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别做80后负翁(80后理财黄页80后理财终极版)
分类
作者 庞彪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生存,为了美好的憧憬,为了自我的价值,为了活得让人羡慕,80后们能“啃老”的就“啃老”,富二代不少,啃不起“老”的自己扛,在市场经济下的消费社会中催生了“买房投资族”、“炒股炒汇族”、“自主创业族”。谁主沉浮,80后们绞尽脑汁,前仆后继,成功的没有几个,失败的能装一箩筐。80后们不比前辈傻,那么,他们缺什么,本书将——为你解答。

内容推荐

80后是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批体验者,其特殊的成长背景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书从理财的理念、方法等角度探讨了80后们应该如何理财。

本书针对80后在社会上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并非快餐速食,读者看了多少页,就能得到些确实有用的东西。

目录

第一章 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

 金钱不等同于财富

 财富也有脾气

 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

 理财、赚钱谁重要?

 理财不是一夜暴富

 坚持理财才是王道

第二章 个人理财,80后们准备好了吗?

 大钱必“争”,小钱须“让”

 让你的财务远离“亚健康”

 自我投资——最稳妥的赚钱方式

 本钱就是命

 投资,策略先行

 教育消费也是投资

 健康,平安也是钱

第三章 会花钱才会挣钱

 储蓄,消费一个都不少

 存折会带来尊严

 赚钱是工作,花钱是艺术

 学会运用你的财富

 花出去的钱也是你的

 别让打折坑了你

 将团购进行到底

 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

 风险保障不能少

 贪,只会让你失财

第四章 别让债务颠覆你的幸福

 负债是一种错误

 弄清楚你的债务真相

 别让负债颠覆了你的幸福

 亏空是因为负债太多

 有多少债务可以承受

 与债务战斗

 无债一身轻

 别被虚荣和面子消费拖进负债深渊

 莫把借债当做生活方式

第五章 理财需理智,精心构建自己的理财组合

 理财是自己的事情,不要跟风

 投资股票要谨慎

 债券投资要理智

 银行理财要有自己的特色

 买基金不赶时髦

 健康投资讲科学

 教育投资有方向,基金专用

第六章 理财的专属之路

 “白骨精”们的财富人生

 单身贵族的“钱”途

 准夫妻的理财预演

 买车,打车,坐公车?

 租房还是买房?

 新婚家庭理财指南:添宝宝不添累

第七章 理财不相信眼泪

 别沦为月光族

 卡奴的惨淡人生

 被剥削的房奴

 小票据惹来的大麻烦

 守不住底线就要破财

 专家未必是“上帝”

试读章节

年轻人的理财想法

刚走出象牙塔的80后,由于经济、地位和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大可不必像中年人那样,一定要靠理财达到一个很高的财务预期。但是,作为来日方长的年轻一代,最起码的理财意识是一定要有的,此乃终身大计,并不比经营婚姻逊色。尤其是在刚入社会、尝试赚钱的时候,培养正确而有效的理财意识,为长远作打算,将会让自己受益终生。

说到金钱,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花花绿绿的钞票?银行户头里1后面的N个“0”?其实,金钱远不止这些,金钱不等同于财富。有的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活着就是为了钱。他们把金钱当作财富,认为有了钱就等于拥有了人生的财富。其实财富不仅仅是指金钱,还有更多的含义,有钱并不代表就拥有人生的财富,更不代表就会拥有幸福快乐这一财富。

很多80后在被问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用一句话打发劝他理财的人:”我没钱,也没有余钱可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工薪阶层或中低收入者抱有这种观念,认为”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因为一般工薪阶层,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会心存这样一种想法:自己每月固定的那点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来的余财可理呢?

而事实上,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是:只要你有收入,有现金流,钱再少,只要好好规划,一样可以理财,关键就看你有多强的理财意识。

人每天都在面对种种的选择,而面对金钱时我们也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是要买自己喜欢的奢侈品还是做更多的投资?穷人和富人的差别之一就在于他们花钱的方式不同,富人花钱买来健康和社会地位,穷人则把钱花在没有价值的东西上。一个想发财却没有雄心的人可能会说:“要想成为百万富翁就得耍手段。”但是一位著名的金融学家批驳了这种错误的观点,他说:“只有那些懒散、怯懦、虚伪、愚蠢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

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是穷人才会很落魄,反倒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很有钱,却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财意识和愿望,结果让自己沦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比如大名鼎鼎的拳王泰森。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充裕有存款,而另外一些人却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甚至还负债累累呢?”而伊索玛鸠斯(Isomachus)回答道:“因为前者致力于自己的事业,而后者则不关心事业。”对年轻人来说,下面这句话是很有激励作用的:“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是否真心去努力。”简而言之,可以用下面的警句来总结全文:“那些会陷入贫穷的人,把人生看作是越喝越见底的酒杯,而不是把它看作越填越满的容器。”

◆金钱有那么重要吗

“请你为一种从未用过的化妆品做广告,并且报酬十分地吸引人,你将如何?”有个观众这样问一个演员。

“我一定会做的!”演员斩钉截铁地回答。

一个不起眼的回答,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出这个演员首先考虑的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自己的利益,他把丰厚的报酬看做是他全部的财富。

有一个海盗王,他有一个12岁的女儿,他十分疼爱她,便给她留下了一大笔的金钱,她该幸福了吧?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她几乎每天都会遭到绑架,无奈之下,她父亲只好把她一个人关在一座城堡里。小女孩安全了,却也失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人间的真情。金钱能买来很多物品,却买不来真情,小女孩失去了人间真情也就没有幸福快乐可言了。

