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第2版)》是作者黄锦安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了已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精选了传统内容,并适当提高教材起点而编写的。电路部分增强了对暂态和频率特性的分析,把电机作为电路元件处理,着重讲解其基本原理和外部特性,并且加强了新技术内容的介绍。在内容编写上力求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概念到数学推导,尽可能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使读者便于理解和掌握。编写时尽量做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教学适用性的有机结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电工技术基础(第2版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黄锦安//钱建平//徐行健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电工技术基础(第2版)》是作者黄锦安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了已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精选了传统内容,并适当提高教材起点而编写的。电路部分增强了对暂态和频率特性的分析,把电机作为电路元件处理,着重讲解其基本原理和外部特性,并且加强了新技术内容的介绍。在内容编写上力求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概念到数学推导,尽可能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使读者便于理解和掌握。编写时尽量做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教学适用性的有机结合。 内容推荐 黄锦安等编著的《电工技术基础(第2版)》共11章,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路的频率特性、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和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直流电动机和可编程控制器。 《电工技术基础(第2版)》内容详实,讲解清楚,叙述简明扼要,各章均提供习题并附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和其他工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作用 1.1.2 电路的组成与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1.2.1 电流 1.2.2 电压与电动势 1.2.3 功率 1.3 电阻元件 1.4 独立电源——电压源与电流源 1.4.1 电压源 1.4.2 电流源 1.5 电路的三种状态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电位的计算 1.8 非独立电源——受控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二端网络与等效变换 2.1.1 等效二端网络的概念 2.1.2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2.1.3 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2.2 支路电流法 2.3 网孔电流法 2.4 节点电压法 2.5 叠加定理 2.6 等效电源定理 2.6.1 戴维南定理 2.6.2 诺顿定理 2.7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2.8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2.9 电路的对偶性 2.10 非线性电阻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3.1.2 正弦量的相位差 3.1.3 有效值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 复数的表示形式及其运算 3.2.2 旋转因子 3.2.3 复指数函数与正弦函数的关系 3.2.4 相量法和相量图 3.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3.3.1 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3.2 电阻元件的功率 3.4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 3.4.1 电感元件 3.4.2 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4.3 电感元件的功率 3.4.4 电感元件的能量 3.5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 3.5.1 电容元件 3.5.2 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5.3 电容元件的功率 3.5.4 电容元件的能量 3.6 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阻抗与功率 3.6.1 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3.6.2 阻抗 3.6.3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6.4 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的参数关系 3.7 RLC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与导纳 3.7.1 RLC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3.7.2 导纳 3.8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8.1 阻抗的串联 3.8.2 阻抗的并联 3.9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10 功率因数的提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交流电源 4.2 三相负载的连接 4.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4.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3 三相电路的功率 4.4 安全用电 4.4.1 触电 4.4.2 预防触电的措施 4.4.3 静电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5.1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5.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5.1.2 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5.1.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幅值、平均值与有效值 5.1.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5.2 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2.1 RC低通电路 5.2.2 RC高通电路 5.3 RC串/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4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与串联谐振 5.4.1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4.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5.5 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5.1 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 5.5.2 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 本章小节 习题 第6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6.1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6.2 RC电路的放电过程 6.3 RC电路的充电过程 6.4 一阶直流、线性电路瞬变过程的一般求解方法——三要素法 6.5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6.6 RL电路的瞬变过程 6.7 RLC串联电路的放电过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磁路与变压器 7.1 磁路基本知识 7.2 磁路基本定律 7.3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7.4 变压器 7.5 电磁铁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异步电动机 8.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8.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8.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8.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8.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8.7 单相异步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9.1 几种常用低压电器 9.1.1 手动电器 9.1.2 自动电器 9.2 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绘制与阅读 9.3 三相笼型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线路 9.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9.5 行程控制 9.6 时间控制 9.7 联锁环节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直流电动机 10.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10.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0.3 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 10.4 并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0.5 并励电动机的起动和反转 10.6 并(他)励电动机的调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可编程控制器 11.1 PLC概述 11.1.1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和结构 11.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11.1.3 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扩展功能 1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 11.2.1 PLC的编程语言 11.2.2 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器的空间安排和寻址 11.2.3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常用基本指令 11.2.4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指令简介 11.3 可编程控制器的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 11.3.1 经验设计法及应用 11.3.2 顺序功能图法及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A S7-200的5种CPU模块特有的技术指标 附录B S7-200的特殊存储器标志位(SM)及功能 附录C S7-200的比较指令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