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穆罕默德生平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不仅对伊斯兰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人之一。一千多年来,为这位先知撰写传记的人络绎不绝。而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编著的这本《穆罕默德生平》是在阿拉伯世界流传最广、销量最多、深受好评的精品版本。本书史料丰富、引证翔实,有的放矢、观点鲜明,文采斐然、耐人寻味。既是一部文学特写,又是一部历史演义。作为华文出版社“丝路文库”系列中最具分量的作品,本书中文版在首版30年后,经过重新设计和编排,再次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是华文社顺应国家形势和读者需求而推出的填补市场空缺的力作,更是为读者献上的传世典藏珍品。

内容推荐

《穆罕默德生平》是穆罕默德传记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全书分31章,系统、全面地综述了穆罕默德生平,描写了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发展过程,评述了穆罕默德的功绩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其中,作者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着重从政治、组织及军事方面对先知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目录

第一章 伊斯兰教前的阿拉伯半岛

第二章 麦加、天房克尔白和古莱什人

第三章 穆罕默德从诞生到结婚

第四章 穆罕默德从结婚到为圣

第五章 从为圣到欧麦尔归信伊斯兰教

第六章 “阿拉尼格”的故事

第七章 古莱什人的丑行

第八章 从废除绝交书到穆罕默德夜行

第九章 两次阿盖白誓约

第十章 先知的迁徙

第十一章 在叶斯里布初期的业绩

第十二章 武装分队和初期冲突

第十三章 白德尔之战

第十四章 白德尔之战与吴侯德之战之间

第十五章 吴侯德之战

第十六章 吴侯德之战的影响

第十七章 先知的妻子们

第十八章 壕沟之战及讨伐犹太古赖祖人

第十九章 从壕沟之战至侯代比亚和约时期

第二十章 侯代比亚和约

第二十一章 海白尔之战及向各君主派遣使节

第二十二章 副朝

第二十三章 穆乌泰之战

第二十四章 光复麦加

第二十五章 侯奈因和塔伊夫之战

第二十六章 易卜拉欣和先知的妻子们

第二十七章 塔布克之战及易卜拉欣逝世

第二十八章 代表团之年及艾布伯克尔率众朝觐

第二十九章 辞朝

第三十章 先知患病及其逝世

第三十一章 先知的葬礼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历史小说中杀儿献牲的故事

一些小说对这个故事作了精彩的描写。虽然在谈及麦加时不需在这里讲述这个故事,但我们还是叙述—下为好。当易卜拉欣在梦中梦到安拉命他杀儿献牲时,他对儿子说:“孩子,拿上绳子和砍刀,我们到高地上去砍柴吧。”

孩子拿上绳子和砍刀跟父亲去了。这时恶魔撒担装扮成一个男人的样子出现了。他来到孩子的母亲那儿,并对她说:“你知道易卜拉欣把你儿子带到哪儿去了吗?”

她说:“他把他带到山路上为我们打柴去了。”

恶魔说:“我以安拉的名义起誓,他把他带走,是为了杀他。”

母亲说:“决不会!他很喜欢他。”

恶魔说:“他妄称这是安拉让他干的。”

母亲回答说:“如果安拉命他这样做,那就让他按安拉的命令行事吧。”

恶魔灰溜溜地离去了。然后恶魔赶上了跟父亲走的儿子。他对儿子说了他对儿子母亲所说的话。儿子的回答同母亲的回答完全一样。然后恶魔又来到易卜拉欣面前。他强调说,梦中所见让他杀献儿子的是魔鬼的圈套。如果真把儿子杀了,后悔就晚了。易卜拉欣把恶魔大骂一通。恶魔只好又惭愧又气愤地走了。因此,恶魔诋毁挑拨易卜拉欣及其妻子、儿子的阴谋没有得逞。这时候,易卜拉欣把梦中所见告诉了儿子,并征求他的意见。儿子说:

“父亲啊,你按照命你所做的去做吧。”

其他小说中也有如下这样描述的:“父亲啊!如果你想杀我,就把我捆紧一些,免得我血溅到你身上,而降低了这件事的价值。死是痛苦的,我可能在临死时会动晃挣扎,请你把刀磨快,好—刀把我杀死。如果你让我躺下来杀,就让我脸朝下,而不要侧躺着。因为我担心你看到我的脸面时会产生怜悯之心,从而会阻碍你执行安拉的命令。希望你把我的衣服交给母亲,它是在我之后母亲的最大安慰。请下手吧。”

易卜拉欣说:“孩子,是你帮助我完成了安拉的命令!”

