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寸河山一寸血(03落日孤城1937-1938)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由关河五十州编著的《一寸河山一寸血》首次开放解说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披露了很多正面抗日史实,让全民族对那段历史更加正确了解、认识和记忆。全书分好几册,本书为《一寸河山一寸血》第三册《落日孤城》,讲述的是1937-1938年间的历史。

内容推荐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

《一寸河山一寸血》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一寸河山一寸血》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一寸河山一寸血》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关河五十州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目录

第一章 鹰击长空

空中魔术师

美国农民

出师未捷

战术制胜

与妻书

伯乐

连战连捷

探照灯战术

准天神

战斗机当轰炸机用

第二章 性格即命运

重装上阵

不需抬脚的门槛

真的受伤了

土木系

血肉磨坊

天下第一军

孤家寡人

第三章 失落的钢盔

以老带新

前仆后继

灭顶之灾

定点打击

第四章 我爱你,中国

留下来就意味着死亡

螺蛳壳里做道场

孤军精神

东方隆美尔

靠脑子打仗

第五章 蜀中三将

分崩离析

哼哈二将

三国重现

二士争功

生死之间

第六章 风过耳

国防线

内外交困

临危受命

兵临城下

“黄莺”和“燕子”

第七章 破碎的歌谣

离歌

从远战到短接

突围

哭墙

梅花岭

第八章 逆风而行

治病良药

昙花一现的战区

李猛仔

第一聪明人

可怕的秘密

鸿门宴

第九章 沙粒或者蚂蚁

猛仔将将

孤城落日

狗咬狗的游戏

庞老爷爷

小人物也能派大用场

中国功夫

大实话

第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

在雨中

挽救与自救

怎么办

峰回路转

谢天谢地谢人

北方古风

大勇之将

从大勇到铁石

最后一秒钟

第十一章 生死台儿庄

空中子弟兵

石头城

请君入瓮

坦克天敌

移形换步

争城以战

点睛之笔

不祥之兆

铁臂大合围

第十二章 山大王在此

猴子军

小猛仔

不该冒与一定要冒的险

必争之地

“红苗”登顶

风语者

中国夏伯阳

后记 弘扬抗战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

试读章节

然而这个时候的美国空军暮气沉沉,真的活像个“祖母级老太太”,他们不仅不采纳陈纳德的建议,还很烦他,希望他早点退休。

这是真正的“早退”,陈纳德时年44岁,正处在一个人经验和能力的巅峰期。

他虽然人还在美国航空队里,但这种寂寞的滋味实在难熬,更何况就算这种滋味也在倒计时了。

心,满了又空,一个人满街游走,却没有地方可以让我停留。

难道就要这样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晚年”吗?

他不甘心,却又十分无奈。

此时苏联人第一个盯上了这个空军奇才,苏联军事考察团在看过陈纳德率队表演的飞行特技后,立即私下邀请他去苏联执教。

陈纳德头脑很清醒,他当时就预感到美苏两国今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此并不想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未来的“隐性敌人”。

但这些话是难以说出口的,陈纳德就想了个办法,故意把执教条件抬到离谱的地步。

他想,对方肯定会一口拒绝。不料,苏联代表竟然全部应承了下来。

无论多么苛刻的条件,都没有问题,只要告诉我们,您什么时候可以起程。

陈纳德很无语。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他只好把对方的邀请函全部退回,以示自己的婉拒决心,这才使事情得以了结。

苏联没了机会,我们就有了机会。

20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不抢还行。

在宋美龄所发来的邀请函中,有一句话让陈纳德格外动心:您将有权驾驶中国空军的任何一架飞机。

Very good!(很好)!

先去看看再说。

1937年5月,陈纳德以上尉军衔正式退役,乘坐邮船自美国抵达上海。

不过在护照上,他所填写的职业却不是退役空军上尉,而是“农民”。

当然是为了保密。‘但是在深入了解之后,陈纳德发现,中国空军果真就像个亟待开垦的荒原。

“登记册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那四百架都不能用,你说从北洋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飞机吧,什么美制“可赛”,德造“容克”,确实太老了,不中用,这还情有可原,但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的,比如刚刚从意大利订购的“布瑞达”,买来没多久就不能飞了,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东西真够差劲的。

当时在南昌还造了一座飞机修配厂。可是在意大利人指导下装配出来的飞机,在陈纳德看来,简直是“害人的陷阱”。所谓的轰炸机,更是等同于废物,最多只能当运输机用。

可就是这样的“陷阱”和废物一般的运输机,也都堂而皇之地载人了“五百架名录”。

当初,陈纳德答应的是作三个月考察。一转眼,三个月已经过去,这才发现中国空军的问题大大超出预计,解决起来十分棘手。

按照合同,他在把所有发现的问题交给中国人后,就可以打道回府,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很尽职了。

但是一个突发事件使他临时改变了主意,这就是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爆发时,陈纳德正在洛阳航校进行考察。

他意识到,此时此刻,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他留下来。

陈纳德随即给蒋介石发去电报:“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两天后,蒋介石回电:“非常感谢,请立即奔赴南昌,去主持那里的战斗机训练。”

让陈纳德没有料到的是,南昌之行却成了他这一生都不能忘记的噩梦。

大多数飞行员除了起飞和降落,其他技术动作都做不了。陈纳德亲眼看到飞机在空中打着转,一架接一架掉下来。一天之内,竟发生了五起机毁人亡的事故!

