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史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规划并陆续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重点图书项目。“百科史学”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坚持原创性、性、独特性的出版理念,选题多为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口述史、传记、回忆录及史学著作,绝大部分图书系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刘凤翰主编的《民国军阀(亲历者口述实录)》根据众多经历了军阀时代的当事人口述史料编纂而成。他们以其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历史资料,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史料,从一个侧面了解和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国军阀(亲历者口述实录)/台湾中研院口述历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百科史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规划并陆续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重点图书项目。“百科史学”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坚持原创性、性、独特性的出版理念,选题多为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口述史、传记、回忆录及史学著作,绝大部分图书系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刘凤翰主编的《民国军阀(亲历者口述实录)》根据众多经历了军阀时代的当事人口述史料编纂而成。他们以其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历史资料,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史料,从一个侧面了解和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内容推荐 民国时期战事纷扰,“城头变幻大王旗”,军阀成为时代舞台上的主角。刘凤翰主编的《民国军阀(亲历者口述实录)》辑录了数十位军阀时代当事人的口述史料,他们多为国民党的高级军政要员,以其亲身经历,对民国各大军阀,如张作霖、唐继尧、冯玉祥、阎锡山等作了有关回忆与叙述。全书以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回溯了那一混乱时代的历史。 目录 导言 一、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 (一)民国初年袁世凯 (二)直皖军阀初长成 (三)曹锟贿选与吴佩孚的倒台 (四)杂忆段祺瑞 二、奉系军阀 (一)张作霖的崛起 (二)郭松龄事件亲历记 (三)也说郭松龄事件 (四)奉军再度入关 (五)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三、晋系军阀与冯系军阀 (一)冯玉祥与中原大战 (二)阎锡山反蒋与豫东大战 (三)中原大战的终结 (四)冯玉祥与“联盟抗日” (五)阎锡山与山西党务 四、滇系军阀与新疆军阀 (一)唐继尧与云南 (二)新疆军阀——盛世才二三事 五、桂系军阀与广西的统一 (一)广西的次统一 (二)广西乱局 (三)广西第二次统一:从李黄白到李白黄时代 (四)白崇禧与两广统一 试读章节 一、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 亘系军阀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的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地盘有直隶、江苏、江西、湖北4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1912年9月任直隶都督,次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 直系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918年8月,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徐世昌为总统,取代了冯国璋的职权。次年12月冯病死,曹锟、吴佩孚成为直系首领。他们一面迎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反对皖系军阀武力统一的内战政策;一面利用人民的爱国热情,揭露皖系的媚日卖国行动,赢得了舆论的支持。1920年7月,同奉系首领联合发动了直皖战争,在京汉线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等地打败了皖系军队,与奉系一起控制北京政府。 直皖战争后,直奉之间在地盘和权力的分配上,矛盾日益尖锐,导致1922年4月爆发首次直奉战争。双方在北京附近开战,结果奉军战败,退出关外。直系控制北京政权后,仍采用消灭异己势力、推行武力统一的政策。先打起“恢复法统”的旗号,驱逐徐世昌,扶持黎元洪复任总统。继而策动广东的陈炯明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出广东。同时向外地伸张势力,派杨森督川、孙传芳督闽、沈鸿英督粤。1923年,吴佩孚制造了屠杀京汉工人的“二七惨案”。6月,曹锟在京驱逐黎元洪。10月,曹锟经贿选窃踞总统职位。直系由此而声名狼藉,财政经济状况也日趋恶化。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孙中山同奉系和皖系势力的反直系“三角同盟”发挥一定的作用。直系内部四分五裂,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酝酿推倒曹锟统治,并同奉军秘密联结。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山海关、热河激战。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吴佩孚腹背受敌,主力被歼灭,率残部仓皇南逃。11月3日,战争结束。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但奉系扶持段祺瑞出台主政。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北京政权实际上被奉系首领张作霖控制。 原属直系的浙江督军孙传芳,为抵制奉系控制长江下游,1925年10月和省长夏超、闽督周荫人发出反奉通电,并组织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派兵进攻上海,沿沪宁路击溃奉军,占领南京、徐州,从此以东南五省首领自居。吴佩孚乘孙传芳反奉机会,到汉口自称苏、浙、鄂、赣、川等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委任萧耀南为鄂军总司令,重新纠集直系势力。