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由周长24公里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1867年被美国占领后,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德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遂决心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的作战企图是:第一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第二,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战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
美国作家汤森·华林的《搏杀中途岛》讲述了此一战役的全过程。
山本五十六认为,只有消灭美国舰队以后才能随心所欲。为此,他下了一个比珍珠港更大的赌注,动用了日本海军空前庞大的兵力。出乎山本意料的是,美国人准确破获了日军的密电码,把“宝”押在了中途岛,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使日本联合舰队惨败而归。血尸推波,残肢逐浪,2000多名日本官兵葬身太平洋。从此,改变了大平洋战场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
尼米兹将“赌注”押在了中途岛,350年来,日本帝国海军首次决定性战败。山本五十六望着渐渐深入海底的航母,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
美国作家汤森·华林的《搏杀中途岛》讲述了中途岛海战的全过程。
《搏杀中途岛》共分为9章内容。
山本五十六没有想到。他的中途岛的作战计划从开始时就不断遇到麻烦。计划刚刚出笼,就遇到第一个障碍:海军军令部提出强烈反对。也许是个规律,各国军队中几乎无例外地存在着总部与作战部队间的矛盾。日本海军也不能免其俗,军令部的军官自恃清高,常常以眼光远大、富有全局战略观而自负。可联合舰队的军官不理他们,把军令部一帮人看做是只会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行家里手。自开战以来,两派之间已经多次出现对立。联合舰队力主奇袭珍珠港,而军令部的人则表示怀疑,只是在山本大将发出辞职的威胁后,军令部才做了让步。偷袭珍珠港的成功,虽说证明了联合舰队的正确,但进一步助长了两派感情上的对立。
同时,在联合舰队制订中途岛作战计划的同时,海军军令部也拟制了一个作战计划:即逐步控制新几内亚岛东部、所罗门群岛南部以及新喀里多尼亚至斐济一线,切断美、澳之间的交通线,以孤立澳大利亚。这项计划被称为“南进作战”计划。
山本推出这一作战计划时,在日本上层军界掀起轩然大波,陆海空军首脑们无不连连摇头,他们想都未曾想过,战争爆发还不到半年,一下子就能打到夏威夷群岛的大门口中途岛。特别是军令部长永野修身海军大将和副部长伊藤整一海军中将,他们对山本大将的作战计划表示坚决反对。
“哼,这简直拿帝国和皇室的命运去冒险。山本一定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不顾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舍近求远,去打中途岛,是胡闹。”
3月中旬,山本简要地通知了海军军令部,说他正在研究进攻中途岛的计划。军令部第一部长福留少将当即答复说,军令部已经有了一个“南进”作战计划,因此“东进作战”计划恐怕不能通过。
但山本决心已下,1942年4月2日,他派作战参谋渡边中佐赴东京,正式呈递他的“东进作战”方案,请军令部核准实施。军令部也派出谈判高手三代中佐。双方据理力争,陈述各自的主张。
三代早就有所准备,他只简单地看了看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即胸有成竹地提出一大堆理由,反对中途岛作战方案。他的理由是,日本有史以来发动的海战,从未拉出这么边远的战线。中途岛几乎10倍于当年旅顺口的航程,燃料的供应,军火的运输,伤员的处理,困难重重。总之,中途岛作战在战术上有种种不利条件,而且即便占领了中途岛,它的战略价值也值得怀疑。况且现代战争,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可能取决于一次重大战役的结局。而战役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最高指挥官的天才和能力。战斗的进行,结局的成败,不可能在会议桌上决定,只能由最高指挥官临战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这次海上攻击战,将投入日军海空力量的全部主力。这个赌注太大了。
渡边也毫不示弱,进行反驳。他说,归根结底,太平洋战争全盘战略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消灭美国舰队尤其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况且美日武装力量的局势,最多在战争开始后两年内就要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敌人的军工生产很快就要急剧上升。时间紧迫,唯一的办法是速战速决,摧毁敌人的海军主力。战争开始时。东条首相就曾提出过“速胜论”。退一步想,如果美国避开联合舰队的挑战,日军就可以把防御圈向西推进,至少可以延伸到阿留申群岛……
渡边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说得浑身的血都涌到头上了,用两只好斗的、充血的眼睛望着三代:“唔,也许你在担心我们联合舰队官兵们的士气,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目下士气旺盛得很哟,全军将士宁可死于战场,也不愿意退守防线。”
“不不,我担心的不是这个。”性格沉静、工于心计的三代连忙摇头,“我是认为,中途岛作战无论在战术上或战略上都是不明智的,有些操之过急,太冒险了。” 他随即又提出如下几点反对的理由:
第一,由于中途岛靠近美国太平洋要塞夏威夷,除航空母舰外,敌人还能充分使用潜艇和驻夏威夷的大型岸基飞机,对该岛进行支援。而且,珍珠港的教训已使敌人充分警惕,因此联合舰队的行动很难做到出其不意。
第二,联合舰队长途奔袭,舰队远离岸基飞机的警戒范围。因此,航空母舰必须腾出一部分宝贵的空中突击力量,去执行侦察警戒任务,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这就要削弱舰队的突击力量。
第三,虽然不能排除与美国舰队决战的可能性。但海军军令部认为,美军不大可能为中途岛而孤注一掷。中途岛远离日本本土而距离夏威夷较近,美军有很多种其他选择,他们可以围困该岛,慢慢地夺回来。
第四,即使占领中途岛,也会在补给和防御敌人反攻等方面面临严重问题。中途岛除了远离日本本土之外,面积很小,一旦遭到来自海上和空中的突袭,驻在岛上的飞机将不能疏散。损失将会很大。为了预防这种攻击,日本必须实施大规模的空中巡逻。这就得要动用大量飞机和耗费大量汽油。长此以往,补给和运输问题恐非日本力所能及。