然后他就想动手,只见他把儿子捆紧,让他脸朝下俯伏在地,他刚举刀要杀,这时,忽然听到喊声:“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用这只肥大的绵羊献牲吧。”

易卜拉欣果然发现这只羊就在他附近。于是,他把羊宰杀掉,并用火烧烤它。

这就是杀儿献牲的故事。它是绝对服从安拉的命令,完全按安拉的判决行事的故事。

易卜拉欣带易司马仪和他母亲到麦加河谷

易司哈格继易司马仪之后慢慢成长起来。父亲对两个儿子都很疼爱。这惹怒了萨拉。她认为,对她生的儿子和她女仆生的儿子同等看待是不合适的。有一次,她见到易司马仪打了易司哈格,于是发誓不同哈哲尔和易司马仪住在一起。易卜拉欣觉察到,只要这两个女人生活在一起,日子决不会安宁。于是易卜拉欣领着哈哲尔和易司马仪向南方去了。他们一直来到今天麦加所在的河谷。前面已经讲过,麦加河谷是通商季节从叙利亚到也门,或从也门到叙利亚来往商队安营扎寨栖身之地。除这个季节外,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河谷几乎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易卜拉欣给易司马仪娘俩留下了一些食粮,就把他俩留在了河谷,然后他原路回去了。哈哲尔搭了一个棚子作为她和儿子的安身之处。当水和食粮用完后,哈哲尔为了寻找充饥之物走遍了整个河谷,她一无所获。然而她没有气馁。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她在赛法和麦尔沃两座小丘之间不停地来回奔走了七次。然后只好失望地回到了儿子身旁。她看到儿子用脚不停地在地上蹬,突然从地下冒出了清泉。哈哲尔同儿子都饱饱地喝了一顿。为了不让泉水流失在沙地里,她把泉水堵截起来了。从此她和儿子就住在了清泉附近。在此过往的阿拉伯人不时来到他们这里找水喝,同时,她从他们那儿得到一定数量的食粮和生活之资。

渗渗泉引来了一些阿拉伯部落定居在哈哲尔娘俩附近。主尔胡姆是第一个到来的部落。一些小说家说,主尔胡姆族在啥哲尔娘俩到来之前就来到了此地。而另一些小说家则认为,主尔胡姆只是在有了渗渗泉之后,也就是有了赖以生存的水源之后,才搬到此地来的。

易司马仪的婚姻  易司马仪长大后,同一位主尔胡姆族姑娘结了婚。夫妇俩同主尔胡姆族人一同住在后来建天房克尔白的地方。此后,他们又在克尔白周围修建了麦加。有人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次易卜拉欣在征得萨拉同意后,来麦加河谷看望易司马仪娘俩。他找到易司马仪的住处后,问易司马仪的妻子:你丈夫在哪儿?她回答说:狩猎去了。他又问她,她这儿有没有待客的食品和饮料?她回答说,这儿一无所有。易卜拉欣就走了。他在临别时告诉她:你丈夫回来后,你向他转达我的问候。并告诉他,应改换你们家的门槛。易司马仪回来后,妻子告诉了他发生的事情,并向他转告了老人的话。易司马仪懂得父亲的用意,马上离弃了她。不久,他又与另一位主尔胡姆族姑娘——穆达德·本·阿慕尔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不久,易卜拉欣又来看望儿子,正巧易司马仪又不在家。但妻子很殷勤地招待了老人。老人临别前对她说:等你丈夫回来后,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并告诉他,现在你们家的门槛很正。此后她跟易司马仪长期生活在一起,并给他生了十二个儿子。他们就是阿拉伯化了的阿拉伯人的祖先。从母舅是主尔胡姆族人方面讲,他们是盖啥坦的后裔、纯血统的阿拉伯人。他们的父亲是易卜拉欣的儿子易司马仪。从易司马仪母亲方面讲,她的血统与埃及人有关;从易司马仪父亲方面讲,他的血统又与伊拉克、巴勒斯坦及易卜拉欣的诞生地有关。

