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什么造就了冠军(50位成功人士奥运论道)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澳)艾伦·斯奈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星光熠熠的冠军从来都是时代的骄子、民众的英雄,负载着社会对于美好和正义的理想。不过人类的理性从不允许神秘主义蒙蔽自己的眼睛,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在仰视冠军的同时又不断地追问着冠军背后的社会因素:冠军是天生的吗?任何人都能成为冠军吗?苦难是否是造就冠军的必要因素?……50位生活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冠军,在艾伦·斯奈德教授的组织下会聚一堂,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之道,共同回答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什么造就了冠军?”

内容推荐

为什么一位伟大的运动员、艺术家或者科学家能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是激情,是智慧,还是苦难赋予了他的力量?

冠军是可以创造的吗?他们的成功是天气,是性格,还是环境所赐。

50位生活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冠军,在艾伦·斯奈德教授的组织下会聚一堂,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之道,共同回答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什么造就了冠军?”

目录

前言

序一

序二

致谢

第一章 什么造就了冠军?/1

 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决心VS野心/3

 帕特·奥善(Pat O’Shane):服务于社区,造福于社会/7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为人类尊严与和平而奋斗的冠军/10

 乔治·尼哥斯(George Negus):冠军的平凡性/15

 波比·金(Poppy King):外在条件+个人意志=冠军/19

 古斯塔夫·诺萨尔(Gustav Nossal):建造一个培养冠军的社会/21

第二章 敢于冒险 冲破常规/27

 菲奥纳·霍尔(Fiona Hall):细心加冒险,成功不再远/29

 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发掘潜力,营造渴求,眺望下一座“珠峰”/30

 比安弗尼多·尼布瑞斯(Bienvenido Nebres):勇于追梦,洞明世事,信念为大/36

 伊安尼斯·库罗斯(Yiannis Kouros):尝试、自信、坚持/40

 盖文·布朗(Gavin Brown):己欲达而达人,自信者必胜人/44

 凯文·高斯帕(Kevan Gosper):意志力推动自己与自己对话/47

 彼得·列治(Peter Ritchie):从基础开始成长,待时机破旧立新/49

第三章 冠军可以造就吗?/53

 艾克纳恩·高德伯(Elkhonon Goldberg):制定目标,全力以赴/55

 吉姆·福格森(Jim Ferguson):创造适当环境,灌输冠军思想/58

 伊安·洽博(Ian Chubb):化劣势为动力/61

 布赖恩·施瓦茨(Brian Schwartz):挑战思维,保持热情/64

 加纳迪·托洛斯基(Gennadi Touretski):动机强烈,心无旁骛/66

 大卫·摩尔(David Moore):卓越的要素/70

 罗德·麦昆(Rod Macqueen):标准·集体·准备·信念/72

 保罗·巴彻勒(Paul Batchelor):发挥潜力,创造环境/75

 马克·巴格萧(Mark Bagshaw):客观支持,主观奋斗/77

第四章 存在冠军思维吗?/81

 赫伯·艾略特(Herb Elliott):冠军之旅,谦虚相随/83

 伊万娜·肯尼(Yvonne Kenny):诚实地理解自我,勇敢地追求梦想/85

 布莱思‘科特奈(Bryce Courtenay):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让梦想变为现实/96

 伊安·高勒(Ian Gawler):时光流逝,唯冠军价值永传/98

 伊梅尔达·罗什(Imelda Roche}:抓住时机,当仁不让/103

 拉尔夫·杜贝尔(Ralph Doubell):冠军精神的坚毅性/108

 约翰·易尔斯(John Eales):培养冠军思维的一笔财富——成长环境/110

第五章 战胜逆境/113

 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在逆境中学习,为实现伟大理想付出一切代价/115

 彼得·多尔蒂(Peter Doherty):在行动中创造冠军/120

 安妮·萨默(Anne Summers):不惧失败,从头再来/125

 杰夫·希斯(Jeff Heath):燃烧自己,照亮他人/127

 朗·克拉克(Ron Clarke):谦虚而热情的冠军/130

 雪莱·泰勒-史密斯(Shelley Taylor-Smith):矢志不渝,达致目标/134

第六章 眼界、动力和天赋/139

 布赖恩·贾恩斯勒(Bryan Gaensler):天才不等于冠军/141

 乔伊斯·布朗(Joyce Brown):不走寻常之路/144

 大卫·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冠军有一颗强大的爱心/146

 朱丽·哈默(Julie Hammer):冠军与团队/148

 苏茜·穆伦妮(Susie Maroney):冠军属于百分之百投入的人/152

 哈里·M.米勒(Harry MMiller):何为“赢家”/155

 马克·拜斯维特(Mark Bethwaite):激情成就冠军/159

 迈克·雷尼(Michael Rennie):意志力与技能兼备的冠军/161

 蒂·莫里西(Di Morrissey):去往山巅——做你想做的事/167

第七章 每个人都能成为冠军吗?/173

 菲利普·亚当斯(Phillip Adams):冠军之泉待你注入/175

 约翰·霍华德(John Howard):“今天”是通往未来的第一步/179

 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如灯塔般照亮人们的心灵/181

 沙恩·古尔德(Shane Gould):冠军与明星/182

 西蒙·泰德斯奇(Simon Tedeschi):大智若愚,大巧若拙/184

 彼得·蒙哥马利(Peter Montgomery):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榜样工厂”/188

