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道游击队(青少年彩绘版)/春雨经典中外文学精品廊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刘知侠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铁道游击队》由刘知侠所著,是一部描写在抗日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在广大的革命根据地中由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支特殊的游击小分队以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为目的而与日伪势力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

内容推荐

刘知侠著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讲述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矿区有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由于不堪日寇的屠杀和蹂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地组织和武装起来。他们杀鬼子,夺取敌人的武器,发展成一支短小精悍的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临枣线上展开武装活动。以后他们又西去临城附近,以微山湖为依据,坚持津浦干线的对敌斗争。在斗争中,他们发挥了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几年来他们在铁路线上破铁路、撞火车、夺物资,在火车上打歼灭战,创造出许多惊人的英雄事迹。敌人也曾疯狂地对他们反复进行“清剿”、“扫荡”,组织无数特务队对付他们,但都被他们一一粉碎。铁道游击队迎接了最残酷的考验,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最后迫使近千的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日本鬼子投降后,蒋敌伪合流,进攻解放区,他们又顽强地进行阻击战。小说到此结束。他们转入主力部队,以大规模的运动战来歼灭蒋军,解放全中国,是以后的事了。

目录

淬火的英雄 淳朴的风格——走进《铁道游击队》的艺术世界

中外名家眼中的刘知侠与《铁道游击队》

第一章 王强夜谈敌情

第二章 老洪飞车搞机枪

第三章 合伙开炭厂

第四章 来了管账先生

第五章 小坡被捕

第六章 血染洋行

第七章 山里来了紧急命令

第八章 票车上的战斗

第九章 初会微山湖

第十章 夜袭临城

第十一章 敌伪顽夹击

第十二章 进山整训

第十三章 出山

第十四章 渔船上

第十五章 小坡和王虎

第十六章 地主

第十七章 在湖边站住脚了

第十八章 打冈村

第十九章 六孔桥上

第二十章 松尾进苗庄

第二十一章 站长与布车

第二十二章 拆炮楼

第二十三章 微山岛沦陷

第二十四章 她的遭遇

第二十五章 三路出击

第二十六章 掩护过路

第二十七章 胜利

名言大观

试读章节

这天傍晚,枣庄的烟雾显得更大,天黑得仿佛比别处早些。煤矿上和街上的电灯亮了。四下的烧焦池的气眼都在呼呼地蹿着火苗。远远望去,枣庄像刚开锅的蒸笼。煤矿公司大楼上和车站票房上的太阳旗,像经不起这里的烟熏火燎似的,在迎着晚风飘抖。西车站上守卫的日本鬼子的刺刀,在电灯下闪闪发光。

西车站下沿,就是枣庄的西郊了,这里有一个陈庄,百多户人家,大都是下窑的工人。因为这里和车站只隔一道小沟,车站上有鬼子,所以天一黑,街道上就没有人了。

天完全黑下来以后,从庄西进来一个人影,绕过两个焦池,来到一家大门前,他把门推开,走进院子里。

“老王哥在家吗?”

“谁呀?”一个浓眉方脸的人,从有着灯光的西屋里走出来,他约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眨着黑黑的小眼,向院子里的来人望着。在黑影里,他看到是一个穿着农村服装的人。“我!从南乡来的!”客人走过来,一把抓住主人的手说,“老王!你不认识我了么?”

王强嘴里咕哝着:“是谁呀!”把头伸到对方的面前,仔细打量着,又把他拉到灯亮处再一看:“咦!”他扬着浓浓的眉毛,咧着嘴巴狠狠地咦了一声,双手抱住了对方的臂膀,把客人拉到屋里。

“啊呀!原来是你呀!老周!你怎不早说呢?真想不到呀!……”

显然王强对老周的到来,感到说不出的惊喜。忙从袋子里掏出香烟,自己用火点了两支,把一支递到老周的嘴上,看看家人正在吃饭,他便拉着老周的手说:

“走!到那边炭厂小屋里去!咱们好好拉拉,回头找到老洪,咱们痛快地喝一气!”

两人出了门,摸黑向右走了十多步,在一个栅栏门边停下。老王开了栅栏门,他们走进一间矮小的黑茅屋里。

王强点上了灯,说:“这里还僻静些,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找老洪去,马上就回来!”

