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普贤上师言教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札·巴珠仁波切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19世纪西藏著名的学者和大成就者佐钦巴珠仁波切的著作。该著作阐述最基础的佛法知识。书中不仅仅讲述佛法知识,而且讲述了人间的道义,告诫人们要弃恶从善、互相帮助、和平友爱相处,共建幸福快乐家园。行文间有西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这本著作的特点是简明易懂、雅俗共赏。行文优雅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加上作者卓越的学识和见解,使得此书不仅简明易懂,而且意义深刻。此书是巴珠仁波切在佐钦的闭关山洞中写成的,一经问世,遍为风行。从古老的德格印经院用手工木刻制版印刷开始,据估计已流通了十几万册。

内容推荐

本书内涵广博,显密圆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显宗修心,到密宗基础,一直到大圆满,可以说是宁派最基本的修行之路。在传统的宁玛派修学体系中,本书是以边讲边传的形式,在一百天之内,无论化身、堪布,还是普通僧人,每天都要依本书来修行。

本书所教授的是大圆满前行引导,在密法大海中比前行更高深的密法还有很多,但如果前行不能圆满,后面的正行也无法起修,因此说舍此更无余法能获得圆满解脱。一个修行人,不修其余,一生只按本书来修,就可以获得解脱,反之如果边前行都无法起修,其余如大圆满等深密法要则要不必奢谈。

目录

新汉译本序言

大圆满隆钦心髓法脉传承

前言

共同外前行

 一、暇满人身难得

  (一)闻法方式

   1.发心

   2.行为

  (二)所讲之法次第

   1.思本性

   2.思殊法圆满

   3.思喻义

   4.思数目差别

 二、寿命无常

  (一)念外器世界无常

  (二)念内有情世间无常

  (三)念圣贤大德无常

  (四)念天地人王无常

  (五)念各种喻义思无常

  (六)念死缘历欲乐思无常

  (七)

 三、轮回过患

  (一)总思轮回痛苦

  (二)别思六道痛苦

   1.地狱

   2.饿鬼

   3.傍生

   4.人

   5.阿修罗

   6.天人

 四、深信业果

  (一)应断之恶业

   1.杀生

   2.不与取

   3.邪淫

   4.妄语

   5.两舌

   6.恶语

   7.绮语

   8.贪心

   9.害心

   10.邪见

  (二)应取之善业

   1.三种身业

   2.四种语业

   3.三种意业

  (三)一切业的自性

 五、解脱胜利

  (一)能得解脱之因

  (二)三乘菩提之果

 六、依止善知识

  (一)观师功德

  (二)依止上师

  (三)修学上师意行

不共内前行

 一、皈依 

(一)开示皈依差别者

(二)皈依方法

(三)学处和功德

 二、发殊胜菩提心

(一)修四无量心

(二)发心正体

(三)开示愿行菩提心之学处

 三、念修金刚萨埋

(一)业障可消除之理

(二)消除业障的方法

 1.所依对治力

 2.厌恶对治力

 3.律仪对治力

 4.现行对治力

(三)正修金刚萨培

 四、供曼札罗

(一)积集资粮要义

(二)修习曼札罗

(三)供养曼札罗

 五、积古萨里资粮

(一)施身修法

(二)施身实修法

(三)断法之义

 六、上师瑜伽

(一)释上师瑜伽要义

(二)上师瑜伽实修法

 1.会众明观

 2.七支供养

 3.至诚祈请

 4.请赐四灌顶

(三)内三续之传承

(四)雪域藏地弘扬佛法的历程

往生法

 一、上品法身之往生

 二、中品报身之往生

 三、下品化身之往生

 四、常人具足三想之往生

 五、超度亡灵之往生

 六、具三想之往生

教言要点

结 文

附 录

试读章节

准备你自己的供养

巴珠仁波切的老师是著名的瑜伽士,也就是以严厉、粗犷闻名的大圆满大师多钦哲。

食子(多玛)是用大麦粉捻揉制成的圆锥形糕饼,在各类的供养礼仪中都会用到它。这些或为红色或为白色的糕饼,象征着方便与智慧,大乐与空性是无二无别、浑然一体的。将食子供养后弃置,意味着自我幻像的消除。

有一天,装扮有如乞丐而匿名四处流浪的札·巴珠来拜望他的上师多钦哲。他在上师扎营的厨房内遇到一位喇嘛正在做多玛(食子)。

巴珠仁波切问这位喇嘛,他是否能进去见多钦哲,那位喇嘛斜眼看看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顺口说:“哦,没问题,我可以替你引见,不用担心。另外,能否请你帮我做这些食子?”喇嘛说完就走开,犹自咯咯地笑个不停,留下巴珠在那儿帮他做食子。

找不到奶油来涂一个白色的食子,却发现有过多的红色颜料来做红色的食子,博学的巴珠就把一个食子漆成红色。依那食子的形状,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应该是白色的,甚至它的名称——“噶多(意为白色的食子)”,都显示应该是白色,而现在却被涂成红色。

喇嘛终于回来了,他很满意这乞丐已替他做完所有的工作……直到他瞥见那个白色的“噶多”竟被涂成红色。

“这是何等愚蠢啊?!”喇嘛大叫。

巴珠仁波切温和地回答:“慈悲的喇嘛啊!能否请您告诉我,依照仪式它必需永远是白色而不能是红色的理由?”