这不过是基础飞行训练,难以想象,那些意大利教官们都是怎么教导的。

一了解,原来意大利人平时就只教飞行的“ABC”,而且他们对航校学生的要求松得可怕,就像现在的国内大学,只要进得此门,管你如何,一律可以顺利毕业。

我们在学校里念书念得不好,可以继续补课,到了天上,连补课的机会都不会有。

飞机不行,飞行员更不行,如何跟人家进行空战?

陈纳德变得心情恶劣,这种情绪一直伴随他和毛邦初登上庐山。

P3-5

序言

我相信,书有书的命运,就像本书所书写的这段历史,在它发韧之初真相就摆在眼前了,曲折、繁复、虚饰都不是它的全部,只要你在不断地接近,就有意义。

这本书最早的书名叫《正面抗日战场》,但只出了第一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第二部“烽火大地”,之后就因故停了下来。其间,有很多朋友在网上留言,问第三部何时面世,对此我也不知如何作答,因为我当时也不知道确凿答案。

唯一可以告慰大家的是,作为作者,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有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在这本重新出版的书中,凝聚了一些新的写作思考,尤其是吸收读者意见,加快了叙述节奏,因此它既是《正面抗日战场》的续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了保持延续性,以免突兀,第一部“长城以北”把原先《正面抗日战场》的第一部、第二部综合了起来,并沿着这一线索继续下去,从二十九军参加长城抗战起,写到了长城抗战结束。因为这个原因,“长城以北”的部分内容与《正面抗日战场》前两部不能不有所重复,谨以说明。

借这个机会,需要特别感谢在困顿时期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前辈。

有杨琦和她所在的“关爱抗战老兵网”,后者数十年如一日地给抗战老兵们送去温暖,显示的是一种来自民间的道德良知,同时他们也收集和积累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资料,这些对本书帮助很大。

有我曾登门拜访过的那些抗战老兵,如现居上海的夏世铎、祝宗梁,现居南通的汪吉佑,现居北京的赵振英、尤广才。这些老人都已九十岁以上高龄,但思维仍十分清晰,能回忆起当年的很多往事。其中,汪吉佑、尤广才两位老先生都是参加过一线作战,打过硬仗,立过大功的抗战英雄,其叙述更给我笔下增添了很多闪亮的元素。

还有很多我见过面或从未谋面的网友、书友,他们有的和我一起踏访过战场原迹,拜谒过烈士墓园,还有的给我寄来过抗战资料及图片,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

关河五十州 于2011年7月1日深夜

后记

弘扬抗战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胜利是我国人民第一次取得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六十六年前,我作为黄埔同学参加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和历史见证人,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当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我国领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推动国共两党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国民党担任了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互密切配合,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且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1931年到1945年,中国军民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殊死斗争中,在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上,大小战斗共十六万五千余次,发动了二十四次大会战,两次远征缅甸。其中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忻口战役、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长沙衡阳会战、滇缅战役、昆仑关战役等重大战役,共歼灭日军一百五十多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百分之七十。而正面战场我军也伤亡三百二十多万人,敌后战场则伤亡五十八万多人,反映出诸多重大战役都在正面战场上激烈进行。其历史事实,正如《一寸河山一寸血》一书中的记述。

在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广大黄埔师生为保卫祖国,投入战斗,英勇杀敌,奋不顾身。大批黄埔同学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仅在正面战场上,为国捐躯的黄埔同学将级军官就有近二百人。无怪一位日军退役中将哀叹说:“中日之战,日军之败,是由于统帅部对中国二十余万受过黄埔教育之军官英勇爱国力量,未有足够的估价。”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亲身经历抗日战争的老兵,抚今追昔,深感今天祖国日益强盛、经济发展迅猛、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安定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这是不知多少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百多年,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欺凌,几至亡国,就是由于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为了不使历史悲剧重演,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强大、孙子后代幸福,我们每个爱国的中国人都要汲取历史教训,永远不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血泪史,始终要发奋图强,弘扬抗战精神。

夏世铎

2011年7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正面抗日历史,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记忆,《一寸河山一寸血》勾起了我的很多记忆。

——南京受降仪式亲历者、原中国远征军新编第6军第14师少校营长 赵振英

凡我炎黄子孙,不该也不能忘记正面抗日历史。看到《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出版,我很欣慰。

——原中国驻印军第50师特务连连长 尤广才

《一寸河山一寸血》披露了很多正面抗日史实,让全民族对那段历史更加正确了解、认识和记忆。

——原中国驻印军新30师90团2营及中美混合战车指挥组战车营二级翻译官 卢少悦

实事便是真理,历史的真实性是任何人不能更改的。《一寸河山一寸血》是一部凭事实说话的书。

——原第74军军部炮兵团观通排中尉排长 汪家骏(现名汪吉佑)

1942年~1945年春间,亲身经历缅北反攻战役,涉险临危,从无悔意!唯念为民族生存而牺牲,葬身于异国他乡莽莽丛林之同袍魂无寄所而悲愤难耐。

——原中国驻印军新1军新38师师部谍报队少尉组长 梁振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