老周知道这老洪就是刘洪,因为在一块时候长了,叫顺嘴了,就把刘洪叫成老洪了。虽然刘洪和王强的年纪差不多,可是都叫他老洪,这里边也包含着尊重的意思。他俩被派到枣庄来以后,原是由刘洪负责,因为老洪没有家,所以将联络点设在王强家里。

老周问:“老洪住在哪儿?”

“就在这里。”王强指着东边那个地铺说,“我们两个,都住在这里。有时我也到家去住。”说着就出去了。

老周和老洪、王强过去在山里,曾在一个连队里作过战。记得队伍一拉进山里,老洪就是连里出色的班长,以后被提拔为排长。他有着倔强的性格,个子虽然不高,可是浑身是劲,只要见到他发亮的眼睛一瞪,牙齿一咬,就知道他下了决心,任何困难都会被他粉碎。老周想到这里,他真想马上见到老洪,心里才感到松快。

不一会,王强回来了。一手提着瓶烧酒和一大荷包熟牛肉,另一手提了一手巾烧饼,放在桌上。

“找不到老洪!一到天黑,你别想摸着他的脚迹!”王强斟了两杯酒说,“咱不等他吧!你也许早饿了,一边吃着一边拉吧!”

“外边……”老周警惕的向门外望了一眼。

“没有什么!我进来时,把栅栏门扣上了,老洪回来会叫门的。”王强说着把门掩了,并笑着问老周:

“你啥时回来的?山里怎么样?”

……

P2-3

序言

淬火的英雄 淳朴的风格——走进《铁道游击队》的艺术世界

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你知道当地百姓为什么称呼他们为“飞虎队”吗?你知道他们又是如何机智地同敌人巧妙周旋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炮火硝烟的抗日时期,去看一看抗日英雄的故事吧。

是谁把抗日英雄们的故事描写的如此精彩,人物如此深入人心呢?

我们应该感谢这部小说的作者刘知侠,是他把抗日英雄的故事描绘了下来,激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作家刘知侠1918年出生在河南省一个贫困铁路工人的家庭,父亲是铁路道班房里的护路工,道清铁路就从村边经过。天天看着火车飞驰,在铁道旁捡煤核的他,很早就学会了爬火车。十几岁时,刘知侠当过火车站的义务服务生,所以他对铁路职工、行车制度都了如指掌。1938年到1939年,他又曾随抗大一分校两次深入敌后体验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他创作《铁道游击队》打下了基础。1944年和1945年,刘知侠又两次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同游击队员们生活和战斗在一起,使他积累了丰富真实的创作素材。正因为如此,刘知侠创作的《铁道游击队》才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呢?别急,先听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只要我们一打开这本书,就会看到六十多年前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铁道游击队,正朝着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走过来,看!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敌人最残酷的考验,坚持到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迫使近千的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我们很难想象,在面对敌人疯狂的反复进行的“清剿”“扫荡”和无数特务的秘密搜捕中,他们都是怎样机智勇敢地一一粉碎的。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让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更对刘洪、芳林嫂、李正、王强等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肃然起敬。

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小说通过鲁南山区的一支游击队伍的抗日故事来表现当时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截取抗战中的片断来反应恢宏的历史现实,以小见大。游击队伍在敌后根据同日本鬼子做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壮大自己的队伍,一方面打击、消灭敌人。铁道游击队在临城、枣庄的抗日活动和遭遇,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二抗战战场,牵制了敌人、打击了敌人,为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添上了传奇色彩。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民不聊生,老百姓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那“扫荡”的惨痛,更加激起了人们对日本鬼子的憎恨,那咬牙切齿的恨意,化为不遗余力的抗争,以及那浇不灭的仇恨之火,谱写了一曲抗战时期的军民鱼水情的赞歌。