至1926年6月北伐战争前夕,吴佩孚拥有兵力约20万人,占据湖南、湖北、河南和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控制着京汉铁路。孙传芳拥有兵力约20万人,占据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在工农革命运动支援下,先在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的主力,接着在江西、福建击溃孙传芳军队。不久,直系军队的残部也分别被消灭。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身份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皖系便煽动10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1.45亿日元。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1917年秋,他们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1924年11月,段祺瑞受国民军、奉系、直系余部推举,任“临时执政”,但他已不是作为皖系首领执政,而只是各派军阀争夺权力的缓冲人物。 P1-4 序言 近些年,“口述历史”在学术界风靡一时。作为一种史学新流派,虽说发端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然考其源流,实滥觞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众多形同“口述历史”的经典了。“六经皆史”,其中就有大量的口述者说。对中国几千年文明延续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论语》,亦不失为一部经典的“口述历史”。班固《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问夫子之语也。”《论语》除了其思想、人文价值外,我们从中亦可探寻到当时的社会制度、礼俗形态和生活方式等,其史学价值自不待言,或可称作“有韵之《史记》”。《礼记·玉藻》中有言,“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中国古代早就有专门记载“口述历史”的史官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不是由后人写出来的,而是由当世人共同塑造的,对他们言行与感悟的记载才是最真实的历史。今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这套《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正是对中国古代“记言修史”传统的传承与光大。 “口述历史”项目最初是由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首任所长、著名历史学家郭廷以先生拟订并组织实施的。历时40余年,共收集整理了70多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记忆资料。受访者都是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知名人物,或是与重要人物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士,包括国民党党务要人、民国军政元老、科学教育方面的著名学者、经济及工业界人士、社会名流等,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而这套《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正是从“口述历史”项目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访谈录中,经精心筛选后,按专题分册辑录而成的。系首次在大陆出版,可以说是继沈云龙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和台湾版《传记文学丛书》之外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广、忆述人士关键、史料价值极高的大型系列读物。 中国的近现代是一个命运多舛、艰难困苦的时代,亦是一个奋发图强、英才辈出的时代。这套书里既饱含了当世人血泪沧桑的经历、颠簸流离的人生,以及一种痛入骨髓的情感,也饱含了他们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感叹和抵御外辱、献身民族的理想与志向。这样的历史才是丰厚鲜活、有血有肉的历史。但是,该书的口述者大多是当年国民党的党政要员,其忆述口径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再加上所述内容皆为个人所见所闻,其中难免有记忆不周之处、亦有主观成见或为名人友人亲人讳。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能兼收并蓄、去伪存真。他们的许多看法观点,我们不一定赞同,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因为它给我们展示的是历史的另一面,只有多面向的历史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这也使得这套书的出版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其一,补阙拾遗。研究历史的人都很明白,离当代越近的历史越难研究。单凭文献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局限性很大。许多重要事件,不是没有留下文字,就是重要档案尚未公开,甚至有许多东西被涂上了太多的脂粉。那么这套口述历史,或许可以给我们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带来一份惊奇与裨益。 其二,承前启后。按照“春秋三世”的说法,书中的口述者是“所见世”,在今天我们这些人是“所闻世”。我们能听到当世人的讲述,是我们的幸运。因此我们亦有责任把这些“所见世”者掌握的资料记录下来,把许多事情弄清楚,留下信史,这样才有“所传闻世”。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才不会因此而断绝,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繁荣发展。 其三,鉴往昭来。回顾近现代的中国,天灾人祸、更迭相加,国破家残,生灵涂炭。如今时过境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与往昔大不相同,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处处散发着和谐之气。然《易经》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出版这套书,不仅是要提供一个认识近现代中国的完整视角,更是要“以史为鉴”以“知兴替”,从而可拒乱,乃至升平,直至万世太平。 愿我中华民族从此复兴,永享盛世。 泛泛为之一序,无以益其善美。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辛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