 艾伦·斯奈德(Allan Snyder):用全新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192

 雷欧妮·克雷默(Leonie Kramer):胜不骄,败不馁/195

 亚历克斯·汉密尔(Alex Hamill):永不放弃/197

试读章节

大众公认的时代伟人,备受世人尊崇。在经历了27年的牢狱生涯后,他东山再起,成功地当选为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是人类精神无可争议的巨人。

在他的眼里,冠军们内在的自我信念必须以更宏观的思维来调控。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拥有灿烂光辉和杰出成就的时代。科学技术上的进步超越了过去所有世纪所累积下的成就。

我们所能到达的地域,遥远到外层太空,渺小到最微小的物质元素,几乎已经无所不至,以往对人类探索领域可能性的限制如今已经被彻底改写。通讯和信息科技使各大洲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村落”,身处其中,知识和信息的交换已经摆脱了地理分割的限制,变得自由无碍。

在前所未有的进步面前,在跨越了国界与各种障碍,拥有传播与共享信息的能力之后,人们本该有理由期待全世界的人类都生活在自我潜力得到全面发展的环境中。但是,事实却与此相反:享有特权的人与贫困的人之间的鸿沟正在加大,20世纪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远没有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

而由本世纪科技的进步所催生出的巨大的知识储备和生产力,并未有效地被用来对抗世间的不平等。

我们挥手告别了贫富悬殊日益加剧的20世纪:一面是享有权势与富贵的人群,另一面是贫穷和被边缘化的人群。地球上的大多数人仍在饱受贫穷的煎熬,也为贫穷所带来的社会和生活条件上的退化所支配。

这样看来,20世纪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涌现了如此之多为自由与平等而战的英雄的时代,以这样的方式落幕,更加令人感到沮丧。

过去众多伟大的自由斗士与殖民统治斗争,为人类自由和人性解放而奋斗,是迈向世界平等的重要阶段;一度在那些鼓舞人心的政治家们的领导下,世界性的联盟,召唤着千万血肉之躯前仆后继地去捍卫自由与和平,守护各民族和人民的权利。随着民主观念传布到世界各地,人们日益期待这样一幅远景,那就是人民的统治将带来更多的繁荣和生活条件的整体改善。

而我们,作为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的我们,是怎样丢掉了这场为自由、尊严、平等而抗争的战役,将胜利者的桂冠拱手相让?为什么我们创造一个属于大众而非极少数特权拥有者的统治伟业最终失败了?那是怎样壮美的梦想,人类曾怀抱着它步入上个世纪;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纪,人类曾经有过最好的机遇来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几组错综复杂的关系:冠军和集体的关系、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以及功名累累的个人与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当我们思考是什么造就了冠军时,一个认识必须深植于我们的思考之中,那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在孤立中发挥作用。我们以上所提及的上个世纪的那些惊人成就,无一不是人类在某个特定时刻的集体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过往的祖辈们累积下来的成果。

因此我很清楚,在上个世纪里被称作人权斗争史中最辉煌的一刻,其实只不过是历史与机缘造就,让我在某时某刻作出某种贡献罢了。

当我们思考是什么造就了冠军时,一个认识必须深植于我们的思考之中,那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在孤立中发挥作用。

在南非,为废除种族隔离和建立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民主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已经激发了世界上其他地方众多人的革命激情,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在全世界为自由、尊严和平等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中,南非人民的斗争可谓独得风气之先,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那些在斗争中被赋予领导权,并获得了世界更广泛支持的领袖们,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同,并承认和尊重群众的集体努力为成功的前提的。  对于真正的领导和冠军来说,那一份必备的自信,必须以更广阔的胸襟和宏观的思维来与之平衡。

因此,那些将他或她的权威加之于人民之上的所谓领袖,实际上并不配拥有“领袖”的称呼。

对于集体的认同和尊敬激励着每一个人将大众的福祉铭记在心。为了达至你将全力以赴乃至奉献一生的目标,对自己的信念至关重要。如果信念不是来自于对于普通群众的忠诚与奉献,那么个人的信念就会沦为徒劳无功的自我中心主义,且会最终走向崩溃。对于真正的领导和冠军来说,那一份必备的自信,必须以更广阔的胸襟和宏观的思维来与之平衡。