让我们一起看看刘知侠对创作《铁道游击队》的评价吧!他说:“是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人物感染了我……为了采访他们,我两次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去微山湖采访,与他们同吃同住同战斗,才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这个基础上,塑造了刘洪、芳林嫂、王强等形象,再现了敌后战场游击队员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可能有人会说,我知道的英雄人物多着呢?但是,这部小说里的英雄们可不一般。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刘洪,他可是我们游击队的大队长,在艰难的环境中,带领同志们夜袭洋行,飞车抢枪,再袭洋行,巧袭客车,充分表现了勇敢无畏、机智果断、一心向着党的英雄品格。他巧于与敌人周旋,不怕牺牲,转危为安,显示出一个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永不屈服、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在斗争中,他指挥有方,安排周密,很少出现失误,反映出丰富的斗争经验,是一个成熟的指挥员的形象。当然,作者也写了他偶尔感情用事,要与“扫荡”苗庄的日军血战的事,险些造成巨大损失,但他却能接受李正的批评,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知错能改的行为,正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和战斗指挥者的可贵品质。

小说中还有一位女中豪杰——芳林嫂,芳林嫂的丈夫是个铁路工人,被鬼子给杀害了,她恨透了鬼子,参加了抗日活动,后来成为游击队的交通员。她把自己的家当做游击队的联络点,打击敌人。她经常为游击队刺探敌情,传递情报,掩护同志。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从未退缩。被捕后坚强不屈,斗争到底,成为令敌人害怕的女游击队员。我们看到了她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看到了她那勇敢坚强,一心向着中国共产党,向着人民的高贵品格。我们还看到了她那吃苦耐劳、纯朴善良、尊老爱幼的品德,这就是中国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共同美德。

带有浪漫色彩的芳林嫂和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的感情。在共同的国恨家仇与坚决的抵抗外辱之中,他们的感情悄悄萌芽、生长,那寥寥几笔的描写,那会说话的眼睛,那默契的配合,那份忘不掉的牵挂,描写了战争年代中爱情的纯洁与真诚。

这部小说里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例如机智勇敢的彭亮和王强、粗犷的鲁汉、勇敢顽强的小坡等,都写得生动形象,个性飞扬。我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的!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你一定对这首歌很熟悉吧?这就是由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电影的插曲。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一经出版即风靡全国,因其传奇性和真实性深受读者喜爱,给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又名扬海外,先后被翻译成英、俄、德、法、越等近10种文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宝库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和舞剧等,深受人们喜爱。《铁道游击队》的传奇广为传播,让这支不足百人的武装力量美名远扬。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引人入胜,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爱不释手。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个个丰满,每当闭目的时候每个人物都仿佛在我眼前走过一样,显得那么栩栩如生。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同一位智者在交谈,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做一次思想的净化,读一本好书,就如同漫步在那个时代。我们从中汲取人生的营养,获得心灵的洗涤,情感的陶冶。

生活中,没有了战争的浓烟,没有了敌人的压追与欺凌,也没有了那艰苦的环境,但我们不能丢掉那艰苦奋斗,不能丢掉那坚强不屈,不能丢掉那高贵的人格。继续发扬老一辈的精神,建设我们的国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没有阅读的生活,就像没有加盐的菜品,看起来可能光鲜耀眼,但缺少滋味。为了给我们的生活添加趣味,给我们的精神增加营养,你还在等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捧起这部小说——《铁道游击队》,永远记住那段历史,永远记住鲁南的这些英雄们吧!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国当代军事文学中,山东作家是一支劲旅,而刘知侠是冲锋在前的少数先行者之一。其军事文学的突出建树之一,是其鲜明的革命史诗色彩。

——丁尔纲

如今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火硝烟、敌我厮杀,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历史上我们曾经遭遇的异族入侵,不能忘记那些为了给我们幸福生活而舍身杀敌的英雄们,不能忘记中华儿女的英勇不屈浩然正气。《铁道游击队》所记录的那段浸透了血与火的烽火岁月,已经凝固成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永远不能被忘却。

——刘真骅

《铁道游击队》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其中的故事、人物,却不是编造杜撰出来的,他们都是当时战斗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王学亮

小说《铁道游击队》正是根据这样的“真人真事”,几乎是在层层转述的基础之上,最后才由刘知侠来做一艺术总结的。这种“滚雪球”的创作方式,原本就是传统小说的光荣传统。

——宋剑华

《铁道游击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较早的长篇小说之一,那史诗般的篇章,带领人们又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使铁道游击队的光辉事迹广为流传;而铁道游击队精彩神奇的战斗故事又为作品增色添彩,使其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书。

——于继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4: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