P21-23

序言

穆罕默德不仅是先知,而且是民族的振兴者、伊斯兰文明的奠基人。他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如人们所公认的那样,他是位创造历史的伟人。这样的伟人引起史学家们的极大重视是理所当然的。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占据伊斯兰史的首要位置。很久以来就出现了“本纪”这种体裁(在伊斯兰史上)。“本纪”已成为专门记述穆罕默德历史及其功绩的术语。有关穆罕默德“本纪”的书有好多本,最早期的、被人们引用最多的一本成书于伊历2世纪,也就是公元8世纪。在穆罕默德历史、伊斯兰史、伊斯兰文明为首章的阿拉伯历史中,对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也有较详细的记载。汇辑先知穆罕默德言行的《圣训》也是他生平事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兰经》、《圣训》是伊斯兰立法的依据。当然,对《古兰经》各种注疏,特别是涉及穆罕默德史实的注疏,也提供了撰写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重要依据。总之,穆罕默德的生平受到了人们特别的重视。他的行为、功绩、个人生活,甚至他的家庭生活、身体素质、穿着、饮食、进餐和睡觉方式、走路的姿态、讲话的特色都有人向我们做了叙述。

除穆罕默德外,具有如此丰富史料的历史伟人是不多的。穆罕默德的这些丰富史料对研究他的生平事迹提供了莫大的方便。这些丰富的史料也激起了东方伊斯兰史学家们和西方欧洲史学家们撰写穆罕默德生平的热情。近百年来,欧洲东方学家们撰写了数种有关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书。在西方人编写的世界通史中也专门为穆罕默德书写了一定的章节。但西方人对穆罕默德历史的关心大多不是出于公正的科学目的。他们撰写的多数有关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书都反映了“欧洲是世界中心”这一藐视东方,特别是藐视伊斯兰教的思想偏见。当然也有极少数书籍是在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唯物主义影响下写成的。

尽管目前在阿拉伯人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现象,但鉴于语言、文化及各种生活观念的因素,穆斯林学者,特别是阿拉伯学者比其他人更能领会引导他们走上了第一次复兴之路的领袖的个性。学者们如果具备了客观研究的态度,不从旧观念出发,不受旧观念的影响,是能够按照客观要求来完成为穆罕默德撰写生平事迹重任的。但是在目前条件下,这一任务是不易完成的。阿拉伯世界在整整五个世纪内,在文明领域经历了一个长久衰落时期,因而它缺乏现代文明的基础,不能发扬研究的传统。而在古代,阿拉伯人在很多领域是不乏这一传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要找到按严格科学态度、绝对正确地评价伊斯兰先知生平事迹及其功绩的资料,颇为不易。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某些作家运用古典文化和现代知识撰写的某种形式的著作。他们在努力弥补阿拉伯、伊斯兰史上这一个薄弱环节,但他们的研究工作与史学家的工作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些作家中突出的代表有塔哈·侯赛因,他是位大文学家和闪光的思想家。广大中国读者可能仅知道他的自传体作品《日子》。《日子》一书并不是他最精彩的著作。但是在阿拉伯世界更负盛名的有关穆罕默德生平的书则是埃及人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撰写的《穆罕默德生平》这本书。此书1935年写成,它是穆罕默德本纪现代化的良好开端。此书的作者同塔哈·侯赛因一样,是位史学家,但更是位文学家。他1914年撰写了小说《栽娜卜》。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部阿拉伯现代小说,作者因这本小说而一举成名。作为一名穆斯林,面临欧洲对伊斯兰东方的直接挑战,他以特有的感情开始注重研究穆罕默德生平。因此他撰写的《穆罕默德生平》一书既具有小说般的文艺性,又具有科研作品的学术性。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部文学特写,又是一部历史演义。这是本书和我们上面提到的塔哈·侯赛因撰写的书的共同之点。

海卡尔博士在这本书中从政治、组织及军事方面对先知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穆罕默德领导的这一革命的成长壮大过程作了全面的介绍。读者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穆罕默德如何运用他那高超的战略战术,度过了一个个看起来毫无出路的极其复杂棘手的难关,在那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取得胜利。同时,此书向我们展现了穆罕默德卓越的组织才能。在麦加他为圣初期,跟随他的只是少数人。在他的组织下,这少数人后来发展成具有高度牺牲精神、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具有抗击能力的强大队伍。穆罕默德的生平,如同其他创造历史的伟人的生平一样,充满了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在斗争中危机四伏,有时甚至面临失败和濒于绝境。穆罕默德不但克服了困难,度过了危机,并在克服困难和度过危机之后勇于前进。穆罕默德所经历的这些事件和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时看上去像是被一种精神力量预先安排好的,这种与阿拉伯民族传统思想协调的戏剧性的巧合,加深了信士们的信仰。但是这一系列事件的解决,主要是反映了这位天才领袖善于主导历史进程的奋斗历程。

