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历史丰碑”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具体,通俗易懂,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简明生动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凝重的历史百科全书。李默主编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就是其中一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了解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李默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图说历史丰碑”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具体,通俗易懂,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简明生动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凝重的历史百科全书。李默主编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就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具体,通俗易懂,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简明生动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凝重的历史百科全书。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对推动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默主编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对我国思想家及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描述,并对他们的思想精髓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做出精彩的介绍。 目录 老子著书出关·《道德经》代表中国纯粹哲学 晏婴论乐 孔子逝世 思想家子思逝世 邹衍创五德终始说 慎到去世 孟轲与世长辞 庄子作《逍遥游》 韩非入秦遇害 贾谊最早提出“法钱”概念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司马迁开始撰《史记》 董仲舒病逝 司马迁著成《史记》 《盐铁论》编成 经济思想家贡禹去世 律学家京房大狱死 王充著《论衡》 崔寔著《政论》 郑玄集今古文经学大成 仲长统著《昌言》 刘熙著《释名》 刘劭代表才性学 虞翻治《易》 玄学领袖何晏、王弼与世长辞 王肃治经 嵇康从容就死 谯周攻史l 儒将杜预去世 裴颁著《崇有论》 杨泉、欧阳建反玄学潮流 鲍敬言提出“无君论” 僧慧琳做“黑衣宰相” 范缜著《神灭论》 经学家皇侃逝世 王玄览著《玄珠录》 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道宣去世 王玄览援佛人道 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 李吉甫编成《元和郡县志》 李翱论学 柳宗元的政治哲学思想 李翱提出复性论 韩愈作《师说》 韩愈以文为诗·风格独特 韩愈主张文以载道 王安石主张“文章合用世” 王安石与司马光就理财问题争论 顾炎武编《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将元气说发展到顶峰 黄宗羲论君主 孙奇逢开创新学术 学僧方以智去世 傅山提出“四宁四毋” 颜元访李木天 黄宗羲去世 颜元主持漳南书院 王夫之终结宋明理学 颜元创颜李学派 朱彝尊去世 戴震开皖派汉学 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 经学家孙星衍去世 龚自珍为变法张目 魏源倡导维新思想 魏源编《海国图志》 王韬介绍西方世界 刘熙载著《艺概》 康有为公车上书 梁启超提出新史学 顾炎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谭嗣同著《仁学》 周作人倡导美文 一代治学巨匠王国维自沉l 试读章节 庄子作《逍遥游》 战国中晚期,宋围著名哲学家庄子写成以《逍遥游》为主的一系列哲学著作,构成道家的重要理论,也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对中国哲学、美学、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出身穷苦,靠打草鞋为生,一度在蒙做过漆同小吏,以后便终身不仕。庄子生性孤傲,曾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相聘,一生过着贫困的隐居生活。 庄子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常以寓言的形式表达哲学思想。他吸收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并进一步发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庄子哲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因此与老子并称道家宗师。《逍遥游》充分体现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禀赋和独特气质。而《逍遥游》的超然姿态又与万物齐一的观念以及忘却自我、与道合一的精神修炼紧密相关。所以《逍遥游》、《齐物论》与《大宗师》三篇自成一体,构成庄子哲学的基本架构。《齐物论》以相对主义的认识方式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逍遥游》主张各任自性的生存方式;《大宗师》以论道和修道为主要内容,说明达到逍遥游的修炼方法。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中心,《逍遥游》一文以鲲鹏和蜩鸠为例,说明凡物各有自然之性,只要顺应自性,任性而生,就可以逍遥自在,恬然自得。鲲鹏不必因为自己大而傲视蜩鸠,蜩鸠也不必因为自己小而羡慕鲲鹏,两者虽有大、小之差,但都可任性逍遥。这个寓言阐释了求道应该从自性中寻找,道既是无形无相、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的绝对本体,同时道又普遍存在于万物中,万物顺应自性存在,各有其本性,各有其生存方式,所以物与物之间又存在高低、贵贱的分别,从道的角度审视,万物齐一。逍遥游的生存方式与齐物论的哲学观点在这里统一起来。 不过,鲲鹏和蜩鸠这些动物虽然能任性逍遥,但还要依赖外界条件,只能达到有待的逍遥,这不是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庄子所追求的是绝对无待的精神自由——乘天地之浩气遨游无限宇宙。庄子肯定人通过自身修炼可以达到自由无待的境界,而且指出通过这种境界的修持方法,叫“心斋”或“坐忘”。意思是说,心、神专一,超越具体思维活动,保持身心虚寂进而忘却自身的存在与道合一,这时人的心神就可以不受外界条件限制,自由自在地遨游于道、我合一的无穷境域。 庄子描写的逍遥游,在许多人看来只是一种虚幻的仙境。事实上,庄子的“心斋”或“坐忘”不能理解为认识方法,由“心斋”或“坐忘”所达到的境界是一种审美体验,它丰富了中国美学。庄子的逍遥游开出的审美境界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逍遥游体现的那种逍遥无待的道家风范为历代文人学者喜爱,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大特色。汪洋恣肆的文风使《逍遥游》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影响深远。 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成《庄子》,对后世形成多方面的影响。在宗教方而,它成为道教的一部经典,唐天宝元年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哲学方面,《庄子》与《周易》、《老子》在魏晋时期并称“三玄”。玄学代表人物向秀、郭象发挥《庄子》的思想,作《庄子注》。在文学史上《庄子》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历代思想家都借注释《庄子》发挥自己的思想。 老庄并称为道家宗师,但其实他们不同的地方远多于相同的地方。庄子的本体论是其艺术哲学的一个模式翻版。 庄子以音乐和乐人作为他的主要思想(甚至孔子、颜渊在他的书中也如此),他的“虚静恬淡”的仙人之乡是一种旋律虚化所构成的世界(与理念世界迥然不同),是与言不同的意,而达到它的方式就是游,是主体的一种…… P12-13 序言 《图说历史丰碑》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隋。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国就是四大古国之,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人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的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图说历史丰碑>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图说历史丰碑),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本丛书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图说历史丰碑)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咀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点贡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