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人人数少,又要维护自己的特殊优势地位,谋求最大利益,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施出各种伎俩,推行种族主义统治。荷兰裔和英国裔移民是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的主要社会力量。特别是阿非利卡人,思想和行动更加极端、偏执。1948年代表阿非利卡人利益的国民党上台执政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种族隔离制度,提出“维护白种人的纯洁,保证白种人的特权”的口号。南非从此进人一个更黑暗的时期。
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在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时,从舆论、根本大法、具体法规和特殊法律各方面维护、巩固和强化种族主义制度。
首先从舆论上鼓吹白人至上主义,宣扬白人优越论。他们利用人类各种族间生理学上的自然差异,特别是肤色的不同,制造荒谬的种族主义理论。宣扬白人是“优秀人种”,是天生的统治者,白人的优越在于上帝赐予他们的素质、种族和信仰,黑人等非白人是劣等种族,只能由白人来统治。宣传黑人的种族和信仰决定其社会地位,称田野和厨房是他们的劳动场所。南非国民党上台后,公然提出“白人南非”的口号和“为了生存,必须实行种族隔离”。
白人种族主义者积极制定法律来实施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1909年出台了《南非法》,1961年颁布《南非共和国宪法》。这两个根本大法从宏观上完全剥夺了非白人人种的政治权利,明确规定参与国家政治是完全属于南非白人的特权,南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全部由白人占据,而非白人则完全被排斥在政治权利之外。在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还推出一系列方方面面的法律,计有上百种,严格地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使南非成为一个推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典型国家。1948年国民党上台执政后,颁布的《人口登记法》、《集团居住法》、《禁止异族通婚法》和《通行证法》被视为种族隔离制度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法律和其他一系列法律,使南非黑人等非白人人种完全处在水深火热的种族压迫之中,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基本权利均荡然无存。这些是世界上最渗无人道的法律。
先说说《人口登记法》。此法于1950年制定颁布,为推行种族隔离制度打下了人种区分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白人、有色人、亚裔人、黑人的划分,规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而且要求十分严格。过去只要外部特征符合,人们就可以认定是相对优越的种族,而新规定条件更严格、更苛刻、更繁琐,对于有争议的人种,政府要对其背景进行细致调查。有时甚至用铅笔卷卷头发,以其曲直程度来核定其属于哪一种族。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被人口登记部门纠正种族认定中的错误。这种做法到80年代还在沿用。这种强制性的人种鉴定,造成社会混乱,人心惶惶,甚至酿成家庭悲剧。
《集团居住区法》于1950年公布。其目的是实行居住区域的种族隔离,以保持白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阿非利卡人的民族利益,同时为南非当局在教育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实行种族隔离提供了方便。一旦某个地区被指定为某个种族的居住区后,其他种族的人必须在限期内搬走。许多黑人家庭被迫迁到远离白人城市的黑人城镇。
《禁止异族通婚法》于1949年通过,禁止白人与非白人通婚,1950年还通过《不道德修正案》,禁止白人与非白人之间的性行为。此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白人种族的“纯化”,避免白人被别的种族自然同化——如果自然同化广泛,种族隔离制度的观念就釜底抽薪了,种族界线无法界定,也就不存在种族区分了。上述法律规定不同种族组成的家庭在南非为非法,无安身之处。这个政策非常虚伪,因为今天阿非利卡人的血液中“约有7%的基因来自欧洲以外”。P12-15
南非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传统友谊。中国的万里长征和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予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中国对南非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给了宝贵的支持,南非政府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非首任黑人总统曼德拉
曼德拉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在漫长的岁月里,领导南非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为新南非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曼德拉是一位象征正义的巨人,同时也是一位脚踏实地、给人以灵感的伟人,是这个时代出类拔萃地推进联合国价值观的人物;他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为正义与人道事业贡献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自1993年我与曼德拉零距离接触之后,他那和蔼、亲切、豪爽的形象,以及让人敬佩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此后,我对曼德拉的崇敬之情愈益浓烈。近几年来,我撰写了关于曼德拉的一些文章,并获得媒体的青睐,《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快乐老人报》、《党史纵横》和《领导科学》等报刊,以及国际网和环球网纷纷予以登载。凤凰电视台约请我谈谈对曼德拉的印象和评述,并录入介绍曼德拉的电视纪录片中播放。撰写曼德拉书稿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美好心愿。此次书稿的出版,是我对他景仰之情的汩汩流淌。
本书问世,我要感谢外交笔会领导和同仁,积极向出版界的大力举荐,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借此机会,我还要感谢东方出版社领导鼎力策划《外交官亲历丛书》的出版,尤其是湘籍知名作家兼资深编辑,家简以宁热情组稿,并同冯文丹编辑一起,对书稿进行精心打理,正是共同的悉心努力和辛勤工作,使本书顺利诞生。
全书在写作过程中,我愉快地回忆了同曼德拉零距离接触的情景,以及在南非经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并研读曼德拉自传等著作。为扩大视野,力求全面准确地展现曼德拉的光辉人生,我参阅了十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关于对曼德拉和南非的研究著作和文章,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我的夫人陈婉梅打印了全部书稿,还对部分内容提出了一些意见。我的儿子和女儿帮忙选购关于曼德拉的一些外文书刊,并查阅有关资料。
曼德拉坚持不懈的顽强斗争和对人类充满大爱,深为世人钦佩和敬仰,曼德拉精神永存。我谨将此书作为献给他的一束鲜花!