“什么?!”喇嘛咆哮,愤怒地将发红的双眼瞪向天空,“这肮脏污秽的流浪汉,不仅犯了如此愚蠢的错误,竟还胆敢质问我!”他开始揍站在面前的谦卑流浪汉,并把他轰了出去。

“只要我在这里一日,你就别想要见多钦哲!”喇嘛望着巴珠仁波切后退的身影大叫,后者消失于森林中。

到了晚上,多钦哲仁波切问白天是否有任何人来见他,因为他有个梦兆,他的心子巴珠仁波切将来拜访,他也期待要见他这位独特的弟子。他的随从说整天都没有人来。但是有超能力的上师坚持一定有人来过,在厨房做食子的喇嘛终于开口,告诉多钦哲说有位乞丐的确到厨房来化缘,表示愿意以工作交换,但是在他犯了错,把一个白色食子涂成红色后,已被遣走。

“那就是巴珠,你这个笨蛋!”多钦哲大发雷霆,他的暴躁与他的智慧和慈悲是同样有名的。“立刻去找他来,除非我见到他,否则你们我谁也不见!”

因为多钦哲明白的直言,于是所有的随从都必须去找那个乞丐,并要求他回来。

当巴珠翌日早晨终于来到了上师面前,多钦哲要他坐上说法座,并很诚意地请他阐示寂天菩萨的古典不朽著作《入菩萨行论》,因为巴珠仁波切以注释此论闻名。

在广大群众面前,巴珠仁波切开讲《入菩萨行论》,解释着殊胜的菩提心(开悟者利他的发心)以及所有有关的修行方法。然后,在那位狼狈的做食子同伴将他褚红面孔掩藏在暗红僧袍下的当儿,他接着说:“虽然今天每个人嘴上都挂着陈腔滥调,高唱利他开悟的心性,我们当中仍有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所骄傲地涂绘的食子的意义,然而,他们的确知道如何揍打谦卑问他们的人。”

多钦哲大笑,藉由他无碍的天眼通,他完全清楚前一日厨房那一幕的全部经过,他大声地说:“好极了!这小部分的《入菩萨行论》是我前所未闻的!”  

智慧也可以传染

直到近世,东藏的康地仍是一个相当原始、居民稀疏的荒凉之地,与一世纪前美国西部荒野类似,部落之间的争战也是常有之事。无法无天之事猖獗,由藩镇执法者盛行。

但是,与此恰恰相反的是,由于人口稀少、生活简单,独居生活相当容易做到,所以,康地在数世纪以来,就是藏地最主要的禅修及瑜伽修行的地区。

菩提心(觉醒的心)是真正伟大的心的同义词,它代表菩萨(意指精神英雄)的公正、利他的证悟之心。

巴珠仁波切有一次独自在马尔康附近崎岖山里流浪,夜里便露宿野外。他禅修寂天菩萨的菩提心教法,那是关于发愿利他以求证悟的教法。巴珠的愿力是希望毫不偏私地对待他人如己一般。

一条崎岖的泥土小径横切过山脉,连接着山谷中两个争斗不休的家族。这位离群独修的上师敏锐地感觉到四周的暴力气氛,激起他慈悲、虔诚的祈祷。

有一天,交战的双方注意到一个流浪汉在路旁,大家都想知道他是谁、有何意图。他们发现巴珠横躺在山径一段狭窄转弯处,每一个过路人都不得不跨过他。以如此不寻常的姿态,巴珠便可以为每个过路的人个别祈祷,希望能平息他们暴力的情绪。

一段时间后,三个武装的年轻骑士,遇到这个饱受风霜的老行脚僧,他旁边的营火早已熄灭。他们被迫突然勒马,而且跨了下来,他们诘问:“你是病了、精神错乱,或者是个麻风病人?你有什么毛病,这样横躺在路上?”