海卡尔博士用他所具有的文学天才、丰富多彩的语言及结构严谨的笔风,对穆罕默德生平事迹进行了史诗般地描述。他的描述引人入胜,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至使人觉得作者不是在跟读者谈论历史,而是在谈论眼前发生的事情。作者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并同西方史学家进行了争论。字里行间闪烁出的博学及他采用的对比研究语言证明了作者作为史学家的阅历之广泛,也证明了他作为学者的占有材料之丰富。

海卡尔博士既具有科学责任感,又具有民族爱国心。不过他在这一征途上还没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他距这一目的还有一段路要走。有时他的叙述逻辑性很强,令人信服,但有时也不免陷入了毫无结果的文字论争。

有关穆罕默德生平事迹十全十美的书至今仍未问世。海卡尔撰写的这—本书,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它仍不愧是穆斯林学者们迄今为止所撰写的有关穆罕默德生平的最好的一本书。因此,决定把这本书奉献给中国广大读者是正确的决定。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们很有必要了解—下伊斯兰文明奠基人的历史。这本书将能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有水平的书介绍给他们。在结束我的话之前,我想指出,我的朋友王永芳决定翻译这本书是正确的。我很敬佩他在翻译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我之所以说他付出了艰苦努力,是由于这本书十分难懂。书中引用了生僻的古典语言和旧时文献。这些古典语言和旧时文献,就连古典文学造诣不深的阿拉伯人读起来也是吃力的。无疑,为完成这项工作,我的朋友王永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很多困难。如果将来有人发现译文与原文稍有差异,也是不足为怪的。

1985年2月25日

于北京

后记

关于本书及其作者海卡尔博士,在穆拉吉教授的序言、海迪·阿拉维先生为中文版特约专序和林松教授的中文版序中,已有较详细而又全面的介绍,这里无需赘述。

我是从事阿拉伯语翻译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古兰经》、伊斯兰教及其先知穆罕默德等问题。这使人逐渐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在专家的介绍、友人的鼓励和出版社的支持下,我终于决定翻译这本书。

在翻译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鼓舞和帮助使我信心更足,勇气更大。阿拉伯专家海迪·阿拉维和穆罕默德·艾比·贾拉迪多次为我释疑解惑,使我对故事情节和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海迪·阿拉维先生,还为中文版写了专序。

林松教授对此书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指导。

九十岁高龄的著名大阿訇马松亭哈吉亲笔为本书题签书名,使本书增光添彩,谨在此深表感谢!。

在翻译过程中,还得到赵宝成、程瑞年、荣波、杨鸿佐等同志的帮助。

在这里,我向上述中外学者及朋友们表示衷心谢意,并竭诚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穆斯林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译者

1985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想知道谁是能抓住今天亿万人心的最强有力的人,而且无可争议。……我越来越感觉到,当年在命运的设计中征服伊斯兰世界不是单靠宝剑的力量。征服世界的力量,是穆罕默德的伟大人格,那种简单朴素、清贫艰苦的生活作风,他对朋友和弟子们的严肃承诺,他的英勇无畏,他的公正廉洁,他对安拉的绝对敬畏和对事业的绝对忠诚。

——印度圣雄甘地

穆罕默德圣人,是服务人类社会的最伟大的维新家,这是毫无疑义的,他引导全阿拉伯人于正道,使阿拉伯人在安静和平方面达到成功,而享受廉洁的生活。既为他们避免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像这样的工作,没有强大的能力,断不能肩负。如穆罕默德者,是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的。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

我爱穆罕默德,因为他没有虚饰与做作的性格,他是一个旷野中的自助的人,他没有卖弄的夸耀,也没有过分的谦恭,他穿着自己补缀的衣服,用简明的言辞和罗马皇帝与波斯皇帝谈话,他向他们指导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所应做的事。穆罕默德是最伟大的先知。他是和平的创始人。

——英国哲学家卡莱尔

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可能会使一些读者感到惊奇,也会使另外一些读者产生疑问,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

——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