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亏。”楚成王认为这样做不仁义,就没有采纳成得臣的建议。
后来,重耳回国执政,称晋文公。晋文公体察民情,革新政治,晋国很快强大起来,与楚国争霸势在难免。公元前634年,楚成王派大将成得臣联合陈、蔡、郑、许四国兵马进攻宋国。宋国国君向晋国求助,晋文公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出兵。
公元前632年,晋军与楚军在战场上相遇了。楚军一进攻,晋文公履行当初“退避三舍”的诺言,立刻命令晋军后撤,一口气退了九十里,才在城濮驻扎下来,严阵以待。
晋文公“退避三舍”,一方面是对楚王表示谢意,不忘旧恩;另一方面也是用这种“示弱”引发楚军的骄傲情绪,激发晋军的士气,从而坚定晋军打败楚军的信心。春秋时期著名的城濮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晋国称霸中原
晋国的兴起始于晋献公时期。晋献公即位后,起用异姓贵族辅佐朝政,巩固政权。同时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兼并周围一些小封国。到晋文公时,晋的地盘骤增,成为北方的大国。城濮之战中,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当时,能和晋国较量的只有楚国,因此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P18-21
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战乱不断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历史时明,始于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止于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持续了500多年。在这500多年里,周王室逐渐衰微,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各诸侯国无论是在政冶、军事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都进行着激烈的竟争。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鼎盛阶段,文臣武将层出不穷,策士门客纷纷登上政治舞台。“退避三舍”“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等故事不仅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胆识,到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为了帮助读者朋友了解春秋战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我们精选了数十则有代表性的小故事结集成书,在文字风格上力求简洁明快,并配以美轮美奂的插图。愿读者朋友阅读本书后,不但能轻松地学习历史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而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