然而,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我们可以快乐地生活着,做我们想做的事,这不是很快乐吗?虽不能应有尽有,但我们的生活过得快乐,这也是我们的财富,是金钱所不能买来的财富。

如果我也是一个拥有一大笔财富的人,我想我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有再多的金钱也是没用的。金钱没了,我们可以再赚,健康没了,却是赚不回来的。一个有万贯家财的人,不一定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他虽能用金钱请最好的医生,但他不能摆脱病魔的纠缠;而一个拥有健康的人,他不但不用花钱去看病,更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相反,可以快乐地活着。吃喝玩乐。

一个拥有金钱财富的人并没有错,重要的是看他如何去对待它,如何使用它。正确了,将会流芳百世;错了,带给他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麻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摆好了心态,不仅不用十白金钱的诱惑,还能创造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反之,我们要是没有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就有可能受金钱的诱惑而坠入罪恶的深渊,又怎么能说拥有财富呢?

有人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也有人说,理财是高学历、商人的事;还有人说,理财是成年人的事。其实,理财面前人人平等,理财关系到每一个人。今天,拥有100万元的富人如果选择把钱全部存银行吃利息,那他的钱很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而在不断贬值。而一个只凭1万元进入股市的年轻人如果操作得法,却有可能过不了几年就已经拥有了一套市价100万元的房产,这就是理财的奥秘和神奇。

金钱,是个容易制造幻觉、甚至很神秘的东西。人们天天都在使用货币,天天为了获得货币而奔忙,却“不知货币真面目,只缘身在货币中”。也就是说,人们太容易受金钱这种“幻觉”欺骗了,如此看来,金钱和财富显然是两回事。金钱,本来是一个交易工具,它并不等同于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使用的种种商品,更不等于财富。

创造财富,不等于创造收入,由于有了一个称为杠杆的概念而避开了“时间换钱的”陷阱。创造真正的财富的唯一方式是杠杆你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因而10小时的工作可带来100小时,甚至1000小时的报酬。

你知道,富人变得更富的原因在于他们通过长期理财投资他们的金钱而获得杠杆推力。一个典型的百万富翁把收入的20%存起来,然后聪明地投资出去,年复一年,便积累了财富,这就是富人获得和保持富有的方式——让金钱为他们工作。

这是创造收入和创造财富的巨大差别。创造收入是临时性的,你必须每天要工作,否则你便没有收入;创造财富却是永久性的,你通过把时间和金钱为你所用而摆脱“时间换钱"的陷阱。

所以,拥有金钱并不代表拥有了财富,再多的钱如果不会打理,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懂得如何用金钱去创造更多的金钱,那样财富就离你不远了。

P10-13

序言

80后,你还在等什么?致富要趁早!

80后,这群上世纪80年代出生、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总数有两亿多人。他们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80后”是时尚、个性的一代;他们是80年代下的“蛋”,这个“蛋”被市场经济、涨工资、下海、港台歌星、洋快餐、大片、互联网等一路孵化成长。基本的焦点都集中在时尚、消费、社交、人际关系、性爱婚姻、自我的范畴,他们的言语、行为、思想,比起60年代的愤青,就像长不大的宝宝,和70年代的小资站在一块,他们又显得有些叛逆。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使他们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早些年网络等媒体上到处是“歧视”80后的现象,带攻击性的字眼也处处可寻,例如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等。

在传媒高度发达、信息高速流通、各种时尚元素的充斥下,80后们营造了“时下最流行”的消费理念。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他们从小处于家庭核心,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追求个性彰显、与众不同;他们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喜欢个性化、独一无二。受广告、海报、视频、互联网等传媒营造出的消费文化影响,“80后"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意念,“80后”信贷消费比例相当高,刷卡、透支已成为很多“80后”的日常经济行为,由此诞生了许多“星光族”、“月光族”。

作为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批体验者,80年代出生的人一度被媒体誉为“小皇帝”、“小太阳”,在童年时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裕生活以及长辈们的多重呵护。一路走过来,他们享受着前几辈人从未享受的,也体验着前人从未体验的,他们从出生以后,就直接体会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他们是享受着长辈们辛苦劳作的果实长大的,大多数人衣食无忧。然而,他们也承受着父辈们所未曾承受的,比如:没有了可以端一辈子的“铁饭碗”,住房、保险、养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靠自己来承担。正如最近不少论坛里都在流传的一段描述“80后”的段子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转型期,在他们身上,的确存在过于自我、奢侈等缺点,但他们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的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的鲜明特点。

自信是众多“80后”初入职场的鲜明特点,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视“跳槽”为“自我得到肯定”。离开了温室般的家庭,严酷的现实情况要求80后一代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压力了,就如同我们经常见到的这样,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好工作越来越难找;房价越来越高,而薪水却没有随之水涨船高;结婚、生子的成本越来越大;不但如此,将来还要考虑负担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所以,80年代出生的这一部分人是新“三高”人群:生存压力高、生活成本高、生活风险高。

为了生存,为了美好的憧憬,为了自我的价值,为了活得让人羡慕,80后们能“啃老”的就“啃老”,富二代不少,啃不起“老”的自己扛,在市场经济下的消费社会中催生了“买房投资族”、“炒股炒汇族”、“自主创业族”。谁主沉浮,80后们绞尽脑汁,前仆后继,成功的没有几个,失败的能装一箩筐。80后们不比前辈傻,那么,他们缺什么,本书将——为你解答。读书趁年幼,致富要趁早。要发财,先做发财梦。每天对自己说:“我要赚大钱!”梦想再好,不行动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与时俱进地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用钱去投资,而不是抱着钱睡大觉;财富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让你过得多好;智能是永恒的财富,有智能的人永不会贫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