本书的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教。
陆苗耕
2014年12月于北京潘家园
曼德拉彰显人性四美
7月18日,是曼德拉95岁生日。他的人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细细品味,曼德拉的人生特质和品格,充盈着魅力、纯净、平凡、崇高,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曰高扬斗争精神。斗争是曼德拉人生的底色。非国大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焕发了蓬勃朝气,洋溢着斗争激情,掀起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抗议运动,猛烈地冲击着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藩篱。他亲自出任“民族之矛”第一任总司令,成为叱咤时代风云的著名人物。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多次拘捕他,甚至要判以死刑。在法庭上,曼德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狱中,曼德拉以监狱作为人生的新战场,斗志更加旺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奏出了人类反压迫反奴役斗争史上响彻云霄的凯歌。
二曰力主和解与和平。曼德拉走出监狱,称自己的使命是解放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他主张解放压迫者,不以复仇算旧账,强调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继续发挥白人建设国家的作用,努力以政治方式、种族和解途径解决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历史难题,极力避免南非出现流血内战。他以大智大勇纵横捭阖的谋略和魄力,数次将当年南非的多党谈判从破裂的悬崖边拽回,终于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新南非的诞生。曼德拉执政期间和卸任后,为维护非洲和世界和平进行不懈努力,调解非洲冲突和部族矛盾,反对恐怖主义滥杀无辜,反对美国向伊拉克动武伤及民众。
三曰乐于激流勇退。曼德拉不恋权位,其高风亮节为世人广泛赞扬。1990年2月曼德拉出狱,其声望甚高,人们迫切希望他担任非国大的掌门人,但他坚持由非国大下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他甚至提出不当新南非首任总统,后因实难推辞,允诺只任五年。任职期间,放手让副总统姆贝基实际施政。任期尚未结束,他就主动引退,并尊重非国大多数人意见,举荐姆贝基接班。
四曰彰显人类大爱。曼德拉晚年非常关心弱势人群,尤其关怀妇女、儿童和艾滋病患者。他积极募捐慈善款项,为贫困地区建立上百所学校和诊所。曼德拉对南非成为艾滋病和病毒感染高发地区心忧如焚,深刻反省自己当政和姆贝基执政时对防治艾滋病不重视。为了解防治情况,他常深入基层,与患者交谈沟通,成立防治艾滋病的曼德拉基金。
曼德拉不是完人,他称自己不是圣人,但人们完全能宽容和理解他的过失和局限,对他充满尊敬和关爱。国际社会高度褒扬曼德拉,2010年联合国就将曼德拉的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近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曼德拉是20世纪的巨人之一。
“人生如梦。”曼德拉做了90多年的人生长梦,做了斗争不息之梦,做了追求自由、平等、正义之梦,做了寻求和解与和平之梦,做了淡泊名利、不恋权位之梦,做了关爱人类之梦。愿当今政治家和有识之士携手并肩,顺应时代大潮,共济天下,像曼德拉一样做关爱人类和世界的人生之梦。
(本文为作者陆苗耕所撰,曾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7月18日第1版“望海楼”栏)
《曼德拉--享誉世界的政治家》介绍了曼德拉从一名囚犯变成一国总统的历程,对于南非破除种族主义,实现政治和解、开放的贡献,尤其谈到了他对于中国的特殊情怀。作者陆苗耕曾担任中国驻南非开普敦总领事,熟识曼德拉和南非诸政要。以外交官视角记叙曼德拉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以及自身和曼德拉交往的感受,真实而亲切。
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他从一位追求解放的斗士发展为推进和解的热心人士,致力于推进国家的民主进程和发展。他是南非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追求公正、公平和尊严的化身。《曼德拉--享誉世界的政治家》介绍了曼德拉从一名囚犯变成一国总统的历程,对于南非破除种族主义,实现政治和解、开放的贡献,尤其谈到了他对于中国的特殊情怀。作者陆苗耕还叙述了自身与曼德拉的过从,以及对他深深的敬佩之情。