这位漫不经心的大师回答:“别担心,年轻人,你们不会感染上我的病,这叫做‘觉性菩提心’,很难传给像你们这样年轻健壮的战士!就算我的弟子中也只有诺西隆多等少数人才能染上。”三个人有些迷惑,跨上马急驰而去。后来巴珠说:“或许这无私的菩提心也是会传染的,因为你可以从伟大的精神修行者处感受到它。但是现在,虽然很多人宣称拥有它,却很少人真正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征兆。”

然后他祈祷着:“愿一切众生无有例外,都能感染到这宝贵的菩提心。”

很神奇地,马尔康地区原本不断的流血争斗,很快就平息了。当地的人们声称,年轻的战士一定是从那挡在山路中,隐名证悟的流浪汉处,感染到和平的疾病,而他们从此再也不曾见到他了。

P284-287

序言

大圆满瑜伽的教理和修法,是由公元八世纪的两位印度大师——莲花生大士和无垢友尊者传出,后再分别经由教证传承及净相传承的藏地祖师代代相传,遂成为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核心修法。

而讲解如何趣入光明大圆满的基石和阶梯,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大圆满隆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本书是十九世纪宁玛派高僧札·巴珠仁波切的经典著作,在藏传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为现在宁玛派几乎所有上师所用的大圆满基础教学课本。本书曾被翻译为汉、英、法、德等文字,在亚、欧、美等地广泛的传播,至今仍盛行不衰。由于时代的变化和机缘的成熟,产生了本书新版的汉译本。在此叙述意义如下:

一、本书在宁玛派的修行体系中

有着重要的作用

《普贤上师言教》一书内涵广博,显密圆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显宗修心,到密宗基础,一直到大圆满,可以说是宁玛派最基本的修行之路。在传统的宁玛派修学体系中,《普贤上师言教》是以边讲边传的形式,在一百天之内,上师要全部传讲完,弟子也同时修完。在宁玛派寺院中,无论化身、堪布,还是普通僧人,每天都要依本书来修行。

《普贤上师言教》所教授的是大圆满前行引导,在密法大海中比前行更高深的密法还有很多,但如果前行不能圆满,后面的正行也无法起修,因此说舍此更无余法能获得圆满解脱。一个修行人,不修其余,一生只按本书来修,就可以获得解脱,反之如果连前行都无法起修,其余如大圆满等深密法要则更不必奢谈。

二、文风朴素四众成宜

《普贤上师言教》一书的内容,严格按照宁玛派的修行次第展开,将修行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普贤上师言教》原本就以文风质朴、寓意深刻而著称,没有任何刻意雕饰的痕迹,也不用华丽的辞藻,一切都服从教化众生的需要。这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也能够很好的理解书中含义,能适合不同人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事实上自从本书在藏地问世百余年来,各个阶层、不同教派、不同身份的修行人,都从本书得到了极大的利益。书中大量的教义、公案、科判形式,被广泛熟读、背诵,甚至为其他教派所接受和引用。对信仰佛教的人来说,无论信奉何种宗派、或显或密,都能得到很大帮助。据说藏地很多著名的上师,他们经常带在身边反复翻看学习的著作,就是这本《普贤上师言教》。

第三世宗萨钦哲·土登曲吉嘉措仁波切(1961—)言:“《普贤上师言教》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个段落,我们都可以讨论经年,并且从中获益良多。对于那些非常认真遵循这条道路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研习《普贤上师言教》,因为这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课题。对于那些追寻成佛的人而言,这是一门从此刻到成佛都必须研习的课题。”

三、忠实原貌意义殊胜

《普贤上师言教》的藏文本是非常普及的,随着汉藏佛教的持续交流,近年来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汉译本。那么本书的问世,价值又在于何处呢?

首先这个汉译本的编著者,就是巴珠仁波切的转世,由他本人来编著自己前世的著作,故有了特别殊胜的意义。在本书的翻译中,巴珠仁波切分别在拉萨、阿坝两地,重金延请了两位译师,各自翻译后,又将两位译师的译本取长补短结合在一起,苦心孤诣,反复推敲,才有了这本崭新的《普贤上师言教》汉语译本。

其次,其他翻译的版本,多少是有些改动的,有的是其上师讲法的内容,原著未有的,在翻译过程中也添加了进来;或原著本来有的地方略过未谈;还有的在次第、科判上进行一些前后顺序上的变化调整。当然,每一种译本都有自己的优胜之处,都是值得我们恭敬和学习的。

本书则完全遵照藏文原著的结构和内容,文字无丝毫增减,次第无丝毫错乱,译文流畅,语意周详,可以说在最大限度上体现了藏文原著的风貌。用巴珠仁波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都没变!”对于特别尊重传承源流的藏传佛教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本书特色之一。

前世巴珠仁波切是近代宁玛派最伟大的学者之一,撰有许多著作,现计划将其陆续翻译出版,辑录成一套名为《无垢莲花之书》的佛学丛书,本书即此丛书的第一册。相信本书的出版,为汉藏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愿本书能成为众生快乐和智慧之源。愿世界和平,一切吉祥圆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