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企业,全力推崇的文化理念。
在工作中,问题无处不在,当问题来临时,你会怎样选择呢?是主动承担问题,积极建找解决策略?还是把问题踢给别人,找借口回避?本书为你讲述“问题到此为止”的五大秘诀。
为什么要让问题到此为止让问题到此为止,是每一位员工应该铭记在心的行为准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问题到此为止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席平//于富荣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界500强企业,全力推崇的文化理念。 在工作中,问题无处不在,当问题来临时,你会怎样选择呢?是主动承担问题,积极建找解决策略?还是把问题踢给别人,找借口回避?本书为你讲述“问题到此为止”的五大秘诀。 为什么要让问题到此为止让问题到此为止,是每一位员工应该铭记在心的行为准则。 内容推荐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如何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应该怎么办?等、靠、推、拖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接受“让问题到此为止”的理念,那么提高效率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本书提出了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认真反思的理念问题,帮助员工调整心态,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自身做起,让问题到此为止,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目录 第1章 为什么要让问题到此为止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启示 “人人都在做”与“人人做不好” 问题不会自己解决 不能只做“木偶人” 解决问题让团队效率提高 第2章 你让问题到此为止了吗——企业中的八大现象 现象一:工作中遥遥无期的计划与变化 现象二:干着的不如站着的 现象三:等、靠、推、拖 现象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现象五:“问题接力赛”、“踢皮球” 现象六:32作中的“鸡肋” 现象七:我尽力了 现象八:说得多,做得少 第3章 职责所在,解决问题是硬道理 处理问题是你分内的事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对你遇到的问题负责 每人前进一小步,公司前进一大步 解决问题让你脱颖而出 “首问负责制” 第4章 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契机 推掉问题就是推掉机会 不要害怕问题出现 科学地预测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 有效控制问题 主动解决问题 责任到我,不会再推 让问题来成就你 第5章 方法为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到底是什么 从问题的根源人手 找到问题的关键 先解决重要的问题 没有什么不可能 方法总比问题多 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佳方案 寻找有益的帮助 结束语 负起责任,让问题到此为止 试读章节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启示 一条流水线能够运转自如,依靠流水线上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他们各司其职,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下一个环节的工作铺路。但是,一条流水线变得一团混乱,往往只是因为其中一个很小的环节出了问题。比如在制衣厂,无论负责裁剪、压边和钉扣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员工停下了自己的工作,都有可能使本应按期装箱的衣服无法按时完成,造成厂家无法按照订单的要求成功交货而使厂家蒙受巨大损失。 只有每位员工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才能使工作不在自己的环节中断,使整个企业运转正常。否则,一位员工遇到问题推脱了,另一位员工也毫不犹豫地踢走问题,整个企业就会陷入瘫痪,更不用说什么提高效率了。 有一个著名的华盛顿合作规律:一个人对工作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这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小和尚在山上时,每天起早到山下去挑水,每次能够挑两桶水,水缸总是满的,他用起来很方便。第二个和尚到来后,两个和尚都觉得挑水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于是两个人下山去抬水,每次只能抬一桶水,水缸不总是满的了,水很快就用完了,再用的时候还得两个人去抬,用水就变得不那么方便了。第三个和尚来了,这下子有三个人用水了,但是三个人没有一个主动去挑水,都等着别人下山去挑水,于是水缸里总是空的,人多了,可是竟然连水也喝不上了。 在这个故事里,如果有一个和尚能够主动去挑水,或任意两个人去抬水,都不会出现没水喝的情况。如果三个人能够分出次序,轮班挑水,用水不但能变得很轻松,而且会十分方便。可是,他们有一个错觉,问题不是我的,总有别人可以推、可以靠。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让问题到此为止,工作就变成了员工之间的对抗赛,看谁能把问题踢得更远。 等待依靠、逃避责任的人,他们就像故事中的三个和尚,把工作看成是可以推脱的事。而那些奉行让问题到此为止的员工,总是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会无惧地迎上去,想尽办法去解决。他们不找借口,不依赖别人,不逃避,正是这种不敷衍、不等待的态度,为他们搭起了一架走向成功的梯子。 任何一位员工,之所以被安置在一个职位上,就是为了让他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推给别人,等着别人去完成。试想,一位总是出现问题就推脱的员工,他的职位有何存在的意义呢?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绝对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的人。那些勇于负责,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做事,而且不会半路逃脱的人必将成功。如果你能把“让问题到此为止”的理念铭刻在自己的心中,就一定不会逃避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不但能够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成为一个总是被需要的人。 “人人都在做"与“人人做不好”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每位员工看上去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却很低,而且一旦工作中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员工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连责任都无法明确归属。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很多员工忽略了“做完”和“做好”之间的区别,满足于做完工作,而不是把工作当做自己的责任,全心全意去做好。 人人都在做,也不一定能够人人都做好。对于没有责任感的员工来说,工作只求做完,而根本不会积极把工作做到最好,为下个环节铺路。如果领导不能明确地划分职责,甚至还可能出现人人都在做、人人都做不好的情况。没有一位员工能够让问题到自己为止,则企业的运转就会被充斥其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更不要说有所发展了。只有那些能让问题到自己为止的员工,才能对工作抱有持久的激情,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价值。