第五,联合舰队认为,占领中途岛将有效地威胁夏威夷,沉重打击美国的作战意志,从而为早日结束战争铺平道路。军令部这种看法过于乐观。军令部认为,纵使中途岛落入日军之手,向夏威夷进军仍是极端冒险之举,同时也威胁不到美国大陆,所以,对美军士气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总之,三代代表军令部告诉山本五十六的代表,战争爆发还不到半年,日本一下子就能打到夏威夷群岛的大门口中途岛,这个赌注太大了。P9-11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由周长24公里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1867年被美国占领后,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德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遂决心实施中途岛一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的作战企图是:第一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第二,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战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
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次战役,集结了自日本海军建立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力量,动用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的舰艇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其主力编队辖中途岛进攻编队和第1机动编队;北方编队辖第2机动编队和阿留申进攻编队;另外,还编有先遣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5月26至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起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令日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在美军掌握之中。5月中旬,美军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企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紧急调集航空母舰3艘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 7特混舰队(弗莱彻少将指挥),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
6月4日凌晨,由南云忠一率领的第1机动编队(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中途岛大海战就此拉开序幕。4时30分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其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岸基飞机的侦察、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7时15分,美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一、第二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侦察机报告美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约9时20分~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二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日方虽有部分战斗机临空迎战,但为时已晚。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很快陷入失败的境地。鉴于第1机动编队损失惨重,山本于5日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联合舰队西撤。中途岛海战至此结束。
拥有优势力量的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首先,在作战目标上,日军的企图复杂庞大,在同一时期内既要攻占阿留申群岛西部,又要攻占中太平洋的中途岛,同时还企图诱歼美国舰队主力,对各部队也赋予了各项作战任务,结果导致顾此失彼。相反,美军的作战企图和目标比较集中,部队任务也较单一,航空母舰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伏击日军舰队。
第二,在兵力部署上,日军兵力极为分散。尽管日军动用了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庞大兵力,但这些兵力被分别用于南北两个相距甚远的战场,而在每个战场上又分为相距数百海里的多路部队。仅航空母舰就分属于4支部队,其中真正参战的仅4般。其他航空母舰均处于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与此相反,美军兵力虽有限,但自始至终都做到了在主要作战方向上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从而缩小了与对方在主要战场的实力差距。
第三,在敌情侦察方面,美军战前就掌握了有关日军动向的准确情报,并据此作出精确判断和有针对性的部署,而日军在战前和开战后都未能搞清美军的情况,从而影响了作战指挥。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经此一战,美军稳定了太平洋战场的战局,使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为美军逐渐由防御转入进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英国首相丘吉尔:
美国这一值得纪念的胜利,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整个同盟国的事业都有重大的意义。对士气的影响是广泛而及时的。这一胜利扭转了日本在太平洋的优势。
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
中途岛海战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海上攻势,我们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优势。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消灭了美国舰队,以后干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这是结束战争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