我们已经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了解到,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或何种社会中,都一定有善良的人,能够为了大众的利益挺身而出,积极抗争。南非的历史已经为此提供了绝佳的例证。

当周围的世界以为我们的国家将在这场种族主义的熊熊烈火中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些我们社会中的男人与女人为最终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视作奇迹。

我们已经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了解到,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或何种社会中,都一定有善良的人,能够为了大众的利益挺身而出,积极抗争。

P10-13

序言

星光熠熠的冠军从来都是时代的骄子、民众的英雄,负载着社会对于美好和正义的理想。特别是那些在赛场上创造佳绩的体育冠军,更是以其超越人类体能极限的优异表现令人倾倒,激励着我们正视前进路途上的困难。不过人类的理性从不允许神秘主义蒙蔽自己的眼睛,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在仰视冠军的同时又不断地追问着冠军背后的社会因素:冠军是天生的吗?任何人都能成为冠军吗?苦难是否是造就冠军的必要因素?而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什么造就了冠军?》,正是要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什么造就了冠军?》一书的产生,源于悉尼大学才智中心艾伦·斯奈德教授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发起的活动——WhatMakes a Champion?TM论坛。论坛旨在揭示成功的秘诀,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塑造与成长。2000年由悉尼大学成功举办的该次论坛邀请了各界精英参与其中,嘉宾范围涉及政治、经济、音乐、文化、体育、教育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等著名人物。在此次论坛中,各界“冠军”通过对话详尽地阐释了自己对于“冠军”的理解。会后,主办方悉尼大学将近50位特邀嘉宾对于“冠军”的独特体会和分析编著成书——What Makesa Champion!,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时隔八年,作为该书的中文版,《什么造就了冠军?》终于在北大各方同人的努力下面世了。

《什么造就了冠军?》能够顺利出版,得益于北京大学与2008奥运会携手这一历史机缘。由于论坛独特的创意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关注,国际奥委会决定从2000年开始将What Makes a Champion?TM论坛纳入奥运会开幕之前重要的文化活动序列。经由国际奥委会与北京奥组委的授权,What Makes a Champion?TM——“2008奥运·冠军论坛”将于2008年8月4日至5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2008奥运会开幕前四个月内具有较高层次和规格的国际论坛活动,将为人文奥运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今年适逢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本论坛也将作为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庆祝活动的高潮和完美谢幕,有力地诠释“百年北大牵手百年奥运”这一年度主题。

冠军论坛之所以得到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大学的高度重视,缘于论坛的宗旨——探讨“什么造就了冠军?”——有力地响应了积极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众所周知,冠军是在不同人类文明中均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的冠军精神构成了人类宝贵思想遗产的一部分。尽管我们倡导的冠军精神并不局限于体育运动员,而是海纳百川,包容了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但是毋庸置疑,奥运会以其五大洲同心和激动人心的赛事,构成了阐释冠军精神的最佳场合。在竞技场上,人类无分种族与肤色,无分出身与教育,尽情挥洒他们的壮志豪情,放飞他们不羁的梦想。正是奥运会的精神传统清晰有力地告诉世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成就自己,圆梦冠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传承和弘扬悉尼大学冠军论坛所开创的精神,同时也为“2008奥运·冠军论坛”的举办营造思想的氛围,我们适时地推出该书的中文版,希望能再一次推动全社会的共同思考,同时激励青少年勇担历史使命与责任,在拼搏与创造中完满人生价值。我们也将此书献给即将到来的北京大学110周年华诞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学生记者团的麦文彪、何是非、常濛、吕端、吴雁翔和李月等同学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北大出版社的有关同志在有限的时间内,富有效率地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和出版。本书付梓之际,特向以上单位和个人致以谢忱。

夏红卫

书评(媒体评论)

对于造就冠军不可或缺的承诺和奉献精神,在这个世纪中需要特别地投入到改善全世界人类福祉的事业之中。

——纳尔逊·曼德拉(南非前总统)

我对冠军的定义是:为实现伟大理想付出一切代价的人。

——科拉松·阿基诺(菲律宾前总统)

冠军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可能,而不是充满问题。

——约翰·霍华德(澳大利亚前总理)

冠军思维是可流通的商品,而不是技术本身。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的成功很有可能使其在另一领域内同样出类拔萃。

——艾伦·斯奈德(悉尼大学才智中心主任)

“冠军”要善于竞争,要勇于表现自己,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必须学会奉献、学会宽容,必须有更加广阔的胸怀和更加远大的抱负。

——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4: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