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只是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那些能够让问题到自己为止的员工,在接受一项工作的同时,也会承担工作中所有的问题和麻烦,即便是一项琐碎的工作,他们也会努力做到最好。在他们看来,工作并不仅仅是完成就好,不但要做,还要做好。他们勇于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即使工作出了错,也会主动承担责任。 只有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仅仅是做完了工作而不是把工作做好的员工,表面看来是在努力工作,却不能让工作中的问题到自己为止,不能为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 山上的一家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撞钟。一开始小和尚觉得很新鲜,于是很认真地按时去撞钟。半年过去了,小和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无聊,他开始懈怠了,尽管仍然每天去撞钟,却只是敷衍地去撞而已。 终于有一天,小和尚被分配到后院去劈柴挑水,因为他不能胜任撞钟的工作。小和尚很不服气,认为自己撞钟很及时也很用力,于是极力分辩。主持却语重心长地说:“你撞的钟确实很准时、很用力,可是钟声很空泛,没有感召力。而我们的钟声不但要响亮,还要悠远、浑厚。你的钟声只是做到了响亮而已。” 想真正地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人人都在做显然是不够的。只有“人人都做好”,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家公司招聘了一位新会计,他能够做出漂亮的报表,数字写得十分整齐,看上去赏心悦目。他的办公桌永远干干净净,账本放得十分整齐。他工作也十分认真,对待同事很温和。但是他的报表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数据,有时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数据是怎么登上去的,这样每次月末的对账都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经理对他交上来的报表总是一头雾水,整齐漂亮的报表如同废纸,毫无作用。无奈,经理只好辞退了他。 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不但能工作,而且能把工作做好,真正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为企业制造问题。 问题不会自己解决 有些员工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问题放一放就会不那么困难了,也许会有人主动伸出援手的,也许明天问题就不是障碍了,于是,他们一拖再拖,被一个问题长久地困扰着,就是提不起勇气去解决。其实,解决问题并没有那么难,但是如果不动手去解决,问题才会真的成为障碍。要知道,问题是不会自己解决的,要想让问题让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动手去解决它。 问题不但不能自动消失,还可能会越积越大,由简单变得复杂,以至于到最后,你无法正视那个原本能够解决的问题,它变成了你心上的一座山,搬也搬不走。遇到问题时不解决,你的工作效率会下降,而工作效率的下降会让你更害怕那个问题,变得更拖延,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而使你深陷在这个问题里无法逃脱。 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力量分析”概念。他指出,有的人一生都在踩着刹车前进,他们遭遇问题的时候,不是努力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先等一等,然后开始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于是这些借口和消极的想法束缚住他们的手脚,变成他们人生的阻力。而有的人则是一生都在踩着油门前进,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的就是怎样解决它,而且永远有着积极的念头,保持自信,这为他们的人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想,这样的力量分析不但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发,而且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那些等待问题自己解决的人,就是在踩着刹车前进,他们人为地给自己的工作制造了许多阻力,使自己无法在职场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那些让问题到此为止的员工则是在踩着油门前进,即使遇到问题,他们也会积极想办法解决。 等待问题自己解决是一种破坏性的恶习,不仅让你停留在原地,而且会让你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即使你不去解决问题,问题也会困扰你,特别是在解决的期限来临的时候,它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会由此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进而失去自信,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还在等待问题自己解决,你会发现你已经慢慢被淘汰了,因为当你身在一个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上时,你却没有尽力。这时,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已经代替了你。 如果你能做到让问题到此为止,无疑是为自己的成功打造了一枚又一枚闪亮的军功章,你不但能够树立起信心,还能够赢得更多的信任,并为自己的成功赢得更多的资本。 P2-12 序言 总统办公桌上的牌子 在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办公桌上,立着这样一个牌子:“Book of stop here”,即“问题到此为止”。我想,这对于我们每一名职场人士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你应该怎么办?是把问题踢给别人,找借口回避,还是主动想办法解决?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将会带给你不同的结果。 那些总是找借口的员工,会变成企业中最不受欢迎的员工。他们虽能一时逃脱责任,但会一次又一次错失可能成功的机会。而那些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员工,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成为企业中受欢迎的员工。 “在其位,谋其政”,这是对每一名职场人士的基本要求。问题是你的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敬业的人会视问题为机会,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锻炼个人的能力,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人。解决问题会使你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当每个人都能不断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时,推诿和等待会在工作中绝迹,工作再也不是“问题接力赛”,而成为运转正常的流水线,最终的结果是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 让问题到此为止,是一种负责的态度;一名对工作负责的员工,会成为最受赏识的员工。有时候,你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因为你的能力,而是因为你的选择。那么,当问题来临时,你会怎样选择呢? 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